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市中心街道人行道改造工程内容摘要:

原则,考虑到最大供电长度不宜超过 500m,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拟分为 2 段,分别安装 2 台变压器进行分段供电,并配备一台 200KW 的发电机备用。 ( 1)变压器容量 P=250KVA,负责生活区及对搅拌站及该段施工的移动用电备用。 ( 2)处变器 P=150KVA,负责对该段施工的移动用电备用。 所有电线均采用塑料铜芯线,电线杆架敷设,电线杆采用梢径不小于 15cm 的杉木,间距为 20cm。 每开关箱内配漏电保护开关,保护系统采用具有专用保护零线的“ TNS”零保护系统,执 行二级漏电保护和“一机一闸一漏”的安全用电保护措施。 道路施工供电线路使用 BV750/450702mm 三相五线制到施工用电点的分配电箱。 每隔 40m分别设置 1 组配电箱,电线沿道路边线设置。 搅拌站供电线路使用 BV450V/50mm2 三相五线制到搅拌站用电点的分配电箱。 生活及办公区供电线路作用 BV750V450V16mm2给生活区供电。 施工道路 沿着道路的一侧设置一条 7m 宽的临时施工便道,修建施工便道之前,先将便道范围内原地面软土清除干净,平整场地,压路机将路基压实,砂砾回填压实到现有高程 ,路面铺 30cm,厚的片石和 15cm 厚的级配碎石进行硬化处理。 施工便道宽 ,要求路面平整,转弯半径满足大卡车通行的需要。 砼搅拌站 搅拌站内配置两台 35OL 混凝土搅拌机,可保证本工程稳定层及路面的连续施工。 14 搅拌站的地面采用 150mm 厚 C20 混凝土进行硬化处理,考虑到排水需要,搅拌场地比周围高出 30cm,材料堆场的地面设置 1%的排水坡度,四边设置砖砌排水沟,排水沟深度 40cm。 七、 施工进度安排 工期要求:总工期 180 日历天。 各项工作的施工进度按照日历天数进行排列,各分部,公项工程的各工序间流水 作业施工,路基施工中以土方为主,排水工程的各工序要求穿插进行,要求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执行,对关键点一定要保质、保量、按期完成,相互间紧密配合,施工过程中各个细部的详细安排见;施工进度计划。 八、项目管理的目标 质量目标 本工程的质量目标为:确保工程质量合格。 工期目标 在保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在合同工期内争取 180 天的工作时间内完成合同规定的工程项目。 安全目标 严格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方针,严格贯彻执行建设部安全标准安全要求,精心科学组织施工,杜绝重伤以上事故,减少轻伤事故,事 故频率控制在千分之三以内。 文明施工目标 争创 “安全文明工地” 第三章 主要分项施工方法 一、施工定位和测量放线 15 测量放线依据 ( 1)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93 ( 2)现有的已知基准点 ( 3)施工图纸 ( 4)业主提出的有关规定 人员及配置 ( 1)人员配置 根据本工程选择思想觉悟高,工作经验丰富的专业测量员 5 名。 ( 2)拟投入本工程仪器 TOPCON CTS6020 全站仪 1 台, TJ2 经纬仪 2 台, S3水平仪 3 台。 所有仪器经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且在施工过程中按计量器具检定要求定期进行校准和送 检,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无误。 ( 3)平面控制 测量的数据及位置由设计单位交底,施工单位复核。 根据已测定的一级导线点,首先利用 TOPCON2OP 全站仪进行沿道路的二级导线测设,然后根据二级导线测设道路中线。 ( 4)高程控制 道路沿线的高程控制点直接设在沿线的导线点上,采用四等符合水准测量引测各点标高。 ( 5)控制点的复核 对所用的各级控制点(平面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定期进行复核,一般开始为每月复测一次。 