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高考总结复习材料-高三地理专题复习地图地理图表的阅读内容摘要:

化硅含量多,铁镁成份相对少,气体含量也少,据此可以得出该群岛有火山活动,这种火山属 _____类型,火山喷发的熔岩属 ______性质,火山的爆发力 ______。 4. 本地区活跃的高气压叫 ______,受其影响, 8月上旬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经常出现______天气。 5. 二战期间,本区的 ______港被日本偷袭,引发了 ______战争,而图中的 ______地,又成为该战争的转折点,并最终导致日本帝国的覆灭。 6. 比较目前该地区产业构成( 右上 图中 A点表示)与我国的差异。 中学地理教学网 第 18 页 共 36 页 7. 本地区与我国联系密切,请从近、现代二方面举例说明。 【参考答案】 1. 大洋、夏威夷、 189美 2. 约 21176。 N 158176。 W、 2100KM 3. 活火山、基性、弱 4. 夏威夷高压(或北太平洋高压)、伏旱 (或炎热少雨) 5. 珍珠、太平洋、中途岛 6. 夏威夷三类产业比例由高到低依次是: 第三产业( 80%)、第二产业( 16%)、第一产业( 4%)。 中国三类产业比例由高到低依次是: 第二产业(约 %)、第三产业(约 %)、第一产业(约 20%)。 7. 近代:有许多政治家和革命家在此居住和开展活动,如孙中山先生于 1894 年在檀香山创立兴中会。 现代:该地区是我国与南、北美洲间许多船舶、飞机往来所需淡水、燃料和食物的供应站,又是海底电缆的交汇地。 张学良将军移居于此。 五.读下面沪宁杭地区简图,完成回答 1.在图中填注:①南通;②秦山核电站;③东海;④苏州 2.写出该地区全国五大商品棉基地之一的具体名称:。 3.从自然和社会的角度,综合分析上海近代以来成为全国最大的城市(经济中心)的原因。 4.分析“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之成因。 5.分析图东南角(舟山群岛)附近成为全国最大渔场的条件。 【参考答案】 1.略 2.长江下游滨海沿江平原 3.上海市地处长江三角洲,自然环境优越,长江三角洲地势平坦,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河网密布,有利于农业生产;地理位置优越,腹地广阔,特 别是长江流域的广大地区,多以这里作为进出海洋的门户,京沪、沪杭线在此相连接,上海是我国沿海海运的中继站,与世界各国联系远洋航线多,上海在海陆交通和长江航运方面具有枢纽地位,国内外联系便捷;长江三角洲有比较稳定的商品来源区及销售区。 人口众多,消费市场广大;这里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和近代科学技术集中的地区,近代以来,外国资本、官僚资本企业集中;近代以来,上海文化、教育较发达,科技力量雄厚,人们有较强的经济观念和意识;有充足的劳动力和技术保证等等 4.① 杭州湾呈喇叭型,外宽内小,涨潮时有利于潮水的汇聚和抬升 ② 每月农历初一、十五为天文大潮,初三、十八左右在杭州湾形成大潮,而每年农历七、八、中学地理教学网 第 19 页 共 36 页 九三月为浙、沪地区台风侵袭季节,易形成风向和来潮方向一致的风暴潮,加剧了对潮柱的顶托作用。 5.① 位于日本暖流的分支台湾暖流及北下的沿岸流交汇处 ② 有大量来自长江、钱塘江等大河带来的丰富营养物质及饵料 ③ 位于浅海大陆架区,光照充足,有利于微生物或其他低等生物的繁殖,饵料丰富。 六.结合所学和南昆铁路图,完成以下各题: 读图分析南昆铁路建设的原因、条件 1.南昆铁路东起 西至 ,北接 这一地区分布着 10 多个少数民族。 因此铁路的修通对这个少数民族地区的 发展和解除 有重大意义。 2.南昆铁路自东部南宁附近盆地出发向西可爬到云南省内的 高原上。 高原上分布着 地貌。 地势起伏,途经强震区,地质条件复杂。 3.高原上的这种地貌形成的原因是 岩在含有 水的溶蚀作用的结果。 4.南昆铁路西接我国大西南(云、贵、川),其矿产资源丰富,主要矿种有 、 、 和石油。 5.南昆铁路东到我国华南(粤、桂),该地区 位优势是 和。 6.