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中小学生体检工作总结内容摘要:

一团烟雾;但杨柳的 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 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 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 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 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 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 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 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 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鷁首徐回,兼传羽杯;欋将移而藻挂,船欲 动而萍开。 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 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 “ 过人头 ” 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 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 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在北京住了两年多了,一切平平常常地过去。 要说福气,这也是福气了。 因 为平平常常,正像 “糊涂 ”一样 “难得 ”,特别是在 “这年头 ”。 但不知怎的,总不时想着在那儿过了五六年转 徙无常的生活的南方。 转徙无常,诚然算不得好日子。 但要说到人生味,怕倒比平平常常时候容易深切地感着。 现在终日看见一样的脸板板的天,灰蓬蓬的地。 大柳高槐,只是大柳高槐而已。 于是木木然,心上什么也没有。 有的只是自己,自己的家。 我想着我的渺小,有些战栗起来。 清福究竟也不容易享的。 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 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 走路,说话,都要费很大的力气。 还不能如意。 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说 是一团火。 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 “一部《十七史》,从何处说起, ”正可借来作近日的我的注脚。 昨天忽然有人提起《我的南方》的诗。 这是两年前初到北京,在一个村店里,喝了两杯 “莲花白 ”以后,信笔涂出来的。 于今想起那情景,似乎有些渺茫。 至于诗中所说的,那更是遥遥乎远哉了,但是事情是这样凑巧:今天吃了午饭,偶然抽一本旧杂志来消遣,却翻着了三年前给 S 的一封信。 信里说着台州,在上海,杭州,宁波之南的台。 这真是 “我的南方 ”了。 我正苦于想不出,这却指引我一条路,虽然只是 “一条 ”路而已。 朱自清《一封信》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 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 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 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 ?又藏在何处呢 ?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 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 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 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载自《匆匆》 这时我们都有了不足之感 ,而我的更其浓厚。 我们却只不愿回去,于是只能由懊悔而怅惘了。 船里便满载着怅惘了。 直到利涉桥下,微微嘈杂的人声,才使我豁然一惊。 那光景却又不同。 右岸的河房里,都大开了窗户,里面亮着晃晃的电灯,电灯的光射到水上,蜿蜒曲折,闪闪不息,正如跳舞着的仙女的臂膊。 我们的船已在她的臂膊里了。 如睡在摇篮里一样,倦了的我们便又入梦了。 那电灯下的人物,只觉像蚂蚁一般,更不去萦念。 这是最后的梦。 可惜是最短的梦 !黑暗重复落在我们面前,我们看见傍岸的空船上一星两星的,枯燥无力又摇摇不定的灯光。 我们的梦醒了,我们知道就要上岸了。 我们心 里充满了幻灭的情思。 载自《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 他少年出外谋生,独力支持,做了许多大事。 那知老境却如此颓唐 !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 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 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 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 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 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 “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利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 ”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 褂的背影。 唉 !我不知何时 下面为朱自清的散文欣赏,不需要的朋友可以下载后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