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式幕墙施组内容摘要:
( 2)板块存放层(Ⅱ F)配置工人 8 人,负责板块的清洁、平面运输、板块的19 出楼层及起吊工作。 ( 3)在板块安装层(Ⅴ F)及其上一层( Ⅳ F)各配置工人 3 名负责单元板块的翻转及安装工作。 ( 4)在中间各层(Ⅲ F)分别配工人 2 名,确保板块在下行过程中,板块不与楼体碰撞。 安装板块的水平运输 水平运输方面,我们设计了专用的运输车,运输车以二个为一组,待板块运送至 楼面边缘时,将吊点固定好后缓缓吊起,将前端小车撤出,后部的小车随板块前行,以适应起吊时板块仰起前行的运动要求。 详 见附图。 板块的起吊 ( 1)将单元板吊出单元板块存放层 此过程需 自制可移动式吊车的操作人员 ,板块存入层的吊装指挥人员及其它人员协调作业完成。 吊装时 自制可移动式吊车 在指挥人员的指示下缓缓提升板块,同时存放层内人员借助起抛器,将板块向楼外移动。 当板块接近垂直状态时板块存放层上一层人员应确保板块不与楼板发生碰撞。 ( 2)单元板块的下行过程 单元板块的下行过程由板块吊装层上一层的指挥人员负责指挥。 单元板块在下行过程应确保在所有经过层都有人员传接板块,防止板块在风力作用下与楼体发生碰撞。 板块的起吊及下行过程中,下行经过的楼面上要设置人员,对板块进行保护措施的实施,以防止板块摇摆时与主体发生碰撞,造成板块的破坏。 插接时,上下层均配有安装人员,先实现左右接缝的对接,再实20 现上下的板块的对接。 单元板块的翻转及插接就位 单元板块的翻转及插接就位由单元板块吊装层及上一层人员共同完成。 单元板下行至单元体挂点与转接高度之间相距 200mm 时,命令板块停止下行,先进行板块室内外面的翻转,再进行单元板块的左右方向 插接。 左右方向插接完成后,在控制左右接缝尺寸的情况下命令板块继续下行,此时由板块上一层人员负责单元体挂件与转接件的对接,板块安装层人员负责上、下两单元板块的插接。 确认单元板块的挂点,左右插接,上、下插接都已安装到位后,拆除吊点夹具,并命令其返回板块存放层。 板块的调整 对接后进行六个自由度方向上的调整,调整原则是横平竖直,并确保挂件与转接件的有效接触与受力。 同时为了避免在吊装和插接过程中勉强到位的情况,采取用微调机构进行对连接件施压,从而实现横向微调。 单元板块的微调借助水平仪通过调整高度的调节螺栓, 实 现板块高度方向的微调。 并且对单元板块的左右接缝进行校验微调。 调整完毕后将连接挂件与转接件锁紧。 单元板块安装的控制要点 ( 1)防水密封:单元幕墙内部防水密封十分关键,除要求防水密封材料符合规范外,防水材料在墙体与龙骨之间必须形成良好的密封,而且能将雨水阻挡并送至设计的排水通道中。 ( 2)转接件连接:板块挂接后,底转接件与板块挂件应进行可靠咬合与连接,并可实现调整。 ( 3)板块的插接:支座间相互咬合后,横竖框间的插接也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应该到位,配合良好,否则板块间形成内部应力,容易破坏。 应通过调整机构进 行调整,实现无应力拼装。 横竖接缝:横竖接缝是否对齐将直接影响外观质量,必须横平竖直。 因此,安装板块时,要进行六个自由度方向上的调整,确保接缝形如直线。 人货梯部位的板块安装 工程中人货电梯需在工程收尾时才能拆除,该部位的单元板块也只能在工程后期安装。 对于框架幕墙,此部位的收口不成问题,但对于单元式幕墙来说,由于常规结构的限制,一个层间最后一个板块的插接几乎无法实现。 为此,我们在节点设计中对收口处进行了特别考虑,人货梯部位起始单元板左右边直料为21 双公,而封口单元板左右边直料为双母,以保证收口板块安装方便, 保持其防水性及气密性良好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过桥连接处的防水处理问题。 及埋件处理 方案 测量目标 幕墙的测量目标就是依据主体结构测量的基准点,测放出幕墙能够利用的点位,幕墙的测量由控制的点位分为内控法和外控法。 