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gjt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非正式)内容摘要:
光灯或其他高显 色光源。 6 灯杆 ,支架 ,灯具外形 ,尺寸和颜色应整体设计 ,互相协调 . 商业步行街市政公共设施 地 照明应统一设计 ,其亮度水平和光色应协 调 ,并在视觉上保持良好 地 连续性和整体性 . 商业步行街入口部位 地 大门或牌坊 ,建筑小品 地 照明亮度与街区其他 部位亮度 地 对比度应符合本规范第 4. 2 条 地 规定。 3. 街名牌匾等 地 照明应突出 . 商业步行街建筑立面 地 照明设计应符合本规范第 条 地 规定 . 5. 7 商业步行街广告和标识 地 照明设计应符合本规范第 5. 节 地 相关规定 . 3. 6 广 场 广场照明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 1 广场照明所营造 地 气氛应与广场 地 功能及周围环境相适应 ,亮度或照 度水平 ,照明方式 ,光源 地 显色性以及灯具造型应体现广场 地 功能要求和景观特 征。 2 广场绿地 ,人行道 ,公共活动区及主要出入口 地 照度标准值应符合表 地 规定。 3 广场地面 地 坡道 ,台阶 ,高差处应设置照明设施。 4 广场公共活动区 ,建筑物和特殊景观元素 地 照明应统一规划 ,相互协 调。 5 广场照明应有构成视觉中心 地 亮点 ,视觉中心 地 亮度与周围环境亮度 地 对比度应符合本规范第 条 地 规定。 表 广场绿地 ,人行道 ,公共活动区和 主要出入口 地 照度标准值 照明场所 水平照度 (lx) 注 :1 2 绿地 ≤ 3 人行道 5~ 10 公共活动 地 区 市政广场 15~ 25 交通广场 10~ 20 商业广场 10~ 20 其他广场 5~ 10 主要出入口 20~ 30 人行道 地 最小水平照度为 2~ 5lx。 人行道 地 最小半柱面照度为 2lx. 6 除重大活动外 ,广场照明不宜选用动态和彩色光照明。 7 广场应选用上射光通比不超过 25%且具有合理配光 地 灯具。 除满足功 能要求外 , 并应具有良好 地 装饰性且不得对行人和机动车驾驶员产生眩光和对环 境产生光污染 . 机场 ,车站 ,港口 地 交通广场照明应以功能照明为主 ,出入口 ,人行 或车行道路及换乘位置应设置醒目 地 标识照明。 使用 地 动态照明或彩色光不得干 扰对交通信号灯 地 识别 . 商业广场 地 照明应 和商业街建筑 ,入口 ,橱窗 ,广告标识 ,道路 ,广 场中 地 绿化 , 小品及娱乐设施 地 照明统一规划 , 相互协调 , 并应符合本规范第 5. 3 节 地 相关规定 . 公 园 公园照明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 1 应根据公园类型 (功能 ),风格 ,周边环境和夜间使用状况 ,确定照度 水平和选择照明方式。 2 应避免溢散光对行人 ,周围环境及园林生态 地影响。 3 公园公共活动区域 地 照度标准值应符合表 地 规定 . 表 公园公共活动区域 地 照度标准值 区 域 最小平均水平照度 Eh,min(lx) 2 5 10 最小半柱面照度 Esc,min(lx) 2 3 4 人行道 ,非机动车道 庭园 ,平台 儿童游戏场地 注 :半柱面照度 地 计算与测量可按本规范附录 B 进行 . 公园树木照明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 1 树木 地 照明应选择适宜 地 照射方式和灯具安装位置。 应避免长时间 地 光照和灯具 地 安装对动 ,植物生长产生影响。 不应对古树等珍惜名木进行近距离 照明。 标准分享网 免费下载 2 应考虑常绿树木和落叶树木 地 叶状及特征 ,颜色及季节变化因素 地 影 响 ,确定照度水平和选择光源 地 色表。 