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特色专业建设点建设总结报告内容摘要:
陈军 34 研究生 博士 讲 师 38 王建强 33 研究生 博 士 讲 师 12 39 宋广亮 32 研究生 硕士 讲 师 40 韩明娟 32 研究生 博士 讲 师 ( 1) 职称和学历结构 本专业 教授 16 人 , 副教授 16 人,其中博导 5 人、硕导 23 人,讲师 8 人。 教师中 博士 31 人,硕士 8 人。 应用化学 专业教师职称和学历结构 具体情况见表 22。 表 22 应用化学 专业教师 职称和学历结构 统计表 在编教师总数 40 比例( %) 教师职称结构 (含同级别职称人员) 教授 16 40 副教授 16 40 讲师 8 20 助教及其他 0 0 博导 5 硕 导 23 教师学历结构 (最高学历) 博士学位 32 80 硕士学位 7 学士及其他学位 1 有工程实践经历教师人数 18 45 有海外留学工作经历教师人数 8 20 ( 2)年龄结构 本专业 45 岁以上 教师 16 人, 3645 岁 15 人, 35 岁以下 9 人。 应用化学专业教师年龄结构 详 见表 23。 表 23 应用化学 专业教师年龄分布表 职称 35 岁以下 3645 4655 55 岁以上 教授 0 5 9 2 副教授 2 11 3 0 讲师 7 1 0 0 合计 9 17 12 2 ( 3) 学缘结构 为了保证师资队伍的高素质、创造性和多样性,本专业积极 13 引进国际国内知名高校的教职人员、博士后及博士毕业生,改善师资队伍的学缘结构,学缘结构中本校毕业生的比例 逐年 不断下降。 为进一步改善新 引 进教师学缘结构,建设一支与国内外知名高水平大学相适应的教师队伍,从 2020年起,原则上不再新进本校毕业的博士生。 近年来引进教师学缘情况见表 24。 表 24 近 3 年新进教师学缘表 年度 姓名 毕业学校 /学历 2020 任小明 南京大学,博士,日本 Hokkaido University 引 进 2020 邱安定 南京大学,博士 陈军 中国药科大学,博士 李玉峰 南京大学,博士 2020 王建强 南京大学,博士 韩明娟 北京师范大学,博士 ( 4) 重视教师工程实践经验的培养 通过 指导实习、 与企业合作项目等方式,并积极 聘请在 企业工作的 高级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 ,使本专业 具有企业或社会工程实践经验的教师比例 不断提高。 ( 5) 积极聘请企业兼职教师参与教学活动 通过聘请部分企业人员加入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参与培养方案、教学大纲等修订;聘任企业人员担任兼职教授;聘请有丰富工程设计经验的人 员参与培训青年教师、指导学生设计;聘请企业人员指导学生论文等做法,使企业 工程技术 人员参与到 本专业 教学活动中。 ( 6) 教师积极参与国家省部级项目及企业委托项目 2020~2020 年教师到款达到 1000 余万元。 同时设立了校青年基金、院 青年基金和本学科的学科基金,支持年轻教师开展科研工作,拓展视野,提升学术水平。 要求科研一线的教师为本科生讲授主干课程,将科研融入教学,及时更新教材和教学内容,将 本 学科研究的最新动态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关注本学科的发展,激发 学生对 科研的兴趣;同时,在教学中及时引入与课程相关的最新科研成 果和发展动态,特别是学生的毕业论文环节。 利用 本专业教师的 科研特色和优势,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实验,开发一批综合性、 提高 性实验,充实实验 教学 环节,真正体现了科学研究对本科 14 教 学 的促进作用。 应用化学 专业教师承担部分 科研项目见 附件 , 教师 发表论文 见 附件 , 教师 专利 情况表见 附件。 专业基础课、主干课教师情况 应用化学专业基础和主干课程 基本由 本专业的教授、副教授上课 (见表 25,附件 ) , 本专业的教授、副教授均为本科生开设专业及基础课。 聘请 老教授 亲临一线授课和指导实验 , 发挥了传帮带作用。 针对 年轻教师, 本专业在每学期组织 青年教师进行教学观摩活动,要求年轻的主讲教师和刚入校的教师必须 与其指定的教学导师签订一对一的帮带协议, 有计划地听课,写出听课笔记和体会,进行定期考核。 青年教师要经过 听 课、教学观摩、试讲通过后,才能正式成为主讲教师,以保证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质量。 同时还定期举办青年教师授课竞赛和实验指导竞赛,以赛促 训 ,以赛促提高。 表 25 应用化学专业课程开设一览表 课程 课程类别 开设教师(职称) *无机化学 专业基础课 刘宝春(教授) 无机化学实验 专业基础课 任小明(教授)等 *有机化学 专业基础课 关建宁(教授) 有机化学实验 A 专业基础课 郭成(教授)等 *物理化学 A 专业基础课 冯鸣(副教授) 物理化学实验 A 专业基础课 刘建兰(副教授)等 *分析化学 专业基础课 陈国松(教授) 分析化学实验 专业基础课 姚成(教授)等 *化工工艺 专业基础课 俞斌(教授) *化工原理 D 专业基础课 居沈贵 (教授) 专业英语 必选课 田丹碧(教授) *生物化学 主干课 何冰芳(教授) *有机合成 主干课 朱红军(教授) *高分子化学 主干课 陈静(教授) 15 *波谱学 主干课 高 旭升(副教授) *仪器分析 主干课 李方实(教授) 仪器分析实验 必选课 