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合理用药宣教手册内容摘要:
断生长发育的过程中,所以无论形体、生理、病理等方面,都与成人有极大的差别,一般小儿的生理特点是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全身机能发育未健全),机体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等。 为确保小儿健康发育 ,必须颜格遵守下列用药原则,及服药方法及剂量: 一、用药忌寒辛: 幼儿用药不宜庞杂,在正确的辨证施治基础下,但求精简灵活,并且慎用附子、肉桂、川乌、草乌等大辛大热的药物,或大黄 、黄连、芒硝、山栀等大苦大寒之品。 因为小儿属稚阳之体,不耐苦寒,苦寒则伤其阳气,而且还会损伤脾胃,直接影响小儿吸收及成长;幼儿同时也是稚阴之躯,不堪辛热,辛热易劫其体液。 10 二、服药方法慢为上: 幼儿罹患新病、急病时,服药次数要多;而慢性病则可酌减。 例如四季感冒发热;急性肺炎等,一日可服四至五此汤剂;若是罹患小儿贫血、厌食等慢性病,一天服用二次即可。 另外喂服幼儿中药不能 求快,尤其乳幼儿每次喂药时,可交互喂食:先吃几口药,再喂些食品,以免急服呕吐。 如果乳幼儿抗拒服药,则可先固定小儿头、手,再用小汤匙将药液喂至他的舌根部位,使其自然咽下,切勿错误地采用捏鼻灌药法,以防药呛入孩子的气管。 至于尚未满月的新生儿喂药,应用奶瓶喂服。 首先把药液稀释,装入奶瓶,小心喂吮完成后,竖抱小儿,并轻拍他的背部,使空气经由胃排泄出去,防止恶逆而吐药。 三、剂量按年龄斟酌: 服药剂量应根据小儿年龄与病情酌于加减,下表的比例及用量供参考: 幼儿 区别 年龄 中药处方剂量 每帖中药煎取量 新生儿 出生 至满月 成人用量的 1/6 至 1/5 约 50 ml 乳婴儿 满月到周岁 成人用量的 1/3 约 60 至 100 ml 幼儿及幼童 周岁到七岁 成人用量的 1/3 至 2/3 约 100 至 120 ml 学龄儿童 七岁至十二岁 接近成人的用量 约 150 至 180 ml 备注 1. 中药的成药也可按上表比例用药 2. 按病情需要,可以适当加减煎出量 11 孕妇服药的注意事项 妇女受孕以后,精血聚于胞中(子宫)以养胎元,因此女性怀孕时期,服药首先应考虑到胎儿的安全 ,对一些会影响胎儿畸形及易引发子宫异常收缩、造成早产等药物,皆在严禁之列。 当然妊娠禁忌的药物,其毒性、药效均有强弱之区分,服用后对母体及胎儿影响程度也有差别,目前临床上习惯把它们分为“禁用 ”及“慎用”二类: 一、禁用药物: 这些皆含有剧毒或药性峻猛,如水银、砒霜、雄黄、胆矾、皂矾、斑蝥、蟾酥、麝香、水蛭、虻虫、庶虫、马钱子、藜芦、瓜蒂、干漆、甘遂、大戟、芫花、巴豆、千金子、商陆、川乌、草乌、番泻叶、芦荟、三棱、莪术、桃仁等。 二、慎用药物: 针对妇女怀孕处方宜用谨慎的药物,包括通经袪瘀、行气破滞,以及辛热、滑利(润滑大肠、利小便)之品,如肉桂、丹皮、苏木、大黄、木通、乳香、没药、五灵脂、王不留行、枳实、枳壳、附子、牛膝等。 十月怀胎,不可能不罹病,因此在病情需要的情况下,亦可以适当选用处方。 所谓:“有故无殒,亦无殒也。 ” (若有病必须投以这些禁忌药,还是可以使用)。 只是要注意严格掌控剂量,以“衰其大半而止”(如果病已治好大半就须 停止用药),以免伤及胎儿和母亲。 12 中西药联合应用时的注意事项 含钙、铁、镁等金属离子的中药,如石膏、瓦楞子、牡蛎、龙骨、海螵蛸、石决明、赭石、明矾等,不能与四环素类抗生素、异烟肼、左旋多巴、喹诺酮类联用。 含钙较多的中药,如石膏、龙骨、牡蛎、海螵蛸、珍珠、蛤蚧、瓦楞子、鹿角、枸杞子等不可与洋地黄类、强心苷类药物合用,不可与氨基糖苷类合用。 碱性较强的中药,如瓦楞子、海螵蛸、朱砂等,不宜与酸性药物如胃蛋白酶合剂、阿司匹林等合用;不能与四环素族抗生素、奎宁等同服;不能与维生素 B1 同服;不能与氨基糖苷类合用;不能与奎宁丁同用。 