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20xx年第三章抽样检验内容摘要:

IL与 AQL相矛盾时 , 出于经济性考虑 , 可增大AQL值 , 再经 OC曲线比较而选择合适方案。 4) 在确定AQL时 , 应 兼顾生产企业和同行业生产的实际特点 , 若后者不能满足过高要求 , 产品批大量不接收 , 影响使用方如期 接收产品并造成双方经济损失。 5) 在确定AQL时 , 应 兼顾 企业其它与质量有关要求和指标 , 如企业的质量目标 、 用户或企业对过程能力的要求和用户对产品质量提出的一些要求等等。 故 在确定AQL值时 应与之统一起来 , 不能相互矛盾。 6) 在确定AQL时 , 应 注意 : AQL是对生产方过程质量提出的要 求 , 不是针对个别批质量 , 故不是对每个交检批均制定 AQL值 ,在使用 GB/ , AQL值一经确定 , 不能随意改变。 30 3、 掌握 检验水平的特点及其确定方 法 ( p151) 检验水平 (IL)的特点 —— 抽样方案的一个事先选定的特性。 主要作用在于明确批量 N 与样本 量 n间的关系 , 当 N确定时 , 只要明确 IL, 即可检索到 样本 量字码和 n。 N和 n的关系更多靠经验确定其确定原则 : N越大 , n相应亦大 , 但 n绝不与N成比例。 一般 , N越大 , n/N愈小。 此即批量越大 , 单位检验费 用越小。 故方案的设计鼓励在过程稳定情况下组大批交检。 在 GB/ , IL有两类 共七种 ( 参见 p354, 附录 3, 附表 31) : 四个特殊 IL ;三个一般 IL S1, S2, S3, S4 ; Ⅰ , Ⅱ , Ⅲ 其所对应的样本量 n依上数码由小至大(在同一批量范围行中 (以及随 N的增大 )与之相对应的样本字码 (A,B,… , R,S) 31 依次从前 (左 ) 至后 (右 ) 排列 )。 且随着n的增大 , 抽样方案鉴别好批与坏批的能力亦 将随之增大 , 亦即错判风险随之减小。 且 三个一般 IL 的样本量 n 的比例 对应为 :: 0 .4 1 1 .6ILn  。 通常采用 三个 一般 IL, 且 在无特殊要求时均采用 水平 Ⅱ, 而水平 Ⅲ 能给予使用方较高的质量保证。 一般 , 其他不同的IL(包括特殊 IL) 对使用方风险的影响远大于生产方 (参见 p151, 图 )。 特殊 IL 又称小样本 IL, 一般用于费用较高并允许有较高风险场合。 检验水平的确定方法 应考虑以下几点 : 构造简单 、 价格低廉的 , 批内质量波动幅度小的产品 , 以及带破坏性的检验等 , 应取较低的 IL或特殊 IL; 而 如 生产的稳定性差或新产品 , 以及批与批之 32 间的质量差异大的须 选用较高的 IL。 4、 熟悉 检验严格度的设计思想 —— 根据生产过程质量选择宽严程度不同的抽样方案 , 即当过程质量 比 较理想时 , 减少样本量 , 以提高检验经济性 ; 而一旦发现过程质量变坏 , 则增加样本量 , 以降低使用方风险。 (p148) 5、 熟悉 抽样方案类型的选取原则( p152) 在GB/T2828.1中,规定了 一、二及五次抽检方案类型,对于同一个AQL 值和同一个样本量 n 字码,采用任一种抽检方案类型,其 OC 曲线基本上是一致的。 选择抽检方案类型主要考虑的因素有:产品的检验和抽样的费用。 一次抽检方案的平均样本量 (ASN) 是固定的。 二(以及其较五)次抽 样 方案的平均样本量 (ASN—— 详见后 “ 1 ” )相对较低, 33 但二、五次抽检方案所需的时间、检验知识和复杂性都要比一次抽样高。 而从心理效果上,二、五次抽样比一次为好,故使用方常愿采用二次或多次抽检方案。 综上,选择抽样方案类型时应将上述因素综合加以考虑。 但应注意, 在使用 GB/ , 对使用一次抽样方案未被接收的批不能继续使用二次抽样方案。 6、 熟悉 确定批量的原则 () 从大批中抽取相对的大样本是经济的 , 且大样本对批质量有较高的判别力。 