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高考总结复习材料-新课标高三地理人教版第一轮复习单元讲座第二十五讲世界的主要地区内容摘要:
旅游业发达; 农业发达:荷兰,乳蓄业占 65%,挪威:石油业;瑞典:森林业; 欧洲东部及北亚 1 东欧西起波罗的海东海岸,东到乌拉尔山;北起北冰洋,南到黑海,高加索山之间的欧洲部分,它的面积占欧洲的一 半, 7 个国家; 2 北亚是指亚洲北部属于俄罗斯的领土部分,它从乌拉尔山向东延伸到太平洋沿海,北邻北冰洋,南抵哈萨克斯坦、蒙古、中国的国界 温带大陆性气候(俄罗斯) 1. 、总括:地势平坦,以平 . . . . . . . . . . .原高山为主,东高西低,南 . . . . . . . . . . . .高北低; . . . . 2. 、著名山脉: . . . . . .乌拉尔山(亚洲、欧洲分界 . . . . . . . . . . . .线); . . . 3. 、著名平原:东欧 . . . . . . . .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 . . . . . . . . . . . 4. 、著名高原:中西伯利亚 . . . . . . . . . . .高原; . . . [学科教育网 ] 版权所有 《布鲁塞尔条约》,到 1993 年 11 月 1 日《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即《欧洲联盟条约》开始生效,欧洲联盟正式诞生。 到 2020 年 5 月 1 日,波兰、捷克等 10 国加入,欧盟已扩大到 25国,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道路上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建立了关税同盟;实行了共同的农业政策;建立了欧洲货币体系和欧洲货币单位;形成了欧洲统一大市场。 并在从一个单一的经济贸易组织开始向包括政治、经济、外交等在内的全面一体化实体过渡。 【考点关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世界政治地图的演变;温带海洋性气候与地中海气候的分布、特征与成因;河流特征与冰川地貌;工农业区的分布与区位分析等。 [经典例题 5] (2020年高考,天津卷 )根据下图中地理信息,回答问题 ( 1)请比较 A图所示区域东部与西部气温差异及形成的主要原因。 区域 气温差异 形成的主要原因 东部 西部 ( 2) A图所示区域类似这种气温分布规律的自然地理要素或事象还有哪些。 请列举两例。 ( 3)在方框中填写 B国①、②两区域植被类型的名称,以及沿 20176。 S纬线植被类型变化形成的主要因素。 ( 4)写出 A图中所示农业地域类型在 B国的主要分布地区。 【解析】 ( 1)依据 1 月气温图例,可以较易得出西部气温比东部高。 60176。 N 和海陆轮廓及 [学科教育网 ] 版权所有 图中的其他地理事物可以帮助判断。 A图为亚欧大陆的北部地区,该地区自西向东,地形依次为西欧平原、东欧平原、乌拉尔山、西伯利亚地区。 该地区西部濒临大西洋,受北大西洋暖流及盛行西风的影响,其气候的海洋性较强;而东部地区,深居内陆,受海陆热力差异影响,冬季降温幅度大。 ( 2)类似于( 1)的自然地理特征主要是由于气候的海洋性、大陆性差异而造 成的。 如西部的气温年较差较东部小、西部的降水变化较东部小、西部的河流结冰期较东部短、西部的 1月海平面气压较东部小等。 ( 3) 20176。 S和海陆轮廓及图中的其他地理事物如植被的类型及其分布规律,可以帮助判断。 B图为澳大利亚的中北部地区。 该国的自然带呈半环状的规律分布。 南回归线横穿该国的中部地区,因此中部常年在副热带高气压的控制下,干旱少雨形成了热带荒漠;东部沿海地区,受东澳大利亚暖流的影响,增温增湿,加上大分水岭对暖湿气流的抬升作用,东部发育了湿润的热带森林;随着向内陆的深入,水分逐渐减少,形成了较干燥的热带森林 、草原、荒漠。 ( 4) A 图中所示的畜牧业区,在澳大利亚的东南部、西南部特别是东南部的“墨累达令盆地”最为典型。 【答案】 ( 1) 区域 气温差异 形成的主要原因 东部 西部气温比东部高 地势高(山地为主):北极寒冷气流受山地阻挡而集聚;深居内陆,受海陆势力差异影响,冬季降温幅度大等。 