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加气站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征询意见稿内容摘要:

备相应资质的监理单位参加, 系统检验应符合 GB503482020第 7章的规定。 加油 加气 站视频安防监控系统验收应符合 GB503482020第 8章的规定和附录 B第 8章的要求。 AQ/T XXXX— 20XX 10 附录 A ( 资料 性附录) 控制权限设置与管理 用户集的划分 用户集分为一般用户集和特殊用户集。 特殊用户集 为 指挥平台决策领导和上级应急指挥领导。 一般用户集 为 按照优先级由高到低的顺序,将每个单位的用户分为领导、高级指挥员、指挥员、值班操作人员、其它辅助人员 5个用户集。 用户单位可根据实际的应用需要,使用其中的几个或全部 用户集。 用户集编码由属性代码、 地市级(或片区)安防监控代码 、 加油加气站 代码、用户集标识代码组成。 用户集编码的总长度固定为 7位,其组成结构如图。 图 用户集编码组成结构图 属性代码 属性代码表示了用户集作用范围,全局用户集的属性代码用“ A”表示,可以跨平台进行访问, BZ代码保留。 地市级(或片区)安防监控代码 待定。 加油加气站代码 待定。 用户集标识代码 用户集标 识用 2位十进制数表示,在 199之间编码,如表。 表 用户集标识代码表 代码 用户集标识码名称 01 指挥平台决策领导 02 指挥平台应急指挥领导 03 领导 AQ/T XXXX— 20XX 11 04 高级指挥员 05 指挥员 06 值班操作员 07 辅助人员 资源访问权限与赋权 权限分类 系统中对资源的访问控制权限划分为以下 4种: a) 实时观看 可以调看实时图像,不能控制云台、镜头,分为请求视频和释放视频。 b) 控制 调看实时图像的同时,可以对云台、镜头进行操作。 c) 锁定 /解锁 可以对特定 视频源设定锁定 /解锁状态。 d) 历史信息访问 对历史图像回放与报警存储信息的调用。 赋权 用户赋权是指 省级 管理平台对用户进行资源划分和权限分配,使用户具有访问指定信息资源的能力。 图 用户赋权示意图 用户集 省级 用户管理机构根据本标准建立全局用户集并编码。 每个用户的数字证书中包括用户个人身份信息和用户所属用户集的信息。 省级 用户管理机构将用户所属用户集的信息写入到用户的数字证书中,完成用户与用户 集的映射。 一个用户可以隶属于一个或多个用户集。 用户组 AQ/T XXXX— 20XX 12 省级 管理平台根据资源分类和用户集的访问需求,建立用户组列表,确定各用户组的权限和优先级顺序。 省级 管理平台基于用户集对视频资源的需求,将用户集归入到确定的用户组,多个用户集可以归到同一用户组,一般可建立日常的用户组和应急态用户组。 省级 管理平台为用户组设定相应的优先级别,级别由 099表示, 9099预留。 具有相同权限的用户组由管理平台按照用户集 的访问需求定义级别。 在 省级 管理平台内为指挥平台决策领导和上级应急指挥领导预留最高级别编码 9099; 99预留给平台管理员。 权限组合 访问权限间的关系一般为锁定 /解锁 控制 实时观看。 权限组合可为: a) 实时观看、实时控制、锁定 /解锁; b) 实时观看、实时控制; c) 实时观看。 优先级别高的用户组权限种类一般不应小于优先级别低的用户组权限种类。 用户组级别及权限组合示意见表。 表 用户级别及权限 组合示意表 用户组 级别 权限组合 90 实时观看、实时控制、锁定 /解锁 89 实时观看、实时控制、锁定 /解锁 88 实时观看、实时控制、锁定 /解锁 „„ 69 实时观看、实时控制 68 实时观看、实时控制 67 实时观看、实时控制 „„ 39 实时观看 38 实时观看 37 实时观看 „„ 操作原则 相关权限用户按时间顺序占用资源。 