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电大教育本科科学与技术形成性考核册答案内容摘要:
,首次提出了 “ 可持续发展 ” 的概念:人类应当享有以与 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过健康而富有生产成果的生活的权利,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也不损害、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 可持续发展是指社会、经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以及长期延续的发展,它是一种健康的、公正的发展。 其中心思想可以表述如下: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 “ 发展 ” ,这种发展应是不断满足当代人和后代人的生产、生活和发展,以及他们对于物质、能量、信息和文化的需求。 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是 “ 公平 ” ,这种公平体现在代际之间用公平的原则,去使用和管理属于全人类的资源和环境,每代人都要以公正的原则担负起各自的责任,当代人 的发展不能以牺牲后代人的发展为代价。 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 “ 合作 ” ,在国际社会和地区际之间应体现均富、合作、平等的原则,在空间范围内,缩短同代人之间的差距,不应造成物质上、能量上、信息上乃至心理上的鸿沟,以实现 “ 资源 — 生产 — 市场 ” 内部之间的协调和统一。 可持续发展的本质是 “ 协调 ”。 人类社会要营造 “ 自然 — 社会 — 经济 ” 支持系统适宜的外部条件,使得人类生活在一种更严格、更有序、更健康、更愉悦的环境之中。 11 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总体目标,概括地说就是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社会体系和维护与之相适应的可持续利用的资 源和环境基础,最终实现经济繁荣、社会进步和生态安全,保证满足当代人和后代人合理增长的精神需要。 归纳起有以下几点: ( 1)实现 “ 人与自然 ” 之间的平衡和 “ 人与人之间 ” 的和谐。 ( 2)营造 “ 合理、优化、有序、文明 ” 的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 ( 3)完成 “ 发展度、协调度、持续度 ” 的逻辑自洽和多维临界阈值匹配。 ( 4)寻求 “ 自然资本、人力资本、生产资本、社会资本 ” 的科学组合。 ( 5)有序地控制并达到 “ 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资源能源的消耗速率、生态的退化速率 ” 三个 “ 零增长 ”。 ( 6)既满足当代人不断增长的需求,又泽及 后代并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 7)既满足一个地区不断增长的需要,又不损害其他地区不断增长的需求,消除贫困和不合理的区域差异。 你如何理解 “ 人和环境和谐相处 ” 的思想。 答:地球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唯一场所,人类自身不仅是在适应地球环境长期发展演化过程中成长的,而且为了求得更美好的生活,又不断地用自己的劳动和智慧改造、利用地球环境。 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具有两重性:一方面,人依赖于自然界,另一方面,人又要从自然界独立出来。 地球环境是唯一适合人类活动和生存的场所,早期人类为了自身的发展和生存,必须适应于自然 界先定的条件。 首先必须保证自己生存,解决衣、食、住等问题,才可能谈得上从事社会活动。 此时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依赖于地域性的自然条件。 因此,依赖自然界,甚至对自然顶礼膜拜是人类的唯一的选择。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在依赖自然界的基础上,逐渐萌发对自然界的相对独立性。 人类不断试图对抗自然界的统治地位,表现出一种独立性,仿佛必须要从自然界独立出来。 然而,人类表现出来的对抗自然的欲望,以及人类社会对自然界独立性的增长,恰恰体现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的进一步的加强。 例如,人类社会对自然资源的占有和 掠夺,只是反映了人类对自然资源依赖的一种历史变化,而并不能完全从自然界独立出来。 如果人类愚蠢地认为自己可以脱离自然界和自然规律,而可以不依赖自然界,即不承认自己行动必须服从于自然规律,那么,人和自然的矛盾就会加剧,现代生态危机的出现,正好说明了这一点。 人与自然的不和谐,产生了环境问题。 说到底,环境问题的实质就是发展问题。 虽然世界各国发展阶段不同,经济结构、产业政策和环境政策不同,所面临的环境问题也是不一样的。 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一个良好的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要 建立起一种既协调、又演进的关系,这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 人类应当享有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过着健康而富有生产成果的生活,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也不损害、削弱子孙后代的生活权力。 