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不安全行为的控制与管理内容摘要:
cm45 用刮板输送机牵引设施或回料 √ √ cm46 无措施使用爆破方法处理堵塞放煤口大块煤矸 √ √ cm47 综采工作面无措施爆破或不按措施执行 √ √ cm48 综采工作面移架时,其 下方和前方有其他人员工作 √ √ cm49 煤机停机不闭锁,维修时不打开离合器 √ √ cm50 煤机运转时滚筒上下 5 米内有人工作或逗留 √ √ cm51 使用断丝超过规定的钢丝绳回料 √ √ cm52 回料无信号、无绳头,人员未撤到安全距离以外就启动绞车 √ √ cm53 机械回料时缺护身柱、护身板或未使用保险钩头 √ √ cm54 超前回柱 √ √ cm55 回柱不使用回柱器 √ √ 煤矿可根据自身特点分别对掘进专业、机电专业 、运输专业、通防专业等人员的不安全行为进行归类分析。 对已经发生的不安全行为进行归类、汇总、分析和研究 将本煤矿多年来发生的不安全行为进行重新分析和研究,并且对各种不安全行为进行辩识、归类等分析和研究工作,目的是要从中发现一些本煤矿不安全行为的发生规律,为不安全行为控制与管理工作提供基础。 这是一项长期和重要的工作,煤矿应该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分配相应的资源,制定出可行的运行机制等。 制定不安全行为控制与管理的原则与目标 原则是从事不安全行为控制与管理的基本依据。 原则应该能够指导煤矿从事 不安全行为控制与管理工作,也能够协调实际工作中煤矿企业本质安全管理实施方案 15 可能出现的分歧、提高安全工作效率等。 每个煤矿都应该结合自己的特点制定出一些简单可执行的原则,并且为绝大多数人员所认同和遵从。 目标是管理工作的起点和终点,合理制定目标是管理者实现管理目的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从事不安全行为控制与管理工作既要制定出整个煤矿的长期和中短期目标,也要制定出各个组织结构或部门的长期和中短期目标。 煤矿应该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要有目标制定和分解的机制和方法,要有目标确定、评价和改进的标准、程序、机制等。 制定并提供人员安全工作职责和 安全行为规范 明确安全管理职责就是对各员工的安全管理职责进行定义、记录、传达,并保证被清楚地理解、准确地记忆和正确地使用。 包括一般性的、特定专业的、特定区域的、特定人员的安全工作职责、安全行为规范等。 煤矿制定的安全管理职责和行为规范,应该能够明确每个岗位的工作内容、工作标准、工作规范、工作程序等,使每个员工都清楚自己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应该做到什么程度等,这是保障煤矿生产正常有序进行的前提,也是煤矿生产各部门相互协调、共同劳动的基础。 在定稿前,管理者需要与操作人员和这方面的专家讨论具有危险性的任务,征 求他们的意见,并重点把握所有的关键性步骤。 制定员工的安全管理职责和行为规范,需要把煤矿生产中的日常的、经常重复性的、有规律性的安全管理活动,通过合理设计形成一个个标准化的岗位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体系等,再由一个个具体岗位员工严格按照岗位职责的规定去加以管理。 因此它具有全员性、规范性和重复性等特点。 为此管理工作应该做到: 识别安全管理工作内容 ( 1) 安全管理工作的内容应该全面,做到安全管理没有死角、没有遗漏。 包括:每一个员工、每一台机器设备、每一个工具和材料、每一个建筑构筑物、每一个工作地点、每一项 工作流程、每一个工作时段等。 ( 2) 每一项安全管理工作都有描述,并且每一项描述都简单明了、清晰准确、不易产生歧义。 描述的对象包括员工、机器设备、建筑构筑物、工具和材料、建筑构筑物、工作地点、工作流程、工作时段的安全管理工作内容。 煤矿企业本质安全管理实施方案 16 形成各岗位安全管理职责 ( 1) 每一个员工岗位的安全管理职责都应该对其岗位的安全管理工作对象、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工作效果、工作环境要求等做出明确具体的规定。 ( 2) 每一项安全管理工作都被分配到员工的安全管理职责之中。 ( 3) 每一个员工的安全管理职责都科学可行。 应该充分考虑员工的体能、认知、 精神等因素的影响或限制。 