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集输工程某分子筛吸附脱水工艺设计——吸附工艺计算及吸附塔设计内容摘要:

两塔方案(常规)时间分配表 吸附器 0~ 8h 8~ 16h 分子筛脱水塔 A 吸附 加热 /冷却 分子筛脱水塔 B 加热 /冷却 吸附 设计要求 原料气压力为 ,温度 30℃,工艺流程要求脱水后含水量在 1ppm 以下(质),采用球形 4A分子筛吸附脱水,已知 4A分子筛的颗粒直径为 ,堆密度为 700kg/m3,吸附周 期采用 8 小时 计算 操作周期 操作周期可分为长周期和短周期,一般管输天然气脱水采用长周期操作,即达到转效点才进行吸附塔的切换。 周期通常为 8h。 吸附温度 T = 299k 吸附压力 P = MPa 3 吸附器计算 吸附器直径 D 计算 ()b g pG C D 式中: G— 允许的气体质量流速, kg/(m2 s) C— 系数,气体自上向下流动, C 值 ~ pD — 分 子筛的平均直径, m b — 分子筛堆密度, kg/m3 g — 气体在操作温度下的密度, kg/m3 得: G=( 660 ) =(m2 s) 空塔流速: ow =G/g=气体质量流量:gQ=( 15 104 /24 3600)( ) =需空塔截面积: A = mGQ g  直径 : =   则分子筛直径取 800mm 高径比为: hD = ,则 h= 800=2020mm 按全部脱水考虑,需脱水量 : 15 10000/24h=吸附周期为 8h,则总共脱水: 8 =105kg 吸附传质区长度计算 传质区示意图如右所示,吸附传质区长度的意义就是在吸附器内存在着 hz 这一长度区,正在吸附被吸附物质而尚达到分子筛的饱和吸附容量。 随着吸附过程的进行 B— B 线下移, A— A线也向下移动。 hz 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长度。 显然,到达转效点时,整个床层长度 hT达到设计指定的吸附容量。 式中: G1-吸附剂吸附水的量, kg/h; τ-周期时间, h。 ρ B-吸附剂的堆积密度, kg/m3; X-吸 附剂的设计湿容量, kg水/ 100kg 吸附剂; D-标准化后的床层直径, m 得: hT= 8/660 8 = 由图 3— 2— 22 图可查出 gv = XDGh BT   DGq  式中: G1-吸附剂吸附水的量, kg/d D-吸附剂床层直径, m 得: q= 24/= kg/m2 h 转效点计算 校核吸附周期,只有 B ≥操作周期才能满足要求。 分子筛有效吸附容量 参考下表 : 动态吸附容量数据表 活性氧化铝 4~ 7kgH2O/100kg(吸附剂 ) 硅胶 7~ 9kgH2O/100kg(吸附剂 ) 分子筛 9~ 12kgH2O/100kg(吸附剂 ) 分子筛的有效吸附容量为 9~ 12kgH2O/100kg(吸附剂 )的 70%,则按分子筛有效吸附容量 8kgH2O/100kg 分子筛。 bTB xhq  式中: B — 到达转效点时间, h x— 选用分子筛的有效吸附容量, % Th — 整个床层长度, m 得: B = 8 660 转效点和操作周期一样,则所选周期符合要求。 吸附器高径比计算 分子筛有效吸附容量取 10kg(水) /100kg(分子筛)。 一个周期内所需分子筛的质量: 24/=。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