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20xx年高考语文诗词鉴赏专题内容摘要:
温庭筠 荒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 高风汉阳渡,初 日郢门山。 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 何当重见日,尊酒慰离颜。 [注]首联“戍”字,名词,堡楼。 颔联“汉阳渡”系长江渡口 (旧址属今武汉市 ),由此向西北千里,南岸有“郢门山”。 清朝有位文学批评家称这首诗的首联“起调最高”;其意思是,起笔便显露了不凡的格调。 请参考这一评价,写出你对首联 (“荒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 )的理解和评价。 答案举例:送友人东归,但见荒废的古堡,凋零的黄叶。 这本是充满别愁离绪的场景。 殊料,友人心志高远,既不悲秋也不伤离别,于是诗人便以“浩然离故关”奏响了昂扬的主旋律。 起笔写深秋送别,却意 气洋洋,确实格调不凡,正所谓“起调最高”。 ( 09 届交大附中高三摸底) 踏莎行 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14.欧阳修,字永叔,谥号。 我们在高中教材中学过他的文章《 》( 2分) 15.下面对于本词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作者以对句开篇,通过候馆、溪桥点明旅途,通过梅残、柳细点明时令,在读者眼前展现了一幅初春的景色。 B.接 着,作者写草薰、风暖、水绿,通过对美好春光的描写,来反衬行人的离愁别绪,使抽象的情感变成具体的形象。 C.下阕变换角度,行人由自己感到离愁的无穷无尽,推想到居家的爱人也一定相同,进而将离愁别绪抒发的淋漓尽致。 D.这首词通过对行人旅途中所见所感和居家爱人登楼远眺的心情的描写,细腻地表现了一个女子的离愁别绪。 16.本词艺术手法运用很有特色,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写一段赏析文字。 ( 3分) 13 答 14.( 2分)文忠( 1分),《伶官传序》( 1分) 15.( 3分) D (这首词上阙写行者的离愁,下阙写行者的遥想,细腻地表现了一个男子的离愁别恨。 ) 16.( 3 分)上阙写实,通过初春景象反衬“行人”的离愁别绪。 ( 1分)下阙写虚。 通过设想妻子凭栏远望,思念“行人”的愁苦之象,来写愁思。 ( 1 分)妻思夫,夫想妻。 虚实相生,从而将离愁别绪抒发得淋漓尽致。 ( 1分) :古人,古迹,典故 怀古抒怀 苏武庙 温庭筠 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 树两芒然。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①,去时冠剑是丁年②。 茂陵不见封侯印③,空向秋波哭逝川。 【注】①甲帐:《汉武故事》载:武帝“以琉璃、珠玉、明月、夜光错杂天下珍宝为甲帐,其次为乙帐。 甲以居神,乙以自居。 ”“非甲帐”意指汉武帝已死。 ②丁年 ,壮年。 ③茂陵:汉武帝的陵墓;封侯:苏武持节归来,汉宣帝赐他爵关内侯,食邑三百户。 这是一首吊古诗,是诗人瞻仰苏武庙时所写。 诗人见到了些什么。 想到了些什么。 抒发了什么思想感情。 答:诗人见到了苏武庙的古祠高树。 先是想到了苏武“魂销汉使前”的故事,想 象当年苏武骤然见汉使的情景,将其羁留匈奴十九年的种种难以言状的情感,尽写入“消魂”二字。 颔联继而追思苏武当年,用工整的句子绘成了两幅画面:一是望雁思归图,二是荒塞牧归图,概写了苏武幽禁在异域的漫长岁月。 颈联想到苏武归来,宫殿楼台已非,人亦早已衰老。 尾联遥想苏武归来后哭悼武帝。 本诗“见”是发端,而后全是想象,追思历史。 抒发了对苏武的崇敬之情和世事变迁的怅惘之情。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①。 怀,对现实的不满 :劝勉了 „„ 讽刺抨击 „„ 借鉴 „„ (杜牧,张养浩) 14 鹊桥仙• 夜闻杜鹃 陆游 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 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②。 