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微生物课后复习题内容摘要:
缺陷型菌株在应用上的作用。 简述基因克隆的步骤。 第九章、微生物生态与物质转化 一、名词解释 微生物生态学 生物多样性 极端环境微生物 根瘤 VA 菌根 寄生微生物 腐生微生物 内生菌 土传性病害 病原微生物 1微生物之间的共生关系 1微生物之间的互利关系 1微生物之间的偏利互生关系 1土壤微生物区系 二、选择题 下列中不是微生物与植物形成的共生体的是: A.根瘤 B.菌根 C.叶瘤 D.叶面乳酸菌 好氧性微生物与厌氧性微生物共栖时,两者可形成: A.互利共栖关系 B.偏利共栖关系 C.拮抗关系 D.寄生关系 空气并不是微生物良好的栖息繁 殖场所,因为: A.缺乏营养。 B.高 pH。 C.夏季高温。 D.无固定场所 土壤的下列特性与其中微生物种类和数量无关的是: A. pH 值。 B.水分含量。 C.有机质含量。 D.比重。 地衣中的藻类 (或蓝细菌 )为真菌提供碳源,能源和 O2,而真菌则为藻类提供矿质营养, CO2和水分,它们之间构成了: A.互利共栖关系。 B.共生关系。 C.偏利共栖关系。 D.竞争关系。 植物根系对根际微生物最大的影响是通过: A.植物遮荫。 B.根系分泌各种有机物。 C.根系富集水分。 D.根系伸长过程中造成土壤 通气。 海水中的微生物具有的特点是: A.嗜酸。 B.嗜碱。 C.嗜热。 D.嗜盐。 纤维分解菌与自生固氮菌之间由于前者为后者提供碳源,后者为前者提供氮源而构成了: A.偏利共栖关系。 B.互利共栖关系。 C.共生关系。 D.寄生关系。 根际微生物的下列活动对植物不产生重要影响的是: A.分解有机物 B.转化矿物元素 C.产生生长剌激物 D.提供代谢过程所需的水分 要测定土壤中某特定的微生物生理类群必须使用: A.高选择性培养基 B.普通培养基 C.低选择性培养基 D.土壤水 三、简答题 何谓根际效应、根土比。 试以棉花为例说明为什么轮作换茬能减轻棉花枯黄萎病。 试述根际微生物对植物有何影响。 从 N 素和 C 素的来源,损失,转化谈谈 N、 C 在土壤生态系统中的循环;土壤微生物参与了哪些转化过程。 土壤微生物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第十章、微生物的进化、系统发育和分类 简答题: 1. 微生物学名的国际命名法则是怎样的,举例说明。 2. 简述细菌分类鉴定的方法。 何谓数值分类法,与传统分类有什么显著不同。 3. 简述当前生物分类系统。 简述细菌分类系统的著名书目。 8 习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微生物:一类肉眼看不到货看不清,必需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微生物学:研究微生物生命现象及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二、填空题 细胞型;非细胞型 原核微生物;真核微生物 真细菌、古细菌和真核微生物 细菌、放线菌、蓝细菌、古生菌、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氏体 个体小,数量多;吸收多,转化快;代谢旺,繁殖快;适应性强,易变异;分布广,种类多; 三、判断题 错误 正确 错误 错误 错误 正确 第二章:微生物细胞结构 一、名词解释 细胞膜:紧贴着细胞壁内侧,包裹着细胞质的一层柔软的富有弹性的半透性薄膜。 细胞质:细胞膜内具有一定流动性的除原核以外所有透明的、颗粒状或胶体状物质的总合。 原核:又称核质体、拟核、核区等,是原核生物所特有的无核膜结构的原始细胞核。 它只有 DNA,不与组蛋白结合。 内含物:细胞质内的颗粒状、胶质样物质的总称。 异染颗粒:又称迂回体,最初是在迂回罗军中发现的被美兰或甲苯胺兰染成红紫色而得名,为五级偏磷酸的聚合物。 