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项目技术设计书内容摘要:
确定。 新旧点重合时,应采用原有旧点名,不得更改,如确需更改应在新 店名后括 号内附上旧点名。 如与水准点重合时,应在新店名后括号内附 上水准点等级、编号。 点号编排应便于计算机管理。 ④ 需要水准联测得 GPS 点,应实地踏勘水准路线情况,选择联测水 准点和绘出联测路线图。 ⑤ 不论新选定的点或利用旧点 (包括辅助点与方向点 ),应实地按照 要求绘制点之记,其内容要求在现场详细记录,不得追记。 埋石 本次 GPS 点可采用现场浇灌和刻石的方法, 标石尺寸为 20 ㎝ 20 ㎝ 60 ㎝, 顶面平整, 中间嵌一根 20 ㎝长顶面锯有 “十 ” 字的 E 级 GPS 点专用钢帽, 埋设时坑底填以砾石。 点位在水泥路面上或其它水泥场地 上时,用电钻打一 20 ㎝深的小孔,中间嵌入锯有 “十 ”字的 E 级 GPS 点专用钢帽,周围使用切割机锯一 20 ㎝ 20 ㎝的四方框,并在框内锯 上点号和施测单位。 接收机选用 GPS 接收机的选用,根据需要按下表规定执行。 级别 单频 /双频 观测量至少有 同步观测接收机数 C 双频或单频 L1 载波相位 ≥3 D、 E 双频或单频 L1 载波相位 ≥2 接收设备检验 新购臵的 GPS 接收机应按规定进行全 面检验后使用。 GPS 接收机全面检验包括:一般检视、通电检验、试测检验。 一般检视应符合下列规定: a) b) c) d) GPS 接收机及天线的外观应良好,型号应正确; 各种部件及其附件应匹配、齐全和完好; 需紧固的部件应不得松动和脱落; 设备使用手册和后处理软件操作手册及磁 (光 )盘应齐全。 通电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a) 有关信号灯工作应正常; b) 按键和显示系统工作应正常; c) 利用自测试命令进行测试; d) 况。 试验检验前,还 应检验: a) 天线或基座圆水准器和光学对中器是正确; b) 天线高量尺是否完好,尺长精度是否正确; c) 数据传录设备及软件是否齐全,数据传输性能是否完好; d) 通过实例计算,测试和评估数据后处理软件。 检验接收机锁定卫星时间的快慢,接收信号强弱及信号失锁情 GPS 观测 基本技术规 定 a) 各级 GPS 测量基本技术规定应符合下表要求。 项目 卫星截止高度角( 186。 ) 同时观测有效卫星总数 有效观测卫星总数 观测时段数 静态 时段长度 min 双频 +P(Y) 快速 静态 双频全波 单频或双频半波 采样间隔 s 静态 快速静态 静态 时段中任意卫星有效 观测时间 min 双频 +P(Y) 快速 静态 双频全波 单频或双频半波 级别 D 15 ≥4 ≥4 ≥ ≥60 ≥5 ≥10 ≥20 5~ 15 5~ 15 ≥15 ≥1 ≥3 ≥5 E 15 ≥4 ≥4 ≥ ≥40 ≥2 ≥10 ≥15 5~ 15 5~ 15 ≥15 ≥1 ≥3 ≥5 最简独立闭合环或附合路线的边数的规定 级别 闭合环或附合路线的边数 D ≤8 E ≤10 22 GPS 网的主要精度要求 相邻点基线分量中吴差 等 级 D 级 E级 水平分量 /mm 20 20 垂直分量 /mm 40 40 相邻点间平均距离 /km 5 3 注: GPS 测量各等级的点位几何图形强度因子 PDOP 值应小于 6。 b) 各级 GPS 网相邻点间平均距离应符合上表要求。 相邻点最小距 离可为平均距离的 1/3~ 1/2;最大距离不超过平均距离的 2 倍。 c) GPS 静态定位测量时,观测数据文件名中应包含测站名或测站 号、观测单元、测站类型 (是参考站还是流动站 )、日期、时段号等信息。 d) 为求定 GPS 点在某一 参考坐标系中坐标,应与该参考坐标系中 的原有控制点联测,联测的总点数不得少于 3 点。 观测作业的要求 a) 观测组必须严格遵守调度命令,按规定的时间进行作业。 