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信息技术20xx3教案内容摘要:
流系统中应用 【教学设计】 提问: 简述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的构成。 ( 10分钟) 创设情境, 你知道手机如何接入无线路由器,路由器如何设置吗。 ( 5 分钟) 任 务一 无线网络技术 进行课程主要内容的讲授:( 45 分钟) 一、无线局域网 1.标准 2. WiFi保护接入 二、无线个域网 1. 标准 2.蓝牙技术 三、网络与通信技术在物流系统中的应用 学生操作:无线路由器的设置及手机的接入 ( 30 分钟) 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0 分钟) 【教学组织】 面向全体讲授,小组进行讨论 教学地点 教学仪器设备 电子商务实训室 403 计算机;投影机 教学及参考资料 练习与习题 刘丙午 机械工业出版社 现代物流信息技术及应用 课后分析及小结 教研室主任签名 累计课时 任务二 无线网络技术 一、无线城域网 局域网 (Local Area Network, LAN)是处于同一建筑、同一单位或方圆几千米区域内的专用网络。 (1)用户可移动性 用户可以在电磁信号覆盖范围内任意移动,不受线缆的束缚。 (2)组网的灵活性 无线意味着可任意组网和重新组网,不受地点环境等限制。 (3)低成本 WLAN 无需布线,从而节省了布线的时间和投资,使建筑物不至于被破坏。 (1)IEEE 和 IEEE 1997 年 6 月, IEEE 推出了第一代 WLAN 标准 —— IEEE (1997 版 ),随后在 1999 年推出了新的 IEEE (1999 版 )。 (2) IEEE 由于现行的以太网技术可以实现 10Mbit/s、 100Mbit/s 乃至 1 000 Mbit/s 等不同速率以太网络之间的兼容,为了支持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 IEEE 于 1999 年 9月批准了 IEEE 标准。 (3) IEEE 新增的 IEEE IEEE 的 MAC,实现所有 IEEE 所必要的功能并保证兼容、可交互,同时包括至少 20Mbit/s 的速度,还包括 GHz/5GHz波段的融合,从而在 频段获得更高的速度,原始传送速度为 54Mbit/s,净传输速度约为(与 相同 )。 (4) IEEE IEEE IEEE 为了弥补 脆弱的安全加密功能 (Wired Equivalent Privacy, WEP)而制定的修正案,于 2020 年 7 月完成。 (5) IEEE IEEE 标准中资料传输速度估计将达 540Mbit/s(需要在物理层产生更高速度的传输率 ),此项新标准应该要比 快 50 倍,而比 10 倍左右。 2. WiFi保护接入 无线个人局域网 (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 WPAN)是一种采用无线连接的个人局域网,它被用在诸如电话、计算机、附属设备以及小范围 (个人局域网的工作范围一般是在 10m以内 )内的数字助理设备之间的通信。 二、无线个域网 1. IEEE 标准 (1) IEEE 原始的 标准基于蓝牙 ,在目前大多数蓝牙器件中采用的都是这一版本。 (2) IEEE IEEE 为蓝牙补充规范,目标是建模和推动 WPAN 和 WLAN 的共存,主要是降低与 WiFi同频率使用时相互干扰问题。 (3) IEEE IEEE 为高速率 WPAN IEEE 标准,目标是提供要求的物理层无线数据速率并满足媒质接入控制层 (MAC)的 QoS要求,以满足低功率、低成本、近距离的数字图像与多媒体客户的应用需求。 (4) IEEE ,满足低功耗、低成本的无线网络要求。 (1)全球范围适用 蓝牙工作在 的 ISM 频段,全球大多数国家 ISM频段的范围是~,使用该频段无需向各国的无线电资源管理部门申请许可证。 (2)同时可传输语音和数据 蓝牙采用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技术,支持异步数据信道、三路语音信道以及异步数据与同步语音同时传输的信道。 (3)具有自组织性 (Adhoc Connection) 主节点可以主动发起组网连接的连接请求,与其他从节点构成微微网,从而实现点到点的通信连接。 (4)抗干扰能力强 蓝牙采用跳频 (Frequency Hopping)方式来扩展频谱 (Spread Spectrum),从而抵抗工作在 ISM 频段的其他无线电设备的干扰。 (5)蓝牙模块体积很小、功耗低、成本低 蓝牙模块体积很小,便于集成到个人移动设备中。 酒泉职业技术学院《 物流信息技术 》学习领域教案 NO: 班 级 2020 级 物流管理班 周 次 时 间 节 次 复习提问 学习情境 数 据库 概述 课程内容 数据管理技术的产生、发展;信息、数据、数据处理、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等概念;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特点及功能 课时 2 学习目标 了解数据管理技术的产生、发展;理解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掌握数据库 管理系统的概念、特点及功能。 主要内容( *重点、难点) 教学设计与组织 重点: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 难点:对概念的理解 【教学设计】 介绍本次课 主要内容、重点、难点、学习方法等。 ( 10 分钟) 创设情境:你知道你注册的 号的各种信息及聊天记录存在什么地方吗。 你的考试成绩数据从 网上查找来自哪里。 