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输管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内容摘要:
沙等其它杂物进入孔内。 (2)施工现场地清理:在施工完毕之后,应立即对施工现场的污水、污泥、施工用的废料进行清洗和扫 除,保持场地的整洁和安全。 本工程微控定向钻孔管材的预留:对采用硅芯塑料管顶管时,硅管伸出孔壁的长度为 15 至 20cm;若采用 PE 管材时,伸出孔壁的长度为5 至 10cm。 6). 管道的包封 ( 1). 管道包封应采用 C15 混凝土包封,其厚度一般设计为顶部 50mm,两侧厚度各为 50mm。 ( 2). 当管道位于排水管下方时,除应有 的安全距离外,管道还应用 C15 以上的混凝土包封,包封厚度一般为 100mm,长度每边宽出2m 以上。 ( 3). 根据本地区的实际特点,为了管道的安全,除钢管管道外,设计考虑包封和加水泥盖板保护。 2 孔及以下管道一般采用 1200x300x50mm盖板,钢筋采用¢ 12mm 螺纹钢。 2 孔以上管道一般采用 1200x450x50mm盖板,钢筋采用¢ 12mm 螺纹钢。 过路管材除顶管外,必须采用钢管。 ( 4). 钢管管道需在接头部分包封。 5. 人(手)孔建筑 ( 1)一般规定 砖、混凝土砌块砌体墙面平整、美观,不出现竖向通缝。 砖砌体砂浆饱满程度不低于 80%;砖缝宽度为 812 毫米,同一砖缝的宽度一致。 砌块砌体横缝为 1520 毫米,竖缝为 1015 毫米;横缝砂浆饮满程度不低于 80%,竖缝灌浆饱满、严实,不 出现跑漏现象。 砌体垂直,砌体项部四角水平一致;砌体的形状、尺寸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设计规定抹面的砌体,将墙面清扫干净,抹面平整、压光、不空鼓,墙角不歪斜。 抹面厚度、砂浆配比符合设计规定。 勾缝的砌体,勾缝应整齐均匀,不得空鼓、不应脱落或遗漏。 ( 2)人(手)孔的地基与基础 人(手)孔的地基按设计规定处理,如系天然地基需按设计规定的高程进行夯实、抄平。 采用人工地基,必须按设计规定处理。 人(手)孔基础支模前,校核基础形状、方向、地基高程等。 人(手)孔基础的外形、尺寸符合设计规定,其外形 偏差不大于177。 20 毫米,厚度偏差不大于177。 10 毫米。 基础的混凝土标号、(配筋)等符合设计规定。 浇灌混凝土前,清理模板内的杂草等物,并按设计规定的位置挖好积水罐安装坑。 积水罐安装坑应比积水罐外形四周大 100 毫米,坑深比积水罐高度深 100 毫米;基础表面应从四方向积水罐做 20 毫米泛水。 ( 3) 墙体 人(手)孔部净高符合设计规定。 墙体的垂直度(全部净高)允许偏差不大于177。 10 毫米,墙体顶部高程允许不大于177。 20 毫米。 墙体与基础结合严密、不漏水,结合部的内外侧用 1: 水泥砂浆抹八字,基础进行抹面处理的可 不抹内侧八字角。 抹墙体与基础的内、外八字角时,要严密、贴实、不空鼓、表面光涌、无欠茬、无飞刺、无断裂等。 墙面应平整,无竖向通缝,砖缝宽度为 8mm~12mm,同一砖缝的宽度要求一致;墙角砖砌的咬茬两侧应一致;砌砖的砂浆饱满严实。 当管道窗口宽度大于 700mm 时,或使用承重易形变的管材如塑料管等的窗口处,应加过梁。 砌筑墙体的水泥砂浆标号符合设计规定;设计无明确要求时,使用不低于 75 号水泥砂浆。 砌体不使用拔有折灰的混合砂浆进行砌筑。 人(手)孔、通道墙体的预埋铁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 1)、电缆支架穿钉的预 埋 a 穿钉的规格、位置符合设计规定,穿钉与墙体保持垂直。 b 上、下穿钉在同一垂直线上,允许垂直偏差不大于 5 毫米,间距偏差小于 10 毫米。 c 相邻两组穿钉间距符合设计规定,偏差小于 20 毫米。 d 穿钉露出墙面适度,一般为 5070 毫米;露出部分无砂浆等附着物,穿钉螺母齐全有效。 e 穿钉安装必须牢固。 ( 2)、拉力(拉缆)环的预埋 a 拉力(拉缆)的安装位置符合设计规定。 