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bg、jdg薄壁镀锌钢管施工工艺内容摘要:

头弯,其它同墙体上盒箱固定。 管路敷设与连接: :水平和垂直敷设的明配管要整齐、美观,要横平竖直。 先安装固定支架、吊架后再敷设管路,敷设时将钢管穿入管卡,然后将管卡逐个拧紧;严禁将钢管与支架、吊架焊接。 2.管路连接:同暗敷工艺要求。 跨接地线连接:同暗敷工艺要求。 吊顶内管道敷设 盒子位置正确,管路的固定采用支架、吊架,管路固定间距 10001500mm 之间,在管子进盒处及弯曲部位两端 150300mm 处加吊杆及固定卡固定,末端的接线盒要单独加设固定吊杆。 接线盒距用 10 电设备不超过 200mm,在吊顶加设接线盒时,要便于维修,不可拆卸的吊顶应预留检查口。 水平安装时,应适当设置防晃装置。 操作工艺及要求同暗敷设工艺。 封闭型吊顶、(砌体)墙内管路敷设 基本要求: ,并尽量减少弯曲;。 管道预制加工、测定盒箱位置工艺方法同暗装要求。 盒箱及管路固定: :用手电钻在钢制龙骨上打眼,然后使用铆钉用拉铆枪把盒子与龙骨固定在一起,牢固可靠。 :对于较小的箱子(如接线 箱)可使用盒的固定方法,大箱(如控制箱)要单独用角钢做固定支架,箱子固定在支架上,固定牢固可靠。 :可用鞍形卡把钢管与钢制龙骨用铆钉进行固定。 管路敷设及连接及跨接地线连接工艺要求与暗装部分相同。 材料、设备及机具要求 材料要求 管道材质和壁厚必须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材质要求要核查钢管检验报告单,壁厚用游标卡尺在切管后进行测量)、厚薄均匀; 11 管道外观光滑无油漆无脱落、无凹凸、开裂现象; 管道连接件规格、型号与管道匹配。 机械设 备表 机具设备表 表 序号 设备名称 设备型号 单位 数量 用途 1 切割机 台 3 管道、型钢切割 2 锉刀 把 10 管口打磨 3 电锤 台 3 支架、吊架安装 4 起子 把 10 螺栓压紧 5 电源箱 台 2 电锤电源 6 弯道器 DN16DN50 把 5 弯管 7 钢卷尺 2m, 5m, 10m 把 各 3 把 测量管段及位置 8 水平尺 把 2 测量水平 9 游标卡尺 把 2 测量管壁厚度 10 人字梯 把 5 安装管道及支架 11 弹簧 DN15DN50 根 20 弯管 12 工程质量控制标准 主控项目 ( PE)或接零( PEN)可靠,不得熔焊跨接接地线,以专用接地卡跨接的两卡间连线为铜芯软导线,截面积不小于 4平方毫米; ,不得套管熔焊连接。 3.防爆导管不应采用倒扣连接;当连接有困难时,应采用防爆活接头,其接合面应严密。 一般项目 2mm 的线管不应埋设于室外土壤内。 、箱内。 在落地式配电箱内的管口,箱底无封板的,管口应高出基础面 5080mm。 所有管口在穿入电线、电缆后应做密封处理。 由箱式变电所或落地式配电箱引向建筑物的导管,建筑物一侧的导管管口应设在建筑物内。 表 规定: 电缆最小允许弯曲半径应符合表 表 13 序号 电缆类型 最小允许弯曲半径 1 无铅包钢铠护套的橡皮绝缘电力电缆 10D 2 最小允许弯曲半径 20D 3 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 10D 4 交联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 15D 5 多芯控制电缆 10D 注 :D 为电缆外径 室内进入落地式柜、台、箱、盘内的导管管口,应高出柜、台、箱盘的基础面 50~80mm。 暗配的导管,埋设深度与建筑物、构筑物表面的距离不应小于 15mm;明配的导管应排列整齐,固定点间距均匀、安装牢固;在终端、弯头中点或柜、台、箱、盘等边缘的距离 150~500mm 范围内设有管卡,中间直线段管卡间的最大距离应符合下表规定: 壁厚 管径所对应的支架距离( mm) 备注 ( 1520) ( 2532) ( 3240) ( 5065) ( 65 以上) 壁厚> 2mm 壁厚≤ 2mm 质量保证措施 14 成立质量控制小组,完善质量监控体系,从原材料把关到测量定位、管道连接及固定、成品保护各阶段实施全程监控; 管道安装连接首先必须做好详细的技术交底工作,尤其是做好现场演示性的技术交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