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地区雨雪冰冻灾后重建实用技术手册第三批内容摘要:

三、 灾区输配水及二次供水水质安全保障技术 (一) 功能与用途 提高输配水及二次供水水质安全保障能力,适合于城镇集中式供水系统的供水安全保障。 (二) 技术简介 1.输配水安全保障技术与管理:加强管网系统水质监测,且监测重点为病原微生物、消毒副产物、重金属等,建立水质分析结果即时上传与反馈制度。 加强供水管网巡查与维护,形成社会联动体系。 向社会公布管道漏损报警电话 ,接到市民报警应快速响应与及时维修;加强管道暗漏巡查力度,对供水管网进行全面普查,发现漏点及时维修并进行记录;加强检查井、管道井、地下消火栓等附属构筑物的检查,发现融雪积水及时清除,发现漏点及时维修。 建立管道维修记录与复查制度,严防管道维修更换过程中给水管道与污水管道等错接问题。 2.二次供水系统维护与供水安全保障。 全面检查城市水塔、二次水箱、地下水池等二次供水设施,发现损坏及时维修;有计划、分阶段地对城市二次供水系统进行清洗与维护。 在必要情况下,可考虑在二次供水设施中进水处放置饮用水型消毒片。 推荐每天 放置 2 片并每天更换一次(以 5 g/片计),规模不同的二次供水设施应酌情进行调整。 3. 应急供水保障与安全用水宣传。 配备若干应急供水车,一旦出现局部地区水质恶化,采用应急供水车保障城区市民正常用水。 向市民宣传科学安全用水方法,不要生饮水或使用来源不明的水。 (三) 技术来源 单位名称: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饮用水科学与工程中心 联系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 双清路 18 号 , 邮编: 100085 联 系 人:刘锐平 联系电话: 010- 62849160 四、 灾区分散型供水的饮用水安全保障技 术 17 (一) 功能与用途 保障饮用水质安全,预防水致疾病发生与介水传染病流行,适合于村落分散型供水系统的供水安全保障。 (二) 技术简介 1.分散型供水水源保护与管理。 对于地下水源,在水源地附近 150m 以内地区进行全面清扫,清除垃圾、粪便、动物尸体等潜在污染源,并清除融雪积水。 对于地表水源,清除水源中垃圾、动物尸体等;如有可能设置简易导流沟,避免融雪携带大量污染物直接进入水源地及其上游地区。 对水源地进行标识,并加强水源地保护宣传与巡查。 2. 饮用水强化消毒技术。 对于分散型供水系统,近阶段 可适当提高消毒剂投量,消毒剂投量可为日常投量的 - 倍,并保证出水中消毒剂浓度在 mg/L 左右(以有效氯计)。 若供水系统采用二氧化氯且难以提高其投量,可补充投加少量次氯酸钠或漂白粉等,且投量以 (以有效氯计)。 投加方法可采用计量泵泵入或水射器抽吸的方式进行,投加点可设在进水管或出水管处。 若采用漂白粉,应关注药剂投加时泵的堵塞问题并加强泵吸水口处清洗。 也可考虑在清水池(桶)中放置消毒片的方式。 3. 饮用水中浊度、重金属强化去除技术。 对于以地表水为水源且使用融雪剂地区,应考 虑采取强化去除浊度与重金属的技术措施,如适当提高无机混凝剂投加量等。 当应防止因投药量过高导致 pH 值低于 的情况。 4. 管网、水塔、高地水池等供水系统维护。 全面检查管网、水塔(水箱)、高地水池等供水设施状况,避免供水设施破损或融雪携带污染物进入供水系统,发现损坏及时维修。 在必要情况下,可考虑对二次供水设施进行清洗维护。 管网输配系统发现明漏应及时维修。 (三) 技术来源 单位名称: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饮用水科学与工程中心 联系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 双清路 18 号 , 邮编: 100085 联 系 人:刘锐平 联系电话: 010- 62849160 五、 灾区缺乏净化设施的单户型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 18 (一) 功 能与用途 保障饮用水质安全,预防水致疾病发生,适合于缺乏净化设施的单户型饮用水安全保障。 (二) 技术简介 1.水井型水源保护与管理。 对于水井型水源,应考虑周围设置拦截措施并对水井进行加盖处理,严格避免融雪携带污染物进入水井。 此外,可考虑直接消毒法进行水井消毒,即每天向井水中直接投加漂白粉或漂白粉精。 2. 单户型饮用水简易处理技术。 该技术可在家庭储水缸(桶)中实现。 若水的浑浊度低,肉眼可见颗粒物少,可将漂白粉撒入水缸(桶)中,并用勺搅拌混合溶解,静置 30min 即可。 