鞭毛:生长在某些细菌表面的常丝状 、波曲的蛋白附属物,据运动功能。 芽孢 :某些细菌在其生长发育后期在胞内形成的圆形或椭圆形,壁厚、质浓含水量低,抗逆性强的休眠构造。 荚膜:某些细胞表面包被着的一层具有固定层次的透明的胶状物质。 菌落由单个微生物细胞经过繁殖而在固体培养基表面形成的肉眼可见的微生物集落,在平板上的称菌落 菌苔:,菌落由单个微生物细胞经过繁殖而在固体培养基表面形成的肉眼可见的微生物集落,在斜面上的称菌苔。 1质粒:质粒是细菌染色体以外的遗传物质,能独立复制,为共价闭合环状双链 DNA,分子量比染色体小,每个菌 体内有一个或几个质粒,它分散在细胞质中或附着在染色体上。 1菌丝:丝状真菌的结构单元,是一条具有分枝的管形丝状体,外由细胞璧包被,里面充满原生质和细胞核。 幼时无色,老后常呈各种不同的颜色。 1菌丝体:菌丝在基质上或基质中不断伸长和分枝,并由许多菌丝连结在一起所组成的整个营养体称菌丝体。 1革兰氏染色:丹麦科学家 Gram 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发明的一种细菌染色法。 染色方法为:在一个已固定的细菌涂片上用结晶紫染色,再加媒染剂 碘液处理,使菌体着色,然后用乙醇脱色,最后用蕃红复染。 显微镜下菌体呈紫色者 为 G+细菌,菌体呈红色者为 G细菌。 1 LPS:脂多糖, G细菌细胞壁外层的主要组分由类脂 A、核心多糖、 O特意侧链三部分构成。 1 DAP:二氨基苯二酸, G细胞壁太聚糖中存在的一种特殊氨基酸。 1 PHB:聚 羟基丁酸,某些细菌中存在的一种可作为碳源和能源储藏物质。 1异型胞:丝状蓝细菌中存在的一种特殊细胞,缺乏 PSII,可进行不产氧的光合作用,细胞透明,壁厚具有固氮能力。 1核糖体:核糖核蛋白体是核糖核酸和蛋白质的大分子化合物,是多肽和蛋白质合成的场 所。 16S rRNA:原 核细胞核糖体小亚基中的一种核糖核酸分子,沉降系数为 16 S,可作为原核生物进化的分子钟。 二、选择题 15: BDCDB 610: BCBBB 1115: ABABA 三、填空题 阴性菌 外层 类脂 A,核心多糖, O特异侧链 运动性观察,特殊的鞭毛加粗染色 抗药性质粒( R 因子) 、 接合质粒( F 因子) 、分解质粒、 共生固氮质粒、大肠杆菌素质粒 致瘤质粒( Ti 质粒) 休眠,不良环境,部分原生质体浓缩而成 连续,中间体 70S,核糖体,蛋白质 表面菌落,埋藏菌 落,菌苔 阴性,外层 肽聚糖,类脂 9 异染粒、磁小体、气泡、 PHB 1糖原、淀粉粒、 PHB,异染粒、硫粒 1碳源,能源,无机偏磷酸盐,磷 1 30S, 50S 1鉴别染色,细胞壁,呈现复染染料的颜色,呈现初染染料和复染染料的混合色 第三章、原核生物 一、名词解释 古生菌:又称古细菌或古菌是在进化途径上很早就与真细菌和真核生物相互独立的生物类群。 放线菌:主要呈菌丝状生长和以孢子繁殖的陆生性较强的原核生物。 支原体:一类无细胞壁、介于独立生活和细胞内寄生间的最小型原核生物。 衣原体:一类真核细胞内专性能力寄生的小型 G原核生物。 立克次氏体:一类专性寄生于真核细胞内的 G原核生物,细胞较大无滤过性。 假单胞菌、固氮菌、埃希氏菌、根瘤菌、 芽孢 杆菌、梭菌、鱼腥蓝细菌 二、选择题 15: BBAAB 68: CBC 三、填空题 菌丝体,基内菌丝,气生菌丝,孢子丝 无性孢子,菌丝片段 单球菌,双球菌,链球菌,四联球菌,八叠球菌,葡萄球菌 水华现象 链霉菌,无性孢子,菌丝片段 丝状, G+,无,化能异养 连续,中间体 放线菌,链霉菌 叶绿 素,光合作用,原核微生物 细菌、放线菌、蓝细菌、古生菌等;酵母,丝状真菌,单细胞藻类,原生动物; μ m 四、判断正误 错误 错误 正确 正确 错误 错误 错误 错误 第四章:真核微生物 一、名词解释 真菌:丝状真菌的结构单元,是一条具有分枝的管形丝状体,外由细胞璧包被,里面充满原生质和细胞核。 幼时无色,老后常呈各种不同的颜色。 