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县域中心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调研报告内容摘要:

城市功能区块有各自的建设融资平台相比,我们的建设融资主体较为单一。 目前城建发展总公司的负债较大,累计达到 17 亿元,相当于 2020 年我县地方财政收入的 倍。 而且,到目前为止,仍有 4 个安置小区不能按时交付,涉及违约金 8000 万元,拆迁户拿了补助 还说“政府讲话不算数,拆了多年仍住无所居。 ”这既影响政府诚信,又影响社会稳定。 另外,我县的融资模式也较为单一,缺乏创新,没有引入其他机制。 城市文化建设不够,缺乏个性与特色。 城市建设缺乏个性与特色,特别是武康作为一个新建城市,建设缺乏文化特色。 如房屋建筑立面普通、色彩杂乱,缺少风格,没有个性,标志性建筑没有。 作为德清县引以自豪的沈约、孟郊、管道升、俞平伯等文化名人,苕溪孕育的防风文化、前溪歌舞、良渚文化、瓷文化,以及陆羽在 1000 多年前就提到的小山寺等茶文化,都没有在城市建设中得到体现,城市缺 乏文化内涵。 并且,城市中的公共文化体育设施严重欠债,市民对此颇有意见。 外来人对武康的一般评价是“生态环境好,城市新”。 “生态环境好”,这是对自然资源禀赋的肯定,并不是对城市规划建设成果的肯定。 随着时间的流逝,缺乏城市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的建筑物终究会变旧。 城市有特色才有魅力,有特色才有品质,有特色才有灵魂。 没有特色的城市最终很可能成为一座“水泥森林”。 城市管理体制不顺,创建管理工作难提升。 我们的城市在不断扩大,城市化水平在不断提高,而城市管理却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部门职能交叉、条块分割、职责不清、 协调不力的问题。 目前,县城管局、县城管办、县城管联合执法大队实行一套班子三块牌子,承担着市容市貌管理、交通秩序管理、公共秩序管理、城建监察管理等职能。 但它却不是城市管理的执法主体,城建执法也是受建设局委托。 对照《德清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理顺城市管理体制和机制的通知》(德政办发( 2020) 102 号)的要求,有关部门还没有完全把涉及城市管理的相关职能集中到县城管局统一执法,造成城市管理的“责、权、利”不相统一,城管部门很难“硬着腰板执法”,给城市创建成果的保持和提升带来困难。 三、对策建议 面对现状,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寻找和把握机遇。 要清楚地看到,当前的客观环境给我们城市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一是申嘉杭高速将于今年交付使用;杭宁城际铁路正在实施建设中;杭州二绕线型也正在选定之中,到时将自西向东穿德清而过;全长 公里的京杭运河四改三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该工程穿新市镇区达 10 公里,为带动新市运河两岸的开发,拉大城市框架提供了重大历史机遇。 二是杭州提出 “城市东扩、旅游西进、交通北拓”战略,县委县政府也及时地提出了“接轨沪杭”,打造“杭州北区、创业新城”的战略目标,为融入 围绕上海形成的甬嘉苏通、杭湖宁、环太湖等新的经济轴线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 因此,我们要调整思路,做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这篇大文章。 (一)超前、大手笔规划定位中心城市和副中心城市,并严格规划实施。 一是进一步拉大城市框架。 超前大手笔规划建设有利于职能部门统一整合资源,加强用地保障。 根据我县目前客观环境的变化,城市规划建设急需调整规划定位。 我们要以“大手笔、大气魄、大规划”的要求,舞活规划“龙头”,加强规划宏观调控作用,严格规划实施刚性,尽快实现县域规划一张图,城乡规划全覆盖。 德清作为杭州都市经济圈的 重要节点城市,考虑与大杭州功能的对接,建议把县城定位为“杭州北区、创业新城、休闲天堂”,使德清成为杭州大都市经济圈北部生态人居、休闲服务、创业新城,并请专家研究确定。 中心城市总体结构从“一城一区一湖”的块状布局向“三区一湖”(武康核心主城区、站场新区、临杭工业区、下渚湖)的组团环抱的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