通过学生的回答和相互讨论, 从学生比较所使用的较熟悉的教务信息管理系统引出数据库技术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 15 分钟) 进行课程主要内容的讲授:( 40分钟) 1.数据库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学生阅读课本进行讨论。 由老师进行总结。 2.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 采用讲授法。 3.数据库与数据库管理系统 (启发式、讨论式) 数据管理技术的产生、发展;信息、数据、数据处理、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等概念;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特点及功能 学生讨论:数据库和我们生活的关系( 20分 钟) 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0分钟) 【教学组织】 教学地点 教学仪器设备 文经实训中心 403 计算机;投影机 教学及参考资料 练习与习题 刘丙午 机械工业出版社 现代物流信息技术及应用 课后分析及小结 教研室主任签名 累计课时 任务一 数据库概述 一、 数据管理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数据管理技术 对数据进行收集、保存、加工和传播的一系列活动的总和称为数据处理,数据处理的核心问题就是数据管理。 数据管理技术是指对数据的分类、编码、存储、检索和维护的技术。 (一) 人工管理阶段 这一时期数据管理的特点: ; ; ,使得程序依赖于数据; ; ; ,灵活性差。 (二) 文件系统阶段 文件系统管理数据的 特点: ; ,但较简单; ; ,数据不再仅仅属于某个特定的程序,而可以重复使用; 单位。 文件系统管理数据的缺点 : (三) 数据库系统阶段。 它克服了文件管理方式下分散管理数据的弱点,对所有的数据实行统一、集中的管理。 ,从而实现数据共享。 数据库是通用化的相关数据集合,它不仅包括数据本身,而且包括关于数据之间的联系。 3. 为数据库的建立、使用和维护而配置的软件称为数据库管理系统 DBMS(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它是在操作系统支持下运行的。 (四) 数据库系统与文件系统的关系 文件系统中的数据文件由各个应用程序员根据需要组织起来,并由各应用程序负责建立、使用和维护,因此其控制方式是分散的; 数据库中的数据文件是由数据库系统统一规划,按照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和建立的,由系统统一管理和集中控制。 文件系统中的文件结构简单,不能反映它所代表的现实世界中各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数据库中的数据是一个组织的所有应用所需数据的集成,反映了各数 据所代表的现实世界各事物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 文件系统中的数据文件是面向应用的,文件系统是数据相关的。 数据库系统是面向数据的系统,它具有高度的数据独立性。 数据库系统很容易发现故障,排除故障并恢复到故障前的状态; 文件系统本身无完整性约束的定义和检查功能,所以它没有故障恢复功能。 二、信息、数据与数据处理 (一) 信息 信息是现实世界事物的存在方式或运动状态的反映。 信息具有可感知、可存储、可加工、可传递和可再生等自然属性,信息又是社会上各行各业不可缺少的资源 ,这也是信息的社会属性。 ①信息源于物质和能量。 ②信息是可以感知的。 ③信息是可存储的。 ④信息是可以加工、传递和再生的。 信息系统是指为了某些明确的目的而建立的,由人员、设备、程序和数据集合构成的统一整体。 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提供信息,以支持一个组织机构的运行、管理和决策。 信息系统可分为三类:数据处理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 (二) 数据 数据通常指用符号记录下来的可加以鉴别的信息。 数据的概念包括两个方面:数据内容是事物特性的反映或描述;数据是符号的集合。 数据是信息的符号表示或称为载体,信息则是数据的内涵,是对数据的语义解释。 数据是数据库中存储的基本对象。 (三) 数据处理和数据管理 数据处理就是指对各种类型的数据进行收集、存储、分类、排序、计算或加工、检索、传输、递交等工作。 数据处理通常也称为信息处理。 数据管理和数据处理一样,都是计算机系统的最基本的支撑技术。 数据库是现阶段数据管理的主要形式。 (四) 信息处理 信息处理的基本环节包括: 人们将原始信息表示成数据,称为源数据,然后对这些源数据进行汇集、存储、综合、推导。 从这些原始的、杂乱的、 难以理解的数据中抽取或推导出新的数据,这些新的数据称为结果数据,结果数据对某些特定的人们来说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 (五) 信息的三个领域 现实世界又称事实世界。 现实世界指存在于人们头脑之外的客观世界,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活环境。 观念世界又称信息世界。 它是现实世界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 数据世界又称计算机世界或机器世界。 它是数据库系统的处理对象。 