西部 地处西风带,受大西洋暖湿气流的影响(气候的大陆性较东部 弱);地势低平、平原地形、地形向大西洋敞开)等。 ( 2)气温年较差;河流的结冰期; 1月海平面气压等。 ( 3)见方框图。 ( 4)东南部;西南部 四、美洲 分区 位置 气候 地形 世界各大区域经济状况 [学科教育网 ] 版权所有 [经典例题 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北美 30176。 N- 50176。 N,中央经线 100176。 W; 地处西半球北部,北美洲的中部和北部; 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狭窄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40176。 N60176。 N); 狭窄的地中海气候;( 30 176。 N40176。 N); 总括:纵列分布,山脉与海平行;( 1)东部:高原山区;( 2)中部:平原区(冬冷夏暖);( 3)西部:高山区; 著名山脉:科迪勒拉山系,落基山; 著名高原:拉布拉多高原; 农业-高度机械化,农牧业专业化; 工业-现代化程度高,部门齐全,科技含量高 拉丁美洲 30176。 N50176。 S;地处西半球,地跨赤道,西临太平洋,东临大西洋,北临加勒比海,南邻德雷克海峡;范围包括北部西印度群岛,墨西哥高原,中美地峡,南部南美大陆,巴拿马运河; 热带气候,雨林﹑草原气候为主; 总括:( 1)北部:以高原为主; ( 2)西部以安第斯山为主;( 3)东部以平原、高原为主(相间分布); 著名山脉: 安第斯山脉,迪勒拉山系; 著名平原:亚马逊平原( 世界第一大 . . . . .平原 . . ),普拉塔平原; 著名高原:圭亚那高原,巴西高原( 世界第一大 . . . . .高原 . . ),巴塔哥尼亚高原; 所有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 单一产品出口为主,一些热带经济作物产量巨大 粮食以玉米为主,大多数国家粮食自给; [学科教育网 ] 版权所有 ( 1) A 图所示国家的主要气候类型是。 ( 2) B 图所示国家的主要气候类型包括(按自上而下顺序) 、 和。 ( 3) A 图、 B 图所示都是狭长型的临海国家,导致两国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有: ( 4)当 P1 地盛行西南风时, P2 地的气候特点是 ,流经 P2 地的主要洋流是。 【解析】 结合图中经纬度位置及国家轮廊特征判断图示所属国家。 ( 1)由图中经纬度位置可知 A 图所示国家为越南,气候类型为热带季风气候。 ( 2) B 图所示国家为领土狭长的智利,气候类型包括: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气候。 ( 3)导致两国气候差异,主要因素有:国土所处纬度与南北跨度;地处大陆东岸或西岸;河流的影响等。 ( 4)当 P1 盛行西南风时为北半球夏季,此时南半球处在冬季, P2属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湿润,流经 P2地的洋流是秘鲁寒流。 【答案】 ( 1)热带季风气候 ( 2)热带沙漠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 3)国土所处纬度与南北跨度 地处大陆东岸或西岸 洋流的影响等 ( 4)温凉湿润 秘鲁寒流176。 第三课时 五、大洋洲 分区 位置 气候 地形 [学科教育网 ] 版权所有 六、南极洲 1.地球上位置最南的大洲,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位置:几乎全部在南极圈内。 四周被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包围 面积:世界第五大洲 重要性:未来南半球大洲 横越南极空中交通的惟一中间基地 2.冰雪高原: 平均海拔最高的一洲 ,冰。地理高考总结复习材料-新课标高三地理人教版第一轮复习单元讲座第二十五讲世界的主要地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