这种思想是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观。 可持续发展是指社会、经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以及长期延续的发展,它是一种健康的、公正的发展。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实现 “ 人与自然 ” 之间的平衡,营造 “ 合理、优化、有序、文明 ” 的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 既满足当代人不断增长的需求,又泽及后代并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12 下面是赠送的国际法小抄,可以编辑删除,不需要的朋友 15 年电大期末考试国际经济法小抄(用心整理的精品小抄可以编辑) 名词解释或填空 ,是在组织上取代关贸总协定,协调和 成员国贸易政策法规和措施的政府间国际组织。 (世界贸易组织:约束 ) (建设 —— 经营 —— 转让):是指政府( 通过契约 )授予私营企业( 包括外国企业 )以一定期限的特许专营权,许可其融资建设和经营特定的公用基础设施,并准许其通过向用户收取 费用或出售产品以 、 并赚取利润。 特许权期限届满时,该基础设施无偿移交给政府。 (清偿贷款;回收投资) :是一种用以证明 合同成立和货物已经由承运人接管或装船,以及承运人保证凭以 的单据。 (海上运输;交付货物) :调整国际间私人直接投资关系的 的总和。 (法律规范) 保障措施:是 CATT 允许的进口国。 在外国产品政党进口的数量大幅增加,给国内相关工业造成损害时采取 措施。 (进口限制) :即有权享 受信用证利益的人,一般为 或。 (出口方:中间商) :是根据 年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 年正式成立。 是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 ( 1944; 1945;国际组织) :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就同一 对同一经济来源的不同纳税人分别课税。 (征税对象) :指 或 以上国家对同一跨国纳税人 的同一征税对象,同时课税。 ( 两个;两个;国际重复征税 ) 11 国际商业银行贷款:指一国商业银行或国际金融机构作为贷款人,以贷款协议方式向其它国家的借款人提供的。 它是国际贷款中最典型的贷款形式。 (商业贷款) 12 外资企业:根据 设立,全部资本属于外国投资者所有的企业,属于。 ( 东道国法律;东道国法人) 13 居民税收管辖权:是根据 确立的管辖权,它是指一国对其本国居民在世界范围内的所得进行征税的权力。 ( 属人 原则 ) 14 信用证:是指一项约定,不论其名称或描述如何,一家银行 (开证行 )依照开证申请人( 买方 )的要求和 或以自身名义,在符合信用证条款的条件下,凭规定单据由自己或授权另一家银行向第三者(受益人)或其指定人付款或 并支付受益人出具的汇票。 ( 指示;承兑) 15 不质疑条款:对转让的技术的 不得提出异议。 ( 合法性 ) 16 国际货物多式联运:以至少 不同的运输方式将货物从一国 的地点运至另一国境内指定 的地点的运输,( 两种:接管货物;交付货物) 13 17 来源地税收管辖权:是脂依据 确定的管辖权。 它是一国对非居民来源于本国的所得进行征税的权力。 ( 属地原则 ) 18 直接投资:伴有对企业经营管理权和 的投资。 (控制权) 19《海鸦规则》:全称为《 1924 年统一提单的若干法律规则的国际公约》,是最早规范 责任的国际公约。 ( 海运承运人) 20 要约:是向一个或一个以上行定的人提出的 的建议。 ( 订立合同 ) 21 先期违约:在合同订立之后履行期到来之前,一方表示 合同的意图。 ( 拒绝履行 ) 22 承诺:是 对要约表示无条件接受的意思表示。 ( 受要约人) 23 根本违约:一方当事人违反合同的结果使另一方蒙受损害,实际上剥夺了他根据合同 得到的东西。 ( 有权期待 ) 24 商标权:是 对法律确认并给予保护的商标所享有的权利,通常包括商标专用权、商标续展权、 商标许可权等。 ( 商标所有人;商标转让权) 25 专利权商标权的独立性原则:这是 规定的重要原则,是指各国授予商标和专利的权利相互独立,。 一缔约国对某项专利、商标权申请的处理对另一缔约国没有影响。 ( 巴黎公约;互不干涉 ) 26 反倾销税:是进口国对于来自外国的倾销产品征收的一种进口附加税,目的是阻止 和 造成的损害。 ( 倾销产品进口;消除倾销) 27 倾销:一国产品以低于正常价格进入另一国市场,如果因此对某一缔约方领土内已经建立的某项工业造成 ,或对某一国内工业新建产生实质性阻碍,就构成倾销。 ( 实质性损害;实质损害威胁) 28 共同海损:共同海损指海上运输中,船舶、货物遭到共同危险,船长为了共同安全, 和 作出特别牺牲或支出的特别费用。 ( 有意;合理地) 29 象征性交货:以 把代表货物所有权的证书(提单、发票等)交给买方,作为完成交货义务的交货方式,买方付款以为条件。 (卖方;卖方交单) 30 许可协议中的限制性商业条款:是国际贸易中各种限制性商业条款的一个方面,主要表现在 对 在技术的使用、改进、产品销售等方面进行限制。 限制性商业条款又称限制性商业行为、限制性商业惯例、限制性贸易做法、违背公平贸易条款等。 ( 供方;受让方;受让方;供方) 31 定期租船合同:指出租人在 内把船舶出租给承租人供其按约定的用途使用的。 ( 一定期限;书面 协议 ) 32. 代位求偿权:当约定的保险事故发生后, 有权获得保险人基于保险事故对东道国所享有的索赔权及其它权益,向东道国索赔。 ( 被保险人;保险人) 商标:是用于区别商品生产者或 、服务提供者的标志,通常由文字、 或其结合组成。 ( 销售者;图形 ) 二、单项选择题 1.在班轮运输中,承运人对所承运货物损失不可免责的理由是( )。 A.承运人存在驾驶船舶的过失 D。 承运人存在保管货物过失( D) 2.按收货人抬头,提单可分为记名 提单,不记名提单、指示提单。 不可以背书转让的提单是( ) A.记名提单 B。 不记名提单 C。 空白提单 D。 批示提单( A) 3.现代历史上最初形成的国际货币制度是( ) A.