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三年级信息技术教案全年共48页内容摘要:

章,首先要启动汉字输入法。 要让学生分清是否启动了汉字输入法,并学会启动自己所用的汉字输入方法。 任务栏上出现 ,这是英文输入法状态。 如何选择汉字输入法是重要环节,常规的方法是单击输入法指示器,在弹出菜单中选择相应汉字输入方法,也可讲解键盘的快捷方法:按 Ctrl+空格键进行中、英文切换,按 Ctrl+ Shift 选择不同输入法。 利用智能 ABC输入法输入汉字时,要让学生掌握选字的方法,了解上翻、下翻查找 相应汉字的方法。 其中拼音字母252。 字是个特例,必须单独讲解,通过学生自己尝试练习加深对这个特例的认识,学生掌握印象会更深一些。 汉字输入教学中,单字输入是关键,如何输入汉字拼音,如何选字一定要讲清楚,让学生运用熟练。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掌握词组的输入方法,并能熟练地使用,这一点也很重要,一个输入快的学生,通常喜欢用词组输入汉字。 由于汉字输入是计算机学习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教学中应该在本课让学生对输入汉字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在以后的操作中有意识的加强学生的练习时间和内容。 学会隔音符号的使用是学好本课的关键,也 是难点。 当词组第二个汉字的第一个字母是韵母(如 a等 )时,可能与前面一个字母 (声母 )相拼,形成二义时,要用隔音符,这是使用隔音符的前提条件。 如“西安”一词的拼音 xian可能是“西安”也可能是“先”字的读音,这时一定要用隔音符。 这是必须先讲清的。 讲请这点有助于学生了解和运用隔音符。 隔音符的键位是紧靠“回车键”左边的单引号键或主键盘数字“ 1”左边的“、”鍵。 多字词组的输入方法,与双字词组的输入方法相同,所以不必详细讲解。 教学时,先提示学生:“多字词组的输入与双字词组的输入方法一样”,然后提出问题:“计算机”一 词如何输入。 通过学生“议一议”,让学生自已了解掌握多字词的输入方法,再让学生尝试操作练习,完成“练一练”中的词组练习。 中、英文的切换也是在输入文章时常用的切换方法,这里所说的英文一般意义上是指半角状态下的英文。 中、英文方式与全角、半角方式在不同组合下输入结果是不同的。 如全角英文、半角英文等,在不同状态下,图标的含义要分清。 输入文章不可避免地要输入一些标点符号,在中文文章输入时,这些标点符号一般都是中文符号,中文标点符号的输入要掌握常用中文符号在键盘上的对应位置。 这是要熟练掌握的内容,在以后的学习中要经常 用到。 本课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通过设计整理礼貌用语这一任务,使学生通过学习不仅掌握了智能ABC输入法,还培养了学生讲文明讲礼貌的好习惯。 本人觉得教学的过程安排不是太好。 教学过程的设计不是太合理。 整个过程没有很好的体现出任务驱动这一教学方式。 另外,本课的部分教学内容如果采用问题驱动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问题产生学习的需要,教学效果会不会更好一些呢。 第九课 网上真精彩 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浏览网上信息各种操作的方法 使学生了解网上信息因特网信息资源的丰富的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使学生掌握浏览网 上信息各种操作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 网上玩乐 因特网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信息世界,有文字、图形、声音、图像和动画等各种形式的信息供我们浏览使用。 下面我们一起去网上看一看。 首先我们找到这个工具,桌面- Inter Explorer( ie浏览器) ,然后对着该图标双击打开该程序。 在浏览器地址栏 中输入“网址” ,单击转到,或者按回车。 这样我们就进入了迪士尼乐园网站。 漂不漂亮啊。 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提个醒:浏览器中出现的一个页面 是“网页”网页中可以有文字、图片、声音、动画等。 鼠标指针在网页的某些位置会变为小手形 ,是因为这些位置带有一个“超链接”。 试一试:在网页上移动鼠标指针,当指针变为“小手” 时,单击鼠标,观察有什么现象。 提个醒:超链接网页有的会在浏览器新打开的窗口中显示,有的会在原窗口显示。 这时单击浏览器窗口上方“后退” 或“前进” 按钮,就可以在“浏览”过的网页之间跳转。 