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试验检测工程师(公路)最新复习资料内容摘要:

石的针片状颗粒含量采用 规准仪 法, 基层面层用碎 石 的针片状颗粒含量采用 游标卡尺 法检测。 4砂子 的筛分曲线表示砂子的 颗粒粒径分布情况 ,细度模数表示砂子的 粗细程度。 4 使用级配良好,粗细程度适中的骨料,可使混凝土拌和物的 工作性 较好, 水泥 用量较小,同时可以提高混凝土的 强度 和 耐久性。 4粗骨料 颗粒级配有 连续级配 和 间断级配 之分。 4沥青混合料中 ,粗集料和细集料的分界粒径是 mm,水泥混凝土集料中,粗细集料的分界粒径是 mm。 4石料强度等级划分 的技术标准是 单轴抗压强度 、 磨耗值 4石料 的磨光值越高 ,表示其 抗滑性 越好,石料的磨耗越高,表示其耐磨性 越差 4工程上混凝土 用砂按细度模数分为 粗、中、细 三类,细数模数依据试验用筛个筛孔的 累计筛余 用公式计算的。 50、 液限指数 主要应用于评价土的 稠度状态。 5 土的压缩系数 与土的 孔隙 有关。 5 直剪试验 按不同的固结和排水条件可分为 快剪试验 、 固结快剪试验 、 慢剪试验 三种。 5 水泥胶砂搅拌机 的搅拌叶片与搅拌锅的最小间隙 3 mm, 应 一 月 检查一次。 5 抗渗性是混凝土 耐久性指标之一, S6 表示混凝土能抵抗 Mpa 的水 压力而不渗漏。 5 水泥混凝土 标准养护条件温度为 20177。 2℃ ,相对湿度为 95%。 或温度为 20177。 2℃ 的不流动的 Ca( OH)2 饱和溶液养护。 试件间隔为 1020mm。 5 确定混凝土配合比 的三个基本参数是: W/ C 、 砂率 、 用水量 W 8 一、 公路 问答 简述采用击实法制备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件的方法。 答: 将拌好的沥青混合料,均匀称取一个件所需的用量。 (标准试件约 1200g,大型试件约 4050g) 从烘箱中取出已预热的试模及套筒,按四分法从四个方向用 小铲将混合料铲入试模中,用插刀沿周边插捣 15 次,中间 10 次。 分两层加入,每次插捣次数同上。 插入温度计,至混合料中心附近,检查混合料温度。 待混合料温度达到要求的压实温度后,将试模连同底座一起放在击实台上固定。 开启电动机,将击实锤从 457mm的高度自由落下,击实规定的次数。 试件击实一面后,取下套筒,将试模掉头,装上套筒,然后以同样的方法和相同的次数击实另一面。 击实结果后,应立即用卡尺量取试件高度是否符合要求。 ( 177。 ) 某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件的吸水率为 %,问应采用哪种 方法测定其毛体积密度。 简述试验步骤。 答:应采用水中重法。 ①选择适宜的浸水天平(或电子秤),最大称量应不小于试件质量的 ,且不天于试件质量的 5倍。 ②除去试件表面浮粒,称取干燥试件在空气中的质量 ma. ③挂上网篮浸入溢流水箱中,调节水位,将天平调平或复零,把试件置于网篮中,浸水约 35min,称取水中质量mw。 若天平读数持续变化,不能很快达到稳定,则说明试件吸水较严重,不适用于此方法,应改用蜡封法测定。 ④从水中取出试件,用洁净柔软的拧干湿毛巾轻轻擦去试件的表面水,称取试件的表干 mf。 ⑤对从路上 钻取的非干燥试件,可先称取水中质量,然后用电风扇将试件吹干至恒重(一般不少于 12h,当不需进行其他试验时,也可用 60177。 5℃的烘箱烘干至恒重),再称取空气中的质量。 ⑥结果计算 :试件的毛体积密度 Pf=ma/(mfmw) Pw,式中 PW为常温水的密度。 影响水泥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及提高强度的主要措施。 答:影响硬化后水泥混凝土强度的因素包括:水泥的强度和水灰比;集料特性;浆集比;湿度、温度及龄期;试件形状与尺寸、试件温度及加载方式等试验条件。 提高混凝土强度的措施主要包括:选用高强度等级水泥和早 强型水泥;采用低水灰比和浆集比;掺加混凝土外加剂和掺合料;采用湿热处理(如蒸汽养护和蒸压养护);采用机械搅拌和振捣等。 混凝土拌和物工作性含义及影响工作性的主要因素和改善工作性措施。 答:工作性含义:指新拌混凝土具有能满足运输和浇捣要求的流动性;不为外力作用产生脆断的可塑性;不产生分层、泌水的稳定性和易于浇捣密致的密实性。 因素有:水泥特性,集料特性集浆比,水灰比,砂率,外加剂,温度、湿度和风速等环境条件以及时间等。 