张红漫(副教授)等 应用化学文献检索 必选课 田丹碧(教授) *应用化学中级实验 主干课 唐永明(副教授)等 结构化学 必选课 李冀蜀(副教授) 化学计量学 必选课 陈国松(教授) *化学品设计原理 主干课 朱红军(教授) 药物化学 必选课 汪海波(教授) *现代仪器分析和技术 主干课 李方实(教授) *色谱分析 主干课 姚成(教授) *电分析化学 主干课 田丹碧(教授) *光分析化学 主干课 张红漫(副教授) *精细化学品化学 主干课 肖涛(副教授) *有机反应机理 主干课 朱红军(教授) *杂环化合物化学 主干课 马鸿飞(副教授) 农药化学 选修课 李玉峰(讲师) *工业催化作用基础 主干课 邱安定(副教授) *统计热力学 主干课 冯鸣(副教授) *胶体与表面化学 主干课 鲁新宇(副教授) 化学动力学 主干课 梅来宝(副教授) *水化学与水处理技术 主干课 杨文忠(教授) *水污染控制工程 主干课 刘建兰(副教授) *工业水处理微生物基础 主干课 唐永明(副教授) *应用电化学 主干课 杨文忠(教授) 无机合成 选修课 刘宝春(教授) 环境化学 选修课 刘建兰(副教授) 表面活性剂科学与技术 选修课 万嵘(副教授) 环境监测 选修课 俞斌(教授) 绿色化学 选修课 马鸿飞(副教授) 16 药物分析 选修课 张红漫(副教授) 化学原理 选修课 外籍教师 *为主干课 科学研究情况 本专业有雄厚的学科基础,一直重视科学研究工作。 2020 年来 ,本专业的传统优势、特色研究方向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 2020 年来本专业教师承担的 部分科研项目情况 见附件 ,获得的 荣誉及称号 见附件。 ( 1) 水化学和水处理技术研究继续保持在全国的先进地位, 在保持传统的工业 循环 冷却水处理的优势技术基础上,在锅炉水处理、油田水处理等应用领域得到进一步的拓宽,开发了聚谷氨酸、聚环氧磺羧酸等环境友好型水处理剂,以及冷却水系统高浓缩倍数运行技术、海水作为冷却水技术、中水回用技术、反渗透水处理技术等, 承担国家 863 计划项目 3 项、中石化攻关课题 2 项、省科技攻关项目 2 项, 横向企业项目 20 余项,获得国家授权专利 2 件,发表文章 30 余篇,其中 SCI、 EI 收录论文近 10 篇,服务企业近百余家。 在科研活动中,本专业学生通过“大学生科 技论坛”、“挑战杯” 、毕业论文 等形式积极参与其中,得到了实践锻炼,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依托南京工业大学于 2020 年成立了江苏省 化学化工学会水化学 水处理专业委员会, 连续 举办 了 78 届 全国水处理技术培训班,扩大了我校水处理技术的影响力和辐射面 ,为我国水处理人才培养和工业应用作出了重大贡献。 ( 2)精细有机合成方向快速发展,尤其在杂环化学, 医药、 农药及中间体合成, 功能精细化学品的合成等方面 开展了广泛研究。 王锦堂教授、关建宁教授等的团队 在石油炼化和石油储运等重大基 础 石油化工 过程用助剂方面开展创新研究,先 后 获得国家 “ 863”项目 ,江苏省发改委,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等部委和大公司支持,在催化强化技术等方面保持独有技术,获得中国、美国、英国等发明专利 8 件。 朱红军教授、郭成教授等团队在 杂环化学, 医药、 农药及中间体合成 等 领域开展 了系统 研究, 一批成果获得应用,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10 多件,发表 SCI 论文近百篇。 姚成教授带领的团队在有机硅功能化学品、新型齐聚物磷酸酯阻燃化学品、新型 Gemini 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等的合成及应用方面进行了 17 较广泛研究,部分产品填补国内空白,替代进口,在多家企业得到应用。 ( 3) 现代分析方向师资力量 较雄厚,研究领域宽广,新人辈出。 先后开展了免疫分析,电化学分析,快速分析技术和波谱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李方实教授主持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环境水样中的异丙隆残留的流动注射免疫分析 ”的研究;陈晓君博士主持承担了国家青年基金项目“ 基于分子识别的三维有序阵列材料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的研究; 陈国松教授与台湾小嵩无氧化学、江阴盛源化工、深圳凯特生物医疗电子有限公司合作建立了多个校企联合实验室,在临床医学快速检验方法、仪器和试剂的开发以及纳米材料的分析应用和水质在线监测仪器的研发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 韩毓旺副教授与企 业合作创制开发了新型 气相色谱检测器, 并在电力行业得到推广应用。 该方向的研究热点较多,做为科研的先导和必要手段,现代分析已成为学生考研的热门方向之一。 ( 4)胶体与催化方向稳步发展并逐步形成特色。 任晓明教授、刘宝春教授、陈静教授等团队在新型配合物制备、性能与应用、 分子筛结构修饰与催化应用、碳纳米管制备、修饰和应用研究等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留学回国人员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等的资助,发表了一批高水平的学术论文。 