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施工测量方案内容摘要:

角的观测正倒镜六 个测回中误差≤177。 ″,每条附合导线长度必须往返观测各三次读数,在允许值内取均值,导线全长闭合差≤177。 1/30000。 2)、洞内导线测量 隧道洞内导线控制测量在洞外控制测量的基础上,结合洞内施工特点布设导线,以洞口投点为起始点,沿中线布设,形成导线环。 导线边长根据测量设计的要求并考虑实际通视条件,选择长边布设。 导线点布设在施工干扰小、稳固可靠的地方。 由洞外向洞内的测角、测距工作,在夜晚或阴天进行,洞内的测角测距,在测回间采用仪器和觇标多次置中的方法,并采用双照准法(两次照准、两次读数)观测。 照准的目标应 有足够的明亮度。 并保证仪器和反射镜面无水雾。 洞内导线平差,采用条件平差或间接平差,也可采用近似平差。 洞内导线的坐标和方位角,必须依据洞外控制点的坐标和方位角进行传算。 高程控制 高程控制点的布设是利用平面控制点的埋石,如特殊需要时进行加密,其布置形式也为附和水准线路。 精密水准点的复测按四等水准控制。 观测精度符合偶然误差177。 2mm,全中误差177。 4mm,往返闭合差≤177。 8 ( L 为往返测段路线段长,以 km 计)。 两次观测误差超限时重测。 当重测结果与原测成果比较不超过限值时,取三次成果的平均值。 洞内高程必须由洞外高程控制点传算。 每隔 100~ 150 米设立一对高程控制点。 洞内高程采用水准仪进行往返观测。 并定期进行复测。 放样洞内开挖断面、钢支撑定位 隧道开挖采用全站仪进行中线放样及水准仪进行高程测量。 开挖面至预计贯通面 100 米时,开挖断面可适当加宽(加宽值不超过隧道横向贯通误差限差的一半。 初期支护完成后,采用断面检测仪对开挖断面 进行检查,发现欠挖后及时报与施工班组处理。 仰拱断面由设计高程线每隔 (自中线向左右)向下量出开挖深度。 放样衬砌断面 隧道立模衬砌前,必须对衬砌段进行中线放样和高程测定。 并标注特殊部位的高程位置。 隧道衬砌施工完成后,必须对衬砌段进行中线放样和高程复合,并测出衬砌后的净空断面。 贯通误差的测定及调整 为确保施工进度和改善施工环境,项目部采用进出口两方相向掘进,考虑出口施工条件比较好,预计贯通点为 YK1+400,取 YK1+400的理论坐标为贯通点,由两端导线分别测量该点坐标,测量该点横向贯通误差、纵向贯通误差、水平角求算方位角贯通误差和高程贯通误差。 隧道贯通误差 式中: m 外 — 控制网误差对横向贯通误差影响值; m1— 由进口计算的影响值; m2— 由出口计算的影响值; mβ — 由控制点放设中线时理论高度中误差; 隧道贯通后,中线和高程的实际贯通误差,应在未衬砌地段调整,调线地段的开挖和衬砌,均应以调整后的中线和高程进行放样。 因本隧道贯通面处于直线段,因此中线采用折线法调整并符合《测规》表4 . 的规定。 通过导线测得的贯通 误差按下述要求调整: ( 1)、方位角贯通误差分配在未衬砌地段的导线角上; ( 2)、计算贯通点坐标闭合差; ( 3)、坐标闭合差在调线地段导线上,按边长比例分配,闭合差很小时按坐标平差处理; ( 4)、采用调整后的导线坐标作为未衬砌地段中线放样的依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