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儿童跌倒干预技术指南内容摘要:
( 2) 增加建筑物楼梯踏板的深度(踏板宽度),限制每层台阶的高度 使楼梯踏板的高度不超过 17厘米,宽度大于 25厘米,防止低龄儿童从陡峭的台阶上跌倒。 ( 3) 制定标准和法规,限制游乐设施的高度 保证游乐场地面和玩具表面材料的性质和厚度有利于缓冲冲击;保证游乐场设施和游乐场所的安全。 欧洲建议 用 厚 23~ 31cm的表层材料,如沙子、木板等材料用于预防游乐场设施引起的伤害(见图 4);规定儿童游乐设施高度不超过。 图 3 家庭安装楼梯门 图 4 儿童运动设施周围应铺设塑胶地面 ( 4) 确认、替换或改进不安全的儿童相关产品, 降低儿童跌倒的危险 16 主要包括:禁止销售和使用婴儿学步车或 调整学步车脚轮的数目和设计。 在美国,这项措施 使学步车造成的伤害急诊就医率下降了 63%。 框 1 加强针对产品安全性的立法 幼儿用具(如: 婴儿床 、 婴儿学步车 、 高脚椅 、 童车 、 婴儿车和 活动 桌 、椅等家具) 造成的跌倒是 5岁以下儿童的主要伤害问题。 2020年,国际标准化组织( International Standardization Organization)出版了保护儿童免遭产品(包括建筑物和装置)和服务伤害的指南 —— “ Safety aspects: guidelines for child safety ”。 这项指南提醒 制定和修订标准的人员、产品设计人员、建筑师、制造商、服务提供商、传媒业和政策制定者等相关群体:在设计、生产、销售和管理消费者产品时要注意产品在儿童中的安全性。 一些国家已经自愿地或强制性地为最常使用的幼儿产品制定了标准。 如:欧盟的《产品安全指令》,清楚地列出产品从设计到制造、进口、批发和零售的每个阶段中安全性的责任人。 WHO呼吁,发展中国家现在需要在产品安全性方面采取最佳的实践,制定标准,确保多种现有的、新出现的和重新设计的产品的安全性。 这是最有效的预防方法。 例如: 2020年 11月 24日,新闻播报了北 美对某品牌婴儿床紧急召回的消息。 原因是婴儿床由于活动开关不合格等问题,造成了婴儿跌倒的发生(见图 5)。 图 5 不安全的婴儿床 2.环境策略和措施 建设安全环境的策略包括建立预防儿童跌倒的社会环境和物理环境。 ( 1)社会环境干预策略和措施 1)政府及卫生部门应充分认识儿童跌倒是可预防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应将其纳入儿童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 ,财政部门应提供专项经费支持。 17 2)开展包括跌倒在内的儿童意外伤害监测工作,识别并评估风险因素;积极开展干预措施效果评价研究 ,探索本国或本地区主要危险因素和有效的干预措施 ,为政策和立法提供依据。 3) 整合家庭、学校及社区力量开展社区综合干预工作。 ( 2)高危场所和物理环境干预策略和措施 1)提供安全的家庭环境 社区医生和预防保健科的医生可以利用进行预防接种及儿童体检的机会,对家长进行儿童伤害预防的咨询和教育;通过对高危儿童家庭进行安全巡查等措施,帮助家长排除安全隐患。 包括: 使用窗户护栏和楼梯门等家庭安全装置; 将家具的锐利边角使用抗冲力的海绵等包裹;保持地面不湿滑;清除地面障碍物(电线、地毯的边角等);使用安全玻璃;等等。 同时提醒家长, 不使用婴儿学步车、洗澡座及其他会导致伤害发 生的装置等。 其他家庭安全措施见框 2。 框 2 家庭安全措施提示 在楼梯的顶端及底部安装和 使用 状况 良 好的楼梯门。 选择竖向排列 、 间距为 10厘米宽的 栏杆,避免使用横向栏杆, 以 免 儿童 攀爬。 楼梯有扶手。 将 住宅内 所有窗户安装上儿童 不能打 开的防 护 装置 —— 护栏 ,但 护栏要有开关, 要保证遇到紧急情况 时 可以逃生。 使 婴儿床、椅子、 大 床、沙发和其他儿童可以爬上去的装置远离窗户和阳台。 不要让儿童单独呆在高 处 ,如床上、沙发或可 变 的桌子 上。 给孩子换尿布时, 要 将一只手放在儿童身上 , 以防儿童突然动作。 最好在地板上 或较低平面 换尿布。 不要使用 婴儿 学步车。 车子会让儿童在他们没准备好时 , 有更大的活动力和高度,这将会使 儿童 处于 危险之中, 如 : 从楼梯上摔下来伤及头部。 18 当将孩子放在高处的椅子、摇床、可 变 桌子及婴儿车 上 时,一定要使用带子将儿童固定。 当买 带罩 的新产品时,选择具有 5个扣 点的 家具罩会比较安全。 排 除家里的危险因素,如:起褶的地毯 、 地板上的电线以及其他连线 (网线等); 保证孩子不在湿地板上行走。 清除台阶上易造成滑倒的危险因素,保持楼道清洁整齐。 如果院子里有户外游乐设施, 那么要 使用橡胶、木 板 、树皮或沙子 做地 表材料。 