低权限用户在向高权限用户正在控制的图像资源发出控制命令时,低权限用户的控制命令无效 ,系统应 向低权限用户发送暂无权限提示信息。 高权限用户在停止操作后,控制权限应锁定一定时间,锁定时间可设置。 AQ/T XXXX— 20XX 13 附 录 B ( 资料 性附录) 危险场所施工与验收 爆炸危险区域划分 民用油、气燃料库(站)内的爆炸危险区域按照危险程度,由高到低依次划分为 0区、 1区、 2区。 汽车加油、加气站内爆炸危险区域的划分符合 GB 50156中附录 B的规定,其它加气站的爆炸危险区域可参照划分。 设备要求 防爆要求 根据爆炸危险区域的划分,所 选电气设备(箱)防爆结构应符合下列规定: a) 低压变压器防爆结构的选型应符合表 ; b) 低压开关和控制器类防爆结构的选型应符合表 ; c) 灯具类防爆结构的选型应符合表 ; d) 信号报警装置等电气设备(箱)防爆结构的选型应符合表。 表 低压变压器防爆结构的选型 项目 1 区 2 区 隔爆型 d 正压型 p 增安型 e 隔爆型 d 正压型 p 增安型 e 充油型 o 变压器 (包括起动用) △ △ ○ ○ ○ ○ 电抗线圈 (包括起动用) △ △ ○ ○ ○ ○ 仪表用互感器 △ ○ ○ ○ 注:表中符号:○为适用;△为慎用;为不适用 选用的防爆电气设备(箱),应满足该环境内爆炸性气体的气体级别和设备温度组别的要求。 当存在有两种以上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时,选用的防爆电气设备(箱),应同时满足较高的气体级别和较高的设备温度组别的要求。 爆炸危险区域内使用的防爆电气设备(箱)应有“ Ex”标志和表明防爆电气设备的型式、类别和组别的标志的铭牌,并在铭牌上标明国家指定的检验单位发给的“防 爆合格证号”。 除本质安全系统的电路外,在爆炸危险区域 1区、 2区内电缆配线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表 的规定。 明设塑料护套电缆,当其敷设方式采用能防止机械损伤的电缆槽板、托盘或桥架方式时,可采用非铠装电缆。 在易燃物质比空气轻且不存在会受鼠、虫等损害情形时,在 2区电缆沟内敷设的电缆可采用非铠装电缆。 AQ/T XXXX— 20XX 14 表 低压开关和控制器防爆结构的选型 项目 0区 1 区 2 区 本质安全型 ia 本质安全型 ia, ib 隔爆型 d 正压型 p 充油型 o 增安型 e 本质安全型 ia, ib 隔爆型 d 正压型 p 充油型 o 增安型 e 刀开关、断路器 ○ ○ 熔断器 △ ○ 控制开关及按钮 ○ ○ ○ ○ ○ ○ ○ 电抗起动器和启动补偿装置 △ ○ ○ 起动用金属电阻器 △ △ ○ ○ ○ 电磁阀用电磁铁 ○ ○ ○ 电磁摩擦制动器 △ ○ △ 操作箱、柱 ○ ○ ○ ○ 控制盘 △ △ ○ ○ 配电盘 △ ○ 注:表 中符号:○为适用;△为慎用;为不适用 表 灯具类防爆结构的选型 项目 1 区 2 区 隔爆型 d 增安型 e 隔爆型 d 增安型 e 固定式灯 ○ ○ ○ 移动式灯 △ ○ 携带式电池灯 ○ ○ 指示灯类 ○ ○ ○ 镇流器 ○ △ ○ ○ 注:表中符号:○为适用;△为慎用;为不适用 表 信号、报警装置等电气设备(箱)防爆结构的选型 项目 0区 1 区 2 区 本质安全型 ia 本质安全型 ia, ib 隔爆型 d 正压型 p 增安型 e 本 质安全型 ia, ib 隔爆型 d 正压型 p 增安型 e 信号、报警装置 ○ ○ ○ ○ ○ ○ ○ ○ 接插装置 ○ ○ 控制开关及按钮 ○ ○ 接线箱(盒) ○ △ ○ ○ 电气测量表计 ○ ○ ○ ○ ○ 注:表中符号:○为适用;△为慎用;为不适用 AQ/T XXXX— 20XX 15 表 爆炸危险区域电缆配线技术要求 项目 电缆明设或在沟内敷设时的最小截面积 接线盒 移动电 缆 电力 照明 控制 1区 铜芯 2及以上 铜芯 以上 铜 芯 以上 防爆型 重型 2区 铜芯 2及以上 铜芯 以上 铜芯 以上 隔爆、增安型 中型 爆炸危险区域 1区、 2区内,绝缘导线和电缆的导体允许载流量不应小于熔断器熔体额定电流的 ,和自动长延时过电流脱扣器整定电流的。 