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工程与化工毕业论文内容摘要:
tT Δ 137 .5 140 .8 CtT Δ 116 .0 120 .4 CtT Δ C 有效总温度差 i i i1 1 1 12 2 2 23 3 3 3tT ΔΔ Δ Δ Δ 1. 5 0. 8 1 3. 3 CΔ Δ Δ Δ 1. 9 1. 5 1 4. 4 CΔ Δ Δ Δ 16 .5 5. 6 1 23 .1 C 榆林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 2020 届 化学工程与工艺 专业毕业论文 8 ΔTTΔt KS 由手册可查得 500kPa 饱和蒸汽的温度为 、 气化潜热为 2113kJ/kg ,所以 SKΔ t T T Δ 1 5 1 .7 5 8 3 0 .8 6 2 .9 C 加热蒸汽消耗量和各效蒸发水量的初步计算 第 Ⅰ 效的热量衡算式为 1 10p01 1111 r ttFcr rDηW 对于沸点进料 ,10 tt ,考虑到 NaOH 溶液浓缩热的影响,热利用系数计算式为 1η 0. 98 0. 7 0. 06 6 0. 05 0. 96 88 所以 111 1 1 11Dr 2113W η 0 . 9 6 1 3 D 0 . 9 5 0 8 Dr 2 1 5 3 第 Ⅱ 效的热量衡算式为 1 2 1 22 2 p0 1 pw2221 2 1 22 2 p0 1 pw22111W r t tW η F c W crrη 2 6 48W r t tW η F c W crr215 3 140 .8 120 .4 48 W 500 0 7W225 1 225 1 68W 160 对于第 Ⅲ 效,同理可得 榆林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 2020 届 化学工程与工艺 专业毕业论文 9 32 3 2 33 3 p0 1 pw 2 pw332 1 221η 9 3W r t tW η F c W c W crr225 1 120 .4 9 W 500 W W243 8 243 8 9 W 1W 261 又因为 1 2 3W W W 4 0 0 0 .0 联解上面各式,可得 1231W 13 97 .0k g/ hW 13 85 .0 kg /hW 12 18 .0 kg /hD 14 69 .0 kg /h 蒸发器传热面积的估算 iiii51 1 11 1 152111152 1 12 2 22222QSK Δ t1000Q D r 1469 2113 10 W3600Δ t T t CQ 10S mK Δ t 1500 1000Q W r 1397 2153 10 W3600Δ t T t CQ 10SK Δ t 5253 2 23 3 3523333 m1000 1000Q W r 1385 2251 10 W3600Δ t T t CQ 10S mK Δ t 600 误差为 m inm a xS 4 1 .41 1 0 .2 1S 5 2 .7 ,误差较大,应调整各效的有效温度差,重复上述计算过程。 有效温度 的再分配 榆林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 2020 届 化学工程与工艺 专业毕业论文 10 1 1 2 2 3 32S Δ tS Δ tS Δ tSΔ t5 2 .7 1 0 .9 4 8 .8 1 7 .1 4 1 .1 3 4 .9 4 5 .2 m6 2 .9 重新分配有效温度差,可得 111222333S t Δ t 1 0 .9 1 2 .7 CS 4 5 .2S t Δ t 1 7 .1 1 8 .5 CS 4 5 .2S t Δ t 3 4 .9 3 1 .9 CS 4 5 .2 重复上述计算步骤 ( 1) 计算各效料液 由所求得的各效蒸发量,可求各效料液的浓度,即 01102123Fx 500 F W 500 139 7Fx 500 F W W 500 139 7 138 5x ( 2) 计算各效料液的温度 因末效完成液浓度和二次蒸气压力均不变,各种温度差损失可视为恒定,故末效溶液的温度仍为 C , 即 3t C 则第 Ⅲ 效加热蒸汽的温度(也即第 Ⅱ 效料液二次蒸气温度 )为 3 2 3 3T T t Δ t 81. 1 31. 9 113 C 由第 Ⅱ 效二次蒸气的温度( 113 C )即第 Ⅱ 效料液的浓度 ( ) 查杜林线图,可得第 Ⅱ 效料液的沸点为 117 C .有液柱静压力及流动阻力而引起的温度差损失可视为不变,故第 Ⅱ 效料液的 温度为 2 A 2 2 2tt Δ Δ 1 1 7 1 .5 1 .0 1 1 9 .5 C 同理 2 1 2 2T T t t 119 .5 18. 