从以上材料分析,建设南昆铁路的主导原因是 ,从影响铁路建设诸因素看,因该地区地质、条件复杂,南昆铁路成为我国国内 含量最高的铁路。 7.从经济常识看,“铁路交通仍然是商品在生产过程中的延续”这句话的道理在于创造了 ,实现了经济发展中的 ,它的特殊性是 的产品,而且不能储存。 【参考答案】 1.南宁 昆明 红果 经济 贫困 2.云贵 喀斯特 中学地理教学网 第 20 页 共 36 页 3.石灰 CO2 4.煤 铝 磷 5.海岸线 长 交通便利 6.大西南资源丰富的优势与华南区位优势的结合 科技 7.价值和使用价值 生产消费和个人消费 非物质形态的 七.读右图,完成下列要求 1.将图中地理事物名称填在相应空格内: A 铁路 B 铁路 C 铁路 D 水库 E 江 2.从图中显示的信息分析该地区最具开发价值的资源和最适 宜发展的产业部门分别是: ① 资源,最适宜发展 业 ② 资源,最适宜发展 业 【参考答案】 此题涉及到中西部开发,含地理、历史。 政治综合。 1. A 襄渝 B 焦枝 C 枝柳 D 丹江口 E 乌 2.① 旅游 旅游 ② 水能 水电 八.下图是三幅世界地图 A B C 图 A说明:公元 2 世纪埃及著名的数学、天文学、地理学家 PTOLEMAIOS 描绘出本图, 1482 年被欧洲学者编入《地理学入门》。 图 B 说明: 1581年欧洲印制的十字军的世界地图。 图中将世界描绘成三叶草形态,其中心是耶路撒冷。 十字军是欧洲中世纪天主教会以罗马教皇为首组成的军队,多次以夺回圣城耶路撒冷等借口向地中海东部地区发动侵略性远征。 图 C 说明: 17 世纪时朝鲜人绘的世界地图。 读图后请回答下列问题: 中学地理教学网 第 21 页 共 36 页 1.从地理学 的角度看,这三张世界地图各有什么错误。 2.分别说明这三幅地图出现错误的原因。 3.三张图产生的错误,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参考答案】 1.① 图 A中欧洲、亚洲比例失当,非洲南部失真,其他大洲、大洋未标出。 ② 图B 中大洲、大洋轮廓严重失真,缺少大洋和南极洲。 ③ 图 C 只绘出中国、朝鲜、日本等东亚国家,而且没有统一的比例尺,其他大洲均未绘出。 2.① 图 A 绘制受人类社会实践水平的制约。 ② 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1482年新航路尚未开辟,人类不可能认识到非洲、亚洲全貌,也不可能认识到存在美洲。 ③ 图 B 绘制受基 督教神学支配,受世界观、立场、观点的制约。 ④ 1581年时人类环球航行已经结束半个多世纪,能够基本了解地球全貌,图 B 以耶路撒冷为中心来绘制世界地图,是错误的世界观支配的结果。 ⑤ 图 C 绘制受人的立场、观点等的制约。 ⑥ 17 世纪时欧美和欧亚的交往已经频繁,而东方亚洲国家闭关锁国,又受中国为“泱泱大国”观念的影响,所以对世界的认识错误。 3.① 人的认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产生错误认识有多方面的原因;既有主观因素原因,又有客观因素原因。 ② 我们必须以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为指导,端正立场,不断充实我们的科学知识,运用 正确的思维方法,努力实践,促进认识不断发展。 九.结合东南亚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东南亚气候 ,土壤 ,对热带经济作物生长十分有利,许多地方辟为热带作物种植园。 2.填注东南亚出口农产或矿产最多的国家 物产 天然橡胶 油棕 椰子 蕉麻 稻米 锡 石油 主要国家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3.二战中,日本占领东南亚之前,印度尼西亚是 (国家)的殖民地,印度中学地理教学网 第 22 页 共 36 页 支那是 (国家)的殖民地,新加坡是 (国家)的殖民地。 4.东南亚的地理位置为什么重要。 5.东南亚各国过去和现在的经济有何不同特点,为什么。 【参考答案】 本题考查考生对历史、地理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 主要考查东南亚的地理和历史等知识。 第 5问,东南亚经济过去畸形单一,现在多样化。 