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xxx甘肃省瓜州县良源种畜禽繁育有限责任公司良种肉羊繁育场扩建项目20xx5内容摘要:

行列。 瓜州县委 县 政府对发展肉羊产业高度重视,立足于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从战略高度提出把养羊业作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加以培育,制定具体政策措施予以扶持,肉羊养殖业取得了较快发展, 2020 年 全 县 羊饲养量达到 86 万只 , 其中存栏 万只、出栏 万只。 尽管养羊历史悠久,但肉羊养殖规模化发展起步较晚,产业化程度低,只有建设单位一家种羊场,良种工程建设滞后,不但良种供应不足、覆盖面低,而且优质种羊种性退化、原种种群逐渐缩小,肉羊养殖产肉率、生产效益低,生产技术水平不高。 建设 良种肉羊繁育场扩建项目 ,立足于 当地滩羊 品种资源及 肉羊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通过引种、选育、提纯、复壮,扩大优质肉羊种群数量和良种供应,并围绕规模经营、安全生产、提高质量、产业优化升级的目标,加强肉羊良种繁育生产设施建设及配套基础设施的完善,有 效改善繁育生产条件,为瓜州县及周边县 市 区 7 提供充足肉羊良种供应,加速肉羊生产良种化进程,示范带动更多农户通过使用优质品种进行肉羊高效养殖,带动肉羊养殖的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以肉羊养殖业的跨越式发展从而推动瓜州县畜牧业及当地经济快速发展。 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瓜州县属内陆性干旱荒漠气候,是一个半农半牧业县,广大农牧户有养羊的传统习惯和经验,特别是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群众以扩张数量提高效益,主要以发展山羊为主,山羊数量占全县羊饲养量的 35%以上,全县羊只饲养量达 到 72万只, 90%为放牧饲养,一段时期草原超载放牧,退化、沙化、盐渍化十分严重。 2020年以来,实施退牧还草工程,草原实行禁牧休牧,大力发展舍饲养殖,开展品种改良建设养殖小区,舍饲棚圈,急需要适合棚圈饲养的种羊,而瓜州县现有种羊供应远不能满足需要。 因此,通过项目建设,加快当地品种改良,是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 有利于深化产业结构调整,促进项目区农户和移民持续增收 瓜州县是 一个半农半牧业县 ,农业耕地面积有限,由于受自然环境、气候条件、生产方式等因素的影响,粮食产量和农 民增收受到制约,一些地方农民生产生活还不稳定。 特别是从 1983年开始,随着第一批“两西”项目移民在瓜州县安家落户,瓜州县积极响应国家、省委、省政府的“兴西济中”战略部署,全力支持全省重点工程建设,先后妥善接受安置疏勒河项目移民、九甸峡库区移民以及部分外来租地农民 18131户、 ,使移民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 58%,占全县农村人口的 %。 移民乡村由于生态环境脆弱,耕种土地盐碱化、沙化、荒漠化不断加剧等问题,多数移民乡人均纯收入在 500元 — 1700 8 元之间,绝大多数处于贫困线以下。 瓜州县所处的地理位置和 环境条件,土地、水源、空气无污染;种植小麦、玉米 、 棉花、 甘草 为主的农作物秸秆和饲草料资源丰富,发展畜牧养殖业和生产无公害畜产品具有优越条件。 为使项目区农民和移民群众早日脱贫致富,探索出了养羊短平快的致富之路,同时,走“养羊多,肥料多,土地改良快,种植效益好,作物秸秆多,养更多羊,取得更大效益”的农牧互补,良性循环的发展路子。 而且,近年来,随着农业的快速发展和农业高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农民逐步认识到使用优质品种发展肉羊养殖的独特优势和可观效益,农业生产开始由传统品种、产业向优势资源、特色产业的新领域扩张,优势产 业肉羊养殖不仅为地方增加了财政收入,也使养殖农户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0年,全县养羊业产值占到畜牧业总产值的 %, 50只以上养羊场户 3344户、百只以上养羊场户达 2550户、千只以上养羊场户 5户、 1020只基础母羊繁育户 7906户,立足于资源优势和比较优势,推广使用优质种畜进行肉羊高效养殖已成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现实选择。 瓜州县养羊业取得较快发展,但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和良种工程建设滞后,良种覆盖面低,肉羊养殖产肉量低、生产效益不高;肉羊品种退化、养殖经济效益低下,优质肉羊种群数量减少及 肉羊良种繁育供应不足难以满足肉羊养殖业快速发展的需要,严重影响了农民养羊的积极性和经济收入的增加。 