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伏变电站监控系统技术规范内容摘要:

控 主变间隔级测控技术要求 1) 主变间隔级测控分三侧独立配置; 2) 所 提供的装置应能实现电流、电压、频率、有功、无功、电能、油温、线温等的测量与显示; 3) 主变 220kV 侧间隔级测控单元的数字量输入点数应包括本间隔所有可能的状态输入 (如断路器位置、隔离开关位置、接地开关位置、断路器异常接点信号。 主变非电量保护信号,主变分接头位置信号等 )状态输入量≥ 64 点。 控制点数应包括本间隔所有可能的状态控制 (如断路器控制,电动隔离开关控制,主变分接头调节控制等 ),状态控制点数≥ 12 个对象; 4) 主变 110kV 侧间隔级测控单元的数字量输入点数应包括本间隔所有可能的状态 输入 (如断路器位置、隔离开关位置,接地开关位置、断路器异常接点 16 信号等 )状态输入量≥ 32 点。 控制点数应包括本间隔所有可能的状态控制 (如断路器控制,电动隔离开关控制等 ),状态控制点数≥ 12 个对象; 5) 主变 10kV 侧间隔级测控单元的数字量输入点数应包括本间隔所有可能的状态输入 (如断路器位置、隔离开关位置、接地开关位置、断路器异常接点信号等 )状态输入量≥ 16 点。 控制点数应包括本间隔所有可能的状态 (如断路器控制,电动隔离开关控制等 )状态控制点数≥ 4 个对象。 10kV 部分间隔级测控及保护 技术要求 1) 10kV 部分间隔级单元采用控制,测量,保护合一的装置。 2) 数字量输入点数≥ 8(所用变数字量输入点数≥ 32),数字量输出点数≥4 个对象(所用变数字量输出点数≥ 8 个对象)。 10kV 线路测控保护 1) 电流、电压、功率、功率因数、频率电量等的测量和监视。 2) 断路器和隔离开关位置等状态信息采集。 3) 断路器操作控制。 4) 电流速断保护。 5) 过电流保护。 6) 过负荷保护。 7) 自动重合闸。 8) 接地故障检测。 10kV 分段断路器测控保护 1) 电流、电压、功率、功率因素、频率等的测量和监视。 2) 断路器和隔离开关位置状态信息采集。 3) 断路器操作控制。 4) 限时电流速断保护。 10kV 所用变(高压侧和本体)测控保护 1) 电流、电压、功率、功率因素、频率、电量的测量和监视。 2) 断路器和隔离开关位置状态信息采集 3) 断路器操作控制和分接头位置升降 17 4) 电流速断保护 5) 过电流保护 6) 过负荷保护 7) 中性点零序过 电流保护 8) 非电量保护 10kV 所用电 测控保护(含 分段开关)和备自投 1) 电流、电压、功率、功率因素、频率、电量的测量和监视。 2) 断路器和隔离开关位置状态信息采集 3) 断路器操作控制 4) 电流速断保护 5) 过电流保护 6) 过负荷保护 7) 中性点零序过电流保护 8) 所用电分段开关应具有测控及备用电源自投功能, 备自投方式可满足 分段开关备投 或 进线备投两 种方式。 10kV 电容器(温度、 本体)测控保护 1)电流、电压、功率、功率因素、频率、电量的测量和监视。 2)断路器和隔离开关位置状态信息采集 3)断路器操作控制 4)电流速断保护 5)过电流保护 6)过负荷保护 7)不平衡电压(或)保护 8)过电压保护 9)低电压保护 10)本体温度、压力释放 10kV 电 抗 器(温度、本体)测控保护 1)电流、电压、功率、功率因素、频率、电量的测量和监视。 