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员考试试题内容摘要:
; - 16mm 9.矿质混合料的最大密度曲线是通过试验提出的一种( BC )。 A、实际曲线 B、理论曲线 C、理想曲线 D、理论直线。 沥青类(二) 一、填空题 5 1.沥青老化后,在物理力学性质方面,表现为针入度 增大 ,延度 减小 ,软化点 升高 ,绝对粘度 ,脆点 等。 2.石油沥青的三大技术指标是(针入度)、( 软化点 )、( 延度 ),它们分别表示石油沥青的( 粘)性、( 热稳定 )性和( 塑 )性。 二、判断题 1.针入度数是表征沥青的的温度稳定性指标,针入度指数校大,路用性能较优。 ( √) 2.软化点即能反映沥青感温性的指标,也是沥青粘度的一种量度。 ( ) 3.对于 AH70沥青,针入度越大,软化点越高,延度越大。 ( ) 4.对于测定针入度 大于 200 的沥青试样,应做 3 次 平行试验,在同时试验数量较多、标准针不够时,允许 使用一个标准针,但必须洗干净才能进行下一个 平行试验检验。 ( ) 5.测得两种沥青的粘滞度分别为: A、沥青 C560= 50S, B、沥青 C560= 100S,则 A的粘结力大于 B。 ( ) 6.在沥青延度试验中,发现沥青浮于水面,应向水中加入酒精。 ( √) 7.沥青混合料中矿料的有效密度应大于表观密度。 ( √) 道路石油沥青的标号是按针入度值划分的。 ( √) 三、选择题 1.沥青与矿料粘附性试验试用于评定集料的( C )。 A、抗压能力 B、抗拉能力 C、抗水剥离能力 D吸附性 2.沥青旋转薄膜加热试验后的沥青性质试验应在( A ) B、 90h C、63h D、 3d 3.我国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按 A 试验项将其划分为五个标号。 A .针入度 B .软化点 C .延度 D .密度 4.针入度的试验条件有 ABC。 A .标准针及附件总质量 100g B .试验温度 25℃ C .针入 度试样时间 5S D .针入试样深度 5.软化点的试验条件有 AC。 A .加热温升速度 5℃ /min B .试件直径 C .加热起始温度 5℃ D .软化温度 6.延度试验条件有 BC。 A . 拉断长度 B .拉伸速度 C .试验温度 D . 试件大小 7.沥青密度试验温度为 C。 A .10℃ B .25℃ C . 15℃ D .20 ℃ 8.试验测得沥青软化点为 ℃ ,试验结果应记为 B。 A .℃ B .81℃ C . 82℃ 用标准粘度计测沥青粘度时,在相同温度和相同孔径条件下,流出时间越长,表示沥青的粘度( A) A、越大 B、越小 C、无相关关系 D、不变 针入度指数越大,表示沥青的感温性( B )。 A、越大 B、越小 C、无相关关系 D、不变 1可用( AD )指标表征沥青材料的 使用安全性。 A、闪点 B、软化点 C、脆点 D、燃点 沥青类(三) 二、判断题 1.在用表干法测定压实沥青混合料密度试验时,当水温不为 25度时,沥青芯样密度应进行水温修正。 ( √) 6 2.车辙试验主要是用来评价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 3.沥青混合料中矿料的有效密度应大于表观密度。 √ 4.马歇尔稳定度试验时的温度越高,则稳定度愈大,流值愈小。 5.表干法适用于 ACII型、 ATPB型较密实吸水率小的沥青混合料试件的毛体积相对密度。 6.我国现行国标规定,采用马歇 尔稳定度试验来评价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 √ 沥青混合料的试验配合比设计可分为矿质混合料组成设计和沥青最佳用量确定两部分。 √ 三、选择题 1.测定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试验是( C ) A、 车辙试验 B、沥青混合料保水率试验 C、残留稳定度试验 D、马歇尔稳定度试验 2. SMA的主要优点有( B ) A、抗滑耐磨 B、空隙率小 C、抗疲劳 D、高温抗车辙 E、低温抗开裂 3.用来检测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试验有( A ) A、冻融劈裂试验 B、车辙试验 C、马歇尔稳定度试验 D、 饱水率试验 4.沥青混合料的主要技术指标有( ABCD ) A.高温稳定性 B、低温抗裂性 C、耐久性 D、抗滑性 5.我国现行规范采用( A )、( )和( )等指标来表示沥青混合料的耐久性。 