改善工作性的措施:在保证混凝土强度、耐久性和经济性的前提下,适当调节混凝土 的材料组成;掺加各种外加剂;提高振捣机械的效能。 试述马歇尔稳定度试验操作过程。 答:①制备符合要求的马歇尔试件,一组不得少于 4 个。 ②将恒温水槽的温度调节至要求的试验温度。 ③将测定密度后的试件置于恒温水槽中至规定的时间,同时将马歇尔试验仪的上下压头放入恒温水槽或烘箱中达到同样温度后取出装置加载设备上。 ④启动加载设备,使试件承受荷载,加载速度为 50mm/min177。 5mm/min。 当试验荷载达到最大值的瞬间,取下流值计,同时读取应力环中百分表及流值计的流值读数。 ⑤从恒温水槽中取出试件至测出最大荷载值的时间,不应超过 30s。 试述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操作过程。 答:①测定试验轮接地压强。 (应符合 177。 )②按轮碾法成型试件后,连同试模一起在常温条件下放置时间不得少于 12h。 试件标准尺寸为 300 300 50mm,也可从路面切割得到 300 150 50mm的试件。 ③将试件连同试模一起,置于达到试验温度 60℃177。 1℃的恒温室中,保温不少于 5h,也不多于 24h。 ④将试件连同试模移置车辙试验机的试验台上,试验轮在试件的中央部位,其行走方向与试件碾压方向一致。 ⑤开动车辙变形自动记录仪,然后启动试验机,使 试验轮往返行走,时间约 1h,或最大变形达到 25mm为止。 (对 300mm宽且试验时变形较小的试件,也可对一块试件在两侧 1/3位置上进行两次试验取平均值) 试述采用水煮法检验沥青与粗集料黏附性的试验步骤。 答:①将集料过 、 19mm的筛,取粒径 ~19mm形状接近立方体的规则集料 5个,用洁净水洗净,置温度为 105177。 5℃的烘箱中烘干,然后放在干燥器中备用。 ②将集料逐个用线在中部系牢,再置于 105177。 5℃烘箱内 1h。 ③按标准方法加热沥青试样。 用细线提起集料颗粒浸入加热的沥青试样中 45s后,轻轻拿出,使 集料颗粒完全被沥青膜所裹覆。 9 ④将裹覆沥青的集料颗粒悬挂于试验架上,并在室温下冷却 15min。 ⑤将大烧杯中盛水,并置于加热炉的石棉网上煮沸。 待集料颗粒冷却后,逐个用线提起,浸入盛有煮沸水的大烧杯中央,调整加热炉,使烧杯中的水保持微沸状态。 ⑥浸煮 3min后,将集料从水中取出,观察颗粒上沥青膜的剥落程度,并评定其粘附等级。 ⑦同一试样应平行试验 5个集料颗粒,并由两名以上经验丰富的试验人员分别评定后,取平均等级作为试验结果。 试述采用水浸法检验沥青与粗集料黏附性的试验步骤。 答:①将集料过 、 ,取粒径 ~ 形状规则的集料 200g,用洁净水洗净,并置温度为 105177。 5℃的烘箱中烘干,然后放在干燥器中备用。 ②按标准方法准备沥青试样,加热至规范要求的沥青与矿料的拌和温度。 ③按四分法称取集料 100g 置于搪瓷盘中,一起放入已升温至拌和温度以上 5℃的烘箱中持续加热 1h。 ④按每 100g 矿料加入沥青 177。 ,放入小型拌和容器中,一起置入烘箱中加热 15min。 将集料倒入拌和容器的沥青中,拌和 1~ 使集料完全被沥青薄膜裹覆。 然后立即将裹有沥青的集料取 20 个,用小铲移至玻 璃板上摊开,在室温下冷却 1h.⑤将放有集料的玻璃板浸入温度为 80177。 1℃的恒温水槽中保持 30min,并将剥离及浮于水面的沥青用纸片捞出。 ⑥从水中小心取出玻璃板,浸入水槽内的冷水中,仔细观察裹覆集料沥青薄膜的剥落情况。 由两名以上经验丰富的试验人员分别目测,评定剥离面积的百分率,评定后取平均值表示。 最终由剥离面积百分率评定沥青与集料粘附性的等级。 简述含蜡量对沥青路用性能的影响。 答:沥青中蜡的存在在高温中会使沥青容易发软,导致沥青路面高温稳定性降低,出现车辙;同样在低温时会使沥青变得硬脆,导致路面低温抗裂性 降低,出现裂缝。 此外,蜡会使沥青与石料的粘附性降低,在有水的条件下会使路面石子产剥落现象,造成路面破坏。 更严重的是含蜡沥青会使沥青路面的抗滑性降低,影响路面的行车安全性。 沥青混合料应具备哪些技术性质。 答:路面沥青混合料直接承受车辆荷载的作用,首先应具备一定的力学强度。 路面除了交通的作用外,应受到各种自然因素的影响,因此,沥青混合料必须具备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和耐久性等。 为保证行车安全舒适,沥青混合料还应具备优良的抗滑性。 为保证施工顺畅,还应具备易于施工的和易性。 1沥青混合料最大理论密度的试 验步骤。 