建设 良种肉羊繁育场扩建项目 ,充分发挥产业优势和资源优势,通过良种繁育生产设施及配套基础设施的完善,改善繁育生产技术条件,扩大肉羊种群存栏规模和生产能力,增加优质种羊供应,提升养殖经济效益;通过良种供应和生产示范,带动更多农户和移民从事肉羊养殖的产业化经营而持续增收;普及应用肉羊养殖新品种、新 9 技术、新工艺,进一步促进肉羊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有利于提升产品质量档次,保障畜产品市 场有效供应 瓜州县位于河西走廊 最 西端,处在 “丝绸之路 ”的咽喉要道 ,全县总人口 万人 , 城市人口占 1/4;境内有控股的国内大型风电企业等单位鼎足相邻,大中企业聚集,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大型企业生活基地的扩大建设,人口数量和对羊肉等畜产品的消费需求将呈快速增长。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改变,对羊肉等畜产品的消费不仅局限在数量的满足,更注重产品的质量、卫生和食用安全,迫切需要无污染、无公害畜产品的生产和供应。 瓜州县 具有肉羊养殖业发展的基础,但由于肉羊品种退化、生产性能差、饲养管理粗放等导致养羊生产水平不高 ,优质羊肉比重少,羊肉档次低,严重影响了肉羊养殖业的进一步发展;提高肉羊养殖科技含量和产品档次,要立足于良种繁育,不断增加优质种群数量,发展规模养殖,努力提高专业化程度,尽快实现产业化经营将是最有效的选择。 以扩大肉用种羊场建设为依托,通过品种引进、选配繁育,增加肉羊良种繁育规模和市场供应,示范带动肉羊养殖的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不断提升羊肉产品质量和档次,保障市场有效供应,以满足市场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 有利于挖掘企业内部潜力,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和能力 瓜州县 良源种 畜 禽繁育有限责任公司种 羊场 先后承担过全县良种羊繁育推广、 饲草综合利用示范 等工作,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具有一定的生产基础设施条件和技术力量。 但由于缺乏资金投入和繁育配套设施不完善,不能有效开展 原 种肉羊种群更新,优质肉羊品种出现退 10 化现象;羊舍、兽医防疫等基础设施年 久 失修,检验仪器设备得不到及时更新,特别是种畜生产性能测定完全依赖科研单位,没有自己的配套设施和性能测定仪器设备,严重影响了优质种羊选育繁殖和良种生产供应,也影响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建设 良种肉羊繁育场扩建项目 ,进一步完善优质肉羊繁育生产配套基础设施,充分发挥肉用种羊场的生产技 术优势和产业示范作用,辐射带动瓜州县肉羊养殖业的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发展;通过高起点、高标准种羊场扩建项目建设,挖掘企业内部生产潜力,完善生产基础设施,购置先进仪器设备和推广使用先进技术,改善生产技术条件,延升产业链,不断扩大种羊场生产经营规模和能力。 11 第三章 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建设单位的名称、性质及 法人代表基本 情况 项目承 担 单位 瓜州县 良源种 畜禽 有限责任公司 位于 瓜州县布隆吉乡乡政府向西 , 始建于 2020年 3月,法人代表刘志平,系种 羊场场长,具有独立的法人代表资格。 曾经承担过瓜州县大 牲畜改良、瘦肉型猪引进、良种蛋鸡和良种羊繁育推广、优质牧草种子生产等科技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 经过 四 年多的投资建设,该场目前已具备了种羊繁育的基本条件,并组建有一定繁殖规模的种羊群体,每年都能向社会提供一定数量的优质种羊,发挥了种羊场应有的作用。 主要业务范围和业务能力 瓜州县良源种畜禽繁育有限责任公司 成立于 2020 年,注册资金300 万元, 常年开展以肉羊纯种繁育、杂交改良为主的新技术、新品种试验示范。 人员及其构成 现有 职工 20 人, 其中 各类专业技术人员 5人, 生产人员 12 人 ,管理人员 3人。 专业 技术人员 中有 高级职称 1人 、 中级职称 2人 (畜牧师 1人、兽医师 1人 )。 现有基础设施和技术条件情况 种羊场总占地面积为 亩, 现有羊舍 、管理用房 、库房、青贮窖、干草棚等养殖设施及 人工授精、兽医防疫、饲草料加工及辅助设备 19台 (套 ), 详见表 4— 1 现有仪器设备状况一览表。 12 表 4— 1 现有 基础设施及 仪器设备状况一览表 序号 名称 结构形式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一、 建筑设施 1 羊舍 m178。 