城区集中供热二期工程立项申报建议书内容摘要:
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扭转我省建筑采暖能耗大 ,热环境质量差的状况 ,建设集中供热工程是符合国家“十一五”发展的要求 ,是提高城乡公共服务水平、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促进城市发展的要求 . 随着 XXX 县经济建设的迅速发 展 ,县城居民会愈来愈多 ,生活水平亦不断提高 , 相应地人们对基础设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特别是一期集中供热工程实施后 , XXX 县不仅空气质量有了一定的改善 ,且供热质量大大提高 , 要求集中供热的团体及居民迅速增加 , 结合城区改造新增建筑采暖面积已达 200 多万 m2 如果不解决好环境污染与居民的冬季取暖问题 ,势必影响到构建和谐社会。 现在 XXX 县煤歼石热电厂可提供压力为 温度 t300℃的过热蒸汽。 共计可提供蒸汽 380t/ 298 MW,可为 XXX 县二期工程规划的建筑面积集中供热工程提供充足的热 源。 故 :发展 XXX 县的集中供热规模 ,增大供热面积十分必要。 五、工程概况 (一 )工程建设内容 集中供热供热工程全部投产后 ,供热能力 298 MW。 45 座热力站和相应的供热一次管网 DN800DN 150,管线长度 . 其中 ,一期工程已建成一座供热首站 ,供热能力 ,二期工程在首站增加换热器循环水泵及配套设备 ,供热能力 MW,并新建 19座用户热力站 ,相应的供热一次管网 DN500DN150,管线长度 km。 (二 )供热范围 本项目的供热范围为 XXX 县 主城区及 XXX 煤矿生活区、电厂生活区及规划的总计 499 万 m2 的建筑 . 其中已完成的一期工程供热范围为 XXX 县主城区 141 万 m2 及 XXX 煤矿20万 m2 电厂 5万 m2的建筑 ,共计 166 万 m2。 二期工程供热范围为县城主城区 180万 m2 的建筑。 (三 )供热首站 通过在已建成的供热首站增加设备 ,利用来自发电厂热媒()蒸汽 ,经高效双波纹管式汽一水换热器制取 130℃ 70℃的热水 ),在一期工程 166 万平方米供热面积的基础上增加 180 万平方米的供热面积 (四 )一次管网 管网采用高密 度聚乙烯外护管聚氨酯泡沫塑料预制直理保温 ,热媒参数130℃ 70℃ ,供回水压差为。 主干线最大管径线最大管径为 DN800,管网总长度约为 公里 其中 ,二期工程主干线最大管径 DN500,一次管网总长约 16 .6km (五 )热力站 根据主城区总体规划 ,一期工程已建热力站 12 个 ,二期工程新建热力站15个 ,且充分利用原有的旧锅炉房建设热力站 4个 ,共计 19个热力站。 与一次管网采用间接连接方式 ,经板式换热机组制取 85℃ 60℃的热水 ,经二次循环水泵供往各用户 第二章 供热规划及热源选择 一、供热面积 现状供热面积 : 根据调查 ,一期供热工程后 ,供热面积约 166 万平方米。 (详见采暖面积调查表 ). 中期供热面积 : 跟据 XX 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最新版的《 XXX 县县城总体规划》 ,中期人口将达 8万人 ,到中期集中供热面积将增加 180万平方米 ,总计达到 346万平方米。 主要分布在旧城区及主城区西部规划区 远期供热面积 : 远期城区人口将达到 12万人 ,供热面积 499万平方米 ,主要分布在主城区西及西南方向的新区 . 供热面积见 : 附图 1《 XXX县城主城区地块图》 附表 2《 XXX县城区 2020 年建筑面积规划及采暖面积汇总表》 附表 3《 XXX县城区 2020 年热负荷汇总表》 二、热源 本工程的热源 : 本工程利用 XXX 县城丰电力有限公司提供的热电联产气源。 该热电厂工程分二期建设 ,一期工程为 2 25MW,现正常生产。 二期工程为 2 50MW,也已投产。 一期工程汽机为纯凝机组 ,根据负荷计算 ,对该汽机进行打孔抽汽改造后最大抽汽量可达 60t/h P1. 0MPa,t300 ℃ .,二期工程汽机为抽凝机组。 最大抽汽量可达 320t/h P1. 27MPa,t300 ℃。 一二期合计抽汽量 380t/h,约合 298MW。 可满足集中供热 270MW 的要求。 三、二期供热规划 以 XXX 县诚丰电力有限公司的抽汽为热源 ,在一期工程中已建成供热首站增加换热器 ,循环水泵及相应配套设备 ,以满足二期工程后 346万 m2采暖面积 ,及远期规划达共 499 万 m2供热面积的要求。 第三章 热负荷及供热温度的确定 一 ,供热范围 本项目热负荷全为采暖热负荷 ,现有面积 346 万平方米 ,远期规划面积153 万平方米 ,共计 499 万平方米。 二期工程增加采暖面积 180 万平方米。 供热范围内的供热管网、热力站详见附图《 XXX 县县城供热管线图》 二、供热负荷 热负荷种类 : 根据目前国内城市集中供热工程实施情况 ,基本上是冬季采暖热负荷。 生活热负荷及工业热负荷很少 .根据 XXX 县城区规划情况 ,本项目只考虑冬季采暖热负荷 . 