2)断路器和隔离开关位置状态信息采集 18 3)断路器操作控制 4)电流速断保护 5)过电 流保护 6)过负荷保护 7)本体温度、压力释放 站控级技术要求 公用 I/O 容量 1) 模拟量输入 (4~20mA): ≥ 9 2) 数字量输入 : ≥ 64 3) 数字量输出 : ≥ 16 监控主站 和通信技术要求 1) 监控主站 要求按当前主流配置,要求不低于以下指标: CPU: P4 主频:≦ 内存: SDRAM 或 ECCRAM≦ 512MB 高速缓存:≦ 512KB 光驱 (CDROM): ≦ 50X 硬盘 (HDD): ≦ 80GB 128MB AGP4X 高速图形卡,支持 3D 功能。 SB64 位声卡 30W~ 100W 有源防磁音箱 能同时支持 10BaseT(F) 和 100BaseT(F) 的 PCI 网卡 2) 人机会话 LCD 显示尺寸 : 21 分辨率 : ≦ 1800 1440 点距 :  行频 : ≦ 100kHz 场频 : ≦ 88Hz 19 带宽 : ≦ 200MHz 符合 EPA Energy Star 标准 符合 TCO95 标准 3) 宽行图形打印机 中文字符打印速度≦ 180 个字符 /秒 英文字符打印速度 ≦ 300 个字符 /秒 具有 IEEE— 1284 双向并行接口功能 通过 ESC/P—K 控制代码 ,具有向下兼容功能 远动工作站 技术要求 a) 要求提供无硬盘、非 PC 结构的产品。 四遥功能能灵活组合,且相对规格化。 将来维护和扩展时不会影响原有的硬件及更改原有的 EPROM。 b) 整机平均故障间隔时间不低于 27000 小时。 c) A/D 转换误差≤ %。 d) 系统 I/O 单元应有很好的电磁兼容性,其信号输入应用可靠地电气隔离,其绝缘水平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所有的输入输出接口、通讯线及电源输入的耐受冲击耐压试验及抗电磁干扰能力应满足各项规范 要求。 e) 远动信息的海明码距离应≥ 4。 f) 远动通信接口包括调制解调器 (MODEM)为远动工作站的一个组成部分,能适应光纤、微 波、载波等通道运行,通信工作方式为全双工。 调制解调器应能自动进行主备通道切换。 g) 应能与湖南省调度数据网(采用 DL47692 和 104 规约)的接入设备通信。 h) 应采用直采直送的 方式与外部通信。 功能要求 a)远动终端的制式应与调度端主站端系统相适应; b)远动终端应是可编程的,并具有当地维护界面; c)具有数据采集、转换和处理模拟量、数字量并将其向主站传送的功能; d)具有接收和处理遥控命令,设定命令及升降遥调命令的功能,遥控操 20 作具有返送校核功能; e)具有可通过串行口接入其它 IED 设备的信息; f)具有可支持多个主站多规约可编程通信功能; g)具有与主站进行网络通信接口,可通过广域网实现与主站端的数据通信; h)可接收调度的对时命令或 GPS 时钟信息。 i)具有遥测越死区传送,遥信变位传送,事故优先功能; j)具有自检自调 ,失电保护功能及失电后自启动功能; k)支持主备双通道,当主通道故障后能手动和自动切换至备用通道; l)远动终端组态方便且具有在线远方诊断、远方下载、远方配置文件及远方修改参数等功能; 硬件要求 每台 远动工作站至少 包括: 1 台工作站、 4 个以太网 接口、 6 个串口(省调 2 个、地调 2 个、县调 2 个)、 Modem 6 个(省调 2 个,地调 2 个,县调 2个)、 6 个远动通信防雷保护器(四线制)等。 公用设备包括双机远程通信切换器 1 个。 通 信 监控 系统 采用 两台 远动工作站 ( 100%冗余 ) 作为 变电站 内外部的通信枢纽 ,内与各间隔测控单元和站控层设备通信 ,外与各级调度通信。 采用两台互为热备用工作方式,它们都能独立执行各项功能。 当一台主机故障时,另一台主机应能执行全部功能,实现无扰动自动切换(任何一个部件的切换或拔插应不丢失数据、不影响功能),且任何时候不允许出现双机故障。 