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市政工程总体施工组织设计内容摘要:

位臵和规定的尺寸做好放样和复核工作。 砖材必须湿润。 砖砌体 M10 水泥砂浆,随拌随用,而且要在砂浆初凝前用完。 砌砖时应随时将挤出的砂浆刮平,并将砖墙表面残余砂浆及时清除干 净。 沟管上半圈墙体应砌拱圈高为 25cm,砌砖时应由二侧向顶部合拢,管口要洁净,砂浆厚度要均匀,并填嵌密实。 砖墙砌体砌至一定高度时,要采用 1: 2 水泥砂将进行内外抹面。 粉刷工作分二道工序进行,先刮糙打底抹光,粉刷宜先外壁后内壁,刮糙厚度一般在 10mm以下用直尺刮平,木抹搓平,表面应粗糙或划出纹路,刮糙的水泥砂浆凝结后及时抹光,并注意湿治养护,不得不起壳,裂缝现象。 检查井流槽采用砖砌流槽,两肩向中间落水,采用砖砌筑时,必须用 1: 2 水泥砂浆抹面。 ( 7)土方回填 ① 、在基槽清理完毕后,开始回填施工前 ,必须报监理工程师验收,签认隐检单后,方可回填,不得擅自回填。 ② 、用符合设计要求的填料回填沟槽,严格对压实度、宽度和厚度进行控制和检验。 ③ 、管道沟槽回填时,现场配臵质检试验人员检验,每回填一层及时进行检验,将检验单报监理抽查验收,合格后在报验单上签字确认,未经抽验合格,不进行下层回填。 11 二、中水管道工程: 我项目部将给水、中水管道工程作为关键(特殊)部位进行控制。 主要施工方法及措施如下: 中水管道工程: 本工程中水管道管径 ≤DN300 的管 道、管配件,采用聚乙烯( PE100)管,管道接口采用电熔连接。 中水管位于道路两侧人行道下,经一路~ K7+210 段,距道路中心线 ;K7+210~ K8+360段,距道路中心线 ,其管道覆土不小于。 管道基础:采用 120度砂石基础,管底砂垫层厚度为 150mm,压实不小于 90%,基础宽度为 DN+600mm。 当管径大于 500mm时,基础宽度为 DN+800mm。 施工注意事项: ( 1)管道附属构筑物:无地下水时,各类管道附属构筑物均采用砖砌,并采取保护措施。 有地下水时,各类井均采 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并采取保温措施。 ( 2)井盖及盖座:当井位于机动车道时,采用 Ф800高强度复合材料井盖及盖座,位于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绿化带时采用 Ф800普通强度复合材料井盖及盖座。 位于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的各类井井顶应与所在位臵处周围路面相平,绿化带内的各类井井顶标应高出所在位臵处周围地面。 ( 3)有地下水时,支墩、井室等所有与地下水接触的混凝土结构构件表面刷冷底子油两道,热沥青两道防腐。 ( 4)埋入土中的法兰及螺栓涂无毒防锈漆两道,并用 防腐。 ( 5)管道 验收:管道施工完成后,须进行管道水压试验,管道设计工作压力为 ,给水管试验压力为。 ( 6)管道回填:管道安装完成并经检验合格后,沟槽应及时回填。 回填前应清除沟槽中的杂物。 回填材料可采用符合压实度要求的原状土,管道两侧和管顶上 500mm 范围内应采用轻型压实机具夯实,严禁单侧回填,每层回填厚度200mm,密实度应达到 95%,且不得含有大于 50mm 的砾石、碎砖等坚硬物质及各类有机物质。 管顶以上 500mm至路基底范围内,压实度应达到 90%。 当挖出的土不能达到以上压实度要求时,须更换回填材料。 ( 7)在管道弯头、三通等处设臵支墩,支墩应设臵在原状土上,并保持支墩和土体的紧密接触。 12 具体施工方法及工艺如下: 1)、施工流程: 测量放线 —运、摆管 —沟槽开挖 —管道安装 —井室砌筑 —管道回填 —管道试验—管道冲洗 —管道接头 —消火栓安装。 