一般情况下与管道底保持 200 毫米以上的间距。 b 露出墙面部分为 8010 毫米。 c 安装需牢固。 管道进入人(手)孔、通道的窗口位置,符合设计规定 ,允许偏差不大于 10 毫米;管道端边至墙体呈圆弧状的嗽叭口;人(手)孔、通道内的窗口堵抹严密,不得浮塞,外观整齐、表面平光。 管道窗口外侧填允密实、不得浮塞,表面整齐。 管道窗口宽度大于 700 毫米时,或使用重易形变的管材如塑料管等的窗口处,按设计定加过桥梁或窗套。 ( 4)人(手)孔上覆 人(手)孔上覆的钢筋配制、加工、绑扎,混凝土的标号符合设计图纸的规定。 上覆外形尺寸、设置的高程符合设计图纸的规定。 外形尺寸偏差不大于 20 毫米,厚度允许最大负偏差不大于 5 毫米。 预留孔洞的位置及形状,符合设计图纸的规 定。 预制的上覆两板之间缝隙尽量缩小,其拼缝 1: 砂浆堵抹严密,不空鼓、不浮塞,外表平光、无欠茬、无飞刺、无断裂等。 人(手)孔内顶部不应有漏浆等现象。 板间拼缝抹堵图略。 上覆混凝土必须达到设计强度以后,方可随荷载或吊装、运输。 上覆底面平整、光滑、不露筋、无蜂窝等缺陷。 上覆与墙体搭接的内、外侧,用 1: 的水泥砂浆抹八字角。 但上覆直接在墙体上浇灌的可不抹角。 八字角应严密、贴产、不空鼓、表面光滑、无欠茬、无飞刺、无断裂等。 6. 回填土方 回填土时,应将沟内、坑内遗留的草帘和木料等杂 物清除出去,如有积水和淤泥,也必须清除后方可进行回土。 先回 10cm 的细砂,再回填土。 在管道顶部 30cm 以内,以及人 (手 )孔和管道两侧回土时,禁止机械回填,严禁将大块砾石、碎石回填沟内。 管道两侧回土时,应同时在两侧轮流相间进行,每回土 15cm 用木夯夯实。 在管道顶部 30cm 以上的回填土,每回填 30cm 用打夯机夯实,上层可铺一层红砖或水泥板。 施工期间应交叉作业,路基修好一段 (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 ),就赶快敷设一段管道并及时回土,以防止管道暴露时间过长,但不能偷工减料超前施工。 施工中有不少单位图省事,回土时不夯 实,这样压路设备在进行路面压实时容易损坏管道和人 (手 )孔,不但修复不便,在经济上也造成损失。 根据道路施工国家行业标准 CJJ390 回填土的密实度标准应符合 下表 序 号 项目 压实度(%) (轻型击实 验试验法) 检验频率 检验 方法 范围 点数 1 胸腔部分 90 两井 之间 每层一组 ( 3点) 用环刀 法检验 2 管顶以上 500mm 85 两井 之间 每层一组 ( 3 点) 用环刀 法检验 3 管 顶 以 上 500 mm 以 上 至 地 面 当 年 修 路 ⌒ 按 路 槽 以 下 深 度 计 0~800mm 高级路面 次高级路面 过渡式路面 98 95 92 两井 之间 每层一组 ( 3点) 用环刀 法检验 800~ 1500mm 高级路面 次高级路面 过渡式路面 95 90 90 1500mm 高级路面 次高级路面 过渡式路面 95 90 85 当年不修路或农田 85 注: ① 本表系按道路结构形式分类确定回填土的压实度标准。 ② 高级路面为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混凝土路面、水泥混凝土预制块等。 次高级路 面为沥青表面处理路面、沥青贯入式路面、黑色碎石路面等。 过渡式路面为泥结碎石路面、级配砾石路面等。 ③ 如遇到当年修路的快速路和主干路时,不论采用何种结构形式,均执行上列高级路面的回填土实度标准。 7.工程验收 施工过程中沟槽开挖、管材铺设和接续、回填前、所有人手孔的建筑、需要按照规范对管道进行特殊保护的区域、及规范规定的其他需要进行隐蔽工程验收的部分必须在监理进行隐蔽工程测量、拍照验收后才能进行下一步工序,且所有文档作为将来验收的依据之一。 施工完成后,将场地清理干净后按《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设 计文件以及监理的隐蔽工程签证 要求进行自我验收。 验收内容包括管道施工工艺验收、管道试通验收、竣工资料和管道基础数据验收等。 8.