监控系统内部通信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站控层和主控楼间隔层设备应采用双以太网方式组网通信。 间隔层设备 应具备直接通信能力。 系统外部通信 1) 监控系统通过远动工作站采用数据网通信方式 为主方式、模拟专线为备用方式与省调、地调调度主站端通信。 网络通信采用 IEC60870510 101 规约,点对点通信采用 DL/T 634199 SC1801 、部颁 CDT 和 规约 21 等,通信的信息内容可由用户任意组态。 与省调、地调主站的通信均为一路数据网,一路专线。 通信方式:模拟或数字 通信规约 : SC 1801 版、 DL/T 6341997 、 IEC608705104 、IEC60870510部颁 CDT 和 等 通信速率 : 600~ 9600bps 或采用 2M 数据网通信。 MODEM 兼容 Bell 202 标准。 2) 信息传送时间要求:遥测传送时间 (从 I/O 设备输入端至通信装置出口的时间) 不大于 ,遥信变位传送时间 (从 I/O 设备输入端至通信装置出口的时间) 不大于 ,遥控、遥调命令传送时间 (从通信装置入口 至 I/O 设备 输出 端)不大于。 3) 与各上级调度通信接口 应 具有双机双 MODEM 双通道通信和 /或双机主备自动切换功能。 MODEM 配备 通信防雷保护器。 与站内各子系统的接口 计算机监控系统 应具有与站内继电保护装置、计量系统、直流系统、 UPS系统及火灾报警系统的接口功能,传输规约建议采用 IEC608705103 国际标准。 建议采用专用计算机与站内各子系统的接口。 对整个系统包括与其它生产厂家的规约转换及联调工作由计算机监控系统厂家完成。 与站内各系统应满足二次安全防护的要求 ,应增加软件防火 墙。  与站内电能计量系统接口 站内电能表单独组柜(此项不在招标范围内,但 10kV 电能表直接安装在开关柜上),所有电能表(关口电能表除外)与电表采集器采用 RS485 接口相连,电表采集器再通过 RS232 口与监控系统通信,由电表采集器厂家向监控厂家提供通信规约,其余细节在设计联络会上确定。  与继电保护系统接口 重要的保护动作、装置故障信号等通过无源接点输入;其余保护信号通过保护信息采集器通过以太网接口或串口与监控系统相连,或通过保护及故障录波子站上传各类保护信息。  与故障录波器的接口 22 计算机监控系统应提供一组 220kV 断路器遥控跳闸的出口接点给 220kV故障录波器,通过无源接点输出。  直流系统及接口 直流系统信号采用硬接点方式接入监控系统,一般直流系统信号通过RS485 或 RS232 接口与监控系统通信,通信规约由直流系统供货厂家提供,其余细节在设计联络会上确定。  UPS 系统及接口 UPS 系统采用 RS232 接口与监控系统相连,其接口由 UPS 供货厂家提供。 其余细节在设计联络会上确定。  火灾报警系统及接口 火灾报警系统暂考虑采用硬接点方式接入监控系统,如条件具备也可采用 RS232 接口与监控系统通信,其余细节在设计联络会上确定。  “五防 ”装置及接口 “五防 ”装置采用以太网接口与监控系统相连,其接口和通信规约由 “五防 ”装置供货厂家提供。 其余细节在设计联络会上确定。  与 GPS 对时系统接口 应能接受以下标准同步时钟信号之一来满足对时需求:脉冲信号(空接点、TTL 电平)、 IRIGB( DC)码、时间报文(串口)、以太网对时信号。 站控级功能要求 数据采集 监控主站通过网络接收和处理通信计算机通送来的各种数据。 每个数据采样通道都应具有“开通”.“关闭”和“写入”的选通置数功能 ,值班人员可依据所授与的操作权限等级和范围 ,对有关数据采样通道进行人工查询或设置信息。 1)。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