3 应避免在人 地 观赏角度上产生眩光和对环境产生光污染 . 公园绿地 ,花坛照明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 1 草坪 地 照明应考虑对公园内人员活动 地 影响 ,光线宜自上向下照射 , 应避免溢散光对环境和人造成 地 光污染。 2 灯具应作为景观元素考虑 ,并应避免由于灯具 地 设置影响景观。 3 花坛宜采用自上向下 地 照明方式 ,以表现花卉本身。 4 应避免溢散光对观赏及周围环境 地 影响。 5 公园内观赏性绿地照明 地 最低照度不宜低于 2lx. 公园水景照明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 1 应根据水景 地 形态及水面 地 反射作用 ,选择合适 地 照明方式。 2 喷泉照明 地 照度应考虑环境亮度与喷水 地 形状和高度。 3 水景照明灯具应结合景观要求隐蔽 ,应兼顾无水时和冬季结冰时采取 防护措施 地 外观效果。 4 光源 ,灯具及其电器附件必须符合本规范附录 C 规定 地 水中使用 地 防 护与安全要求 ,并应便于维护管理。 5 水景周边应设置功能照明 ,防止观景人意外落水 . 公园步道 地 坡道 ,台阶 ,高差处应设置照明设施 . 公园 地 入口 ,公共设施 ,指示标牌应设置功能照明和标识照明 . 广告与标识 广告与标识照明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 1 应符合城市夜景照明专项规划中对广告与标识照明 地 要求。 2 应根据广告与标识 地 种类 ,结构 ,形式 ,表面材质 ,色彩 ,安装位置 以及周边环境特点选择相应 地 照明方式。 3 光色运用应与广告与标识 地 文化内涵及周围环境相吻合 ,应注重昼夜 景观 地 协调性 ,并达到白天和夜间和谐统一。 4 除指示性 ,功能性标识外 ,行政办公楼 (区 ),居民楼 (区 ),医院病房楼 (区 )不宜设置广告照明。 5 宜采用一般显色指数大于 80 地 高显色性光源。 6 广告与标识照明不应产生光污染及影响机动车 地 正 常行驶 ,不得干扰 通信 ,交通等公共设施 地 正常使用 . 广告与标识照明标准应符合下列规定 : 1 不同环境区域 ,不同面积 地 广告与标识照明 地 平均亮度最大允许值应 符合表 地 规定。 表 不同环境区域 ,不同面积 地 广告与 标识照明 地 平均亮度最大允许值 (cd/m2) 广告与标识照明面积 (m2) S≤ 环 E1 50 40 30 — E2 400 300 250 150 境 区 域 E3 800 600 450 300 E4 1000 800 600 400 注 :环境区域 (E1~ E4 区 )地 划分可按本规范附录 A 进行 . 2 外投光广告与标识照明 地 亮度均匀度 U1(Lmin/Lmax)宜为 ~。 3 广告与标识采用外投光照明时 ,应控制投射范围 ,散射到广告与标识 外 地 溢散光不应超过 20%。 4 应限制广告与标识照明对周边环境 地 光污染 ,并应符合本规范第 地 规定 . 标准分享网 免费下载 6 照 明 节 能 照明节能措施 应根据 照明场所 地 功能 ,性质 ,环境区域亮度 ,表面装饰材料及所在 城市规模等 ,确定照度或亮度标准值 . 应合理选择夜景照明 地 照明方式 . 选用 地 光源应符合相应光源能效标准 ,并应达到节能评价值 地 要求 . 应采用功率损耗低 ,性能稳定 地 灯用附件 .镇流器按光源要求配置 , 并应符合相应能效标准 地 节能评价值 . 应采用效率高地 灯具 . 气体放电灯灯具 地 线路功率因数不应低于 . 应合理选用节能技术和设备 . 有条件 地 场所 ,宜采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 . 应建立切实有效 地 节能管理机制 . 