确定各岗位的协调与配合机制 ( 1) 安全管理职责存在交叉的员工岗位,应该对其双方或者多方的工作内容、沟通方式、工作效果等做出清晰的规定,并且明确各岗位应该承担的后果。 至少使相关人员都能够明确:相互交叉的岗位名称、相互交叉的工作内容、各自的工作职责及沟通渠道、相互的权利和责任等。 ( 2) 对各岗位可能需要完成的临时性安全管理工作做出规定。 制定并提供安全行为规范 ( 1) 以岗位安全分析和岗位安职责作为指南,制定安全行为规范。 ( 2) 安全行为规范在部门和各作业点都可以得到。 ( 3) 对关键点 和关键步骤进行重点说明。 ( 4) 局部安全规范的格式要简短,便于阅读。 ( 5) 所有操作人员受过培训,并在工作中使用这些安全行为规范。 ( 6) 要照顾到语言方面的障碍。 制定人员不安全行为的控制与管理措施 根据员工不安全行为的发生机理及其影响因素特征 (参见表 41)可知,影响煤矿人员不安全行为的最根本因素主要是认知、能力、价值观和氛围这四个方面,这就决定了煤矿人员不安全行为的控制与管理也必须从这四个方面入手。 再根据人员不安全行为的外在影响因素特征可知,煤矿人员不安全行为的控制与管理措施主要有五大类,即人员准入管理措施、 安全教育与培训措施、激励与沟通措煤矿企业本质安全管理实施方案 17 施、群体行为影响措施、组织行为影响措施。 下表列示了这五大类控制与管理措施的诉求重点及其措施性质。 表 45 人员不安全行为控制与管理措施及其特点 控制与管理措施分类 诉求重点 措施性质 人员准入管理措施 认知和能力 直接外部力量 安全教育与培训措施 价值观、认知和能力 直接外部力量和内部动力 激励与沟通措施 价值观和氛围 直接和间接外部影响 群体行为影响措施 价值观和氛围 直接外部影响 组织行为影响措施 价值观和氛围 间接外部影响 煤矿应该结合自身的特点,将这五大 类控制与管理措施进行细化,制定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具体措施;并且根据本煤矿已经发生的不安全行为特征,针对性地制定出不同类型不安全行为的控制与管理措施。 煤矿制定的人员不安全行为控制与管理措施应该分为一般措施和分类措施两种。 一般控制与管理措施 系统分析制定本煤矿可能采用的各种具体控制与管理措施。 这些措施应该涵盖上述五大类,四个方面。 每项措施都应该定义措施名称,指出措施的具体内容和使用方法,分析措施可能起到的作用或效果,指出措施存在的不足。 常用的控制与管理措施主要有:思想政治工作、目标激励、教育 、培训、奖励、惩罚、通报、公示、说服教育、献身说法、说服帮教、案例启发、家属参与、企业文化、管理者以身作则等。 分类控制与管理措施 根据煤矿确定的具体人员不安全行为分类类型,分别制定相应的控制与管理措施。 所制定的措施应该针对该类人员不安全行为的特点,并且有所侧重。 一般来说,煤矿有多少种人员不安全行为类型,就应该分别制定多少种控制与管理措施。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人员不安全行为分类方法,煤矿可以参照制定适合自己特点的具体控制与管理措施。 ( 1) 危险程度不同的管理措施。 煤矿企业本质安全管理实施方案 18 ( 2) 出现频率不同的管理措施。 ( 3) 有痕无痕 的不同管理措施。 ( 4) 提高认识能力的管理措施。 ( 5) 完善安全操作规程的管理措施。 ( 6) 影响价值观的管理措施。 ( 7) 改变习惯性不安全行为的管理措施。 人员不安全行为控制与管理的程序与措施 人的行为不但受自身意志的控制,而且容易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刺激和影响,煤矿生产中的人员还要受到种管理规定、管理者和其他工作人员的影响,因此,很难做好煤矿员工的不安全行为控制与管理工作。 尽管如此,下面这些方面都是做好煤矿人员不安全行为控制与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做好这些方面的工作对于促进和提高煤矿人员的行为安全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做好人员的准入、培训与行为矫正工作 包括建立健全人员准入管理制度、人员培训和行为矫正管理制度,不断完善人员准入管理水平、提高人员培训和行为矫正效果。 