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 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注]①据说鹧鸪“生不辞巢不别群”,其鸣叫声近似人言“行不得也哥哥”。 ②杜宇,即杜鹃,又名子规。 相传它的叫声近似人语“不如归去”,又有“杜鹃啼血”的典故。 (1)这两首词都写了夜闻鸟鸣,请结合词人所处的时代,简析其中寄寓的思想感情。 ( 4_分) ⑵这两首词在对“夜闻鸟鸣”的具体表现上又各有特点。 你更喜欢哪一首的写法。 请简述理由。 ( 2_分) 答: (1)辛弃 疾和陆游都生活在南宋时期,山河沦陷、百姓涂炭,朝廷腐败、奸臣横行,国家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词中写鹧鸪与杜鹃啼鸣,巧妙的借用鸟鸣的谐音,传达出天下百姓热切盼望收复中原,统一国家的呼声,表达了作者国耻未雪、壮志未酬的忧愤和有家难归的飘零之感。 (此题 4分,时代背景和思想感情各占 2 分,未答“巧妙的借用鸟鸣的谐音”可不扣分,如将两词分述只要内容正确亦给分 ) (2)评分参考要点:辛词写“山深闻鹧鸪”背景辽阔;“愁”在先而闻鹧鸪在后,愁上加愁。 陆词写“常啼杜宇”与“林莺巢燕总无声”对比;闻杜宇在先而“愁”在后,牵惹愁思。 (此题答案较开放,不限定分析哪一首,也不要求两首比较分析。 只要将一点分析清楚即给 2分,分析未扣住“夜闻鸟鸣”的不给分 ) 怀古讽今 ( 09市调研) 华清宫 吴融 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旋干。 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华清宫 崔橹 草遮回磴绝鸣鸾,云树深深碧殿寒。 明月自来还自去,更无人倚玉阑干。 [注 ]华清宫:唐代宫名。 故址在今陕西临潼骊山北麓。 山有温泉,唐贞观十八年建汤泉宫,咸亨二年改名温泉宫。 天宝六年大加扩建,改名华清宫。 1. “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 出自晚唐诗人 __________( 填写作者)写的《 __________》(篇名)。 ( 1分) 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以上两首诗用的是同一韵脚,音韵和谐,节奏鲜明,读来朗朗上口。 B.吴诗取材于华清宫兴盛之时,崔诗则取材于天宝之乱以后的华清宫。 C.吴诗表达了作者的愤慨之情,崔诗流露出的是一种哀婉感伤的情绪。 D.以上两首诗均属七言咏史绝句,写作目的都是以史讽今,警戒世君。 3. 简析吴融《华清宫》一诗最突出的表现手法。 ( 60 字左右)( 4分) 答: 1.(1分,任错一处,皆不得分 ) 杜牧 (杜牧之、杜樊川 ) 过华清宫 2.(3分 ) D 3.(4分 ) 要点:此诗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运用对比 (2分 ),作者将华清宫内融暖的景象与宫外凄寒的环境构成强烈的对比 (1分 ),鞭挞了唐朝统治者的骄奢淫逸和昏庸无道 (1分 )。 (意思对即可 ) 赤壁 杜牧 15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 1)《赤壁》是一首怀古咏史之作,是诗人经过赤壁这个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 诗是由什么引发“怀古之幽情”的。 ( 2)有人认为这首诗的第四句可改为“国破人亡在此朝”,你怎么看。 答:( 1)一件古物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 感慨。 (在那次大战中,遗留下来的一支折断了的铁戟,沉没在水底沙中,经过了六百多年还没有时光消蚀掉,经过自己一番磨洗,鉴定了它的确是赤壁之战的遗物,不禁引发了“怀古之幽情”。 )前两句写兴感之由。 ( 2)若改为“国破人亡在此朝”意思自然没错,但点诗味也没有了。 用形象思维观察生活,别出心裁的反映生活,乃是诗的生命。 杜牧运用“铜雀春深锁二乔”这一富于形象性的诗句,即小见大,正是此诗艺术处理上独特的成功之处。 ( 08届部分区县调研) 水调歌头闻采石战胜 张孝祥 雪洗虏尘静,风约楚云留。 何人为写悲壮,吹角古城楼。 湖海 平生豪气,关塞如今风景,剪烛看吴钩①。 剩喜②然犀处③,骇浪与天浮。 忆当年,周与谢,富春秋。 