爆炸危险区域内使用的电缆,应具有相应或高于防爆级别的防护措施。 耐火要求 爆炸危险区域 0区和 1区内设备使用的防护外壳的耐火时间不应小于 1h。 爆炸和火灾危险区域内电气线路应穿密闭式钢管或耐火阻燃管,使用耐火电缆、电线,组成耐火线路。 该线路的耐火时间不应小于 1h。 穿密闭式钢管明敷时,应在管外壁涂防火材料;穿密闭式钢管暗敷时,不燃体结构的保护层应在 30mm以上。 其他要求 在腐蚀环境下选用的设备和线缆,可参照 HG/T20666 执行。 在爆炸危险区域内使用的电缆应为铜芯线缆。 选用线缆时应考虑鼠类和白蚁危害以及周围环境温度及用电设备进线盒方式等因素。 在爆炸危险区域内 使用的光缆,宜采用全塑光缆。 本地监控中心应设置在 2区(不含)以外相对安全的区域。 其他危险场所本地监控中心的设置可参照执行。 工程施工要求 设备和器材到达现场后,应及时作下列查验: 包装及密封应良好。 开箱检查清点,其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附件、配件、备件应完好齐全。 产品的技术文件、认证文件应齐全,认证标识规范。 防爆电气设备(箱)的铭牌中必须有国家检验单位发给的“防爆合格证号”。 器材堆放 ,应在离爆炸危险区域边缘大于 5米的位置设置专门的堆放区。 ,堆放环境应满足相应的设备和材料的要求。 遇有下列情况之一时, 严禁施工。 雷雨、暴风雨及冰雹等恶劣天气。 确信有危险的大气带电现象。 施工方案存在与施工现场原有管理规定相悖的条款 ,且未经会签。 施工人员未经安全教育和技术交底。 AQ/T XXXX— 20XX 16 施工人员未经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培训。 项目监理部的监理人员未在《工程动工报审表》上签署同意动工的意见。 施工人员进入爆炸危险区域前,应通过消静电板(球)进行静电泄放。 施工前,应使用两台(含)以上的设备检测设定防爆等级施工区域的易燃易爆气体混合物的浓度,并填写施工区域易燃易爆气体混合物检测单(见表 )。 确认两台(含)以上设备检验的易燃易爆气体混合物的浓度均低于 1%,方可进行施工。 表 易燃易爆气体混合物检测单 区域名称: 检测日期: 易燃易爆气体名称 设备名称 易燃易爆气体混合物浓度 检测时间 检测人 审核人 检测结论 复核人: 施工过程中,应每隔 1小时检测一次施工区域内易燃易爆气体混合物的浓度,若易燃易爆气体混合物的浓度高于 1%,应立即停止施工,并采取强制通风或其他有效措施。 在相对封闭的区域 内施工时,应有相应的通风措施,保障易燃易爆气体混合物的浓度低于 1%。 施工时,应使用专用防爆工具,防止因碰撞、跌落等发生火花而引发事故。 0区和 1区的地面表面电阻值大于 100Ω ,或者涂铺有 绝缘油漆 、 绝缘橡胶板、塑料板、地毯等绝缘物质 时 , 不得施工。 进入 爆炸危险区域 的人员, 严禁 穿 化纤类服装,必须 穿防静电鞋,防静电工作服。 当环境湿度在 50%以上时,可以穿棉 质 工作服。 进入爆炸危险区域的人员,严禁随身携带火源和非隔爆型无线电通讯设备。 设备安装 要求 对有可能振动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