b) 经检查接收机电源电缆和天线等各项连接无误,方可开机。 c) 开机后经检验有关指示灯与仪表显示正常后,方可进行自测试 并输入测站、观测单元和时段等控制信息。 d) 每时段观测前后应各量取天线高一次, 两次量高之差不应大于 3 ㎜,取平均值作为最后天线高。 e) 观测员要细心操作,观测期间防止接收设备震动,更不得移动, 要防止人 员和其他物体碰动天线或阻碍信号。 f) 观测期间,不得在天线附近 50m 以内使用电台, 10m 以内使用对 讲机。 g) 一时段观测过程中不允许进行以下操作: 改变天线位臵; 改变数据采样间隔; 改变卫星仰角限; 进行自测试; 接收机关闭又重新启动; 按动关闭文件和删除文件等功能键; 数据处理 基线向量解算 a) 软件及要求 E 级 GPS 网基线解算可采用随接收机配备的商用软件, 新启用的软件 需经有关部门的试验鉴定并经业务部门批准方可使用。 b) 准备工作 基线解算前,应按规范、技术设计和 CH 1002 及时对外业全部 资料全面检查和验收。 当采用不同类型接收机时,应将观测数据转换成同一格式; 解算方案 a)根据外业施测的精度要求和实际情况、软件的功能和精度,可采 用多基线解或单基线解; b) 各级 GPS每个同步观测图形只能选定一个起算点; 基线向量解算基本要求 GPS 网基线基线处理时,可采用广播星历。 观测值均应加入对流层延迟修正,对流层延迟修正模型 中的气象元素可采用标准气象元素。 基线 解算,按同步观测时段为单位进行。 按多基线解时,每个时 段须提供一组独立基线向量及其完全的方差 —协方差阵;按单基 E 级 GPS 网,根据基线长度允许采用不同的数据处理模型。 但是 15km线解算时,须提供每条基线分量及其方差 —协方差阵。 内的基线,须采用双差固定解。 15km 以上的基线允许在双差 固定解和双差浮点解中选择最优结果。 外业数据质量的检核 各等级 GPS 网相邻点间弦长精度按下面公式计算: σ= 式中 同一时段观测值的数据剔除率,其值宜小于 10%。 a 2 (bd ) 2 σ—标准差(基线向量的弦长中误差㎜) a—固定误差(㎜) b—比例误差系数( 1106) d—相邻点间的距离( Km) 各独立环的坐标分量闭合差和全长闭合差应符合下式的规定: WX≤3 WY≤3 WZ≤3 W≤3 式中 n σ σ σ σ W y Wx Wz n n 3n W—环闭合, W= n—独立环中的边数 复测基线的长度较差,不宜超过下式的规定: ds≤2 2 σ 高程控制测量 基本要求 测量要求可参照《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中 四等水准技术指 标,具体要求如下表: 等级 仪器类别 DS3 三等 DS DS05 DS3 四等 DS DS05 ≤150 ≤100 ≤100 80km ≤ ≤ 视线长 度 ≤75 150km ≤ ≤ 水准路线 长度 前后视 距差 任一测站上前 后视距差累积 视线高 度 三丝能 读数 三丝能 读数 数字水准仪重 复测量次数 ≥3 次 ≥2 次 注:相位法数字水准仪重复测量次数可以为上表中数值减少一次。 所有数字水准仪,在地面震动 较大时,应暂时停止测量,直至震动消失 ,无法回避时应随时增加重复测量次数。 往返测高差不符值与环线闭合差的限差 等级 测段、路线往返 测高差不符值 三等 四等 177。 12√K 177。 20√K 测段、路线的左、 右路线高差不符值 177。 8√K 177。 14√K 附合路线或环线闭合差 平原 177。 12√L 177。 20√L 山区 177。 15√L 177。 25√L 检测已测测段 高差之差 177。 20√R 177。 20√R 注: K—路线或测段的长度,单位为千米( km); L—附合路线(环线)长度,单位为千米( km); R—检测测段长度,单位为千米( km); 山区指高程超过 1000m 或路线中最 大高差超过 400m 的地区。 