答: A类负压容器;①将容器全部浸入 25177。 ℃的恒温水槽中,称取容器的水中质量 (m1)。 ②将沥青混合料装入干燥的负压容器中,分别称量容量质量及容器和沥青混合料总质量,得到试样的净质量( ma)。 在负压容器中注入约 25℃的水。 将负压容器与真空设备连接起来,开动真空泵,使真空度达到 (730mmHg),并持续 15min177。 2min。 然后强烈振动负压容器,使混合料中的空气尽快排出,直至不见气泡出现为止。 ③将负压器完全浸入恒温至 25177。 ℃的恒温水槽中,持续 10min后称取负压容器与沥青混合 料的水中质量 (m2)④沥青混合料的理论最大密度 =ma/( ma( m1m2)) pw。 1核子密度仪的使用安全注意事项。 答:①仪器工作时,所有人员均应退到距仪器 2m以外的地方。 ②仪器不使用时,应将手柄置于安全位置,仪器应装入专用的仪器箱内,放置在符合核辐射安全规定的地方。 ③仪器应经有关部门审查合格的专人保管,专人使用。 对从事仪器保管及使用的人员,应遵照有关核辐射检测的规定,不符合核防护规定的人员,不宜从事此项工作。 1简述核子密度仪标定步骤。 答:①选择压实的路表面,按要求的测定步骤用核子仪测定官 话,记录读数。 ②在测定的同一位置用钻孔法或挖坑灌砂法取样,量测厚度,按规定的标准方法测定材料的密度。 ③对同一种路面厚度及材料类型,在使用前至少测定 15处,求取两种不同方法测定密度的相关关系,其相关系数应不小于。 1试述弯沉值的测试步骤。 答:①在测试路段布置测点。 ②将试验车后轮轮隙对准测点后约 3~5cm 位置上。 ③将弯沉仪插入汽车后轮之间的缝隙处,与汽车方向一致,梁臂不得碰到轮胎,弯沉仪测头置于测点上,安装百分表于弯沉仪的测定杆上。 ④测定者吹哨发令指挥汽车缓缓前行,百分表随路面变形的增加而持续向前转 动。 当表针转动到最大值时迅速读取初读数 L1。 汽车继续前行,表针反向回转,待汽车驶出弯沉影响半径后,指挥汽车停止。 读取稳定后的表针的读数 L2。 初读数 L1与终读数 L2之差的 2倍即为该点的弯沉值。 1简述承载板法测试土基回弹模量的步骤。 答:①千斤顶加载,至预压 ,稳压 1min,使载承板与土基紧密接触,同时检查百分表的工作是否正常,然后卸载,稳压 1min,将指针对零或记录初读数。 ②测定土基的压力 — 变形曲线。 采用逐级加载卸载的方法,每次加载至预定荷载或卸载后都需稳定 1min。 两台弯沉仪百分表读数之差 小于平均值的 30%时取平均值,超过 30%则应重测,当回弹变形超过 1mm 时停止加载。 ③计算各级荷载的回弹变形和总变形。 ④测定汽车的总影响量。 ⑤在试验点取样,测定材料含水量。 ⑥在紧靠试验点旁的适当位置,用灌砂法测定土基密度。 10 1简述水泥混凝土路面芯样劈裂强度的试验步骤及结果处理方法。 答:试验步骤。 ①按要求制作试件。 ②试验前试件应在 20177。 2℃的水中取出后立即进行试验。 ③将试件、劈裂垫条和垫层放在压力机上,借助夹具两侧杆,将试件对中。 ④开动压力机,均匀加荷,直至试件劈裂为止,记下破坏荷载,精确至。 结果计算: =破坏荷载 /受压面积修正系数 1简述摆式仪法测定路面抗滑值的试验步骤。 答:①将仪器调平,指针调零。 ②校核滑动长度在 126mm 左右。 ③洒水测试路面,并刮除表面泥浆。 ④再次洒水,并按下释放开关,使摆在路面滑过,指针即可指示出路面的摆值。 第一次不做记录。 ⑤重复测定 5 次,取平均值作为每个测点的抗滑值。 如差数大于 3PBN时,应检查产生的原因,并再次重复上述项操作至符合要求为止。 ⑥在测试位置上用路表温度计测记潮湿路面的温度。 ⑦按以上方法,同一处平行测定不少于 3次, 3个测点均位于轮迹带上,测点间距3~5m。 1简述铺砂法测定路面的抗滑性能(构造深度)步骤。 答: 选择测点,并将测点打扫干净,面积不小于 30*30cm。 将筒内注满砂。 由里向外重复做摊铺运动,尽可能将砂摊成圆形。 用钢尺测量所构成的两个垂直方向的直径,取平均值。 同一处平行测定不小于 3 次。 计算,TD=1000V/(*R2),取 3次的平均值。 1路面表面抗滑性能表征指标有哪些。 各自表征的意义是什么。 答:路面表面抗滑性能表征指标有抗滑摆值、路表构造深度、路面横向摩擦系数。 路面的抗滑摆值是指用标准的摆式摩擦系数测定 仪测定的路面在潮湿条件下对摆的摩擦阻力。 路表构造深度是指一定面积的路表面凹凸不平的开口孔隙的平均深度。 路面横向摩擦系数是指用标准的摩擦系数测定车测定,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