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医疗安全工作总结及20xx年工作计划内容摘要:
是否良好;不按照无菌、灭菌、消毒隔离等规范技术程序操作,导致不良后果;操作中不按常规步骤实行,造 成误伤重要的血管、神经和周围的正常器官;减少了必需的操作程序,出现并发症。 ⑥医患沟通少 由于患者维权意识的显著增强,患者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因此,缺少医患之间的沟通会加大医患之间因医疗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矛盾和纠纷。 医护人员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把告知内容尽可能书面化,遇紧急情况无法实现书面告知时,应尽可能详细记录并签字说明。 这样不仅可以降低医疗纠纷出现的风险,一旦发生纠纷也能为医院维权提供证据。 医疗纠纷在当今的社会中不可能完全避免,但我们应把纠纷的发生率降低 到最小程度。 如何有效规避医疗纠纷,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 ①注重服务质量,加强与患者的沟通 我们在履行职责的同时,应当善待每一位患者,一定注重我们的言行举止,温和谦让,体贴入怀的言行能让患者从内心接受我们的服务及个人,切忌对患者动粗(如侮辱患者、讥讽患者、嘲笑患者等),在服务态度方面,竭尽全力做到尽善尽美,让患者将自己当作最贴心的朋友。 ②遵守行业规范,医疗行为合法化 医疗法律、法规对医院的整个诊疗行为作出了规范,在医疗行为中必须无条件地遵守,还应当遵守行业操作规程,重点遵守《执业医师法》、《病历书写规范》和专业的操作规程。 ③履行告知义务,尽力征得患方理解 任何医疗行为,由于现有的医学科学技术及个体差异,都有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治疗后果。 医方在接诊后,要针对患者的病情,将可能出现的不良后果尽可能地告知患者及亲属,一方面让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对自己病情的知情权),另一方面,让患者及家属了解治疗可能出现的后果(对风险的了解权),当然要避免产生不利的后果,并尽可 能将告知的内容让患者及亲属签字。 要摒弃一种观念:只有外科手术才签字,一般性的治疗不需要签字。 一般性的可能出现危险的病情都应当履行告知义务,并让患者签字。 ④注意保存证据,规避纷争 医疗行为的真实记载就是证据,最直接的反映就是病历,所以必须保存完整。 还有一些是病历记载不了的,作为医方,就应当主动收集。 比如,药品(若在输液过程中发生意外,药品、器材应主动封存)真实反映了用药的基本情况、患者违反医嘱的行为(如腹部手术后医嘱在通气前不得进食,不得擅自活动,患者擅自进食等,可收集证人证言)他人。20xx年医疗安全工作总结及20xx年工作计划
相关推荐
复制修改删减 按时上锁。 保安人员严格执行做到每二小时全院巡逻一次,巡逻病房后由值班医护人员签字,保证在第一时间掌握病区不安定因素及消防安全系数。 医院财务科、药库、总务仓库、计算 机房等重点部们均安装了 110 防盗报警系统,病案档案室及有贵重医疗设备的科室均安装了防盗窗、防盗门。 门诊楼、新病房大楼、内科住院楼、均安装有电子监控设施,有效增强了医院的安全系数。 警民共建,齐抓医院治安
管理实施情况。 联系 ***公司举办两期医疗系统操作培训班,对我院的医生、护士、收费以及有关人员进行培训,目前门诊收费系统已开展运行近二个月,门诊收费运行平稳,系统平稳过渡。 ( 2) .为了加快与全市信息化接轨, 9月份联系电信部门进行光纤铺设; ( 3) .联系有资质的电脑公司进行全院线路重新铺设, 7 日内铺设完成,检测正常后已投入使用。 (三)利用媒体的宣传,提高医院的知名度
到了充分的肯定。 四是由医院医保管理委 员会制定了医保管理处罚条例,每季度召开医院医保管理委员会,总结分析近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把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为进一步强化责任,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从入院登记、住院治疗、出院补偿三个环节规范医保服务行为,严格实行责任追究,从严处理有关责任人。 五是医院职工开展星级服务 ,刷卡制度 ,以文明礼貌 ,优质服务 ,过硬技术受到病人好评 . 为将医保工作抓紧抓实
步骤和要求。 全县共同 56家困难企业 、农林水企事业单位 3636名 参加了城镇职工医疗保险, 省、县配套资金 万元已经全部到位, 及时保障了企业退休职工的切身利益。 ( 三 )发挥竞争机制作用,做好“两定点”监管工作 我县开展了“两 定点” 检查活动 2 次 ,在 6 月 中旬 , 先后对 15 家 定点医疗机构和 13家 定点药房的资质进行了严格审核,现 先后与 28
,有 1 处鼠迹的房间就算鼠迹阳性房间。 房间数按如下规定计算,即 15m2或不足 15m2 房间算 1 间,大于 15m 房间按每 15m2 为 1 间折算。 以鼠迹阳性率表示鼠密度。 检查范围与数量:按城镇人口确定抽样量,检查商场、超市、机关、企业单位、饭店、宾馆、农贸市场、学校、医院、建筑拆迁工地、居委会、机场或车站等。 共 34~ 234个单位, 340~ 2340 间房间。
( 2)接受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 50%; ( 3)接受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送检率不低于 80%。 ( 4)根据文件要求,预防多重 耐药菌感染,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对治疗性应用抗生素必须无条件进行细菌培养。 如违反以下规定给予相应的处罚。 凡是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未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的,发现 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