漂白粉按产品说明书要求或每升水 2- 3 毫克有效氯的剂量投加。 若水混浊且肉眼可见颗粒物很多,可考虑采用明矾进行沉淀处理净化后消毒,方法如下:将明矾(一汤勺, 5g 左右)放入饭盆中,充分搅拌溶解,并倒入水缸中(以 50L 计),搅拌混匀后静置沉淀 30min 以上(注:也可直接将明矾加入水缸中,但搅拌时间要大大增加)。 取出上清液至桶中,照前述方法采用漂白粉进行消毒。 3. 单户型家庭分质用水。 条件许可的家庭,可考虑饮用纯净 水或矿泉水(以煮沸后饮用为宜);条件不许可家庭,考虑饮用经上述方法处理并经煮沸的水。 洗衣、家庭杂用等其他用途的水可以不经上述处理,但餐具等饮食相关器具应用开水消毒。 (三) 技术来源 单位名称: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饮用水科学与工程中心 联系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 双清路 18 号 , 邮编: 100085 联 系 人:刘锐平 联系电话: 010- 62849160 六、 灾区 供水系统恢复供水后的安全消毒保障技术 (一)功能与用途 南方 多雨冰冻等灾害性天气 导致供水系统瘫痪,在恢复供水后,提供安 全消毒技术,以保障饮用水的卫生安全。 (二)技术简介 1. 在供水系统瘫痪时,及时对自来水厂的消毒系统进行检修和维护,以便在恢复供水时,消毒系统能尽快恢复正常运行,保障出厂水的卫生安全。 19 2. 恢复供水后,二次供水系统和用户终端用水的安全消毒保障技术。 由于城市供水系统瘫痪后,有大量的水仍残留在供水管网内,恢复供水后,这些残留水中的消毒剂可能已经耗尽,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必须加强对恢复供水后二次供水系统和用户终端用水的安全消毒管理。 对于二次供水系统应迅速恢复消毒系统的正常运行,对于用户端用水应提供简易的 消毒技术,并提供技术指导,在没有二次供水系统同时不能及时提供消毒技术的地区,应加强宣传要求煮沸后饮用。 3. 分散供水系统的安全消毒保障技术。 由于南方多雨冰冻等灾害性天气导致交通瘫痪,这对处于偏远地区的分散供水系统消毒剂的供应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在交通恢复之前,可采取应急消毒技术,如电解消毒等。 在交通恢复后,应迅速组织恢复消毒剂的供应,恢复分散供水消毒系统的正常运行。 同时在恢复正常运行之前,应鼓励用户煮沸后饮用。 (三)技术来源 单位名称:清华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 大学 , 邮编: 100084 联 系 人: 刘文君 联系电话: 010- 62782196 七 、减轻 低温天气对城市供水管网安全运行影响的技术 (一)功能与用途 减轻低温冰冻天气对城市供水管网安全运行 的不利影响。 (二)技术简介 由于南方的供水管网的埋深普遍较浅,在遇到几十年一遇的严重低温冰冻天气时,很多管段可能会出现冰冻现象,从而导致爆管事故的急剧增加。 因此在遇到严重低温冰冻天气时,应加强对供水管网水压、水量的监测,当某管段水压和水量发生较大变化时,通过科学调度及时调整水压和水量,同时采 取措施加强事故管段的保温措施,以降低爆管事故的发生。 由于低温冰冻等灾害天气导致城市供水系统瘫痪,此时更易发生供水管网冰冻现象,因此应加强停水期间供水管网冰冻现象的监测和管理,对发生冰冻现象的管段应作为重点管理对象,在恢复供水时,重点监测这些管段的水压、水量,以降低爆管事故的发生。 20 建立爆管事故应急处理小组。 在低温冰冻等灾害天气发生后,尽管采取了一些措施来降低爆管事故的发生,但仍难免出现爆管事故,此时需要一支技术过硬、设备齐全的队伍来处理爆管事故。 (三)技术来源 单位名称:清华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 程系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 , 邮编: 100084 联 系 人: 刘文君 联系电话: 010- 62782196 八、 灾区饮用水 嗅味监测及快速控制实用 技术 (一) 功能与用途 通过建立简单实用的嗅味监测技术,加强对灾害期间及灾后水源 水 嗅味变化的及时监测, 指导水厂 采取及时的应对处理技术措施,降低出厂水嗅味问题的发生,保障饮用水水质。 (二) 技术简介 水厂嗅味快速识别监测技术。 从水厂筛选出 34名经验丰富的监测人员,在 500mL具塞锥形瓶中装入 200mL 水样,分别在 45℃恒 温水浴下直接进行闻测,记录嗅味的种类,并按照无味、轻度、中度、重度四个等级进行强度划分。 