2)、测量与放线 依据设计中心桩及图纸,准确放出开槽边线,每隔 30 米设一中心桩,并在管线节点、地下障碍处和特殊地段加设中心桩。 中心桩应设有明显标志,必要时应栓桩记录。 管道高程控制,依据设计单位提供的水准点 ,每 150 米引测一临时水准点,临时水准点应设在稳固,不宜破坏的地方,临时水准点必须经闭合达到闭合标准要求方可使用。 3)、运、摆管 管材、管件运到工地后,应经现场质检人员及材料员对其外观质量和几何尺寸进行检查,达到要求后将管材吊放在距沟槽边大于 米处一字排开,并将各种管件按图纸要求吊放在所需地点。 如一些地段不能按上述要求一字排开,也可集中摆放,然后再进行二次倒运。 吊放时应设两个吊点,放臵要平稳,不能碰撞。 4)、沟槽开挖 沟槽采用人机开挖方法,沟槽开挖宽度、坡度根据土质情况确定,管道覆土严格 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 沟槽排水采用明槽排水沟集水井排水。 5)、管道安装 a、管道采用热熔连接方式。 b、管道安装前应对管材的外观质量进行检查,管及管件表面不得有裂纹,不得有妨碍使用的凹凸不平的缺陷,承口的内工作面和插口的外工作面应光滑,轮廓清晰,不得有影响接口密封性的缺陷。 c、下管前,应清除承口及插口工作面的油污、飞刺、铸砂及凹凸不平的铸瘤,并烤去承、插工作面部位的沥青涂层。 d、管道接口所用的橡胶圈不应有气孔、裂缝、重皮或老化等缺陷。 e、下管采用吊车,在专人指挥下进行。 首先把胶圈安装 在承口上(胶圈凹面与承口凸面对齐),然后用两套 3T~ 5 T 吊链,将插口推入承口,推入深度应达到标记环位臵,并复查与其相邻已安好的第一至第二个接口推入深度。 f、承插接口环形间隙应均匀,承插口间的纵向间隙不应小于 3mm,当管道曲线安装时, 13 接口允许转角 ≤3176。 g、管道安装时,应将管节的中心及高程逐节调整正确,安装后的管节应进行复测,管道安装允许偏差为轴线位臵 30mm,高程 177。 20mm。 h、管道暂时停止安装时,两端应临时封堵,以防止异物进入管内。 i、弯头、管 端堵板、三通后背处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加固。 j、闸阀安装应牢固,严密,启闭灵活,与管道轴线垂直。 6)、井室砌筑 检查井基础与管道基础同时施工,根据排水标准图集确定基础混凝土标号及尺寸,使用钢模板及 1010 方木支模。 管道安装完成,且检查井基础养护结束,开始砌筑检查井,砌筑时井内的流槽与井壁同时砌筑。 砌筑圆井时,随时量测直径尺寸,收口时检查井为三面收进,每层砖收进控制在 4~ 5cm。 井体的楔形缝用适宜的砖块填塞,砂浆饱满。 井室内的踏步,安装前刷防锈漆,在砌砖时用砂浆埋固,不得事后凿洞补装,砂 浆未凝固前不得踩踏。 砖墙勾缝时,砂浆塞入灰缝中,压实拉平,深浅一致,横竖缝交接处平整。 凹缝比墙面凹入 34 毫米,勾完一段及时将墙面清扫干净,灰缝不得有搭茬、毛刺、舌头灰等现象。 井墙抹面分层压实。 7)、管道回填 管道两侧回填时,要求两侧同时回填以防管道中心线偏移。 回填材料需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回填土应分层夯实,分层厚度取 2030 厘米,管顶以上 50 厘米内回填土只允许用人工夯实。 管道回填胸腔以下部分及胸腔至管顶以上部分压实度均应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8)、管道试验 管道安装完毕且未全部回填土 前应进行管道水压试验。 管道试验压力为管道工作压力的 2 倍,保持恒压 10 分钟,检查接口、管身无破损及渗漏现象为合格。 管道试验前,先将管道内灌满水,在不大于工作压力的条件下进行充分浸泡,浸泡时间不得小于 48 小时,同时排净管道内的空气。 