观测方法及顺序 采用单程观测方法; 采用后 —前 —前 —后观测顺序; 记录与计算 采用电子记录; 采用南方平差易进行水准路线平差; 高程拟合 水准路线观测完成,通过计算,各项指标都符合规范要求后,将所 测水准高程点加入到 GPS 解算程序作为已知高程进行拟合计算。 最后算 出其他未观测水准的 GPS 控制点。 图根控制测量 测量方法 1)可采用 GPSRTK(含网络 RTK)全球定位系 统定位方法、快速静 态全球定位系统定位方法或导线测量方法建立地籍图根控制网点。 2)当采用快速静态全球定位系统定位方法时,其观测、计算及技术 指标按照《城市测量规范》 ( CJJ/T82020)规定的要求执行。 3)采用 GPSRTK(含网络 RTK)方法布设图根点时。 应保证每一个 图根点至少与一个相邻图根点通视。 且相邻两点之间的边长不小于 100m。 4)为保证 GPSRTK(含网络 RTK)测量精度,应进行检核。 其检核 方法有: a) 每个图根点均应有两次独立的观测结果,两次测量结果的平面坐 标较 差不得大于 177。 3cm、高程的较差不得大于 177。 5cm,在限差内取平均值 作为图根点的平面坐标和高程; b) 测绘地籍图和测量界址点坐标时,采用全站仪对相邻图根点边长 进行检查,其检测边长的水平距离的相对误差不大于 1/3000。 27 5)当采用图根导线测量方法时,导线网宜布设成附合导线、闭合导 线或结点导线网,其主要技术参数见表 1。 表 1 图根导线测量技术指标 等级 一级 二级 附合导线长 度 (km) 平均边 长 (m) 120 70 测回数 DJ2 1 DJ6 2 1 测回差 (″) 18 方 位角闭 合差 (″) 177。 24 n 177。 40 n 导线全长相 对闭合差 1/6000 1/4000 相邻导线边边长之比不小于 1/3。 因受地形限制图根导线无法附合时,可布设图根支导线,支导线总边数不超 过 3 条边。 支导线边长应往返观测,左右角各观测一测回。 图根控制测量 RTK 测量卫星的状态应符合下表规定: RTK 测量卫星状态的基本要求 观测窗口状态 良好 可用 不可用 截止高度角 15176。 以上 的卫星个数 ≥6 5 < 5 PDOP 值 < 4 ≥4 且 ≤6 >6 RTK 图根点测量,地心坐标系与地方坐标系的转换关系可按下 列方法获得: 在获取测区坐标系统转换参数时,可以直接利用已知的参数; 在没有已知转换参数时,可以自行求解; 2020 国家大地坐标系与参心坐标系 (如 1954 年北京坐标系、 1980 西安坐标系或地方立坐标系)转换参数的求解,应采用不少于 3点的高等级起算点两套坐标系成果,所选起算点应分布均匀,且 能控制整个测区; RTK转换时应根据测区范围及具体情况,对起算点进行可靠性检验, 采用合理的数学模型,进行多种点组合方式 分别计算和优选; 控制点测量转换参数的求解,也可采用现场点校正的方法进 行。 RTK 图根点高程的测定,通过流动站测得大地高减流动站的 高 程异常获得。 RTK 图根控制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RTK 图根控制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等级 点位中误差 (图上 mm) 图根点 ≤177。 ≤1/10 等高距 高程中误差 与基准站的 距离( km) ≤7 观测次 数 ≥2 平面三级以上高 程等外以上 注 1:点位中误差指控制点相对于起算点的误差。 注 2:采用网络 RTK 测量可不受流动站到基准站间距离的限制,但宜在网络覆盖的有效服务 范围内。 起算点等级 RTK 图根点测量平面坐标转换残差不应大于图上 177。 RTK 图根点测量高程拟合残差应不大于 1/12 基本等高距。 RTK 图根点测量平面测量两次点位较差不应大于图上 , 高程测量两次测量高程较差不应大于 1/10 基本等高距,各次结果取中数 作为最后成果。 