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版食品科学与工程教学大纲内容摘要:

数 自主学习学时数 第 1 章 绪论 了解课程的性质、任务、内容及其重要性,介绍化工过程与单元操作,掌握化工计算中的单位及单2 2 2 位换算,掌握物料衡算、热量衡算在化工单元操作中的运用。 第二章 流体流动 2.1 流体静力学方程 理解密度、压力的概念、单位及单位换算 , 掌握流体的静力平衡。 了解多种液柱压差计 , 学会使用计算 U 型压差计、双液体 U 型压差计。 2 2 2 2.2 流体流动的基本方程 理解流量、流速、稳定流动、不稳定流动及总衡算的概念,以及柏努利方程的意义 ,学会应用连续性方程、总能量衡算方程计算解决流体输送问题。 2 2 2 2.3 流体流动形态 了解牛顿粘性定律,理解粘度的概念、雷诺数的意义、边界层的概念。 学会计算及应用 , 熟练分析管内流动型态 ,。 2 2 2 2.4 管内流动的阻力损失 了解因次分析法,熟练计算管内流动的阻力损失及局部阻力损失。 2 2 2 2.5 管路计 算 能运用柏努利方程熟练计算简单管路与复杂管路。 4 4 4 2.6 流量测量 理解测速管、孔板、文丘量、转子流量计的原理,学会计算及使用上述流量计。 2 2 2 第三章 流体输送机械 3.1 离心泵 了解离心泵的操作原理、构造与类型 , 熟练计算离心泵的压头、安装高度。 掌握离心泵的特性曲线及应用 , 正确选用、安装、操作离心泵。 6 6 6 3.2 其它类型泵 了解其它类型泵的结构及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 2 2 2 3.3 通风机、鼓风机、压缩机和真空泵 了解上述机械的结构 , 掌握通过计算离 心通风机的性能参数与特性曲线选型,理解往复压缩机的操作原理、理想循环的计算。 2 2 2 第四章 沉降与过滤 4.1 流体与单个固体颗粒的相对运动、沉降速理解流体与单个固体颗粒的相对运动,掌握沉降速度的计算方法。 2 2 2 度 4.2 重力沉降、离心沉降原理与设备 掌握重力沉降室的沉降条件及生产能力;旋风除尘器分离能力的估算 2 2 2 4.3 过滤、过滤速率及其在恒压条件下的应用 理解过滤基本原理,过滤速率、过滤推动力的意义,掌握恒压过滤的工艺计算方法 4 4 4 4.4 过滤设备,过滤机的生产能力计算 了解过滤设备,掌握板框压滤机生产能力的工艺计算方法。 2 2 2 第五章 传热 5.1 概述 理解三种传热的基本方式。 了解换热器的分类及典型换热器的构造。 2 2 2 5.2 热传导 理解傅立叶定律、导热系数的概念。 掌握平壁和圆筒壁的稳定热传导计算。 3 3 3 5.3 对流与对流传系数 了解影响对流传系数的因素 , 因次分析法在对流传热中的应用。 掌握流体作自然对流、蒸汽冷凝及液体沸腾时的对流传热系数的对流传系数计算。 4 4 4 5.4 两流体间的热传递 理解间壁两侧流 体交换过程 , 了解对流传热系数、总传热系数、平均温度差等概念,熟练建立热平衡方程,掌握换热器单元操作的对数平均温差法和传热效率 传热单元法的工艺计算方法。 学会列管式换热器的选用步骤、计算。 6 6 6 合计 51 51 51 五、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 (请明确说明教学过程考核方式和期末考核方式,各项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比例,原则上平时成绩比重不低于 50%。 ) 序号 考核方式 成绩比重( %) 平时作业 30% 课堂讨论 20% 期末考试 50% 合计 100% 六、教材及参考 书目: 类别 教材名称 编者 出版社 出版时间 教材 《化工原理》第三版 谭天恩等 化学工业出版社 参考书 《化工原理》 天津大学 天津科技出版社 《化工原理》 何潮洪等 科学出版社 化工原理 陈敏恒,从德兹,方图南,齐鸣斋 化学工业出版社 撰写人: 陆茵 审核人: 制定时间: 2020 年 8 月 《食品工程原理实验》实验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编号: 132E13B 学分: 2 周学时: 2 总学时: 34 开课学期: 开课学院:海洋学院 课程英文名称: Experiment of Principle of Food Engineering 适用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 课程类别:专业教育平台课 课程修读条件:完成食品工程原理课程的学习 实践方式:仿真实验,小组实验 网络课程地 址 : 课程负责人: 陆茵 所属基层学术组织:食品科学与工程系 二、课程简介 食品工程原理实验是食品工程、食品安全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与食品工程原理课程配套,其主要任务是掌握典型单元操作设备的操作技能,验证单元操作各工艺参数间的数量关系,学会通过实验测定相关工艺参数,定量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三、教学目标、任务 食品工程原理实验是一门实践性课程,通过实验环节使学生加强对食品工程原理课程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掌握实验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及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与 基本要求 每个实验包含预习实验,实验操作,实验数据处理,实验报告 4 个环节,其中实验前预习教材,包括了解实验内容与要求,在现场对照实验装置熟悉流程和设备等部分。 本实验课设置 4 个仿真实验( 2*4 课时), 4 个操作实验,每个实验 68 学时,每 68 人一组。 实验结束后根据要求写出实验报告。 有利于学生对实验内容的加深理解。 同时通过实验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格细致、整洁的良好实验习惯。 五、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一)食品工程原理仿真实验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主要内容 应达到的基本要求或能力标准 实验类别 实验类型 实验要求 实验学时数 1 流体阻力实测定直管摩擦系数和雷诺数的关系曲线。 