二、学生活动 浏览迪士尼网站 浏览中国少年雏鹰网 浏览河北远程教育网 提问:有些网站我们经常需要浏览,怎样才能更方便地找到呢。 我们在访问网站时,可以选择“收藏 —— 添加到收藏夹”,收藏该页的网址,这样在下次浏览时无需输入地址就能很方便的找到。 提醒 :网上的信息服务有些是无偿的,有些是有偿的。 无偿的信息服务是共享的、免费的,我们可以方便的浏览、下载,有偿信息服务不是完全共享开放的,需要我们在网上注册或付费后才能使用。 在浏览中国少年雏鹰网时,可能会遇到网页上有些内容需要付费或注册才能浏览。 所 以我们应该注意网络安全,对一些有偿服务要谨慎使用,最好在父母老师的指导下使用,防止网络骗局。 不要轻易在网上泄露自己的保密信息,留下自己的住址、电话号码、身份证号码等。 教学反思:因特网的出现,给生活增添了无限乐趣,可以在网络上玩游戏、聊天、观看 Flash动画和视频文件,以及听歌曲等,也可以登录各类教育网站进行各种课程的学习。 本课精选迪士尼乐园(娱乐)、中国少年雏鹰网(儿童综合网站)和河北远程教育网(学习网站)三个网站,使学生了解网上信息 因特网信息资源的丰富 的特点,掌握浏览网上信息 各种操作 的方法。 第十课 珍藏雷锋的照片 教学目的: 了解常用搜索网站的网址 学会运用关键词搜索图片 通过保存所需的图片,学会使用快捷菜单中的“图片另存为”命令 能够新建文件夹,并能够熟练地掌握对文件和文件夹进行的移动、复制、粘贴、命名等操作 教学重点与难点: 学会运用关键词搜索图片并保存图片是本课的重点。 文件和文件夹的移动、复制、粘贴、命名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过程: 课堂引入 活动开始前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讲述一些他所知道的雷锋的故事,说一说他心目中的雷锋是什么样子的。 然后引出此次活动的任务 —— 搜索并分类保存 雷锋叔叔的照片。 搜索照片 从这节课开始,学生就开始学习利用网络搜索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了。 教材中提供了两个搜索网站,在默认状态下都是“网页”搜索,教材中并没有提示选择“图片”,教师可根据学生情况安排。 搜索资料时,关键词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 教师指导学生知道同一条信息可以使用不同的关键词进行搜索,使用多个关键词搜索可以相对精确地找到相关内容。 在这里,可以让学生尝试输入不同的关键词,看看所搜到的信息有何异同,例如:输入“雷锋”和“雷锋的照片”。 比较一下用哪个关键词可以更加快捷地找到需要的资料,体会关键词和所搜信 息之间的关系。 打开搜索到的网址,可先让学生欣赏网页上的图片,然后提出下一个任务 —— 保存图片,进而学习新建文件夹。 这里提醒学生这里不需要将打开的网页关闭,只需要最小化即可。 新建文件夹 按照路径“桌面 — 我的文档 — My pictures(图片收藏)”找到并打开文件夹“ My pictures”,按照教材上的办法可建立一个新的文件夹,还可以通过单击菜单栏中的“文件 —— 新建 —— 文件夹”。 新建立的文件夹默认名为“新建文件夹”,对文件夹的重命名常用的办法有三种:一是在刚刚建好文件夹的时候,文件夹的默认名是反白显示的 即为可编辑状态,这个时候可以直接输入文件夹的新名字;二是选中文件夹,单击文件夹名字,当原来的名字为可编辑状态时,就可以给文件夹重命名了;三是通过右击文件夹,选择快捷菜单中的“重命名”。 建好“雷锋照片”文件夹后,需要在这个文件夹下新建“雷锋生活照”、“雷锋学习照”、“雷锋工作照”三个文件夹,以方便的分类保存雷锋的各类照片。 在这里可让学生说一说这四个文件夹之间的关系:主要是“雷锋照片”与其他三个文件夹的关系以及三个文件夹之间的关系,体会文件夹的层次结构以及这样建立文件夹的好处。 保存照片 文件夹建好之后,就 可以把找到的雷锋照片按照文件夹的分类保存起来了。 保存网页上的图片是第一次接触,因为要保存的图片数量不少,所以学生在这一环节可得到充分练习。 教材中介绍了一种方法:右击图片,选择“图片另存为”,找到照片的保存位置(可详细讲述如何在保存对话框中找到保存位置),并给照片命名,例如:“雷锋学习照 1”、“雷锋学习照 2”。 保存图片还可以右击照片,选择“复制”,然后在适当文件夹中右击选择“粘贴”,照片就可以保存起来了,给照片重命名的方法和给文件夹重命名方法相同。 第二个方法在以后的学习中会再次提到,这节课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 况确定是否让学生练习。 将雷锋照片分成三类保存,培养学生信息分类的能力。 