29 7 界址点测量 所有权界址点测量 采用 1:5000比例尺的正射影像图( DOM)作为调查工作底图,实地调 查确认集体土地所有权权属界址点。 影像清晰的可直接在工作底图上进 行判读标绘权属界址点,内业在计算机上利用数字化成图软件,获取所 有权界址点图解坐标。 影 像难以判读或地物发生明显变化的,采用相关 技术手段实测界址点坐标。 所有权界址点精度要求见表 2。 表 2 所有权界址点精度及适用范围 界址点点位中误差 适用范围 中误差 ≤177。 mm(图上) ≤177。 m 允许误差 ≤177。 mm(图上) ≤177。 m。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项目技术设计书
相关推荐
第十五条 兴新 资金互助社成立时的股本金总数为 股,每股面值为人民币 元。 第十六条 单个农民或农村小企业持股比例不得超过 **,农村资金互助社 股金总额的 10%,持股比例超过 5%以上的,应经银行监督管理机构批准。 第十七条 社员入股必须以货币出资,不得以实物资产、债权 、有价证券等形式作价入股。 入股资金是其合法拥有的自有资金,不得以 金融机构贷款入股,并保证其资金来源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四、本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反映村集体经济组 织实际持有的对外短期投资的成本。 112 应收款 一、本科目核算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外单位和外部个人发生的各种应收及暂付款项。 二、村集体经济组织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而发生应收及暂付款项时,借记本科目,贷记 “ 经营收入 ” 、 “ 现金 ” 、 “ 银行存款 ” 等有关科目;收回款项时,借记 “ 现金 ” 、 “ 银行存款 ” 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三
2020年 9月 28 日经浙江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浙江省村经济合作社组织条例》公布,什帧剧专东脓丽庚缝民延欺烛役哟滥而先犹呼铲京望葱拒葵逮蝇闪毙勇氟税晕挫炽瀑萧锻隐吐汗烟化边显犁奏稳孔避恐胚佬羹寨楼斡躇捶隅了坝混 (九)需要规定的其他事项。 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资料汇编 39 浙江省村经济合作社组织条例 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第
现场监理工程师或总监主持协调会 指定有关人员拟订 会议纪要文稿 现场监理工程师或总监 审查、核定 征求有关方面 包括业主意见 修改。 总监 室签章、行文外发 是 否 施工单位提出单项工程验收申报表、 各分项工程质量验收单 验核质量验收单 会同现场检查 实验室检验资料 合格。 是 返修 15 质量的事后控制 ( 1)单位、单项工程竣工验收 凡单位、单项工程完工后,施工单位初验合格再提出验收申报表
1: 3或 7: 6: 7比例砌起三个池子,池口应高于地面,防止雨水流人;在池子上加水泥预制盖密封,粪池有效深度不少于 1米; ● 根据地形可砌成 “ 目 ” 字形或 “ 品 ” 字形;也可将三格池其中一个或两个池放在厕屋内; ● 底板的处理:底层先平铺 5cm厚碎砖头, 上浇 5— 8cm厚混凝土; ● 安装过粪管:以 PVC塑料管为好,要求前低后高;两个过粪管的上口距池盖约15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