真菌菌丝在基质上或基质中不断伸长和分枝,并由许多菌丝连结在一起所组成的整个营养体称菌丝体。 无性孢子:未经性细胞 (核 )结 合,直接在营养体上产生的孢子。 有性孢子:通过两性细胞的结合而产生的孢子。 担子: 担子菌亚门的有性孢子。 由担子经核配、减数分裂形成的单倍体细胞。 生长在担子的前端 ,有梗与担子相连。 同宗配合: 某些真菌,其有性生殖发生在同一个菌体中,是一种自身可孕的结合方式。 异宗配合:某些真菌必须由不同交配型的菌丝相结合才能产生有性生殖的性亲和方式。 二、选择题 15: CBBBB 610: CCABB 1113: BAC 三、填空题 分生孢子、节孢子、游动孢子、后垣孢子、包囊孢子 卵孢子、结合 孢子、子囊孢子、担孢子 芽殖和裂殖 菌丝 无隔菌丝,有隔菌丝 吸收和繁殖 质配、核配、有丝分裂 基内菌丝,吸收;气生菌丝,繁殖 有无真正的细胞核,有无细胞器,核糖体 几丁质,葡聚糖和甘露聚糖 第五章:病毒 一、名词解释 病毒:病毒是一类个体微小的,没有细胞结构的,专性寄生于活细胞内的微生物,在细胞外具有大分子特征,在活细胞内部具有生命特征。 噬菌体:是侵染细菌,放线菌的病毒,具有一般病毒的特征。 溶源细胞:含有温和噬菌体的寄主细胞称为溶源细胞,或叫细胞溶源化, 溶源细胞在正常情况下,以极低的频率 (106)发生自发裂解,在用物理或化学方式处理后,会发生大量裂解。 10 温和噬菌体:有些噬菌体在侵入细菌后,并不像烈性噬菌体那样立即大量复制繁殖,而是将它们的核酸整合在寄主染色体上,同寄主细胞同步复制,并传给子代细胞,寄主细胞不裂解,这类噬菌体称为温和噬菌体。 烈性噬菌体:噬菌体侵入细菌后,在细胞内进行复制,产生大量新的噬菌体粒子,并导致宿主迅速裂解的噬菌体。 原噬菌体:整合在溶源细胞染色体上的噬菌体核酸称为原噬菌体,或前噬菌体。 类病毒: 是含有侵染性 RNA 分子 ,没有蛋白质外壳的一类植物病 毒。 一步生长曲线:以培养时间为横坐标,噬菌斑数为纵坐标所绘制的曲线,用以测定噬菌体侵染和成熟病毒体释放的时间间隔,并用以估计每个被侵染的细胞释放出来的噬菌体粒子 数量的生长曲线称为一步生长曲线。 逆转录病毒:这一类病毒含有逆转录酶,在该酶的作用下,能以病毒自身的 (+)RNA 为模扳,合成 ()DNA,,再以 ()DNA 为模板合成 (+)DNA, (+)DNA 可以作为模板转录 mRNA 后合成蛋白质。 噬菌斑:在双层平板固体培养基上,释放出的噬菌体引起平板上的菌苔点 性感染,在感染点上进行反复的侵染裂解形成透明的圆斑 ,称噬菌斑。 二、选择题 15: BBCBA 610: BCACC: 第六章、微生物的营养和代谢 一、名词解释 培养基: 人工配置的, 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或产生代谢产物的营养基质。 化能自养型:以有机物氧化释放的化学能为能源;以 CO2为唯一或主要碳源的营养类型。 化能异养型:以有机物氧化释放的化学能为能源 ,以有机物为 碳源的营养类型。 光能自养型: 以光为能源, 以 CO2为唯一或主要碳源的营养类型 . 光能异养型: 以光为能源,以有机物为 碳源的营养 类型。 生长因子:指那些微生物生长所必需而且需要用量很小,但微生物自身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以满足机体生长需要的的有机化合物。 氧化磷酸化 :物质在生物氧化过程中形成的 NADH 和 FADH2 可通过线粒体内膜和细菌质膜上的电子传递系统将电子传递给氧气或其他氧化型物质,在这个过程总偶联着 ATP 的合成,这种产生 ATP 的方式称为 氧化磷酸化。 底物水平磷酸化 :指在被氧化的底物水平上发生的磷酸化作用,即底物在被氧化的过程中, 形成了某些高能磷酸化合物的中间产物,这些高能磷酸化合物的磷酸根及其所联系的高能键通过酶 的作用直接转给ADP 生成 ATP。 光合磷酸化 :生物的光和系统将捕获的一部分光能转化为 ATP 的磷酸键能的过程。 发酵 :微生物将有机物氧化的电子直接交给底物本身、未完全氧化的中间产物,同时释放出能量并产生各种不同的代谢产物。 1无氧呼吸:某些厌氧或兼性厌氧的微生物以一些氧化物为电子受体所进行的呼吸获能过程。 二、选择题 15: BADCC 610: BBCCD 1112: CC 三、填空题 葡萄糖、蔗糖、淀粉 NO NH4+、 N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微生物课后复习题