建立健全人员准入管理制度 人员准入是指依据煤矿生产经营特征,对初进入人员应当具备胜任某一特定的岗位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等胜任条件的一种规定,这种规定是建立在国家、行业或煤矿相关部门的特定要求之上。 根据我国煤矿实际情况,煤矿人员准入 管理工作 主要包括 以下内容 : ( 1) 完善煤矿的岗位体系 煤矿的岗位设置与管理应该满足如下要求: 1)各煤矿的岗位设 置应体现本质安全的目标; 2)煤矿的岗位设置应根据煤矿的实际情况,在对矿井的自然地质条件、采煤工艺、机械化程度、生产能力等分析的基础上按照“因事设岗”的岗位设置基本原则构建科学合理的岗位体系,明确每一个岗位的工作内容和标准。 3)煤矿构建岗位体系应当遵循最低岗位数量原则、系统原则、能级原则、最低岗位层次原则,建立系统分明、层级清晰的岗位体系。 ( 2) 制定岗位胜任标准 煤矿企业本质安全管理实施方案 19 员工岗位胜任标准是煤矿人员甑选的重要依据,根据煤矿的战略发展与阶段目标建立分职层、分属类的岗位胜任标准体系,从知识、技能、人员特征、品质等素质形态测量和 描述某一岗位的任职要求,从发展、匹配、阈限特征等角度确定岗位胜任标准度量体系。 ( 3) 制定人员准入管理工作流程 进入流程是人员进入系统的操作环节运行的程序指导,涉及人员需求、人员来源渠道、人员获得、人员测量、试用评价等重要环节,在流程中规定相关工作的组织节点、工作起点、方向、节点关系、节点动作、决策环节、信息流转等重要体系要素,是对人员进入工作运行的规定性文件。 ( 4) 制定 人员 准入 操作规范与格式文件 操作规范是对流程中重要环节以及产生的对组织、关系、动作、决策信息流转等的系统说明;格式文件是指在上述环节中用以起到标识、 记录、传递、归档等作用的统一规定性文件。 操作规范要求语义明晰、简洁易行,形成系列规范文件。 文件应进行编码并统一存档。 ( 5) 制定 人员 准入 测评体系 根据不同的目标要求和岗位特征,建立科学完备的测评体系,包括测评人员、测评工具、测评实施等,这是对进入人员岗位胜任特征考察的重要技术性支撑。 煤矿必须与具有相关研究优势的高校或科研单位建立联合机制,定期进行示范性测评指导。 煤矿应配备专门的测评组织人员,测评组织人员应接受系统培训,熟悉人力资源基本理论,了解测评工具的应用,同时能掌握本单位的人员状况。 ( 6) 制定 初进入人员岗位胜 任能力评价 体系 人员初进入煤矿后进行试用,煤矿应当对其各项特质与其任职岗位的匹配性进行评估,并出具评价报告,对不符合要求者出具不予录用的意见书。 相关信息存入煤矿人员信息库。 评价报告应当是统一的格式文件,包括人员基础信息、工作表现描述、所在岗位胜任标准 (发展性、匹配性、阈限性 )指标量化,对应评分以及责任人签名等要素。 ( 7) 制定 初进入人员岗位胜任能力跟踪管理 办法 在正式聘用后,还应当对人员岗位胜任能力进行跟踪管理,保证人员素质发展能满足岗位要求。 煤矿企业本质安全管理实施方案 20 煤矿应根据不同的岗位任职要求,制定各岗位初进入人员的岗位胜任能力跟 踪周期,按照上述岗位胜任能力评价方法对初进入人员每一阶段的工作表现进行评价,记录初进入人员的能岗匹配情况,并根据不同的评价结果执行具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案或采取其他相应的措施。 如对具有发展潜质的人员关注使用,对岗位胜任能力弱化的员工实施能力提升。 ( 8) 建立初 进入人员信息库 建立基于信息技术的人员信息库是煤矿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性要求,必须动态掌握所有员工生产活动信息,不得出现与现实不符的滞后、虚假现象。 煤矿人力资源信息库应当包含所有在职员工的个体传记特征信息 (如:姓名、工号、性别、年龄、身高、受教育程度等 ),生活背 景信息 (婚姻状况、家庭成员状况、家庭住址等 ),相关工作背景信息 (工龄、工作经历、技术特长等、系统培训经历、获得荣誉及奖励记录等 ),从人力资源专业角度设计能够全面反映每一位在职职工信息的记录维度。 为了提高这项工作的可操作性,煤矿应力求实现人员数据库信息化管理。 建立健全人员培训与行为矫正管理制度 培训是指煤矿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展在改变员工态度、提高员工知识和技能等的活动,包括各种与煤矿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的形成过程。 只要有助于员工态度改变、知识和技能的丰富和提高的活动都称之为培训。 ( 1) 建立培 训管理的目标体系 煤矿必须建立目标清晰、分解科学、涵盖生产经营全过程的、面向本质安全的培训目标体系。 该体系是煤矿培训工作的指导纲领,煤矿需要建立纵向年度、半年度、月度的培训目标体系文件,用以指导规范日常培训工作的开展。 ( 2) 建立科学的培训管理组织机构 为保障煤矿系统培训的有效实施,要求煤矿建立专业的培训组织机构,可以挂靠在煤矿相关人事组织部门,由分管领导直接负责并需配备专职管理人员,对煤矿培训系统运行的各项工作负责,同时以制度。人员不安全行为的控制与管理