2 办公用房 m178。 439 3 库房 m178。 4 消毒室 m178。 5 贮草棚 m178。 6 病羊隔离舍 m178。 150 7 青贮窖 m179。 8 饲草晒场 m178。 3600 9 干草棚 m178。 10 地磅 座 1 二、 仪器设备 台套 19 1 人工授精设备 台套 7 显微镜 PH—50 台 1 授精器械 套 3 采精器械 套 3 2 兽医防疫器械 台套 6 冰箱 HYC—260 台 1 冰柜 DW—25W300 台 1 喷雾器 3W2—6 个 1 高压锅 YX—280B 个 1 冷藏包 QY—4B 个 1 兽医常用器械 套 1 3 饲料加工设备 台 5 粉碎机 9FC/38 台 2 铡草机 1508N 台 3 4 公用设备 套 1 变压器 200kva 及 160kva 各一台 套 2 资产 与财务状况 2020年底, 公司 现有资产总额 915万元,其中净资产 ,负债率 %,经营状况良好,无不良负债。 现有生产能力 畜牧生产能力 项目羊场在 现存栏滩羊 1800只, 特克赛尔 500只,小尾寒羊 800只, 年 向社会提供 肉用种羊 2020多 只 ,出栏育肥羊 1800多只。 生产管理 13 种羊场生产管理 以群为单位进行承包管理,每人定额 300— 350只。 实行产量定额包干的 “三定一奖 (罚 )制 ”,承包人 无 产品出售权 , 产品由 种羊场 统一出售。 供种及推广 近年来 , 项目 建设单位 利用人工授精 技术,开展与地方品种的杂交改良, 向全县推广 滩羊、小尾寒羊 、 特克赛尔 6780只,杂交改良地方品种 , 极大地推动了 项目区优质 肉羊 产业的发展。 2020年种羊场在原有 500只精产母羊的基础上, 边 建设 边 经营,边生产边 扩群,达到了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当年见效的目标,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2020年、 2020年种羊场参加了酒泉市畜牧兽医局为全市移民乡镇招标供应种羊活动,两年中标种羊 5000 只, 实际 供应种羊 5860 只。 所供应的种羊品种优,膘情好,质量高,深受移民群众的好评。 2020年种羊场参 加了省畜牧管理总站委托省招标中心组织的肉 用种羊招标 活动 ,中标种羊 120 只,保质保量按时供应到户,养殖户十分满意。 2020 年 10 月参加国家良种补贴牦牛、绵羊、奶牛冻精、肉牛冻精采购项目中标中央 300只。 项目技术依托单位基本情况 项目技术依托单位为 甘肃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 前身为畜牧系 ; 1950 年 4 月,国立西北农业专科学校 (兰州 )畜牧科和牧草科并入国立兽医学院 (兰州 ),设畜牧专业。 2020 年,学校院系调整后成立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14 现 有专职教师 40名,其中教授 10人,副教授 12人,讲师 8人 ;博士生 导师 9人,硕士生导师 27人,中青年教师已获博士学位 17人,在读博士 7人 ; 有 10多位教师荣获国家级、省级荣誉称号, 6位教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2位教授为甘肃省优秀专家。 有 “甘肃省科技功臣 ”1人, “金昌市科技功臣 ”1人, 8名教师入选甘肃省 “333”、 “555”人才工程。 在全国学术团体任理事以上职务 10多人。 学院教师先后主持完成或正在完成的国家、省 (部 )级科研成果或项目 17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主编、参编出版了 70余部全国统编教材及省级教材、专著和译著。 学院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促进了学术队伍建设和学术 水平的提高。 与美国、法国、德国、荷兰、澳大利亚、匈牙利等国的大学和研究机构进行互访和学术交流。 15 第 四 章 市场 需求预测 肉羊良种繁育 现状 及需求分析 我国肉羊良种繁育 现状 及需求分析 2020年 , 我国肉羊存栏量为 ,羊肉产量 , 仅占肉类总产量的 %。 我国肉羊数量大 , 产量却很低,主要原因是肉羊良种繁育跟不上种羊需求缺口。 个体胴体较小,平均胴体重只有 15kg,而发达国家都在 19kg以上。 虽然不少地区利用国外引进的肉羊品种与本地羊杂交,培育地方性肉羊品种,但杂交比较混乱, 缺乏有计划的引导,引入的新品种仅有少数在企业和科研单位进行繁育提纯 ,而大多数都直接流入市场 , 品种质量和杂交效果又无法进行监测。 另外 , 引入的肉羊品种由于没有系统的技术指导,养羊户还不能确立 科 学的杂交组合,形成乱交乱配的混乱局面,甚至出现近交,普遍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