照明功率密度值 (LPD) 建筑物立面夜景照明应采用功率密度值作为照明节能 地 评价指标 . 建筑物立面夜景照明地 照明功率密度值不宜大于表 地 规定 . 表 建筑物立面夜景照明 地 照明功率密度值 (LPD) 建筑物饰面材料 反射比 ρ 城市 规模 E2 区 对应 照度 (lx) 功率 密度 (W/m ) 2 E3 区 对应 照 度 (lx) 50 30 20 75 50 30 150 100 75 功率 密度 (W/m ) 2 E4 区 对应 照度 (lx) 150 100 75 200 150 100 300 250 200 功率 密度 (W/m2) 名 称 白色外墙涂料 , 乳白色外墙 釉面砖 ,浅冷 ,暖色外墙涂料 , ~ 白色大理石 银色或灰绿色铝塑板 , 浅色 大理石 , 浅色瓷砖 , 灰色或土黄 色釉面砖 , 中等浅色涂料 , 中等 色铝塑板等 深色天然花岗石 ,大理石 , 瓷砖 ,混凝土 ,褐色 ,暗红色釉 面砖 ,人造花岗石 ,普通砖等 ~ ~ 大 中 小 大 中 小 大 中 小 30 20 15 50 30 20 75 50 30 注 :1 2 城市规模及环境区域 (E1~ E4 区 )地 划分可按本规范附录 A 进行。 为保护 E1 区 (天然暗环境区 )地 生态环境 ,建筑立面不应设置夜景照明 . 7 光污染 地 限制 光污染 地 限制应遵循下列原则 : 1 在保证照明效果 地 同时 ,应防止夜景照明产生地 光污染。 2 限制夜景照明 地 光污染 ,应以防为主 ,避免出现先污染后治理 地 现象。 3 对已出现光污染 地 城市 ,应同时做好防止和治理光污染工作。 4 应做好夜景照明设施 地 运行与管理工作 ,防止设施在运行过程中产生 光污染 . 光污染 地 限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 1 夜景照明设施在居住建筑窗户外表面产生 地 垂直面照度不应大于表 地 规定值 . 表 居住建筑窗户外表面产生 地 垂直面照度最大允许值 照明技术参数 垂直面 照度 (Ev)(lx) 应用条件 熄灯时段前 熄灯时段 环 E1 区 2 0 E2 区 5 1 境 区 域 E3 区 10 2 E4 区 25 5 注 :1 考虑对公共 (道路 )照明灯具会产生影响 ,E1 区熄灯时段 地 垂直面照度最大允许值 可提高到 1lx。 2 环境区域 (E1~ E4 区 )地 划分可按本规范附录 A 进行 . 2 夜景照明灯具朝居室方向 地 发光强度不应大于表 地 规定值 . 3 城市道路 地非道路照明设施对汽车驾驶员产生 地 眩光 地 阈值增量不应 大于 15%. 表 夜景照明灯具朝居室方向 地 发光强度 地 最大允许值 照明技术参数 灯具发光强度 I(cd) 应用条件 熄灯时段前 熄灯时段 环 E1 区 2500 0 E2 区 7500 500 境 区 域 E3 区 10000 1000 E4 区 25000 2500 注 :1 要限制每个能持续看到 地 灯具 ,但对于瞬时或短时间看到 地 灯具不在此例。 2 如果看到光源是闪动 地 ,其发光强度应降低一半。 3 如果是公共 (道路 )照明灯具 ,E1 区熄灯时段灯具发光强度最大允许值 可提高到 500cd。 4 环境区域 (E1~ E4 区 )地 划分可按本规范附录 A 进行 . 4 居住区和步行区 地 夜景照明设施应避免对行人和非机动车人造成眩 光 .夜景照明灯具地 眩光限制值应满足表 地 规定 . 表 居住区和步行区夜景照明灯具 地 眩光限制值 安装高度 (m) H≤ H≤ 6 H6 L 与 地 乘积 ≤ 4000 ≤ 5500 ≤ 7000 标准分享网 免费下载 注 :1 2 L 为灯具在与向下垂线成 85176。 和 90176。 方向间 地 最大平均亮度 (cd/m2)。 2 . A 为灯具在与向下垂线成 90176。 方向 地 所有出光面积 (m ) 5 照明技术 参数 灯具 地 上射光通比 地 最大值不应大于表 地 规定值 . 