竣工资料 我公司 在单个中继段完成后,应在完工后 2 周内向建设单位报送竣工资料(竣工资料包括三套纸质文件、一套电子文件及管道基础数据信息)。 9. 问题处理 初步验收工作中, 我公司 接受建设单位的验收小组对工程施工质量、设备测试指标、安装工艺、竣工资料和工程档案等项内容的检查,并积极配合各项检查抽测工作。 对验收中发现的有关施工质量问题应及时处理,对其他相关问题提出处理建议,由建设单位组织施工 单位落实解决。 初验通过,各方签署初验证书后,管道从 我公司 交由维护单位负责日常维护。 但是 我公司会对 由于质量原因引发的问题进行修复。 终验通过,各方签署终验证书后,管道正式从 我公司交给维护单位负责维护。 我公司 按照保修条款对管道日常运行中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保修。 在工程完工未进行验收期间,由 我公司 负责此段管道的维护,如此段时间发生故障,由 我公司 负责故障抢修处理,并赔偿由此给甲方带来的损失。 雨季施工措施 认真做好施工现场临时排水工作。 配备足够的排水设施和机具。 一旦发生水患,及时启动排水设施。 交通组织及交通维护措施 为保证施工期间不堵塞交通,须贯彻以下原则: ( 1)从城市整体交通运作的全局观点出发,以注意环境影响为目标来组织交通。 ( 2)工程施工期间地面交通组织应做到以交通安全为主,实行内部消化和外部分流相结合,达到最大程度的维持现有交通的通行能力。 ( 3)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先疏解,后施工。 ( 4)采用快捷、方便的方法,围蔽以简支结构的支撑系统,尽量少占道路。 ( 5)在允许通行地段,临时通道须保证各类交通所需的基本限界条件要求。 ( 6)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和时间,交通高峰期必须控 制施工强度,减少对交通的影响。 ( 7)做好安全监管工作,确保施工期间不致因施工安全影响地面交通。 ( 8)积极与交警部门配合,组织管理人员及时引导疏解交通。 ( 9)合理布置临时交通设施,保证所需的交通设施标志,标线及时安装到位,并投入使用。 ( 10)加强道路使用者教育,通过各种媒介加大交通安全宣传力度。 非开挖施工方案 顶管施工前一定要做好现场查勘管线分布情况,设计好穿越轨迹,确保钻进时,不影响原地下管线及基础。 根据本项目铺设的管线直径及根数,将选择相应直径作为扩孔的最大孔径。 扩孔完毕,将全部管线一 次性连接,采用前拉的方式将管线拉入孔内。 平整施工场地,在每段指定位置,开掘长 2 米,宽 米 ,深 米 ,并配有母槽的工作坑。 设备进场,本工程拟用定向钻机,配套泥浆输入系统, 10KW 发电机组一台,污水泵二台,控向定位仪一套。 根据设计的穿越轨迹,设备定位,连接泥浆输入系统,水电接通。 出入土角度定为 32%,经过导向孔成型后,用回扩器各扩一次,使钻径达到管径的 倍以上。 确保孔壁形成,孔内畅通的情况下,用不着回扩器作为引导头,连接拖管器,前拉方式,将已备管线拖入孔中。 将管线编号、堵头。 不使泥土进入管 孔内。 第 4 章 工程进度计划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的难点,施工进度的安排除了在资源供应方面尽量满足平行作业需要外,还考虑三个施工队同时施工的方法确保工期。 、统一协调、加强领导的措施,保证进度的实现。 大体安排: ( 1)现有道路建设管道的工程: 公里以内的中继段要求在 5 日内完工; 公里以上的中继段每增加 公里,最多增加 2 天的工期。 ( 2)新修道路建管道的工程:与道路或小区内施工同步进行。 ( 3)交接箱基础 :每个交接箱基础的建设周期不得小于 3 天。 程 探明管线 —— 测量放线 —— 挖 掘沟(坑) —— 铺设 管 道 —— 人(手)孔开挖 —— 砌井 —— 回填 土方 —— 清理施工现场 —— 工程验收。 第 5 章 工程进度保证措施 现场施工管理是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对施工过程中的进度、质量、安全、协作配合、成本控制等进行全面的指挥、协调和控制。 