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20xx年登高架设作业题库内容摘要:
) 7钢模板部件拆除后,临时堆放处离楼层边沿不应小于 1m, 堆放高度不得超过 1m。 (√ ) 7支模、粉刷、砌墙等同时进行上下立体 交叉施工时,任何时间、场合都不允许在同一垂直方向操作。 (√ ) 7结构施工自二层起,凡人员进出的通道口(包括井架、施工电梯的进出通道口)都应搭设安全防护棚。 高度超过 24m的交叉作业,应设双层防护。 (√ ) 7 安全帽最大 耐 冲击力不应超过 500kg。 (√ ) 7 安全帽最大 耐 冲击力不应超过 1000kg。 ( ) 7 安全带上的各种部件不得任意拆掉。 (√ ) 7 安全带外观有破损或发现异味时,应立即更换。 (√ ) 7 安全带使用 3— 5年即应报废。 (√ ) 7安全网主要分平网和立网两种。 (√ ) 80、建筑工人称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为救命 “ 三宝 ”。 (√ ) 8安全网由网绳、筋绳、边绳和系绳组成。 (√ ) 8平网的宽度不小于 2m。 ( ) 8立网的高度不小于 2m。 ( ) 8平网的宽度不小于 3m。 (√ ) 8立网的高度不小于。 (√ ) 8安全平网又称兜网,属于安全平网的一种。 (√ ) 8双排脚手架在两步架处,在架体内张挂内挂式安全平网,称为首层兜网。 (√ ) 8在首层兜网垂直距离每 10米处,张挂一道兜网,称为层间网。 (√ ) 8在架体顶端作业层底部(脚手板下部)张挂一道兜网,称为随层网。 (√ ) 90、 每张安全平网的重量一般不宜超过 15kg,并要能承受 800N的冲击力。 (√ ) 9 密目式安全网的目数为在网上任意一处的 10 cm10cm=100cm 2 的面积上,应大于 2020。 (√ ) 9 密目式安全网的目数为在网上任意一处的 10 cm10cm=100cm2 的面积上,应大于 1000。 ( ) 9施工单位采购 密目式 安全网 以后,除外观、尺寸、重量、目数等的检查以外,还要做贯穿试验 和 冲击试验。 (√ ) 9施工作业前没有安全技术交底 ,班前会上不讲安全注意事项 ,登高架设人员有权拒绝上岗。 (√ ) 9登高架设人员有权拒绝违章生产指令 ,并可越级报告;如果工人向上一级报告安全生产情况而受到打击报复 ,上级主管领导应对有关人员进行严肃处理。 (√ ) 9登高架设人员上岗前对作业场所进行检查发现事故隐患 ,施工管理人员不积极组织排除 ,作业人员有权拒绝上岗。 (√ ) 9登高架设人员使用的 机具设备 , 安全装置不齐全、有效、可靠 ,作业人员有权拒绝使用。 (√ ) 9在登高架设人员的工作区域内 ,安全防护设施不完善 ,有严重危及作业人员生命安全而无防范措施保证时,作业人员有权拒绝施工。 (√ ) 9工人调换工作岗位、新工人入厂不进行培训 ,工人有权拒绝上岗。 (√ ) 9 100、应发放给个人使用的防护用品不发放 ,或者以次充好 ,登高架设作业人员有权拒绝上岗作业。 (√ ) 10对于违反施工程序、违反操作规程、违反有关安全生产规定 ,追求产值、进度的生产指挥者的指挥,登 高架设人员可以退出施工作业。 (√ ) 10 在建工程不得在高、低压线路下施工。 高、低压线路下方不得搭设作业棚、堆放材料及构件等。 (√) 10在建工程 (包括脚手架 )的外侧边缘与外电架空线路的边缘之间,当达不到规定的最小距离时,必须搭设防护设施。 在搭设防护设施时,应暂停送电并设监护人员。 (√) 10在建工程 (包括脚手架 )的外侧边缘与外电架空线路的边缘之间,如果距离过小,当防护措施也无法实现时,必须与有关部门协商,采取停电、迁移外线改地下电缆或改变工程位置等措施。 (√) 10施工现场内的龙门 架、井字架、塔吊、外用电梯等高大设备及钢管脚手架设施,若附近没有防雷装置或在相邻建筑的防雷装置的保护范围以外时,应设置防雷装置。 安装避雷装置的设备,除应做好保护接零外,还必须按照规定做重复接地。 (√) 10在建工程可以在高、低压线路下施工。 高、低压线路下方不得搭设作业棚、堆放材料及构件等。 ( ) 10在建工程 (包括脚手架 )的外侧边缘与外电架空线路的边缘之间,当达不到规定的最小距离时,不必搭设防护设施。 在搭设防护设施时,可以带电作业并设监护人员。 ( ) 10在建工程 (包括脚手架 )的外侧边缘与外电架 空线路的边缘之间,因达不到规定的最小距离,在搭设防护设施时,可以带电作业。 ( ) 10在建工程 (包括脚手架 )的外侧边缘与外电架空线路的边缘之间,如果距离过小,当防护措施也无法实现时,不必采取停电、迁移外线改地下电缆或改变工程位置等措施。 ( ) 1施工现场内的龙门架、井字架、塔吊、外用电梯等高大设备及钢管脚手架设施,若附近没有防雷装置或在相邻建筑的防雷装置的保护范围以外时,应设置防雷装置。 安装避雷装置的设备,应做好保护接零,但不必做重复接地。 ( ) 11由于分段悬挑脚手架一般都支承在由建筑物挑出 的悬臂梁或三角架上,如果每段悬挑脚手架过高时,将过多增加建筑物的负担,或使挑出结构过于复杂,故分段悬挑脚手架每段高度不宜超过 25m。 (√) 11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纵向水平杆宜设置在立杆内侧,其长度不宜小于 3跨。 (√) 11扣件式钢管脚手架 当使用冲压钢脚手板、木脚手板、竹串片脚手板时,纵向水平杆应作为横向水平杆的支座,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 ( √ ) 11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当使用竹笆脚手脚板时,纵向水平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横向水平杆上,并应等间距设置,间距不应大于 400mm。 (√) 11扣件式钢管 脚手架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 (√) 11作业层上非主节点处的横向水平杆,宜根据支承脚手板的需要等间距设置,最大间距不应大于纵距的 1/2。 (√) 11当使用冲压钢脚手板、木脚手板、竹串片脚手板时,双排脚手架的横向水平杆两端均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 (√) 11使用竹笆脚手板时,双排脚手架的横向水平杆两端,应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 (√) 11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 (√) 1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 200mm处的 立杆上。 横向扫地杆亦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 12脚手架底层步距不应大于 2m。 (√) 12立杆必须用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 (√) 10 12立杆接长除顶层顶步外,其余各层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 (√) 12立杆顶端宜高出女儿墙上皮 1m,高出檐口上皮。 (√) 12连墙件应均匀布置且宜靠近主节点,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 300mm。 (√) 12连墙件应从底层第一步纵向水平杆处开始设置,当该处设置有困难时,应采用其它可靠措施固定。 (√) 12连墙 件宜优先采用菱形布置,也可采用方形、矩形布置。 (√) 12一字型、开口型脚手架的两端必须设置连墙件,连墙件的垂直间距不应大于建筑物的层高,并不应大于 4m( 2步)。 (√) 12对高度在 24m以下的单、双排脚手架,宜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亦可采用拉筋和顶撑配合使用的附墙连接方式。 严禁使用仅有拉筋的柔性连墙件。 (√) 1对高度 24m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必须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 (√) 13连墙件中的连墙杆或拉筋宜呈水平设置,当不能水平设置时,与脚手架连接的一端应下斜连接,不应采 用上斜连接。 (√) 13当脚手架下部暂不能设连墙件时可搭设抛撑。 抛撑应采用通长杆件与脚手架可靠连接,与地面的倾角应在 45176。 — 60176。 之间;连接点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 300mm。 抛撑应在连墙件搭设后方可拆除。 (√) 13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应小于 4跨,且不应小于 6m,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宜在 45176。 — 60176。 之间。 (√) 13高度在 24m以下的双排脚手架,必须在外侧立面的两端各设置一道剪刀撑,并应由底至顶连续设置。 (√) 13一字型、开口型双排脚手架的两端均必须设置横向斜撑。 (√) 13高度不大于 6m 的脚手架,宜采用一字型斜道。 (√) 13高度大于 6m的脚手架,宜采用之字型斜道。 (√) 13斜道宜附着外脚手架或建筑物设置。 (√) 13运料斜道宽度不宜小于 ,坡度宜采用 1: 6;人行斜道宽度不宜小于 1m,坡度宜采用1: 3。 (√) 1拐弯处应设置平台,其宽度不应小于斜道宽度。 (√) 14斜道两侧及平台外围均应设置栏杆及挡脚板。 栏杆高度应为 ,挡脚板高度不应小于180mm。 (√) 14 单位工程负责人应按施工组织设计中有关脚手架的要求向架设和使用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 14当脚手架基础下有设备基础、管沟时,在脚手架使用过程中不应开挖,否则必须采取加固措施。 (√) 14脚手架底座底面标高宜高于自然地坪 50mm。 (√) 14脚手架基础经验收合格后,应按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放线定位。 (√) 14脚手架必须配合施工进度搭设,一次搭设高度不应超过相邻连墙件以上二步。 (√) 14垫板宜采用长度不少于 2 跨、厚度不小于 50mm 的木垫板,也可采用槽钢。 (√) 14立杆搭设严禁将外径 48mm 与 51mm 的钢管混合使用。 (√) 14相邻立杆的对接扣件不得在同一高 度内。 (√) 150、开始搭设立杆时,应每隔 6 跨设置一根抛撑,直至连墙件安装稳定后,方可根据情况拆除。 (√) 15当搭至有连墙件的构造点时,在搭设完该处的立杆、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后,应立即设置连墙件。 (√) 15在封闭型脚手架的同一步中,纵向水平杆应四周交圈,用直角扣件与内外角部立杆固定。 11 (√) 15双排脚手架横向水平杆的靠墙一端至墙装饰面的距离不宜大于 100mm。 (√) 15连墙件搭设应符合规范构造规定,当脚手架施工操作层高出连墙件二步时,应采取临时稳定措施,直到上一层连墙件搭设完后 方可根据情况拆除。 (√) 15剪刀撑、横向斜撑搭设应随立杆、纵向和横向水平杆等同步搭设,各底层斜杆下端均必须支承在垫块或垫板上。 (√) 15扣件安装时扣件规格必须与钢管外径相同。 (√) 15 对接扣件开口应朝上或朝内。 (√) 15各杆件端头伸出扣件盖板边缘的长度不应小于 100mm。 (√) 15作业层、斜道的栏杆和挡脚板均应搭设在外立杆的内侧。 (√) 160、 拆除脚手架前应全面检查脚手架的扣件连接、连墙件、支撑体系等是否符合构造要求。 (√) 16拆除脚手架前应根据检查结果补充完善施工组织 设计中的拆除顺序和措施,经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 (√) 16拆除脚手架前应由单位工程负责人进行拆除安全技术交底。 (√) 16拆除脚手架前应清除脚手架上杂物及地面障碍物。 (√) 16拆除脚手架时,拆除作业必须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 (√) 16拆除脚手架时,连墙件必须随脚手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墙件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脚手架;分段拆除高差不应大于 2 步,如高差大于 2 步,应增设连墙件加固。 (√) 16拆除脚手架时,当脚手架拆至下部最后一根长立杆的高度 (约 )时,应先在适 当位置搭设临时抛撑加固后,再拆除连墙件。 (√) 16拆除脚手架时,当脚手架采取分段、分立面拆除时,对不拆除的脚手架两端,应设置连墙件和横向斜撑加固。 (√) 16卸料时,各构配件严禁抛掷至地面。 (√) 16卸料时,运至地面的构配件应及时检查、整修与保养,并按品种、规格随时码堆存放。 (√) 170、新钢管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 (√) 17新钢管应有质量检验报告。 (√) 17新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刺、压痕和深的划道。 (√) 17新钢管钢管必须涂有防锈漆。 (√) 17扣件活动部位应能灵活转动,旋转扣件的两旋转面间隙应小于 1mm。 (√) 17当扣件夹紧钢管时,开口处的最小距离应不小于 5mm。 (√) 17扣件表面应进行防锈处理。 (√) 17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应为 40N m— 65 N m时,可锻铸铁扣件不得破坏。 (√) 17旧扣件使用前应进行质量检查,有裂缝、变形的严禁使用,出现滑丝的螺栓必须更换。 (√) 17新、旧扣件均应进行防锈处理。 (√) 180、脚手板有冲压式钢脚手板、木脚手板、竹串片及竹笆脚手板等,可根据工程所在地区就地取材使用。 (√) 18木脚手板应采用杉木或松木制作,厚度不宜小于 50mm,脚手板的两端应采用直径为 4mm的镀锌钢丝各设两道箍。 (√) 18。20xx-20xx年登高架设作业题库
相关推荐
、隶属关系明确 1项目监理机构的内部协调不包括 ( )。 、处理矛盾,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1资质有 效期届满,工程监理企业需要继续从事工程监理活动的,应当在资质证书有效期届满 ( )日前,向原资质许可机关申请办理延续手续。 1监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要求监理规划在编写时 ( )。 、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1下列监理工程师对质量控制的措施中, ( )是属于技术措施的。 作流程
对 “ 一法两条例 ” 等有关文件精神的宣传学习,提高党 员遵守党纪政纪的自觉性,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把工作做得更好。 范文最新推荐 12 / 34 工程公司年度工作总结 [工程公司年度工作总结 ]回望过去的 2020 年,我们可以清晰看到那一份份令人奋进的收获,工程公司年度工作总结。 2020 年 ,是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挑战 ,振奋精神攻坚克难的重要之年,同时
从它北极出来,回到南极。 (磁感线是不存在的,用虚线表示,且不相交) 磁场中某点的磁场方向、磁感线方向、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指的方向相同。 地磁的北极在地理位置的南极附近;而地磁的南极则在地理位置的北极附近。 (地磁的南北极与地理的南北极并不重合,它们的交角称 磁偏角 ,这是我国学者: 沈括 最早记述这一现象。 ) 奥斯特实验证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安培定则:用右手握螺线管
的重量,在想要随身携带大量数据时,当然 USB 硬盘会是首要之选了。 标准统一。 大家常见的是 IDE 接口的硬盘,串口的鼠 标键盘,并口的打印机扫描仪,可是有了 USB 之后,这些应用外设统统可以用同样的标准与 PC 连接,这时就有了 USB 硬盘、 USB 鼠标、 USB 打印机,等等。 可以连接多个设备。 USB 在 PC 上往往具有多个接口,可以同时连接几个设备,如果接上一个有 4
12 / 32 质量监管等各个环节抓紧抓实、环环紧扣,按时保质保量完成承建的各项工程建设任务。 二、强化安全管理,促进安全生产 安全就是效益,一年来,公司安全生产成效明显。 年初,制定了安全生产工作计划,与各科室、队签订了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与全体职工签订了 “ 三不伤害 ” 公约。 重新调整了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将安全责任落实到人。 成立了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领导小组,全面落实 “ 安全生产年
的碳含量比焊缝的平均碳含量 C。 ,由于晶界的增多,偏析分散,偏析的程度将会 B。 ,成长的柱状晶在焊缝中心附近相遇,溶质和杂质都聚集在这里 ,从而 12 出现区域偏析,在应力作用下,容易产生 A 裂纹。 A 焊接。 ,其二次结晶组织主要是铁素体加少量的 A。 ,在不同的冷却速度下也会使焊缝组织有明显的不同 ,冷却速度越快,焊缝金属中珠光体越多,而且越细,同时硬度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