人口规模 人口规模现状 :XXX县主城区总人口 8万人 ,根据递增率法 ,远期常住人口将达 12 万人 供热面积估算 : 目前 ,已完成一期的集中供热范围为 XXX 县主城区 141 万 m2 及 XXX 煤矿20万 m2 电厂 5m2 的建筑 ,共计 166 万 m2。 二期供热面积 按 XX 省城乡规划研究院资料及实际居民供热要求 ,二期规划供热面积增加 180 万 m2,其中民建面积 126 万 m2,公用建筑面积 54 万 m2。 一、二期供热面积共计达 346 万 m2. 远期供热面积 : 按 XX 省城乡规划研究院资料 ,远期规划供热面积再增加 153 万 m2,其中公建供热面积 万 m2, 以上合计集中供热面积合计约为 :499万 m2 三、热指标 XXX 县城区集中供热工程仅考虑冬季采暖热负荷 ,不考虑生活热水、空调及生产热负荷。 热指标根据实地调查现有各类建筑设计热指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 (CJJ342020),采暖热指标推荐值如下表 : 采暖热指标推荐值 qh(W/?) 建筑类型 住宅 居住区 综合 学校 办公 医院 托幼 旅馆 商店 食堂 餐厅 影剧院 展览馆 大礼堂 体育馆 末采取节能措施 5864 6067 6080 6580 6070 6580 115140 95115 115165 采取节能措施 4045 4550 5070 5570 5060 5570 100130 80105 100150 注 :本表推荐值适应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地区 ,热指标中已包括 5%的管网热损失。 综合上述参数 ,本项目在采暖节能措施实施前选取居住建筑热指标为 6 0W/ m2,公建热指标为 70W/ m2。 在采暖节能措施实施后选取居住建筑热指标 45W/ m2,公建热指标 60W/ m2. q +++ W/m2 四、采暖热负荷 : 全年采暖热负荷计算表序号 室外温度℃ 室外温度持续时间 (h) 采暖热负荷 (MW) 采暖总热量 (Gj) 1 5 120 2 4 130 3 3 145 132 68904 4 2 160 5 1 180 6 0 196 111767 7 1 210 8 2 246 176 9 3 246 10 4 243 11 5 205 12 6 195 13 7 170 220 134640 14 8 170 15 9 160 16 10 160 17 11 150 137808 18 12 130 264 123552 19 13 120 117828 20 合计 采暖期 139 天 平均热负荷 全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 2354 小时 此表绘制成图 ,详见附图 10《全年采暖热负荷曲线图》 五、供回水温度的确定 根据对 XXX 县现状供暖情况调查及其它地区成功的运行经验 ,确定用户室内系统热媒为 8560℃热水。 考虑到热力站采用表面式换热器 ,取换热温差为10℃ ,因此确定一次管网回水温度为 70 ℃ . 热电厂可供热媒为 , t300℃的蒸汽 ,温度较高 , 且为节省工程一次投资 ,确定一次管网供水温度为 130℃。 理由如下 : 目前国内直埋供热管道保温材料在 130℃时长年使用稳定 ,同时无炭化现象 ,而 130℃以上时 ,即使采用改性聚氨酯。城区集中供热二期工程立项申报建议书
相关推荐
装订的投标书封面必须加盖投标人单位法定印章并经投标人代表签署。 投标人代表可由法定代表人或其委托代理人担任。 由委托代理人签署的投标文件中,须同时提交由法定代表人签署的有效的授权委托书。 如投标文件有修改,修改处应由投标人代表签署并加盖单位法定印章。 投标文件的规格:统一 A4 印刷本,纸质封面,封面标明文件题名、投标人 单位名称、编制时间,右上角标明正本(或副本) ,使用书式装订。
,与规划年限相一致。 三、 污水管道的敷设 : 主要考虑的因素有 ① 在管线综合时,应首先考虑污水管道在 平 面和垂直方向上的位置 ; ② 由于污水管道渗漏的污水会对其他管线产生影响,所以应考虑管道损坏时,不影响附近建筑物、构筑物的基础或 污 染生活饮用水。 管道之间的最小净距要求见管线综合部分 ; ③ 管道的埋设深度指管底内壁到地面的距离 , 通常在干燥土壤中,最大埋深不超过 7—8m;在多水
/s 1}4mZ}。 p— 重现期 (年 )。 t— 降雨历时 (min )。 A1 ,c,b,n— 地方参数,由设计方法 确定。 暴雨强度的频率是指等于或大于该暴雨强度发生的机会,以 N(%)表示。 而暴雨强 度的重现期指等于或大于该暴雨强度发生一次的平均时间间隔,以尸表示,以年为单位。 显 然,暴雨强度年频率 N 与它的重现期尸互为倒数。 强度大的暴雨,其发生的平均时间间隔 即重现期长。
监控报警值作了深入的分析。 10 广泛收集基坑工程有关规范、技术规程、类似工程施工专题资料,根据设计文件、现场条件,设计并编制逐步完善该基坑工程施工方案。 聘请有施工经验的专家或单位进行技术咨询或现场指导。 11 第二章 基坑支护方案类型 基坑支护设计中的首要任务就是选择合适的支护型式, 然后进行支护结构的计算分析。 根据计算分析进行结构的设计,包括结构截面、支撑或锚杆尺寸、入土深度等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