A. 空隙率、饱和度、残留稳定度 B、稳定度、流值和马歇尔模数; C.空隙率、含蜡量和含水量 D、针入度 6.沥青混合料稳定度试验对试件加载速度是 D。 A . 10mm/min B . 50mm/min 7. 沥青混合料稳定度试验温度是 B。 A .50℃ B . 60 ℃ C . 65℃ D . 80℃ 8.随沥青含量增加,沥青混合料试件密度将 B。 A .保持不变 B .出现峰值 C .减少 D .增大 9.随沥青含量增加,沥青混合料试件饱和度将 D。 A .保持不变 B .先出现峰值后出现谷值 C .减少 D .增大 10. 随沥青含量增加,沥青混合料试件空隙率将 C。 A .增加 B .出现谷值 C .减少 D .保持不变 12.沥青混合料的主要技术指标有( ABCD ) A.高温稳定性 B、低温抗裂性 C、耐久性 D、抗滑性 13.离心分离法测定沥青混合料中沥青含量试验中,应考虑泄露入抽提液中矿粉的含量,如果忽略该部分矿粉质量,则测得结果较实际值( A ) A、 大 B、小 C.相同 石灰类习题 一、填空题 1.石灰熟化时释放出大量( );体积发生显著( ),石灰凝结硬化时体积产生明显( ) 2.石灰按其氧化镁含量,分为(钙质)和 (镁质 )两大类石灰 二、判断题 2.生石灰的主要 化学是成份是 Ca( 0H) 2,熟石灰的主要化学成份是 CaO。 ( ) 3.气硬性胶凝材料只能在空气中硬化,水硬性胶凝材料只能在水中硬化。 ( ) 7 4.石灰 “陈伏 ”使为了降低熟化时的放热量。 ( √ ) 三、选择题 1. GB159479 标准规定,钙质生石灰的有效氧化钙含量为 68%,该生石灰为( A )级。 A I级 B II级 C III级 D 等外灰 3.有效氧化钙测定中 ,酚酞指示剂加入试样溶液中 ,溶液呈 D 色。 A .黄 B .红 C .玫瑰红 D .粉红 4. EDTA滴定法快速测定石灰土中石灰剂量试验中 ,钙红指示剂加入石灰土和氯化铵反应中 ,溶液呈 A 色。 A .玫瑰红 B .黄。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员考试试题
相关推荐
B、 10% C、 15% D、 20% ( B) 有关 A、天然含水量 B、土粒组成特征 C、天然密度 D、天然孔隙比 123.室内 CBR试验,试件应饱水的昼夜数为( D ) B. 2 C. 3 D. 4 124. 绘制 CBR 单位压力( P)与贯入量( L)的关系曲线,出现凹曲时应 ( A )。 125. 室内 CBR 试验,荷载板共需加几块( D ) B. 8 C. 10 D. 4
ABCD )。 A.同一分析试验室 C. 同一试验方法 D. 同一试样 ,室间允许差的条件指( ACD )。 A.两个试验室 C. 同一试验方法 D. 同一试样 ( ABC )。 A. 比重瓶法 C. 精密密度计法 150. 比重瓶法测定混凝土外加剂密度,比重瓶的容积为( BC )。 A. 20ml C. 50ml D. 100ml 151. 比重瓶法测定混凝土外加剂密度,测试条件为( ABD
) 一般情况下,当水泥混凝土坍落度大于 70mm 时,用人工成型 150mm 的立方体试件,将拌和物按三层装入 试模,并且每层插捣 25次。 ( ) 3水泥越细越好,但过细却会增加水泥的生产成本。 ( ) 3新拌水泥混凝土工作性的评价方法为坍落度法。 ( ) 3两种砂子的细度模数相同,它们的级配不一定相同。 ( ) 3进行粘附性试验的矿料,首先用洁净水洗净;然后置于温度为 105177。 5℃
度。 11. 核子仪用散射法测定密度时,应在表面用钻杆打孔。 ( ) 正确 错误 该题您未回答 :х 该问题 分值 : 1 答案 :错误 [解析 ] 当用散射法测定时,不需要打孔,应用细砂填平测试位置路表结构凹凸不平的空隙,使路表面平整,能与仪器紧密接触。 12. 对于空隙率较大的沥青碎石混合料试件,应用表干法测定其密度。 ( ) 正确 错误 该题您未回答 :х 该问题分值 : 1 答案 :错误
交替检测。 沥青路面车辙 * 1 允许偏差: ≤10mm。 每处每车道至少测 1个断面。 沥青路面渗水系数 2 每处不少于 1点。 砼路面强度 3 每处不少于 1点。 砼路面相邻板高差 * 1 每处测膨胀缝位置相邻板高差不少于 3点。 平整度 * 2 高速、一级公路连续检测。 抗滑 * 2 高速、一级公路检测摩擦系数、构造深度。 厚度 3 每处不少于 1点。 横坡 1 每处 12个断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