相关推荐
动态、静态特性等有效措施,机床的高速高精高效化已大大提高。 ( 2)柔性化 包含两方面:数控系统本身的柔性,数控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功能覆盖面大,可裁剪性强,便于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群控系统的柔性,同一群控系统能依据不同生产流程的要求,使物料流和信息流自动进行动态调整,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群控系统的效能。 ( 3)工艺复合性和多轴化 以减少工序、辅助时间为主要目的的复合加工,正朝着多轴
23 冷却塔的选 定 23 制冷机房水泵的选择 23 冷冻水泵确定 23 冷却水泵确定 24 系统定压 24 水处理设备的选择 25 软水器和软化水箱 25 水处理仪 25 第 9 章 管道保温的设计 26 保温材料的选用 26 保温管道防结露 26 第 10 章 空调系统的消声和减震 27 空调系统的消声 27 空调系统的减震 28 结 论 30 参考文献 31 致 谢 32 附 录 33
建设了迈皋桥医院、栖霞医院两大医院集团,加快了靖安、摄山、仙林等社区卫生 服务中心,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大楼建设正按规划推进,农民住院报销5096,万元以 上大病补助 45%。 深入开展创建充分就业街道和充分就业社区活动,全区连续 5 年实 现群众就业 1 万人次以上。 深入开展为民办实事工程, 5 年来累计投入 4. 1 亿元。 社会保障。 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
仪表玻璃盖下部粘贴合格标识。 压力发 生 器 被校压 力 表 标准压力模 块 DPI880 校验仪 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南京 XX****项目 中国 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 6) 使用油校准的压力表,校准完成后需将仪表竖直放置,待内部油滴完后再放入包装盒中。 7) 就地差压计使用增压泵和数字压力计校验,调校时仪表应垂直放置,负压室放空,正压室加压,检查项目同压力表相同。 对于有负压的仪表
~2A/μs。 3)所提供的触发脉冲应不超过晶闸管门极的电压、电流和功率定额,且在门极伏安特性的可靠触发区域之内。 4)应有良好的抗干扰性能、温度稳定性及与主电路的电气隔离。 ,556和VTC1等组成了一个变形的单稳触发器,另外556和RRC2等组成一个可控多谐振荡器,利用单稳的延时性进行相移,利用振荡器产生系列脉冲输出,触发SCR,即使负载为变压器的二次回路等感性负载
用。 LED即发光二极管,是一种注入式电致发光半导体期间,它由P型和N型半导体组合而成,能够把电能转变为光能。 常用的LED有单个LED显示管、数码管和点阵显示器等。 一般7段数码管应用较多。 本次设计也是选用两个7段数码管。 ,可见7段数码管实际共8段,其中a、b、c、d、e、f、g共7段用来显示十进制或十六进制数字与一些字符,另一段DP用来显示小数点。 当发光二极管导通时,相应的段就会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