现实世界中的事实经过观念世界转换成信息,并经过加工、编码进入计算机世界。 三、数据库与数据库管理系统 (一) 数据库 数据库是指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 数据库是为满足某部门各种用户的多种应用需要,在计算机系统中按照一定数据模型组织、存储和使用的互相关联的数据集合。 (二) 数据库管理系统 数据库管理系统( DBMS)是指数据库系统中对数据进行管理的软件系统,它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数据库系统的一切操作,包括查询、更新及各种控制,都是通过 DBMS进行的。 DBMS是数据库系统的基础,研制 DBMS的基本目标是扩大功能,提高性能和可用性,从而提高用户的生产率。 (三) DBMS的主要功能 (四)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工作过程 ( 1)用户在其应用程序中安排一条读记录的 DML语句。 该语句给出被涉及的外模式中记录类型名及欲读记录的关键码值。 当计算机执行该 DML语句时,立即启动 DBMS,并向 DBMS发出读记录的命令。 ( 2) DBMS接到命令后,首先访问该用户对应的外模式,检查该操作是否在合法授权范围内,若不合法则拒绝执行并向应用程序状态返回区发出不成功的状态信息。 若合法则执行下一步。 ( 3) DBMS读取相应的模式描述,并从外模式映像到概念模式。 也就是把外模式的外部记录格式映像到概念模式的概念记录格式,决定概念模式应读入哪些记录。 ( 4) DBMS调用相应的内模式描述,并从概念模式映像到内模式,即把概念模式的概念记录格式映像到内模式的内部记录格式,确定应读入哪些物理记录以及具体的地址信息。 DBMS向操作系统发出从指定地址读取物理记录的命令。 ( 5)操作系统执行读命令,按指定地址从数据库中把记录读入到数据库的系统缓冲区,并在操作结束后向 DBMS作出回答。 ( 6) DBMS收到操作系统读操作结束的回答后,参 照概念模式,将读入系统缓冲区中的内容变换成概念记录,再参照外模式,变换成用户要求读取的外部记录。 ( 7) DBMS把导出的外部记录从系统缓冲区送到应用程序的 “ 程序工作区 ” 中。 ( 8) DBMS向运行日志数据库发出读一条记录的信息。 以备以后查询使用数据库的情况。 ( 9) DBMS将操作执行成功与否的状态信息返回给用户。 ( 10)应用程序根据返回的状态信息决定是否使用工作区中的数据。 酒泉职业技术学院《 物流信息技术及应用 》学习领域教案 NO: 班 级 2020 级 物流管理班 周 次 时 间 节 次 复习。物流信息技术20xx3教案
相关推荐
的机械特性变软。 为使输出电流在最小负载 电流时仍能连续,所需的临界电感量可由下式计算。 根据公式并查表得 K ,取 AAII dd in ,则 mHmHIUKL d in211 ⑵ 限制电流脉动的电感量 2L 由于晶闸管整流装置的输出电压是脉动的,含有一定的直流分量和交流分量。 而电动机需要的是直流分量,过大的交流分量会使电机换相恶化和铁耗增加,引起过热。 因此
电感(扼流圈) 半导体 2 1 教室 二极管(发光、稳压、变容等)、三极管(放大管、发光管、开关管等 NPN、PNP 型) 集成电路 2 1 教室 圆形金属封装、双列扁平陶瓷封装、单列直插式、四边带引脚的扁平封装 开关件、接插件及熔断器 2 教室 印制版接插件、同心连接器、带状电缆接插件 电声器件 表面安装元器件 2 教室 扬声器(恒磁式、永磁式) 常用 工具( 1) 2 教室 常用工具( 2)
两条缆用带子缠好 图 57 将用带子扎好的缆对拉过天花板 1e4f5a251e6fe0946fa7763a31afcc52 第 14 页 共 87 页 图 58 在下一组线缆箱处重复用带子缠结拉绳的过程 图 59 将第二组的线缆用带子扎结到手绳上去 1e4f5a251e6fe0946fa7763a31afcc52 第 15 页 共 87 页 图 510 将连接好的 4 组线缆牵引过天花板 图
令第 60 号);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主席令第 6 号);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主席令第 28 号); 6)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主席令第 74 号); 7) 《矿山安全条例》(国发 [1982]30 号);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国发 [1987]105 号); 9) 《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 466 号); 10)
观看、操作 训练步骤: 、讨论 更 换 成 功的 点 雾 灯开关 10 继电器的检测 各种继电器 检测继电器 判断组合继电器的工作状态 与工作过程 训练方式手段: 观察、观看、操作 训练步骤: 、工作观察 演示 挑 选 出 的功 能 欠 缺的继电器 11 汽车原理图的识读 根据电路图查找元器件 能根据电路图确定测试点 按实物连接状况 画出电路简图 、元器件符号 训练方式手段: 聆听 、 讨论 、
两塔方案(常规)时间分配表 吸附器 0~ 8h 8~ 16h 分子筛脱水塔 A 吸附 加热 /冷却 分子筛脱水塔 B 加热 /冷却 吸附 设计要求 原料气压力为 ,温度 30℃,工艺流程要求脱水后含水量在 1ppm 以下(质),采用球形 4A分子筛吸附脱水,已知 4A分子筛的颗粒直径为 ,堆密度为 700kg/m3,吸附周 期采用 8 小时 计算 操作周期 操作周期可分为长周期和短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