5 138 .0 C 榆林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 2020 届 化学工程与工艺 专业毕业论文 11 由第 Ⅰ 效二次蒸气的温度 (138 C )及第 Ⅰ 效料液的浓度 ( ) 查杜林线图,可得第 Ⅱ 效料液的沸点为 140 C。 则第 Ⅰ 效料液的温度为 1 A 1 1 1tt Δ Δ 138 1 139 .8 C 第 Ⅰ 效料液的温度也可由下式计算 1 1 1tT Δ t 151 .7 139 C 说明溶液的各种温度损失变化不大,不需要重新计算,故有效总温度差不变,即 Δ t 12 .7 18 .5 31 .9 63 .1 C 温度差重新分配后各效温度情况列于下表: 表 42 三效蒸发器各效的温度 效次 Ⅰ Ⅱ Ⅲ 加热蒸汽温度, 0C T1= T39。 1=138 T39。 2=113 有效温度差, 0C 1Δt 2Δt 3Δt 料 液温度(沸点), 0C t1= t2= t3= ( 3) 各效的热量衡算 112233T Cr 2154 kJ/kgT Cr 2225 kJ/kgT Cr 2355 kJ/kg 第 Ⅰ 效 11η 0. 98 0. 7 Δ x 0. 98 0. 7 0. 06 9 0. 05 0. 96 67 111 1 1 11Dr 2113W η 0 .9 6 6 7 D 0 .9 4 8 Dr 2 1 5 4 第 Ⅱ 效 榆林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 2020 届 化学工程与工艺 专业毕业论文 12 221 2 1 22 2 p0 1 pw22111η Δ x 3 9 9W r t tW η F c W crr215 4 134 .8 119 .5 9 W 500 7W222 5 222 5 3W 160 第 Ⅲ 效 32 3 2 33 3 p0 1 pw 2 pw332 1 221η W r t tW η F c W c W crr222 5 119 .5 W 500 W W235 5 235 5 W W 267 。化学工程与化工毕业论文
相关推荐
须保持锐利。 切薄片时,刀片必须紧贴近,上下刀片需要保持平行,刀片间的间隙不得大于板料厚度的三十分之一。 ( 7)调整和清扫必须停 车进行。 ( 8)调整刀片(对刀)后,需要作用扳手的实验课开空车检验。 ( 9)工作台上不得放置其他物品。 ( 10)工作完毕应切断电源。 卷板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一、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生产 卷板工 工作业。 二、 安全规程 刨边机作业 (
13 空气质量的变化 14 15 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 16 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 17 18 探究环境的污染 11 生物实验实工作总结 实验教学是整个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学生学科素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协作精神,落实素质教育必 不可少的。 因此,做好实验教学工作就显得至关重要。 现将本学年的生物实验教学工作制定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观察问题
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 用吸收剂覆盖泄漏物料;将泄漏液收集在可密闭的容器中;不要让该化学品进入环境;个人防护用具:适用于酸性气体的过滤呼吸器;化学防护服。 第七部分 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处置注意事项 : 不要 在火焰或高温表面附近或焊接时使用。 储存注意事项 : 干燥。 储存在没有排水管或下水道的场所。 与食品和饲料分开存放。 见化学危险性。 第八部分 接触控制 /个体防护 最高允许浓度
烧碱等无机物。 这种造纸黑液可以直接与铝土矿、石灰石等原料配成合格的生料浆用于氧化铝熟料的烧成生产。 为提高黑液添加量,可以将黑液适当浓缩后再添加。 4 碳分母液溶出软水洗涤焙烧氢氧化铝成品氧化铝煤气种分母液精液精种氢氧化铝分离精种分解碳酸化分解粗液赤泥分离脱硅硅渣分离硅渣石灰乳新蒸汽赤泥洗涤赤泥生料浆料浆调整熟料烧结 煤气调整槽调整液水铝土矿配料湿磨石灰纯碱煤粉氢氧化铝洗液CO2母液浓缩洗水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