最后经开放性讨论确定嗅味种类和等级。 水源水质定期及时监测。 重点针对灾害性天气发生期间及灾后恢复一月内地表水源水质的嗅味变化进行监测,频率 23 次 /周。 嗅味快速控制技术。 当原水出现中度到重度强度的嗅味时,应及时采取应对处理技术。 技术措施包括:( 1)取消厂内预加氯、高锰酸钾等预氧化措施;( 2)投加粉末活性炭,尽量投加在混合池前,至少保证有 30 分钟以上的活性炭接触时间;( 3)选择 200 目以上、微孔体积发达的粉末活性 炭;( 4)粉末活性炭投量: 515mg/L(中度), 1530mg/L(重度)。 (三) 技术来源 单位名称: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饮用水科学与工程中心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 18 号 , 邮编: 100085 联 系 人:于建伟 21 联系电话: 01062849149 电子邮箱 : 第二部分 污水 处理 恢复 系统 及安全运行 技术 一、 排水系统的保 护性恢复技术 (一) 功能与用途 寒冷季节,冻土层以上部位的管道内污水容易形成大的冰块,随污水流动,对排水管道、拦截设施和提升泵造成损伤;高含盐污水容易对管道和其他附属设施造成腐蚀;泥沙的大量涌入可能对管道系统造成堵塞。 (二)技术简介 1. 尽快开展对排水管道、截污设施和污水提升泵站的检查和检修,及时更换各种受损设施,对于设施出现的各种故障,应立即停机检修; 2. 有清淤条件的地区,尽快组织对排水管道进行彻底清淤,并对瘀泥做深度处理,不得随意堆弃,避免对堆弃场土壤造成不利影响; 3. 对于机械清淤 难度较大的区域,应采用水泵抽水冲刷等措施,避免含盐瘀泥在管道内长期淤积,对管道造成堵塞; 4. 进一步强化常规防腐措施,并采取必要的化学或生化措施进行管道和设备防腐。 (三)技术来源 单位名称:国家城市给水排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联系地址:天津市河西区气象台路 99 号, 300074 联 系 人:孙永利 联系电话: 02223545371 二、 对污水处理厂冲击的预防技术 (一) 功能与用途 作为溶雪剂的盐随着排水管道进入污水处理厂,对污水处理厂的生物系统造成一 22 定的冲击。 通 过适当的工艺调整,使生物系统尽快适应水质变化的影响,确保系统尽快恢复。 (二)技术简介 通过工艺调整,使污水处理系统尽快适应高盐分污水的冲击影响,避免系统遭受灭绝性危害: 1. 在有可能的情况下,尽量避免含盐融雪水大量进入污水处理系统,对系统内微生物造成灭绝性危害; 2. 间歇方式进水,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高盐含量污水对系统的冲击负荷; 3. 按城镇污水处理厂工艺调试的方案进行恢复性运行,在损失一部分处理能力的情况下,尽量降低对生物系统的冲击负荷。 (三)技术来源 单位名称:国家城市给水排 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联系地址:天津市河西区气象台路 99 号, 300074 联 系 人:孙永利 联系电话: 02223545371 三、 处理厂的防冻技术 (一) 功能与用途 温度过低时,污水池容易结冰,对设备和构筑物造成破坏性影响。 而通过增大污水流速等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结冻对构筑物的影响。 (二)技术简介 南方大部分地区的污水处理构筑物的设计防冻等级均远低于今年气温的要求,如果运行不合理,容易造成混凝土冻裂等现象发生,因此必须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 对于水温已经 接近零度的地区,应结合污水处理厂的实际情况,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强污水在处理厂内部的循环流动,并尽量减少构筑物内死角的存在。 尽可能的开启各种混合液和污泥回流泵,开启各种搅拌和推流设备,提高生物系统混合液流速,在确保构筑物不会冻裂的前提下,尽量提高污水处理厂的出水水质。 (三)技术来源 单位名称:国家城市给水排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联系地址:天津市河西区气象台路 99 号, 300074 23 联 系 人:孙永利 联系电话: 02223545371 四、 响污水处理厂的恢复性生产技术 (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