随着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兴起,本专业也紧 紧瞄准学科前沿和制约国家、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开展研究工作。 姚成教授领导的课题组紧密结合能源、材料等方面的需求, 开展了废弃植物油炼制技术的研究, 在 利用植物油 脚 开发 生物质基化学品、生物柴油、生物质基材料等方面 取得了 富有创新性研究成果 , 获得江苏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 资金 项目、江苏省农业科技公关重大项目 等的 资助,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7 件,已获得国家授权专利 5 件,与企业合作申报成功江苏省油脂化工工程研究中心,“ 10000t/a高纯度二聚度的产业化”项目获得 2020 年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张红漫副教授主持承担了国家“ 863”项目“ 生物基化学品的生物炼制技术 ”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纤维素原料预处理技术的过程工程研究及系统评价 ”两项课题的研究; 朱红军教授在 OLED 用新型功能材料、任小明教授在敏化太阳能电池材料等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18 本专业在科学研究中,也非常注重产学研合作。 2020 年后先后与江苏中丹集团、江苏华盖化工有限公司、江苏飞翔化工有限公司等单位建立了联合中心和科研工作站;与江苏永林油脂化工有限公司、扬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贵州精一和江苏 快达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等单位共建了多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与省内数十家知名企业签订校 企 联盟协议。 一批基地的建设有力地促进了本专业教学、科研、研究生培养等工作的开展。 专项经费投入 学校对应用化学专业建设非常重视, 3 年来为化学实验 教学 中心建设经费达 550 万元,品牌特色专业建设 15 万元,学科建设 220 万元,这些资金的投入,全面提升了化学实验 教学 中心的办学条件。 目前 化学实验教学中心 拥有固定资产1285 余万元, 10 万元大型仪器设备 20 台 ( 专业实验教学仪器设备一览表 见附件) ,开出实验项目 200 余 项,从根本上保证了本专业的办学质量。 学校和学院 的 各项教学经费投入,满足 了 教学需要,保证了 本专业 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 这些经费包括:实验费、实习费、实验室建设费、教学出差费、学生活动经费、学生助学金、学生各项奖励经费、教学课酬支出、学院支出各类教学经费等。 近年来,学校加大资源整合力度,经费投入优先保障各项教学工作需要。 每年年初编制预算时足额安排教学经费,预算执行中确保专款专用,经费使用后强化财务分析和绩效评价,切实保证教学经费发挥效益。 本专业 教学经费主要由三。品牌、特色专业建设点建设总结报告
相关推荐
人士讲解 2020- 2020 年的热门顔色、女装和内衣潮流、意大利皮革设 计,以及金融海啸下的品牌策略等,让我们领略时装业的活力以及未来 世界知名品牌 时装潮流的发展趋势。 《时尚霓裳》初定为周播栏目,每集播出时间 15 分钟左右,暂定“时尚资讯”、“品牌故事”、“美丽盛事”、“服装论坛”四个节目版块: 第一版块( 2分钟) 播放名品发布 新闻 15分钟 第二版块( 5分钟) 播放服饰品牌
所以唯有慎重地选拔和培养班干部队伍,班主任工作才能逐渐从繁重走向简单与轻松。 当选的班干部应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班干部队伍的组建不能仅仅作为一种形式存在,班主任必须精心培养:其一,要大力表扬班干部优点,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帮助小班干部树立威信;其二,在鼓励班干部大胆工作,指点 他们工作方法的同时,要更严格要求班干部个人在知识、能力上取得更大进步,在纪律上以身作则
要摄影室或设计人员充当 “ 导演 ” 角色,把两个人的爱情故事拍摄成电影的形式,有灵动性。 就目前而言,婚纱摄影行业正处于数码婚纱照和电影婚纱照并存的时期。 目标市场确定 : 新婚夫妻以及希望留念补照的中老年夫妻。 这些人收入稳定,有着很好的文化素质,多数都已占有一席之地。 市场地位: 河北秦皇岛 位于中国 河北省 东北部,首批全国 沿海开放城市。 因公元前 215 年中国的第一个 皇帝
在施工方就餐。 4)每年夏季 7 月 1 日至 8 月 31 日期间,对项目监理部人员发放降温费,发放标准为 200 元 /人年;每年冬季 11 月 15 日至元月 15 日期间对项目监理部人员发放取暖费,发放标准为 200 元 /人年。 发放期间不能全勤者,按照实际出勤天数计算降温费用和取暖费用。 公司今后不再为项目部单独配置空调、取暖器等降温和取暖设备,如需购买项目部人员自行承担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