内控法就是主体结构的控制网布置在主体结构内部并在每层楼的楼板上预留测量口。 外控法就是在主体结构的外围布置控制网,一般的控制网的基准都布置在一层,同时利用两台经纬仪或全站仪进行交点定位或距离测量,定出待测量的坐标。 测量设备 本工程拟投入的仪器有 50mm 米尺 2 把,拉力计 2 个,自动 安平水平仪 DS3 2台,电子经纬仪 TD110L, 4 台,激光铅垂仪 PL1, 2 台。 经纬仪、水平仪须经过法定单位检定,并有检定证书,且在有效使用期内。 50 米的米尺须经过法定单位检定,并附有在额定拉力( 30kg)下的误差值。 幕墙测量的方案 幕墙测量遵循着由局部至整体 ,分段进行测量的测量原则。 首先和土建测量工程师取得联系,找到主体结构水准测量基准点和平面控制测量基准点; 其次是水准测量和控制测量; 第三根据测量成果及总包对结构垂直偏差的承诺进行定位放线; 第四报请总包、监理验线; 第五测量主体结构及预 埋件偏差。 测量人员的组织安排 根椐本工程的施工分区需要二组测量人员,每组三人,共六人,且分不同时段进行测量。 测量的工艺流程 熟悉图纸 → 熟悉施工现场 → 联系总包, 确定基准点 → 水准测量 → 平面控制网的建立 → 测得幕墙控制线 → 报清总包、监理验线 → 测量主体结构的预埋件偏差 → 报总包、监理 → 修改结构偏差 → 复侧 → 测量线成果的整理、存档 ,整个测量放线分阶段进行 ,可将阶段性测量结果汇总保存 . 水准测量 22 概述 每项工程在底层都有一个水准控制基准点,此点的标点是经过已知标高和坐标的国家控制点 测量而知的,由此可知此楼的绝对标高和相对标高,现对此工程而言,我们仅使用相对标高。 测量方法 从水准控制基准点测设至主楼面容易上下拉尺的位置,此点应往返测量并消除误差,此点在墙面以红漆表示,上平面表示测量的水准面并注上相对标高。 在上述测定的基准点处,在楼层外立面处约计 8 层( 30 米)的距离拉尺,尺子下部悬挂 30kg 重锤,静置后用等高法测量。 以基准点开始,分别在每层的 1米线处的作标记,对应查出钢尺的误差及温度变化值,修改标记后,以油漆记录在主柱或剪力墙的同一位置,并注明幕墙专用,此 高度标志必须予以保护不被消除破坏,标高测量误差,层与层之间 ≤ 2mm,总标高 ≤ 20mm。 每个楼层只设置 1 个标志点是远远不能满足要求,一般每隔 3 层抄一圈闭合水准点,并进行误差分析,在每个分立面上至少设置两个水准点,便于进行安装校核,在安装时以此基准点每三层消除一次安装误差,避免误差累积(如图所示)。 平面控制测量 上面讲述过平面控制测量有外控法和内控法,在城区内因无法建立外部控制网,现在的建筑大都采用内控法,现着重讲述内控法的原理及测量过程。 平面控制基准点的建立 平面控制网的基准点一般设置 在一层地面上,并且有明显的标志,一般是以圆钢的中心并刻上标志作为平面控制基准点。 由于首层一般堆积物品太多,而且有许多临建设施,我们在测量时要把平面控制基准点引至二层或三层的楼面上,铅垂引线分许多做法,一是采用锤线法( 30kg),二是采用激光铅垂仪,三23 是激光经纬仪加弯管。 由于线锤的摆动,在底层往其余层引基准点时,误差比较大,采用激光铅垂仪是最好的选择。 首先把仪器架设在基准点上方,通过照准部找到基准点,调平仪器,移动仪器直至下部的基准点在对中器的中心,找开激光,通过上部的接收耙看到清晰的激光点,旋转仪器一周, 在接收耙上至少接收到 4 个激光点,找到这几点的中心,此点即对应下部的平面控制基准点,如此类推,分别找到全部的基准点。 平面控制网的建立 以各基准点为基础,建立平面控制网,测量各基准点的距离与角度是否与基准点一致,如不一致,重复测量,并与主体结构测量师商量,直至点位在误差范围内,坐标差 Δ x、 Δ y≤ 2mm,角度差 Δα≤ 40″ ,并以此点位建立平面控制网。 幕墙控制网的建立 以基准点建立了闭合平面控制网,以此平面控制网为基准,依据设计图纸标定与基准点的位置关系以幕墙的位置关系,测放幕墙的控制线,并 在线上标明至幕墙的距离。 