当AQL相同时,样本量 n在大批中的比例比在小批中的比例要小(已在上“ ” 中有所述及)。 但大批的前提条件是“两同 — 三同” —— 由生产条件和生产时间基本相同的同型号、同等级、同种类(尺寸、特性、成分等)的单位产品数所组成。 34 批 量与检验批密不可分 . 检验批可和投产、销售、运输批相同或不同。 批的组成、批量的提出以及识别批的方式,应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7、 了解 一次、二次抽样方案类型的 判断 程序框图 参见前 “一、 ”。 掌握 从 GB/ 中检索抽样方案的方法 () 由如上所及且事先确定的三个检索参数 —— 批量 N、 检验水平 IL 和接收质量限 AQL,利用该标准的相应抽样表即可检索出一套三种严格度不同的 以及某种类型 ( 一或二或五次 ) 抽样检验方案组 —— 正常、加严和放宽抽检方案。 例见 , 例。 掌握 转移规则的运用 () —— 参见 p156, 图 . 35 掌握 批接收性的判断规则 参见上 “ 7” 及 参见前 “一、 ”。 1 掌握 不合格的分类方法 参见 p132. 以及上“一、 ”。 通 常根据不合格 —— 单位产品的任何一个质量特性不满足规范要求 —— 的严重程度必要时将其分类。 例如 : A 类不合格 —— 认为最被关注的一种类型的不合格。 在验收抽样中 , 将给此类不合格指定一个很小的 AQL值。 B 类不合格 —— 认为关注程度比 A 类稍低的一种类型的不合格。 如果存在第三类 (C类 ) 不合格 , 可以给 B类不合格指定比 A类不合格大但比 C类 不合格小 的 AQL值。 其余不合格依此类推。 ( 如如前已及 : C 类不合格 —— 关注程度比 A 类稍低的一种类型的不合格。 等等。 ) 36 1 熟悉 逐批检验后的处理 ( p157) 对判为接收 的批 , 使用方应整批接收 , 但使用方有权不 收收样本中发现的任何不合格品 , 生产方必须对这些不合格品加以修理或用合格品替换。 对不接收的产品批可以降级、报废、分选(替 换或不 替 换 不合格品) 、 返工等处理。 关于 “ 批的再提交 ”( GB/:) —— “…… 在所有产品被重新检测或重新试验 , 而且确信供方已剔除所有不合格品或以合格品代替 , 或者已校正所有的不合格之前 , 这样的批不应再提交。 负责部门应确定 : 再检验应使用正常检验 还是加严检验 , 再检验是包含所有类型的不合格还是只包含最初造成不合格的个别类型。 ” 37 1 了解 平均样本量(ASN)曲线的含义 ( p158) 平均样本量(ASN) —— 为做出接收或不接收决定的尹均每批抽取的单位产品数。 —— 计数调整型抽样检验标准中重要的经济指标。 —— 一般 , 二次正常检验方案的 ASN值比一次正常检验方案的 ASN值要小 , 多次正常检验方案的 ASN值又比二次正常检验方案的 ASN值要小 平均样本量(ASN)曲线 —— ASN 是所提交批的实际质量水平 p的函数 ASN=ASN(p), 由此画出的曲线即 ASN曲线。 在 GB/ 中 , 以一次抽样 方案的接收数 cA 为准 , 将一次抽样方案及其等价的二 、 五次抽样方案的三条 ASN曲线画在同一坐标图上 , 以作比较。 如见 p158, 图。 38 四 、 孤立批抽样检验及 GB/T15239的使用 ( ) 熟悉 孤立批抽样检验标准的含义及适用情况 1) 孤立批 —— 此相对连续批而言,它是脱离已生产或 汇集的批系列,不属于当前检验批系列的批。 —— 在生产实际中 , 孤立批通常指生产不稳定情况下生产出的产品批 , 或是对生产过程质量不太了解的产品批 , 包括新产品试制或过程调试中的试生产批 , 以及从连续稳定生产的供应商处采购的一批或少数批产品。 2) 孤立批抽样检验 —— 对如上孤立批的抽样方案的设计常从使用方利益出发 , 着眼于更好保护其利益 , 即对不合质量要求的产品批不予接收。 