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地测防治水规章制度汇编内容摘要:

每年雨季前要组织一次防治水全面检查工作,并及时针对存在隐患做出处理。 五、矿井必须配足排水管路、排水设备等防洪抢险物资。 六、矿井必须收集矿井水文地质资料建 立相关档案。 七、矿井应组织水文地质调查工作。 查明矿区内报废小井充水情况与矿区开采关系,查明地表水体、含水层与隔水层、小井老窖、各类导水构造等对矿井影响情况,并制定措施。 八、矿井应进行水文地质观测工作,建立观测台帐。 九、在我矿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水文情况不清采区,要进行补充水文地质勘探工作,并按地质规程要求报批工程设计。 十、采掘工作面探放水包括,防顶板突水、防底板突水、老空水断层水、 山西柳林联盛龙门塔煤业有限公司 山西柳林联盛龙门塔煤业有限公司 16 冲积层水、钻孔水等,每一矿井必须根据该矿井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探、放水措施,上报矿委会会审 批准。 十一、凡在煤层露头风化带,含水、导水、与富水层相接触的断层,矿井水淹区,受保护的地表水体、井田技术边界等地段必须留设防水煤柱,各类防水煤柱必须经有资质单位进行设计、计算,确定尺寸大小和留设方法。 上报矿委会会审批准。 十二、矿井要建立水害预报上报制度。 十三、如本制度与上级规定相矛盾,按上级规定执行 水害防治技术管理制度 一、 矿井水害防治技术管理由技术副矿长负责,生产技术科具体组织实 山西柳林联盛龙门塔煤业有限公司 山西柳林联盛龙门塔煤业有限公司 17 施。 二、 矿井水害防治技术管理工作,必须认真查明矿区和矿井水文地质条件,收集、整理矿 井涌水量观测成果、气象资料、地表水文观测成果、井田周边煤矿及采空区相关资料、水闸门 (墙 )观测资料台帐等矿井防治水基础资料,调查周边矿井的位置、范围、开采层位、充水情况、地质构造、采煤方法、采出煤量、隔离煤柱以及与相邻矿井的空间关系,完善矿井综合水文地质图等防治水必备水文地质图件,建立数字化图件。 三、 生产技术部门在编制采掘工程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水害因素并将探放水工程纳入工程设计和工作面衔接计划表内。 四、 技术人员在编制地质报告、采区 (工作面 )地质说明书时,必须确定水害范围、探水线,并准确的将积水范围、积水标 高、积水量、水压、补给源及探水线填绘在专业图纸上 (采掘工程平面图上 )。 在巷道施工接近积水线 30m前,由技术人员签发探放水通知书。 五、 技术人员负责编制探放水设计和措施,经矿技术负责人批准后,由施工单位负责组织实施。 六、 各类井巷工程贯通前,被贯通巷道有积水淤泥或水文情况不清时,必须在贯通点 30m(煤巷 )或 20m(岩巷 )前,发放水害通知单,查清条件,待排除积水或淤泥后方可贯通。 七、 加强对探放水工程质量的检查、验收。 施工单位每班必须填写探放水报表,工程技术人员对探放水工程给予技术指导,跟班干部、验收员现场 山西柳林联盛龙门塔煤业有限公司 山西柳林联盛龙门塔煤业有限公司 18 验收 探放水钻孔施工质量。 八、 按照相关要求做好矿井涌水量观测和登记。 在汛期,必须加强对水情、水害的观测预报。 当井下出现水文地质情况异常时,主管领导和技术人员必须立即赶到现场,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并对涌水量、水质进行监测。 九、 每年汛期来临之前,各单位对井下排下沟、水仓和地面井口附近及工业广场的所有水沟进行一次全面清理和整修,对矿区内塌陷区及小煤窑进行一次全面调查和回填,并认真做好登记台帐。 十、 每年雨季来临之前,认真开展防汛、防雷电、防排水技术管理工作。 对井下排水设备进行全面检修,保证排水设备台 台完好,并进行联合排水试验;对避雷设施进行耐压试验,不合格的要及时更换。 十一、 每年年初必须按要求编制和完善防治水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矿井水灾害应急求援预案和矿井水灾害救灾演习方案,为方案的组织实施提供技术保障。 水害预测预报制度 一 、 认真查明矿区和矿井水文地质条件,根据矿井防治水基础资料、水文地质等基本情况编制矿井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和年度防治水计划,并组织实施。 凡对矿区及周边区域水文地质条件不清的,严禁进行采掘活动。 矿井有 山西柳林联盛龙门塔煤业有限公司 山西柳林联盛龙门塔煤业有限公司 19 透水征兆时,受水害威胁的区域要立即停止作业,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 二 、 认真收集 、整理矿井涌水量观测成果、气象资料、地表水文观测成果、井田周边煤矿及采空区相关资料、水闸门 (墙 )观测资料台帐等矿井防治水基础资料,建立矿井防治水基础资料数据库,做到长期保存,并每半年补充修改 1次。 三 、 认真调查周边矿井的位置、范围、开采层位、充水情况、地质构造、采煤方法、采出煤量、隔离煤柱以及与相邻矿井的空间关系,并收集系统完整的采掘工程平面图及有关资料,完善矿井综合水文地质图等防治水必备水文地质图件,建立数字化图件,内容真实可靠,每半年对图纸内容进行修改完善。 