含酸性较强的中药,如山楂、五味子、山茱萸、乌梅等,不可与磺胺类药物联用;不可与碱性较强的如氨茶碱、胃舒平、乳酸钠、碳酸氢钠等联用。 含有机酸的中药,不能与磺胺类、大环内酯类西药同服;不可与呋喃妥因、利福平、阿司匹林、消炎痛等同服。 含鞣质较多的中药如五倍子、地榆、诃子、石榴皮、大黄、四季青等,不可与胃蛋白酶 合剂、淀粉酶、多酶片等消化酶类药物联用;不可与维生素 B1 合用;不可与去痛片、克感敏片等同服;不可与四环素类抗生素及红霉素、利福平、灰黄霉素、制霉菌素、林可霉素、克林霉素、新霉素、氨苄青霉素、异烟肼等同服;不可与麻黄碱、黄连素、士的宁、奎宁、利血平及阿托品类药物合用;不可与含金属离子的钙剂、镁剂、氯化钴等合用;不可与对肝脏有一定毒性的四环素、 13 利福平、氯丙嗪、异烟肼、无味红霉素等联用;不能与磺胺类同服。 含有皂苷类成分的中药,如人参、三七、远志、桔梗等,不宜与酸性较强的药物合用;不宜与含有金属的盐类药物如硫 酸亚铁、次碳酸铋等合用。 含蒽醌类中药,如大黄、虎杖、何首乌等,不宜与碱性西药联用。 炭类中药及瓦楞子、牡蛎等,不宜与多酶片、胃蛋白酶等联用。 金银花、连翘、黄芩、鱼腥草等不宜与菌类制剂如乳酶生、促菌生等联用。 1蜂蜜、饴糖、甘草等中药,不可与降糖西药同用。 1含颠茄类生物碱中药,如曼陀罗、洋金花、天仙子等及含有钙离子的中药均不可与强心苷类药物等联用。 1含麻黄碱类中药不可与强心药、降压药联用。 1含汞类中药如朱砂、轻粉,不能与溴化钾、三溴合剂、碘化钾、碘喉片等同服;不能长期与 含苯甲酸钠等巴氏合剂、或以苯甲酸钠为防腐剂的制剂同服。 1含氰苷的中药如杏仁、桃仁、白果、枇杷叶等,不宜长期与镇咳类药物如咳必清同用;不宜与中枢抑制药物合用。 1海藻、昆布等含碘类中药,不宜与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西药联用。 1发汗解表的荆芥、麻黄、生姜等不宜与解热阵痛药同用。 1含钾较高的萹蓄、泽泻、白茅根、金钱草等不宜与氯化钾同用。 14 1含生物碱如黄连、黄柏、川乌、麻黄等不与士的宁、阿托品、麻。中药合理用药宣教手册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中药制药技术毕业论文
椿根皮炭、乌梅炭、石榴皮炭等。 理气类药物炒炭 理气类药物炒炭后理气作用和缓,多用于年老久病、气滞并气虚者。 常用药有:陈皮炭、青皮炭、枳壳炭等。 如青皮所含挥发油有祛痰作用,对气管有较强的松弛作用,对胃肠道有温和刺激作用。 而青皮经炒炭后所含挥发油减少约 80%,故其祛痰、理气作用减弱,药性和 缓。 外用类中药炒炭 常用外用类中药炒炭药物有:地榆炭、干漆炭等。 干漆炒炭后能减低其毒性和刺激性。
中英论文翻译对照:全球移动通信系统
. The cell coverage area is controlled by a base station which is itself made up of two elements. The first element is the transmission system which municates out to the mobile and also receives
中航101大厦基坑围护smw工法施工方案(1[1]
.................43 十四、现场布置 流程图 及施工进度表 中航商飞 101总部 大楼 及研发中心 基坑支护 SMW工法施 工 组织设计 5 / 45 一、工程概况 .1编制依据 1) 中航商用飞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101 总部及研发大楼基坑支护、降水 、土方 设计方案; 2) 中航商用飞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101 总部及研发大楼基坑支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