讲信誉、创名牌。 施工中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履行合同,内外团结。 1)工程进度控制的依据 1 工程进度目标由建设单位确定 ,其时间长短应当符合有关合 理工期的规定。 2 工期时间长度应当载入工程监理合同和工程施 工合同。 3 工期的实际期限 ,应从工程项目总监理工程师核准的 施工单位提山的开工日期算起 ,至总监理工程师核准的工程 进入保修阶段的日期的前一天止。 4 施工单位要根据工程施工合同所载明的工期要求 ,具体编制 施工进度计划 ,经总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即成为工程进度控制的依据。 ,应当按照施工顺序的施工段落进行划分。传输管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相关推荐
三相五线。 施工用电管理制度 为切实保障工地施工电源安 全可靠地运行,保障工程的正常施工,结合工地的自身特点,特制定本管理计划: a) 施工电源设专人统一维护管理。 b) 施工电源主线规划布设完后,绘制完整的配电系统图,维护人员熟悉高低压配电系统。 c) 现场配电盘、箱应形式统一,颜色一致,并有明显的警示标志,电缆敷设横平竖直,禁止乱拉乱放。 d) 坚持每周一次的现场安全巡视制度
温驱动的 ,不需要昂贵的催化剂系统 ,因此投 左 右 左 荷 /% 右 左 右 资成本和运行成本较低。 技术不需要对锅炉燃烧设备和受 热面进行改动 .也不需要改变锅炉的常规运行方 式 .对锅炉的主要运行参数也不会有显著影响。 主要工艺 设计参数 系统主要包括干尿素储存系统、尿素 溶液配制储存系统、在线稀释系统和喷射系统四 因此 ,根据符合国家和地方政策 ,技术先进 , 部分。 工艺成熟
偏差不应大于 10mm;全楼高度内,所有处于同一垂直线位置的各楼层洞口,左右位置相对偏差不应大于 15mm(全楼高度小于 30m)或 20mm(全楼高度大于或等于 30m); 2 处于同一水平位置的相邻洞口,中线上下位置相对偏差不应大于 10mm;全楼长度内,所有处于同一水平线位置的各单元洞口,上下位置相对偏差不应大于 15mm(全楼长度小于 30m)或 20mm(全楼长度大于或等于 30m)。
学术研讨会 的举办权 ,会议将于 201X 年 6 月 2425 日在我校举行。 .会计学院先后成为中国会计学会理事单位、《中国会计评论》理事会理事单位、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会计学会副会长单位、河南省会计学会和河南省管理会计学会副会长单位、河南省审计学会和河南省总会计师协会常务理事单位。 .5年来 ,共资助 106人次教师参加美国会计学会学术年会、中国会计学会学术年会
): 结论或结束语 (一般控制在 300字左右) 作为论文的最后一 部分 ,和正文一起编号(例如: 第六章 结论),单独起页。 题目用宋 粗体、居中,叙述的内容用宋 小 4号字体。 ( 10)致谢: 致谢词单独一页。 “致谢”两个字用宋 粗体、居中,叙述内容用宋 小 4号字体。 ( 11)参考文献: 不得少于 10 篇,其中包括 3篇以上外文文献 (含三篇)。 “参考文献”四个字用宋 粗体、居中
种中小企业, 难以支付相对高昂的费用,使得它们 不能聘请受过专业培训的全职人力资源管理专家,且公司 经营规模小、员工人数少、管理集权 度高,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 企业 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责任极有可能就落在最高经营管理者身上。 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活动大多具有复杂性,费时、费力,最 高 经 营 管理 者 在 该方 面 花 费过 多 精 力将 与 其负 责 的 企业 的 经 营工作发生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