小乔初嫁,香囊未解,勋业故优游。 赤壁矶头落照,肥水桥边衰草,渺渺唤人愁。 我欲乘风去,击楫誓中流。 注:①吴钩:指刀。 ②剩喜:甚喜,非常喜。 ③然犀处:指采石矶。 14.“忆当年,周与谢,富春秋”这里的“周与谢”指的是 ____________(写出其中一个的人名即可)。 15.对作品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上片反映了作者“闻捷”以后的高兴、亢奋的心情,同时又包含有悲慨情绪。 B.作者把采石鏖 战的激烈战况构想成“骇浪与天浮”的画面,可见其词风豪放的一面。 C.从题目《闻采石矶战胜》可以想见词人激动的心情,同时也说明了写作本词的缘由。 D.下片由回忆古代两位北抗强敌的英雄写起,情感低沉,充斥着浓重的悲绪。 16.就作品中的画线句,联系全篇内容,从一个角度写一段鉴赏文字。 ( 4 分) 答: 14.周瑜、谢玄 15. D 16.参考:①借古讽今。 ②用典。 ③融情于景。 也可从联想、炼字等角度思考。 (任选一个角度即可,角度选择恰当 1分,具体赏析 3分) 托物言志:代表意象:花中四君子,岁寒三友 松:生命力顽 强,不屈不挠 梅:高洁,傲岸,孤芳自赏(林甫) 兰:雅致,谦谦君子 竹:积极向上,虚心,有气节 菊:隐逸,坚强不屈 16 ( 09 届十一校) 北 风 吹 [明 ]于谦 北风吹,吹我庭前柏树枝。 树坚不怕风吹动,节操棱棱还自持。 冰霜历尽心不移,况复阳和景渐宜。 闲花野草尚葳蕤,风吹柏枝将何为。 北风吹,能几时。 【注释】棱棱:形容节操严峻。 14.这首古体诗和《石灰吟》一样,从题材上看都属于 诗。 ( 1 分) 15.对作品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3 分 ) A.诗中歌咏 柏树,与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的意境相似。 B.诗人以北风中不屈不挠的柏树自喻,表现了自己坚贞的节操。 C.诗中的 “树坚 ”“阳和 ”“葳蕤 ”等描写,体现了诗人的乐观情怀。 D.诗中把柏树和闲花野草作对比,表现了对闲花野草的鄙弃。 16.联系全诗,分析结句 “北风吹,能几时。 ”蕴含的思想内容。 ( 4 分) 答: 14.( 1分)咏物 15.( 3分) D【是类比而不是对比,也没 有“对闲花野草的鄙弃”】 16.( 4分)结句“北风吹,能几时。 ”突出了柏树挺立风中,坚贞不屈的形象,充满蔑视困难的乐观精神( 2分),给人以希望,给人以力量( 2分)。 墨 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析: 此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抒发了作者要像梅花那样的高洁、淡雅,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 小 松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析: 这首诗以“小松”喻人,写“小松”初长时不为人注意而最终长成凌云 大树,反映出作者对人才出身轻微而终成大业的思考,批判了世人以身世取人的浅陋目光。 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 早梅 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 1)你觉得颔联中哪一个字用得最好,为什么。 ( 2)诗人早年曾热心于功名,颇有抱负,然而科举失利,时有怀才不遇之感。 尾联语意双关, \39。 望春台 \39。 既指京城,又似有望春的含义。 诗人这样写,含蓄地表达了什么样的意愿。 答:( 1) \39。 一 \39。 字用得最好。 梅花开于百花之先,已见其 \39。 早 \39。 ;而 \39。 一枝 \39。 又先于众梅,就更显示出此梅不同寻常,就更加突出了题中 \39。 早 \39。 字。 ( 3 分)( 2)含蓄地表达了他不 17 甘寂寞孤独,希望能在明年(他年)应时而发,在望春台上独占鳌头。 ( 3分) 卜算子 咏梅 陆 游 驿外断桥边①,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②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③。 零落成泥碾作尘④,只有香如故⑤。 