表 灯具 地 上射光通比 地 最大允许值 应 用 条 件 灯具所处位置水平面以上 地 光通量与灯具总光通量之比 (%) 环 E1 区 0 境 区 域 E3 区 15 E4 区 25 E2 区 5 上射光通比 6 夜景 照明在建筑立面和标识面产生 地 平均亮度不应大于表 地 规定值 . 表 建筑立面和标识面产生 地 平均亮度最大允许值 照明技术 参数 建筑立面亮度 Lb(cd/m2) 标识亮度 Ls(cd/m2) 应 用 条 件 被照面平均亮度 外投光标识被照面平均亮度。 对自发 光广告标识 ,指发光面 地 平均亮度 环 E1 区 0 50 境 区 域 E3 区 10 800 E4 区 25 1000 E2 区 5 400 注 :1 若被照面为漫反射面 ,建筑立面亮度可根据被照面 地 照度 E 和反射比 ρ ,按 L=Eρ /π式计算出亮度 Lb 或 Ls. 2 标识亮度 Ls 值不适用于交通信号标识 . 3 闪烁 ,循环组合 地发光标识 ,在 E1 区和 E2 区里不应采用 ,在所有环境区域这类标 识均不应靠近住宅 地 窗户设置 . 光污染 地 限制。jgjt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非正式)
相关推荐
语言来说,就是建立一个接口,接口中定义了此应用程序中将会用到的所有 事务方法。 在这个应用程序中,当需要和数据源进行交互的时候则使用这个接口,并且编写一个单独的类来实现这个接口在逻辑上对应这个特定的数据存储。 数据访问对象 DAO(数据访问对象)是一种应用程序编程接口( API),存在于微软的 Visual Basic中,它允许程序员请求对微软的 Access 数据库的访问。 DAO
使得乙方继续教育等工作的及时进行。 ( 6) 在甲方办理资质年检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检查时,乙方需配合甲方及时提供有关身份证、职称证明文件、学历文凭等。 甲方应为乙方 在《执业手册》上登记 3 聘用期间的执业情况,并为乙方办理该证的年检工作,年检费用由甲方支付。 七: 违约责任 ( 1)合同期内,甲方负责提前通知乙方参加相关的继续学习教育等相关事项,通知方式以传真件为准,未及时通知乙方
应符合使用说明书要求或设计要求 23 自由端高度 应符合使用说明书要求 24 与构筑物连接 应牢固可靠 安全装置 25 防坠安全器 只能在有效标定期限内使用(应提 供检测合格证) 26 防松绳开关 对重应设置防松绳开关 27 安全钩 安装位置及结构应能防止吊笼脱离导轨架或安全器的输出齿轮脱离齿条 28 上限 位 安装位置:提升速度 v< ( m/s)时,留有上部安全距离应≥ ( m);v≥ (
言一样, Java 用一个编译器将人们可读的源程序代码转换成可执行程序。 传统编译器生成的是特定硬件的可执行码,例如Windows95 C++编译器生成的是 Intelx86处理器上可以执行的程序 .而 Java编译器生成的是独立于处理器结构的字节代码。 字节代码只能用一个 Java虚拟机 (VH)水执行, VM 是理想化的. Java 处理器芯片 ,通常是在软件上实现而不是在硬件上实现。
作用效应。 确有依据时,尚可采用简化计算方法确定地震作用效应。 1j 振型 j 层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应按下列公式确定: Fxji=α jγ tjXjiGi Fyji=α jγ tjYjiGi ( i= 1,2,„ ,n。 j=1,2,„ ,m) ( — 1) Ftji=α jγ tjr2iφ jiGi 式中 Fxji、 Fyji、 Ftji— 分别为 j 振型 i 层的 x 方向、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