如果 家中 有 蹦 床, 那么注意以下几点: 将其放置于远离建筑物、树木、 有水泥表面 的 物体 ,并远离 其他的娱乐区域 ; 蹦床每次只允许上一个人,绝对不要同时上 2个或 2个以上的人 ; 不要允许孩子在上面翻跟头 , 翻跟头不适合 年龄较小的 儿童 ; 儿童玩蹦床时,父母应在旁边注意看护。 检查 儿童容易 跌 倒的地方 ,将其 附近的玻璃表面贴上防碎膜,或用抗碎玻璃代替普通玻璃。 在婴儿床或摇床旁边放上软地毯,以防儿童摔出时受伤。 睡床靠墙壁并有护栏。 在浴缸或淋浴间内装上扶手和铺上防滑垫,避免孩子滑倒。 不要让孩子穿不合脚的 鞋子或大人的鞋子。 不要给孩子穿裤腿过长的裤子,以免被过长的裤子绊倒。 教育孩子不要在楼梯上推拉玩耍,不要跳级或下冲,防止跌伤。 瓷器或玻璃器皿放在带锁的壁橱里,或孩子拿不到的高处。 包裹家具锐利的边角,以防儿童碰伤。 当儿童具有新的技能,如滚、爬和攀登时,要密切注意新的危险因素。 图 6 列举了几种常见的导致儿童跌倒的致伤因素。 高层建筑 窗口 、阳台 楼梯 黑暗的楼道 排污井 19 游乐设施 蹦床 双层床 滑行车 轮滑鞋 可移动家具 童车 高脚椅 童床 图 6 儿童跌倒常见致伤因素 2)创造安全幼儿园、安全学校等安全环境 儿童需要安全的学习、活动和玩耍场地。 设计安全的活动场地要与城市规划、学校的设施建设以及社区配套结合起来。 学校和幼儿园应建立学校安全制度,并有主管领导和专人负责;定期检查和维修运动设施,做好校园环境(包括设施)的安全巡查工作;加强健康教育 ,教育学生运动和游戏时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特别注意预防游戏和运动中的跌倒;加强教职员工和学生的紧急救助技能培训。 教育部相关法规和文件对建设安全校园和幼儿园有具体的规定和要求,具体实施时请参考:《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等相关内容。 学校所属辖区的公安机关“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应配合学校进行安全环境建设。 预防学校发生的跌倒,常见措施见框 3。 20 框 3 学校 内 跌倒的预防措施 预防 学校 内发生的 跌倒 ,主要 措施 应 包括 : 强化制度和规定、改善环境以及行为调整三方面的内容。 具体内容如下: 强化制度和规定 做好伤害监测报告 ,指定专人收集和查看填写的伤害报表。 学校成立安全组织,制定学校安全监督制度。 根据伤害报告 ,制定全校范围的安全政策。 为职员制定伤害反应和急救处置程序。 强化规则 ,特别是为运动和娱乐活动制定规则。 每月检查学校的房屋和用地安全 ,主要是娱乐区。 对于 学生 轻微的犯规和打架也要进行处理。 制定明确的政策 ,处置医务人员失职和运动教练的不在场行为。 改善环境 排除物理危险因素 室内应使用安全玻璃或将玻璃贴上防碎膜。 清除运动器械下面的沥青 ,以防滑倒。 使运动场地表平整(填平孔洞和车辙)。 维护器械和设施 购物设施周围设警卫保护 ,以防拥挤。 保证运动器械维修状况良好。 组建工作态度积极的场地管理委员会。 增加器械的安全性能和 安全 装置 在健身器下面的水泥地 上放填充垫。 运动时配戴保护装置,如:头盔、护嘴、护眼、护膝、护腕等。 天窗上锁,以防学生上楼顶。 检查学生携带的器物,防止跌倒时被尖锐器物刺伤。 增加室内外照明。 为学生存放书包。 建筑物的死角种上低矮的灌木 行为调整 在课间休息和娱乐时间 ,增加对学生的看管。 上下楼梯处设警示牌,避免拥挤。 培训学生做冲突解决的同伴调解人,帮助化解矛盾,避免冲突。 将学校场地安全性教育纳入学生的课程。 对教职工进行伤害防控知识和技能教育。 培训教职工如何完成伤害报告表格 ,告知如何发挥表格在预防方面的作用。 培训教练、体育教师和学校其他人员急救处置和心肺复苏救助技能。 21 3)创造安全的社区环境 家长与社区预防保健机构及居委会联合,通过社区巡查和教育活动,及时清除社区公共场所的安全隐患,如加强建设工地安全巡查、覆盖孔洞、缝隙等。 加强游乐场的设计、安装、检查和维护制度,使某些装置(如滑梯)在高度和结构上更安全;地面使用足够厚的塑胶或木质表层材料。 框 4和图 7展示了我国社区环境改善的干预措施实施对儿童安全环境的影响示例。 框 4 “影像之声”看社区儿童步行安全 “ 影像之声”是一种以影像记录现状的干预手段,它通过发动社区居民发现生活中存在的某个公共问题,用影像记录下来,并提出解决方案,帮助政府制定的改进措施更符合社区需求。 “‘影像之声 ’ 看儿童步行安全 ” 的目标是提高社区中儿童步行者的安全。 其主要的方法是儿童步行者以摄影的方法记录步行中遇到的道路安全隐患,并通过对照片的讨论和分析,总结出从儿童眼中看到的不安全环境因素,并向社区的主管领导提出环境改善的需求。 社区主管根据儿童提出的需求,改进社区的步行环境,使之更适合儿童步行的安全。 由全球儿童安全网络 — 中国在上海花木社区开展 的此项目,使社区道路中超过 20处的危险得到了改进,儿童步行者的安全在社区中得以提升。 干预前后的变化情况见图 7。 