金本位制 B。 金汇兑本位制 C。 金块本位制 D。 金汇率制( A) 4.托收和信用证两种支付方式使用的汇票都是商业汇票,都是通过银行收款( ) A.但是托收属于商业信用,信用证属于银行信用 B.但是托收属于银行信用,信用证属于商业信用 C.两者属于商业信用 D。 两者都属于银行信用( A) 5.《海牙规则》实行的承运 人责任制是( ) A. 过失责任制 B。 严格责任制 C。 无过失责任制 D。 不完全过失责任制( D) 6.《服务贸易总协定》不适用于( ) A.私人提供的服务 B。 政府提供的职务服务 C。 未列入成员国贸易承诺表的服务 D。 《服务贸易总协定》生效后产生的服务( B) 7.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的规定,判断货物买卖合同的国际性的标准是( ) A.当事人具有不同国家的国籍 B。 当事人的营业地在不同国家 C.合同荐下的货物跨越国境 D。 合同订立时及合同履行过程中,当事人的营业地在不同国家 ( B) 8.属于银行信用的支付方式是( ) A.买方直接付款 B。 托收 C。 信用证 D。 支票( C) 9.在对中国领域的海洋石油开发合作方面,中国的基本政策是( ) A.由国家向外国企业授予特许权开发 B。 由境内企业向外国企业设立合资经营企业开发 C。 由中国国家特许的境内公司与外国企业合作开发 D。 由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单独开发( C) 10.《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适用于( ) B 解决各成员对货物自由有扭曲作用和限制作用的 投资措施问题 C 解决各成员对货物和服务贸易有扭曲和限制作用的投资措施问题。 D.解决一成员对另一成员投资的待遇问题( B) 11.明确规定货物所有权转移时间的国际货物买卖法律是( ) 14 A.〈 2020 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 B.〈 1932 年华沙 牛津规则〉 C.〈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成立统一法公约〉 D。 〈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 B) 12.对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最高的国际公约是( ) A.〈建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 B。 〈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 C.〈世界版权公约〉 D。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 协议〉。20xx年电大教育本科科学与技术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相关推荐
管理。 ( 5)使用各种刀具进行多工序集中加工。 ( 6) 夹具既要能适应粗加工又要能适应精加工。 ( 7) 卧式加工中心只能进 行悬臂加工;而且受刀库、机械手的限制,刀具的直径、长度和质量一般都不允许超过机床说明书所规定的范围。 ( 8) 多工序的集中加工,要及时处理切屑。 ( 9) 零件不能进行时效,内应力难以消除。 ( 10) 技术复杂,对使用、维修、管理要求较高。 ( 11)
” 是现代宇宙学中最著名、也是影响最大的一种学说,它是到目前为止关于宇宙起源最科学的一种解释。 大爆炸理论的主要观点是认为整个宇宙最初聚集在一个 “ 原始原子 ” 中,然后突然发生大爆炸,使物质密度和整体温度发生极大的变化,宇宙从密到稀、从热到冷、不断膨胀,形成了我们的宇宙。 最初那次无与伦比的爆发就被称为大爆炸,这一关于宇宙起源的理论则被称为宇宙大爆炸理论。 根据大爆炸宇宙学模型的观点
A.当事人具有不同国家的国籍 B。 当事人的营业地在不同国家 C.合同荐下的货物跨越国境 D。 合同订立时及合同履行过程中,当事人的营业地在不同国家( B) 8.属于银行信用的支付方式是( ) A.买方直接付款 B。 托收 C。 信用证 D。 支票( C) 9.在对中国领域的海洋石油开发合作方面,中国的基本政策是( ) A.由国家向外国企业授予特许权开发 B。
内所承受的雨水冲刷力较大,故雨水管道必须采 用金属管而导致须消耗大量钢材。 (2) 由于雨水管道内水力工况规律还不够清楚,目前在计算方法上尚不够成熟,因此设计还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往往会出现地下冒水、屋面溢水等事故,或过多地耗费管材。 (3) 管道施工有诸多不便利因素、管理繁杂。 7 、无论是明装还是暗装的管道,都必须根据规范和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作相应的防腐处理措施。 简述管道防腐具体作法。
q q 选取基本结构如图所示, Δ1为基本未知量。 ( 2)写出位移法方程如下: k11Δ 1+ F1P= 0 ( 3)计算系数 k11 及自由项 F1P 令 EIi=L , 则 iAD = iDE =i 作 1M 图和 MP 图如下: k11 = 4i+4i =8i 21P qLF=12 ( 4)求解位移法基本未知量 将系数及自由项代入位移法方程,得: 221P111qLF qL12k 8i
破坏。 1. 导热性 当材料两面存在温度差时,热量从材料一面通过材料传导至另一面的性质,称为材料的导热性。 导热性用导热系数 λ 表示。 2. 热容量和比热 材料在受热时吸收热量,冷却时放出热量的性质称为材料的热容量。 单位质量材料温度升高或降低 1K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称为热容量系数或比热。 热阻和传热系数 热阻是材料层(墙体或其它围护结构)抵抗热流通过的能力, 材料的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