39 3) 孤立批抽样检验标准 —— 适用于 孤立批抽样检验 的标准有GB/T15239— 1994《孤立批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此参照国际标准以 极 限质量 LQ—— 与较低的接收概率相对应的 、 是使用方所不不希望的 或是批不可容许的 质量水平 —— 检索的孤立批抽样方案 ISO28592:1985 设计 , 以控制使用方风险实现对批的质量保证。 2 了解 GB/T15239 的主要使用 1) GB/T15239提供了两种抽样模式: 模式 A —— 在生产和使用双均 ( 作 ) 为孤立批情形下使用 , 如单件小批生产 、 质量不稳定产品批 、 新产品试制的产品批的验收。 模式 B —— 针对来自于稳定生产过程的少数几批产品的验收 , 即对生产方是连续批 , 而使用方由于对这种产品采购的产品批数较少 , 对此而言则应视为孤立批。 40 2) GB/T15239的使用 程序 ( 1)规定单位产品需检验的质量特性, 并规定不合格的分类; ( 2)根据产品的来源选择 合适的 抽样模式 ; ( 3) 规定检索方案所需的要素 , 检索抽样方案。 不同的抽样模式所需规定的检索要素是不同的。 对于 模式 A, 必须规定 : 极限质量 LQ、 批量N 和抽样类 型。 极限质量 LQ( 已于前及 ) 的规定方法与 AQL相似。 但对于同一种产品 LQ 值的大小 , 应与以往规定的 AQL值 拉 开一定距离。 若两者太接近 , 会使 检索出抽样方案样本量 n过大 ;若其相差太远 , 则又会使抽样方案过于宽松。 批量 N的大小根据生产实际组批 , 组批的要求与前述相同。 抽样类型 , 在本标准中对 两种模式均给出一 、 二次抽方案 以供选取。 例见 p160,[ 例 ],[ 例 ]。 41 五 、 其他抽样检验方法 ( ) ( 一 ) 计数抽样检验 的 其他方法 熟悉 序贯抽样检验的概念和特点 序贯抽样检验 —— 最早由美国 于二战时为适应贵重军品抽样检验需要而提出。 —— 多次抽样的进一步发展。 —— 其 ASN比一 、 二 、 多次抽样方案都要少。 —— 不事 先 规定抽样次数 ( 或不固定其抽取样品个数 ) , 每次从批中只抽取一个单位产品 ( 或逐次逐个抽取个体 ) , 检验后按某一确定规则 ,( 直到 )做出接收或不接收该批产品或需继续抽检的决定 ( 为止 )。 截尾序贯抽样检验 —— 按预先规定 的要求,在抽取某一样本量之前必须 做出接收或不接收的决定。 42 序贯抽样检验标准 如 ISO 8422:1991, 由之有 GB/T80511987 《计数截尾序贯抽样检验程序及表》 ,由之修订版为 GB/T80512020 《计数序贯抽样检验程序及表》。 了解 序贯抽样检验的基本原理 序贯抽样检验 —— 基于 序贯概率 (似然 )比 原理 ( *)。 如 在 计数 ( 计点 , 计件 ) 情形下 , 当 规定 批质量 ( 批 产品 不合格 (品 )率 P) 的两种质量 水平 —— 生产方风险 质量 ( 或接收质量限 AQL) 0PRQ p 及 使用方风险质量 ( 或 极限质 量 LQ) 1CRQ p , 及相应 的 两种风险 —— 生产方风险PR  及 使用方风险 CR  时 , 应用 贯概率 (似然 )比 , 可以得到如下 截尾序贯抽样方案及其判定规则。 抽样方案不妨记为 43 ( , ) ( , )n n c um A c um RA R g n h g n h     其中 ,ABg h h 可 由规定的 01,。 ,pp 从相应的标准如 GB/T85012020中查得。 抽样方案 的 判定规则 : 当在产品的累积样本量 cumn 中出现的不合格 (品 )数为 nd , 当 n n c um Ad A g n h    时 , 则 判接收该批产品 ; 而当 n n c um Ad A g n h    时 , 则 判不接收该批产品 ; 再若 c u mc um R n Ag n h d g n h    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