原因:过去受殖民统治,现在政治上独立。 1.湿热 肥沃 2.① 马来西亚 ② 马来西亚 ③ 菲律宾 ④ 菲律宾 ⑤ 泰国 ⑥马来西亚 ⑦ 印度尼西亚、文莱 3.荷兰 法国 英国 4.东南亚处于“十字路口”的位置。 位于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是这个“十字路口 ”的咽喉,它是从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和东亚各港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通道。 5.过去:经济结构畸形单一,工业薄弱,产品以农林矿产品为主,出口原料及初级产品,经济明显处于不利地位,原因是长期遭受殖民统治。 现在:经济结构多元化,工业蓬勃兴起,以加工出口产品为主,出口日益多样化,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是政治上获得了独立。 十.下图为长江经济带交通与经济分布图,该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读图回答: 1.图中与长江干流相交的铁路线,自西向东依次是: A是 线, B是 线 ,C 是 线, D 是 , E 是京沪线。 2.图中长江沿岸的大型钢铁工业基地自东向西依次为上海、马鞍山、 、重庆、。 3.写出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商品粮基地名称:① ② ③ ④ ⑤ 4.请在图中正确位置用“ *”注出三峡水利枢纽。 5. 有“九省通衢”之称,交通位置非常重要。 中学地理教学网 第 23 页 共 36 页 6.近些年来,长江的洪涝等自然灾害不断加剧,防洪成为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请谈谈治理措施: , ,。 7.分析上海成为我国最大外贸港的原因: 【参考答案】 1.成昆 焦柳 京广 京九 2.武汉 攀枝花 3.江汉平原 洞庭湖平原 鄱阳湖平原 太湖平原 成都平原 4.略 5.武汉 6.① 中上游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 ② 整治河道,加固大堤 ③ 修建水利工程,如三峡水利枢纽、水库 7.① 上海港是长江三角洲的一个河口港,即可以兼作海 港和河港 ② 上海港的经济腹地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③ 上海港以上海市为依托,上海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城市和外贸基地,人、财、物的优势对港口的建设和发展有重要作用 十一.读下面两幅岛屿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回答 1.甲、乙二岛比例尺较大的是 图,实际面积较大的是。 2.岛上河流所表现的岛上地势将具有的特点是。 3.甲、乙二岛东侧濒临的海域,甲是 ,乙是 ,甲西侧濒临的海峡是 海峡,乙是 海峡。 4.甲乙两岛附近流经的洋流,甲是 ,乙是。 5.甲乙两岛所属的国家,甲是 ,乙是。 6.甲乙两岛曾都沦为列强帝国的殖民地,甲的侵略者是 ,乙的侵略者是。 7. 1972 年 11 月,我国政府与甲国建交,这体现了我国 70 年代的外交政策是 A 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B 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C 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D 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 【 参考答案】 1.乙 甲 中学地理教学网 第 24 页 共 36 页 2.都是东高西低 3.印度洋 太平洋 莫桑比克 台湾 4.马达加斯加暖流(或莫桑比克暖流) 台湾暖流 5.马达加斯加 中国 6.法国 先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