幕墙控制线也必须是闭合导线,以便确定,测量精度,只有在不能通视的位置才能使用支导线测量,测量点必须妥善保护,除把线放到地面上外,还要把线引至梁的外表面,以免地面处理后无法恢复。 复测 使用内控法所测的成果全部在楼板的外表面均有标志,在基准层上的对应线上引至地面上,在地面架的经纬仪,以基准层为基础,通过正反测量该垂线的误差,如最高点( 100m 处)的误差在 177。 8mm 之内,则视为合格,如图所示( <60m 的幕墙的垂直度要求在 15mm 内。 测量主体结构误差与预埋件偏差 以水准测量 控制点和平面控制网为基础,测量主体结构的尺寸偏差与预埋件偏差,对于大于设计偏差要求的结构区域,由结构施工单位进行修整后交付我方验收使用,或提出相应的整修意见,以采取有效措施,使施工前的测量工作落实到位。 报请总包、监理验线 测量放线后,请总包的测量师、监理一同验线,确认与盖章,最终确定现场施工安装方案与计划,以便工程按期实施。 测量成果的整理 24 测量后的有关数据及时反映给幕墙的设计师,以便幕墙设计师了解现场情况,及时作出方案调整,并在施工图制作过程中绘出现场安装基准并作为下料单的原始数据。 本工程预埋件安装紧跟随土建主体结构进度进行安装,结构封顶前安装完成;后补埋件采用平板 Q235B 钢材后置埋件,采用M 12 化学锚栓固定。 (一) .预埋件的安装 预埋图的设计是依据被认可的幕墙立面分格图及结构布置图进行的。 预埋件的设计,应符合 JGJ1022020 中的 15 条的规定; 预埋设计图完成经主体结构设计院签认之后,转至业主,总包及监理,同时将预埋图三份送交工地单位; 工地单位收到预埋图及安装通知单(或工程合约)后,即开始办理预埋件之加工; 加工工作完成后,工地人员即会同有关 人员至工地现场了解情况,核对工地建筑图,并向工地技术主管人员要求出示各项放样之基准点及基准线; 当楼层之底板铺设完成后,侧模尚未施工前,即开始预埋放样工作。 放样时若发现模板施工尺寸有误差时,应及时向工地提出,并要求修改; 预埋件运抵现场后,应会同监理进行检验,确认后才能进行安装。 依据测量放线的结果,将预埋件安装的位置标示于模板上 ,包括水平高度和预埋件中心位置;埋件的锚筋应放在墙体构件最外排主筋的内侧,预埋件距墙体构件的边距应根据计算确定。 本工程的预埋件距墙体构件的边距最小尺寸符合规范要求。 预埋件的定位偏差应符合下列要求: 预埋件的标高偏差不大于 ,预埋件的轴线与幕墙轴线的偏差前后不大于,左右偏差不大于。 在楼层边板预埋时,由于楼板钢筋较少,应按照本工程工程的预埋工艺要求,增设附加筋进行加强并进行预埋。 预埋件的固定 (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 ) 预埋件初步设置以后,应进行认真校核确认无误后方可点焊,点焊以后,再次校准,最后固定,以免浇注混凝土时发生位移; 焊接 25 每个预埋件的锚筋中应有 12根与主体结构的钢筋焊接。 (允许加钢筋进行搭接,搭 接长度不小于 50mm。 ) 在建筑高度 30M 以上的预埋件,每三层中应有一层的预埋件锚筋和均压环梁的纵向钢筋焊接接通 (幕墙防雷需要 )。 预埋件焊接接通的楼层,检验员应做好记录并在幕墙转接件安装时通知安装人员。 在浇注砼前,须经监理组织检查,确认符合要求后,签发隐蔽工程记录,方可进行砼浇注施工;模板拆除后,应找出预埋件并复测其位置是否正确,如有浇灌砼或模板破裂所造成的误差,应详细记录,作为设计施工时的参考。 ,预埋件的轴线与幕墙轴线的偏差前后不大于 ,左右偏差不大于。 注:用线锤或激光设备检查各楼层预埋件的相互的位置偏差。 ,及时查明原因并向土建施工单位和本工程设计人员反映,以便及时修补。 预埋件的锚边长允许误差为 2mm; 锚筋的中心线允许偏差为 2mm; 锚筋对锚板面的垂直偏差应≤ 10mm; 采用手工电焊弧,焊缝高度为锚筋直径的 ; 预埋件在施工时应与建筑物的防雷网接通; 对预埋件在主体建筑的位置要求: 10mm 30mm 20mm 过大的修补 ,应按幕墙安装基线校核预埋件的准确位置,然后用钉子牢固地将预埋钢板固定在模板上,并用铁丝将锚筋与构件主构筋绑扎牢固,防止预埋在浇筑混凝土时位置变动。 ,应尽早将预埋钢板表面的砂浆清除干净。 、前后偏差和倾斜。 预埋件偏差必须做好情况记录:修补办法应得到监理工程师同意,修补后应检查并做好记录。 ,可用钢板搭桥,后加钢板在原预埋件位置处加焊,另一边则采用后加螺栓。 26 固化时间表 施工温度 固化时间 + 20 ℃ 20 min. + 10 ℃ 30 min. 0 ℃ 60min. - 5 ℃ 5 hr. ,则只能重新补节点,后加钢板 用后加螺栓预以可靠固定。 (二) .后置埋件的安装 对于在工程当中漏埋的埋件 ,必须进行后补处理 ,处理方法和工艺必须经过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的同意。 后补埋件图的设计是依据被认可的幕墙立面分格图及结构布置图进行的。 后补埋件的。单元式幕墙施组
相关推荐
DB 23H,48H,22H,48H,24H,44H,24H,46H。 DB 28H,44H,21H,40H,20H,80H,00H,00H。 你 ,0 DB 10H,00H,11H,0FCH,10H,08H,10H,10H。 DB 0FCH,20H,24H,20H,24H,20H,27H,0FEH。 DB 44H,20H,64H,20H,18H,20H,08H,20H。 DB 14H,20H
环节,我们对自己、对工作有了更具体的认识和客观的评价。 在整个的实习工程中 ,我总共做了以下的一些工作 ,同时自己的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822。 在实习过程中,积极肯干,虚心好学、工作认真负责,胜任单位所交给我的工作,并提出 一些合理化建议,多做实际工作,为企业的效益和发展做出贡献。 在实习单位,师傅指导我的日常实习,以双重身份完成学习与工作两重任务。 向单位员工一样上下班,完成单位工作
内部的灭火器材摆放整齐,卫生干净,保持足够的压力。 四、负责对商城整体范围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对阻挡消防 通道,阻挡防火卷帘门、消防栓等消防器材的物品进行清理。 五、负责商城防火门及闭门器、消防诱导灯、事故广播的检查工作,保证使用正常,发现故障立即汇报,进行维修。 六、负责组织商城全体员工进行消防安全教育培训,每年开展春季和冬季两次的全员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用于传送 CPU的输入输出数据。 P0 端口能以吸收电流的方式驱动 8个 LSTTL 负载,一般作为扩展时地址数据总线使用。 P1 口: P1端口是一个带内部上拉电阻的 8位准双向 I/O 端口(作为输入时,端口锁存器置 1)。 对 P1端口写 1时, P1 端口被内部的上拉电阻拉为高电平,这时可作为输入口。 当 P1 端口作为输入端口时,因为有内部上拉电阻
层支柱间的水平拉杆和剪刀撑要认真加强。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课程设计 11 ( 2)通线调节支柱的高度,将大龙骨找平,架设小龙骨。 ( 3)铺模板时可从四周铺起,在中间收口。 楼板模板压在梁侧模时,角位模板应通线钉固。 ( 4)楼面模板铺完后,应认真检查支架是否牢固,模板梁面、板面应清扫干净。 ( 5)板模板:防止板中部下挠,板底混凝土面不平的现象。 模板拆除的一般要点 ( 1)拆
织和协调试运指挥部各组及各阶段的验收签证工作。 三、 分部试运组主要职责 负责提出单机试运计划和分系统试运计划,上报总指挥批准。 负责分部试运阶段的组织领导、统筹安排和指挥协调工作。 按照试运计划合理组织土建、安装、单体调试工作,为单机试运和分系统试运创造条件。 在单机和系统首次试运前,组织核查单机试运和系统试运应具备的条件,应使用试运条件检查确认表进行多方签证 (见 附表 32和 附 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