测定直管段流体阻力引起的压强降 △ Pf,与流速 u(流量V)之间的关系。 根据实验专业基础 综合 必修 2 验 数据计算不同流速下的直管摩擦系数;整理出直管摩擦系数和雷诺数的关系,绘出 λ与 Re 的关系曲线。 2 离心泵特性曲线测定 测定一定转速下离心泵的特性曲线 了解离心泵的结构特点,熟悉并掌握离心泵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掌握离心泵特性曲线的测定方法,学习并掌握用误差分析理论来确定曲线标绘的坐标比例 专业基础 综合 必修 2 3 过滤实验 测定恒压操作条件下的物料过滤常数 K, qe 了解过滤设备的构造和操作方法,学习并掌握试验测定过滤常数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测定过滤常数的工程意义,学习并掌握应用数学模型法处理工程实际问题的研究方法。 专业基础 综合 必修 2 4 对流给热系数测定 测定冷水在水平管内做强制湍流时的对留给热系数,并确定Nu, Re 和 Pr之间的关系,测定热空气在水平关外的对流给热系数,测定冷水和热空气在套管换热器中的总传热系数。 掌握间壁式换热设备给热系数和总传热系数的实验测定方法,了解给 热系数测定的工程意义,熟悉借助于热电偶测量壁面温度的方法,了解影响给热系数的工程因素和强化传热操作的工程途径。 技术基础 综合 必修 2 (二)食品工程原理实验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主要内容 应达到的基本要求或能力标准 实验类别 实验类型 实验要求 实验学时数 1 伯努里方程实验 实验验证 “柏努利方程 ”,观察流体流经收缩、扩大管段和水平管段时,各截面上静压头的变化 通过本实验,加深对能量转化概念的理解,观察流体流经收缩、扩大管段和水平管段时,由于能量的转换和损失引起得各截面上静压头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专业基础 验证 必修 6 2 离心泵特性曲线测定 测定一定转速下离心泵的特性曲线 了解离心泵的结构特点,熟悉并掌握离心泵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掌握离心泵特性曲线的测定方法,学习并掌握用误差分析理论来确定曲线标绘的坐标比例 专业基础 综合 必修 8 3 过滤实验 测定恒压操作条件下的物料过滤常数 K, qe 了解过滤设备的构造和操作方法,学习并掌握试验测定过滤常数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测定过滤常数的工程意义,学习并掌握应用数学模型法处理工程实际问题的研究方法。 专业基础 综合 必修 8 4 对流给热 系数测定 测定冷水在水平管内做强制湍流时的对留给热系数,并确定Nu, Re 和 Pr之间的关系,测定热空气在水平关外的对流给热系数,测定冷水和热空气在套管换热器中的总传热系数。 掌握间壁式换热设备给热系数和总传热系数的实验测定方法,了解给热系数测定的工程意义,熟悉借助于热电偶测量壁面温度的方法,了解影响给热系数的工程因素和强化传热操作的工程途径。 技术基础 综合 必修 8 六、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 实验成绩评定标准: 实验态度占 15 %,实验理论占 15 %,操作技能占 20 %,实验报告占 50 %。 七、教材及参考书目 [1]化工原理实验(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史贤林等主编) [2]化工原理实验仿真系统(北京东方仿真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参考书: [1]化工原理实验(化工版) [2]化工原理实验(天大版) 撰写人: 陆茵 审核人: 制定时间: 2020年 8月 《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编号: 137E29A 学分: 2 周学时: 2 总学时: 34 开课学期: 开课学院:海洋学院 英文名称: Food Nutrition 适用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 课程类别:专业教育平台课 课程修读条件:先修课程为化学、生物化学、食品分析和微生物学等。 网络课程地址 : 课程负责人:徐大伦、翁佩芳 所属基层学术组织:食品科学与工程系 二、课程简介 食品营养学是研究食物营养素 及其他生物活性物质对人体健康的生理作用和有益影响的一门科学。 本课程重点阐述营养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明晰营养学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和发展趋势,通过较系统的现代营养知识学习,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食品营养学的基本原理和知识,指导人们进行合理营养,做到膳食平衡,并合理规划和安排食品生产、加工和储存等各个环节。 三、教学目标 总目标:能运用营养学的原理,指导食品加工和储存等各个环节。 知识目标:掌握营养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能力目标:掌握合理营养,平衡膳食。 素质目标:掌握不同食物的营养价值。 四、教学内容及学时 分配 章节 基本内容 课堂教学学时数(节) 要求课外 学习学时数(节) 课 堂 教 学学时数 自主学习学时数 第一章 绪论 2 第二章 食品营养学总论 宏量营养素 6 2 营养与能量平衡 2 3 微量营养素 4 2 第三章 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 动物性食物 3 2 植物性食物 3 第四章 不同人群的营养需要 6 2 第五章 营养与疾病 4 3 第六章 社会营养 4 3 合计 34 17 五、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 序号 考核方式 成 绩比重( %) 1 期末考试或小论文 50 2 课堂活动 20 3 个人作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