相关推荐
含浮浆的砼,必须去掉并露出 45D 的钢筋苗固长度以保证桩基工程能顺利进行。 在混凝土初凝前抹压平整 ,避免出现塑性收缩裂缝或环向干缩裂缝。 以保证凿除浮浆后,桩顶高和桩顶砼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四)砼质量控制 砼的强度,除应符合《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的规定分批进行合格 评定外,尚应对一个统计周期内的相同的等级和龄期的砼强度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强度平护壁砼 导 管 料 斗 0~ 均值
习的生活是艰辛的挑战的。 当我们来到实习点面对一间间产房和一条条 流水线时,很多人后悔为什么当初选择了到海信科龙顶岗实习,但是我想说,这是我所预料到的,这也是我想要的,我知道人只有在艰苦的环境中才能磨练出坚强的意志,我也知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认得道理,我自然还不是人上人,但是我相信在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渴成功,都渴自己有限的生命能创造出的价值,都渴为更多的人做出自己能做的一切
唐太宗 派大臣护送文成公主入藏与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成亲。 他们为促进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做出了重大贡献,在拉萨大 12 昭寺有她的塑像。 唐中宗时,把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进一步密切了唐蕃的友好关系。 1 p28 中日交往历史悠久,早在汉朝时就有往来。 唐朝时,中日往来频繁,日本先后 13 次派遣唐使。 日本到唐朝的留学生中最有名的是阿倍仲麻吕;唐朝时期东渡日本的使者和僧人中
始人 5. 戴维麦克利兰:《渴求成就》激励理论的巨匠 6. 维克托弗鲁姆:《管理决策新论》期望理论的奠基人 7. 马克思韦伯:《社会与经济组织理论》组织理论之父 8. 卡尔韦克 著名的组织行为学者《组织的社会心理学》 9. 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 —— 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任务》学习型组织之父 10. 切斯特巴纳德:《经理人员的职能》社会系统学派的创始人 11. 享利明茨伯格:《管理工作的本质》
物业管理企业关于人才有效招聘的对策研究 2销售型企业降低销售员工离职率的分析及对策 2物流企业内训师培养模式探讨 — 10 — 2小型制药企业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绩效评价体系研究 2中小企业人才培训问题研究 2论福建投资企业公司的员工职业生涯管理 2国内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以及策略研究 基于 KPI 的员工绩效考核体系的研究 3乳制品企业降低人才流失率的对策研究 3论中小企业招聘体系的构建 3中小
理与利用总体方案煤矿瓦斯治理与利用总体方案《煤矿瓦斯治理与利用总体方案》编写小组二 ○○五年六月 《煤矿瓦斯治理与利用总体方案》编制工作领导小组、顾问小组、编写小组名单一、领导小组组 长 :成 员:二、顾问小组组 长:成 员:(以姓氏笔画为麓落蓑型丑池漂吧重饺捻萌鸡酬碍咒迢横湘辰次琼协尧沙闽苛擒踏垒危蔓耘逸涌啥膜饥羔劝珐淀搔寄架足忌农败陨旱稻乒柯敝愧粮拎虞金蚕几紧渊 一、加强对瓦斯防治工作的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