四 、 做好矿区地面气象观测 (建立雨量观测站 )、 地表水观测 (观测时间一般为每月一次,雨季或暴雨后根据需要增加观测次数 )、地下水动态观测等矿井地面水文地质观测,分水平设站做好矿井涌水量观测及水质监测 (涌水量每月观测不少于 3 次,水样监测每年不少于 2 次,丰、枯水期各 1 次。 涌水量出现异常、井下发生突水或受降水影响矿井的雨季时段,观测频率应适当增加 )。 对井下新揭露的出水点,在涌水量尚未稳定或尚未掌握其变化规律前,一般应每天观测一次。 对溃入性涌水,在未查明突水原因前,应每隔 1~ 2小时观测一次,以后可适当延长观测间隔时间,并采取水样进行水质分析。 涌水量稳定后,可按井 下正常观测时间观测。 山西柳林联盛龙门塔煤业有限公司 山西柳林联盛龙门塔煤业有限公司 20 当采掘工作面上方影响范围内有地表水体、富含水层、穿过与富含水层相连通的构造断裂带或接近老空积水区时,应每天观测充水情况,掌握水量变化。 矿井涌水量的观测,应注重观测的连续性和精度,要求采用容积法、堰测法、流速仪法或其它先进的测水方法。 测量工具和仪表要定期校验,以减少人为误差。 五 、 查清矿区及其附近地面水流系统的汇水、渗漏情况、疏水能力和有关水利工程等情况,掌握当地历年降水量和最高洪水位资料,建立疏水、防水和排水系统。 主动与气象、水利、防汛等部门联系,建立灾害性天气预警和预防机制。 掌握 可能危及煤矿安全生产的暴雨洪水灾害信息,密切关注灾害性天气的预报预警信息;及时掌握汛情水情,主动采取措施。 及时与周边相邻矿井沟通信息,当矿井出现异常情况时,立即向周边相邻矿井进行预警。 安排专人负责对本矿区范围内及可能波及的周边废弃老窑、地面塌陷坑、采动裂隙及可能影响矿井安全生产的水库、湖泊、河流、涵闸、堤防工程等重点部位进行巡视检查,特别是接到暴雨灾害预警信息和警报后,要实施 24h不间断巡查。 矿区每次降大到暴雨前后,必须派专业人员及时观测矿井涌水量变化情况。 六 、 建立暴雨洪水可能引发淹井等事故灾害紧急情况 下及时撤出井下人员的制度,明确启动标准、撤人的指挥部门和人员及撤人程序等。 发现暴雨洪 山西柳林联盛龙门塔煤业有限公司 山西柳林联盛龙门塔煤业有限公司 21 水灾害严重、可能引发淹井时,必须立即撤人,只有在确认隐患已彻底消除后方可恢复生产。 在雨季前要全面检查防范暴雨洪水引发事故灾难措施的落实情况,对排查出的隐患 ,要落实责任,限定在汛期前完成整改。 防治水工程要有专门设计,竣工后组织验收。 七 、 相邻矿井的分界处,必须按要求留防隔水煤 (岩 )柱。 矿井以断层分界时,必须在断层两侧留有防隔水煤 (岩 )柱。 有大量积水的老窑和采空区、分区隔离开采边界须留设防隔水煤 (岩 )柱。 各类防隔水煤 (岩 )柱 的尺寸,应根据矿井的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煤层赋存条件、围岩物理力学性质、开采方法及岩层移动规律等因素,具体由地测部门编制专门设计,矿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部门审查批准。 各类防隔水煤 (岩 )柱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动,严禁在各类防隔水煤 (岩 )柱中进行采掘活动。 开采水淹区下的废弃防隔水煤 (岩 )柱时,必须彻底疏放上部积水,严禁顶水作业。 八 、 采掘工作面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进行探放水,探水前必须确定探水线并绘制在采掘工程平面图上: 接近水淹或可能积水的井巷、老空或相邻煤矿时。 接近含水层、导水断层、溶洞 和导水陷落柱时。 打开防隔水煤 (岩 )柱放水前。 山西柳林联盛龙门塔煤业有限公司 山西柳林联盛龙门塔煤业有限公司 22 接近可能与河流、湖泊、水库、蓄水池、水井等相通的断层破碎带时。 接近有出水可能的钻孔时。 接近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区域。 采掘破坏影响范围内有承压含水层或含水构造、煤层与含水层间的防隔水煤 (岩 )柱厚度不清可能突水时。 接近有积水的灌浆区时。 接近其他可能突水地区时。 九 、 采掘工作面探水前,必须编制探放水设计,确定探水警戒线,并采取防止瓦斯和其他有害气体危害等安全措施。 探水眼的布置和超前距离,应根据水头高低、煤 (岩 )层厚度和硬度等确定。 探放水设计由生产技术部门提出,矿技术负责人审定,严格按设计进行探放水。 探放水钻孔的布设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钻孔放水前,必须估计积水量,根据矿井排水能力和水仓容量,控制放水流量,防止淹井;放水时,必须设专人监测钻孔出水情况,测定水量和水压,做好记录。 若水量突然变化,必须及时处理,并立即报告矿调度室。 十 、 地测部门是矿井防治水业务保安部门,必须按照业务保安责任制度和有关规程规定有计划地开展水文地质工作,为矿井防治水预防重大水患时事故提供翔实可靠的基础成果资料,并提出预测预报,地测部门对预防重大水患事故负业务 保安责任。 十一 、 地测部门应根据本单位年、季、月采掘生产计划,分析预测各采 山西柳林联盛龙门塔煤业有限公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