改进前:河道及桥没有护栏; 改进后:添加护栏;路面铺平 路面不平 改进前:人行道上的消 改进后:调整消防栓位置; 防栓位置,夜间可视性差 反光涂料增强夜间可视性 图 7 儿童步行环境干预前后的变化状况 22 3.法律和法规策略及措施 针对某些特定危险因素,国家相关立法部门应及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限制其危害,并对法规不断强化。 “消费者产品安全性”的相关标准以及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IEC)建立的儿童安全指南( Safety aspects: guidelines for child safety)是预防儿童跌倒的重要立法、执法依据。 我国也正在逐步制定和完善产品相关的儿童安全指南。 这些法律、法规和标准将为儿童跌倒的防控提供制度保障。 疾控人员应根据儿童跌倒的危险因素 ,对学校、幼儿园、社区和家庭提出防控策略和措施建议,宣传、教育儿童及家长避免使用法规不完善的产品;卫生监督执法人员应重视相关法律、法规的监督和执行工作。 针对校园、幼儿园设施和安全,教育部制定了《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法规。 这些法规为确保安全校园环境、伤害预防政策、应急处理预案等方面提供了政策依据和法制保障。 预防儿童跌倒应特别注意实施下列措施: ( 1)要求开发商为房檐、窗户和楼梯安装护栏和窗口限位器 ,限制窗户的最大开启宽度( 2层及以上窗户的开启 宽度应小于 10厘米); ( 2)制定标准,限制运动设施的高度(欧洲建议在 ); ( 3)制定标准,规定游乐场地面和运动设施表面材料的厚度(用 厚 23~ 31cm的抗冲击表层材料,如沙子、木板等,用于预防游乐场设施相关的伤害 ); ( 4)制定法规,强制进行游乐设施的定期安全维护; ( 5) 制定法规,限制婴儿学步车或“暴走鞋”的使用,或要求厂家对产品进行调整 ; ( 6)强化现行法规和执法力度,对新的产品、儿童家具、玩具及时立法并强化执行。 国外发达国家通过上述法律和法规的制定和强化,大大降低了儿童跌倒的发生 率和死亡率。 4. 教育策略和措施。卫生部儿童跌倒干预技术指南
相关推荐
、培训,使其熟悉工作岗位和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掌握、落实应采取的控 制措施。 相关文件 /记录 a. 重大风险清单(含 控制措施 ) 隐患排查与治理 企业建立并保持 《 隐患排查与治理 制度 》 ,定期进行 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保证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的实现,保证安全标准化的有效实施。 XX 工业气体供应站 安全标准化管理手册 17 a .企业 安全 管理人员 负责 《隐患排查与治理
的大小也要根据泄露量的大小而定。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环境保护措施: 开消防栓、喷水管喷雾吸收减少挥发,将稀释夜尽量收集 6 在氨罐围墙内,防止流入农田或河流。 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处置材料: 氨泄漏时应开消防栓、喷水管喷雾稀释,稀释后的液体进行氨解吸回收利用。 氨泄漏时,应急处理所需用的设备器材是:消防栓、雾化水管、移动水管,泡沫、干粉灭火器、消防桶、消防镢、消防砂、土
、督导,要 琉求企业、单位、学校、 佯个体业主要切实做到严 虽格安全生产制度,严格 散操作程序,严格安全监 夜督管理,严格持证上岗 酉,严格责任追究,切实 岂杜绝代岗、串岗、无证 道上岗现象。 三是就督查 隔整改中存在的问题、整 诬改情况、企业单位学校 闰领导是否重视及少数个 削体业主对安全生产认识 忘不高问 题整改不到位等 冀方面进行了全面通报。 怔 通过夏季安全生产 幻大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
)。 投标人在投标有效期内撤回投标文件,招标人必须将该投标人的投标保证金予以没收。 中标通知书发出后,除不可抗力情况外,中标人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招标人必须取消其中标资格,并没收其投标保证金: (一)放弃中标项目的; (二)拒不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提交履约保证金的; (三)按照本招标文件第 36 条第 2款应当提交中标差额保证金而不提交的; (四)不与招标人签订合同的,或者在签订合同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