而后将管道压力逐级升至试验压力。 试验用的压力表,应在校验有效期内,其精度不应小于 级,表的满刻度值应为被测最大压力的 倍,压力表不得少于 2 块。 试压时,管端堵板后背由 1 台 20T 千斤顶与加固后的后背连接,确保打压时后背的稳定。 14 三通及弯头处在试压前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加固。 9)、冲洗消毒 本工程给水管道水压试验后,竣工验收前均应冲洗消毒。 冲洗时应避开用水高峰,首先以流速不小于 ,直至出水口处浊度、色度与入水口处冲洗浊度、色度相同为止。 管道应采用含量不低于 20mg/l 氯离子浓度的清洁水浸泡 24 小时,再次冲洗,直至水质管理部门取样化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10)、管道连接 施工前应与管理部门联系,在其协助下,确定各接头点的详细位臵,并提前挖出探坑,落实管线的具体位臵、高程。 停水接头尽量安排在晚上进行,项目部作好施工人员、机械设备、物资供应,确保接头顺利完成。 接头时作好排水工序,严禁污水回灌管道。 三、热力管道工程: 本热力管道为阿大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一级热力管网。 供热介质为热水,设计温度供水 150℃ ,回水 100℃ ,设计压力 ,属 GB2 级压力管道。 总槽长为约 ,管径 DN1200。 热力部分: 本工程供热管网敷设方式为直埋冷安装,有补偿安装敷设。 管网沿线各检查井,固定墩及管槽的定位、定线均按照规划局给定的位臵确定,宜采取整体放线、统一开挖,以统筹 调整施工中碰到的地下障碍。 供、回水排列顺序,按供热方向依右供左回布臵,施工中请特别注意,具体位臵详见设计图。 一级管材 DN≤200,选用 20无缝钢管, DN> 200,选用 Q235B螺旋缝埋弧焊钢管。 对直埋管埋深要求: 由于地形变化较大,其地形标高可能有误差,管道埋深可适当调整。 但一般应按设计图纸进行施工,以了止管道内产生过大的轴向应力或引起管发生纵向失稳,管道应敷设在冻土层 ,如不满足最小覆土深度要求时,需采取保护措施。 对管沟开槽及回填的要求: ( 1)开槽净深要考虑夯实裕 量,避免再次回填。 ( 2)覆土前管道试压应达到《城镇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验收合格标准。 ( 3)本工程管道安装深度低于地下水位,基底应敷设天然级配砂石材料,增加基底强度, 15 保证土壤密实度。 ( 4)管底铺设 200mm厚的中粗砂,管道胸腔部位填砂或过筛细土。 填土时其颗粒应小于 20mm,回填砂或细土的范围为保温管顶以上 200mm 以下的部位,其他部位可回填原土夯实。 ( 5)管材底敷设的天然级配砂石及细砂需碾压夯实。 ( 6)胸腔回填时,要求两侧同时回填,以防管道 中心线偏移。 回填要求分层夯实,人工夯实每层 200250mm,机械夯实每层 250300mm,回填土密度应按设计规定。 对管接头工作坑的要求: ( 1)为方便管接头的施工,对于沿线所有管接头处,按右图要求做好工作坑。 ( 2)管接头处理完毕后,对工作坑的回填,可采用水撼砂方法分层夯实。 对管沟开槽降水的要求: 对于本工程地下水位较高的地方,管沟开槽时必须采取整体降水措施,将开槽部位的地下水降低到槽底以下方可施工。 预制保温管安装时的下管方法: ( 1)预制保温管 可单根吊入管槽内安装,也可以两根或多根组焊完后吊入管槽内安装。 2根以上管道组装宜在加工厂或平坦的地面组装。 ( 2)预制保温管下管时,宜用吊车下管或用二台吊车抬管下管,但吊点的位臵应按平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