卜算子 咏梅 毛泽东 一九六一年十二月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⑥。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未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⑦,她在丛中笑。 [注 ]①驿外:驿站外。 ②更著 (zhu6):又值、又遇到。 ③群芳:众花。 ④碾:这里指被车轮轧碎。 ⑤如故:依旧。 ⑥俏:艳丽美好。 ⑦烂漫时:百花盛开、万紫千红的时节。 [鉴赏提示 ]陆游的这首咏梅词,以梅花象征自己的孤高与劲节。 作者积极用世的精神在政治上屡次受到打击以后,不免滋生了几分带消极的孤高自许的成分,但他坚决不肯和主和派同流合污的劲节始终是值得称道的。 毛泽东的咏梅词,借梅花的形象,热情地赞扬了革命战士,他们在困难面前,不畏强暴,不怕困难,坚持原则,敢于斗争,对胜利充满了信心。 表现手法 : 1. 比喻 比喻除使诗歌所描绘的意象更加。20xx-20xx年高考语文诗词鉴赏专题
相关推荐
中心工作大局,从维护、建设、教育、参与四项职能出发,切实履行部门工作职能,充分发挥作用,积极投身全师三个文明建设,以作为求地位,以实绩求发展,开拓创新,求真务实,使部门各项业务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工作总结《工范文最新推荐 19 会党支部工作总结》。 (一)按照兵团 “1+3” 文件关于 “ 两个扩大 ” 的要求,不断扩大职工经营自主权和基层民主政治权,以坚持和完善职工代表大会
答。 ( 2 分) ⑪ 下列对联写的是河南哪处名胜。 把 相应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① 少室山下禅林静,五乳峰前钟馨悠( D ) ② 朱仙镇血战丧敌胆,风波亭长恨遗千秋( B ) ③ 歌吟总带忧民泪,颠沛仍怀爱国心( A ) ④ 定三分,烧博望,出祁山,大名不朽;气周瑜,屏司马,擒孟获,千古流传( C ) A.巩义杜甫故居 B.汤阴岳飞庙 C.南阳卧龙岗 D.嵩山少林寺 ⑫ 给下列对联归类
2020 年 10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微型计算机及接口技术 试卷 (课程代码 4732) 本试卷共 10 页,满分 100分;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 1 本大题共 20 小题。 每小题 1 分,共 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在 8086CPU 的四个段寄存器中
的根本保障,是各项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2020 年是全国 “ 安全生产年 ” , 为加强教育公司全体职工关注健康、关爱生命,切实将 “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 的方针落到实处,促进企业安全生产状况的持续稳定好转,我公司根据上级指示精神,始终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紧密围绕 “ 安全生产年 ” 总 体部署和各项要求,大力开展了以 “ 关爱生命、安全发展 ” 为主题的 “
坚持开展 “ 心桥工程 ” 结对帮扶工作,做好困难职工的慰问和夏季慰问工作,扎实推进软环境工作,将软环境考核作为年度目标考核兑现的依据。 四、做好信访和稳定工作 做好新形势下的信访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妥善地解决职工反映的突出问题,及时解决他们的忧事、难事,有利于社会稳定。 做好信访工作就是要真抓实干
验 a2 b3 c3 d3 对照实验 a2 b2 c3 d4 、胃、部分小肠及相关的血液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它分 泌的消化液具有 功能。 肝细胞中与分泌化液关系最密切的细胞器是。 (2)据测定,人在饭后,从 D 流入肝的血液中葡萄糖含量约为 140mgdL -1 ,从 A 流出 15 肝 的 血 液 中 葡 萄 糖 的 含 量 约 为 1 1 0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