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登记申报材料液氨安全技术说明书内容摘要:

的大小也要根据泄露量的大小而定。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环境保护措施: 开消防栓、喷水管喷雾吸收减少挥发,将稀释夜尽量收集 6 在氨罐围墙内,防止流入农田或河流。 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处置材料: 氨泄漏时应开消防栓、喷水管喷雾稀释,稀释后的液体进行氨解吸回收利用。 氨泄漏时,应急处理所需用的设备器材是:消防栓、雾化水管、移动水管,泡沫、干粉灭火器、消防桶、消防镢、消防砂、土、防毒面具、防毒衣、乳胶手套、防毒眼镜等。 次生危害 预防措施: 对泄漏现场彻底清扫,定期采样观察;对接触人员组织定期查体,进行长期观察,防止发生次生病灾。 第 7 部分 操作处置与贮存 安全 操作注意事项: 储罐露天存放,加强通风 ;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安全培训,经考试合格并持证上岗操作。 必要时佩带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化学安全防护眼镜、防毒衣、乳胶手套等,远离火种、热源,工作现场严禁吸烟、有明火等 ;严禁带压紧固法兰、阀门、敲砸设备、管道、开关阀门不得过快、过猛、过紧,严禁超压、超温、朝容量,卸氨、放氨时流速不得超过 5m/s。 接地线合格,防止静电积聚。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 量的消防器材。 在泄漏、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紧急事态下抢救或撤离。 搬运时戴好钢瓶安全帽、防震橡皮圈。 安全 储存注意事项: 建议罐装储存。 储存于阴凉处,温度不得超过 30℃,超温时开启降温水管,压力不得超过储罐设计工作压力,容量不得超过容积的 80%。 与 卤素、酰基氯、酸类、氯仿、强氧化剂 分储。 氨罐周围构筑泄漏围墙和分流泵。 第 8 部分 接触控制 和 个体防护 最高容许浓度: 中国( MAC) 30mg/m3 监测方法: 气相色普法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封,储存与阴凉处,适当降温,加强通风, 罐区构 7 筑围墙。 呼吸 系统防护: 佩戴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氧气呼吸器、过滤式防毒面 具、防尘口罩等。 眼睛防护: 佩戴安全面罩、安全防护眼镜。 皮肤和 身体防护: 穿氨用防化服、防化靴。 手的防护: 主要用防护手套、乳胶手套、橡胶手套、耐酸碱手套、防化学 手套、皮肤防护膜等。 进行开关液氨输送阀门、取样品等易被灼伤的工作 时,应佩带好防冻乳胶手套、防氨过滤式或长管式面具。 其它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和明火,禁止进食和饮水。 工作前避免饮用 酒精性饮料。 进行就业前体检和定期体检。 第 9 部分 理化特征 外观与性状: 常温下为无色气体。 气味: 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 pH: (氨水 ) 熔点(℃): 沸点(℃): 闪点(℃): 无意义 爆炸上限%( V/V): 16 爆炸下限%( V/V): 25 引燃温度(℃): 651 饱和蒸气压( Kpa) : 1013/℃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 1): 相对密度(水= 1): 溶解性: 溶于水、乙醇、乙醚、水溶液呈碱性 . 辛醇 /水分 配系数的对数值: 无数据 燃烧热( kJ/mol): 无相关详细资料 临界温度(℃):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