教学反思: 第十一课 海底世界图片展 ( 2 课时) 一、教学目标 巩固上节课所学的搜索、下载和分类保存等知识技巧 学习对保存的信息进行分类整理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对自然的探索)能力 向学生渗透对丰富多彩的信息进行分类整理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对自然的探索)能力 三、教学过程 本课设计的活动是上一课活动的延伸。 通过对“海底世界”网页的搜索和整理, 巩固上节课所 学的搜索、下载和分类保存等知识技 巧,学习对保存的信息进行 分类整理,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对自然的探索) 能力,同时使学生对海底世界有一个更 深刻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向学 生渗透对丰富多彩的信息进行分类整理 的意识。 1.网页保存 搜索海底世界的网页时,确定合适的关键词,练习使用上节课学到的搜索技巧。 搜索结果页面中 列出了 所有搜索到的图片缩略图 和 对缩略图的简单描述,如图像文 件 的 名称 和 大 小等。 单 击缩略图,将重新打 开个一个 IE 窗口, 显示了 图片的原始 大 小 ,单击原图即可进入图片所在网页;单 击缩略图下方的文件名称即可直接打开图片 所在网页。 教 师可以引导学生首先一张张保存图片, 复习上节课学习的保存图片的方法,然后提问:如果搜索到的网页上面有许多图片需要保存,怎么才能更简便快捷地把这些图片保存下来。 引入新课“保存网页”的学习。 使 用 IE 浏览网页时,看到有用的资料 ,可以 通过 “ 文件 — 另存为 ” ,指定保存位置和名称后 , 在对话窗口中默认保存为 “ 网 页,全部 ” 的 HTML 文件 , 用这种方法保存网页 后 , 网页 所在文件夹下就多了一个与 网页 同名的 Files 文件夹,在这个文件夹 里保存的 是网页 中 的图片 等素材。 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网页和同名文件夹的关系。 教师在讲述网页的保存时应该提醒:还有其他方 法 可以保存网页。 例 如:单击 “ 保存 网 页 ” 对话框的 “ 保存类型 ” 下拉菜单 , 选择 “Web 档案 ,单一文件 ” ,这样 IE 就会把网页上的所有元素,包括文字和图片集成保存在一个 MHT 类型的文件中; 如果仅仅 为了看文字内容,可以选择 “ 网 页,仅 HTML” ,这 样 就不会保存图片文件夹; 还可以 选择 “ 文本文件 ” 仅保存网页上的文字。 活动时可让学生实际操作,观察几种保存方式的不同。 2.通过缩略图查看图片 菜单栏的“查看”提供了 5 种查看图片的方式:大图标、小图标、列表、详细资料、缩略图。 让学生分别试一试各种方式有什么不同。 教师指导学生了解:缩略图可以 将原图像 按比例缩小显示在窗口中, 不需点击打开就可以方便的浏览和查找需要的图片。 3.信息的分类整理 建立分类文件夹并起名,通过复制、粘贴的方法将需要的图片进行分类整理。 本课设计了让学生通过使用快捷键的方法复制、粘贴图片。 教师可让学生分别使用鼠标菜单操作和快捷键操作进行复制、粘贴,对比两种方法,总结两种操作各自的优缺点。 第十二课 制作生日贺卡 ( 2 课时) 一、教学目标 巩固 学过的网上搜索、文字输入、画图综合知识 在画图工具中添加文字、调整页面、打印文件 二、教学重点 在画图工具中添加文字、调整页面、打印文件 三、教学 过程 本课活 动是制作漂亮的生日贺卡。 活动需要从网上下载合适的 图片,并通过画图工具在图片上写上祝福的话语,最后 将做好的贺卡打印出来。 这节课是将前面学过的网上搜 索、文字输入、画图等做了一个综合练习,也有一些新 的知识点,如在画图工具中添加文字、调整页面、打印 文件等。 1.在画图工具中打开图片 将网上搜索到的图片在画图工具中打开,教材提供了如下方法: 1.通过画图工具菜单栏上的“文件 — 打开”,找到要打开的文件之后,单击“打开”,或者直接双击要打开的文件,这样打开的图片,画布大小与图片大小相同,引导学生通过选中图片 周围小点,拖动鼠标调节画布大小。 在这里要注意文件格式的选择,图片有很多 种格式,有时会找不到需要的图片,将“文件类型”设为“所 有文件”即可。 2.右击网页上的图片,选 择快捷菜单中的“复制”,然后选择画图工具中“编辑 — 粘 贴”。 这种方法,有时会出现画布不符合图片大小要求,此时会弹出对话框“剪贴板中的图像比位图大。 想扩大位图吗。 ”(可以理解为位图大小代表画布的大小),选择“是”,画布就根据所粘贴图片的大小自动调整,如果选择“否”,所选图片将无法完整复制。 这几种方法可让学生都去尝试,培养使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习惯。 教师可鼓励学生自己绘制美丽的贺卡,还需提醒学生掌握时间,最好是在一节课的时间内把自己的任务完成。 2.编辑图片 编辑图片时涉及到在画图工具中输入并设置文字。 前面所学的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