以保证施工测量的精度。 ( 6)测量资料 测量的一切原始记录应妥善保管,竣工时一并放到竣工资料内上报。 测量报告要及时准确,且必须经监理签字认可后方可进行下一工序施工。 二、拆除工程 进场后,立即成立本项目的拆除小组,详细调查本工程内需拆除旧原有的路面、基层、人行道、绿化带及道路工程范围内障碍物。 列出拆除重点和难点,积极配合业 16 主做好拆除工作,由易到难争取为施工赢得时间,创造条件。 清理前应确定现场工作界线,并保护所有规定保留和监理工程师指定的要保留的植物和构造物。 场地清理拆除及回填压实后,应重测地面标高,并将挖填断面和土方调配图提交监理工程师审核。 道路范围内的障碍物均应按监理工程师的指示拆除。 范围内 的垃圾、有机物、残渣及原地面以下 100~ 300mm 内的草皮、植物的根系地表土应清除干净,并运至弃土场内;清理完成后,应进行填前压实。 采用锤击机拆除,局部采用人工配合机械拆除方法。 针对拆除重点、难点构筑物特别制定相应的措施及方案,争取得到业主的支持与 相关部门的协作。 原有临时道路、排水沟拆除时,结合业主及总承包提供的有关资料,做好现场的调查和规划,制定拆除方案报送业主或相关部门,得到批准后,方可进行施工。 同时制定应急方案,确保万无一失,在拆除时,为了安全起见,我单位对现场施工的范围进行围蔽。 三、路基土方工程 基本施工程序为: 17 四、级配碎石施工 :级配碎石机动车道厚度为 20cm,非机动车道为 15cm。 采用机械施工法,自卸汽车从级配碎石料场运到摊铺工作面,推土机或装载机摊铺,平地机整平后,适当洒水,用重型压路机进行碾压,压实度要求达到 98%。 摊铺前,测量人员放出摊铺边线和标高。 级配碎石的级配组成如下: 序号 筛孔尺寸( mm) 通过质量百分率 (%) 备 注 1 40 100 1颗粒级配组成应是一根顺滑的曲线; 2 30 90~ 100 18 3 20 75~ 90 2 配料必须准确; 3 塑性指数应符合规定; 4 混合料必须拌和均 匀,没有粗细颗粒离析现象; 5 在最佳含水量时进行碾压,采用重型击实标准,要求压实度达到 98%。 4 10 50~ 70 5 5 30~ 55 6 2 15~ 35 7 10~ 20 8 4~ 10 : ①表面应坚实、平整、嵌缝料不得浮于表面或聚集形成一层。 ②用 12t以上压路机碾压后,轮迹深度不得大于 5mm。 ③碎石基层允许偏差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 1 厚度 177。 10% 2 平整度 15mm 3 宽度 不小于设计值 4 中线高程 177。 20 5 横坡 177。 20 且不大于 % 6 密实度 不小于 五 、排水施工方法 排水施工应在路基填筑之前进行施工,土方开挖地段,则挖至路基面后,开挖埋设排水管的沟槽,铺设好排水管后,回填土方并压实。 施工测量 根据甲方提供的测量控制点、水准点及图上的点线位置,以及施工地段的地形地 19 物,由测量人员测放出管中线及井位。 沟槽开挖 开挖前,先查明地下管线及其它地下构筑物情况,会同有关部门作出妥善处理,确保施工安全。 排水管采用机械方式挖土,当基坑的 开挖深度 H 2m 时,则不设支撑,直接采取放坡,坡比 i=;当 2 H 4m 时,则设一道支撑。 地基处理及基础混凝土浇筑 沟槽开挖平整好以后,进行地基处理。 一般方法是铺筑 150mm 碎石砂并夯实。 若管道处于原鱼塘及河涌位置或淤泥层上,则应先将淤泥清除,后换砂处理。 处理后地基承载力应不小于 100kPa,如基底淤泥层厚度大于 ,应报知监理、业主及设计人另行 处理。 安装排水管及排水管接头施工 ( 1)沟槽地基、管基质量检查合格后,下管安装。 管径 D≤ 500mm,采用人力下管;管径 D≥ 600mm,采用吊机下管。 ( 2)下管排好后进行对线校正,校正时平口管要留 1cm 管缝。 全井段管子移正垫平后,可在管底两侧用石子楔稳不移动。 排水管安装完毕应对管中线及管顶标高进行复核。 ( 3)雨水管接头采用 1: 2 水泥砂浆带。 ( 4)回填土方前,排水管道两侧须回填充实石屑(石粉)至带上或套环上 10cm 并用水冲实之后方可继续回填土。 填土分层夯实(滤铺厚度 30cm)密实度必须达到设计要求。 检查井、沉砂井的砌筑及批荡 砌筑前校核基础尺寸及高程,测放出井中及砌筑边线。 砌筑用砖用水淋湿。 砌筑时需挂线施工,砌体表面应平 整直顺,不得凹凸或起折。 砌体应分层砌筑,上下错缝,内外搭接,砂浆饱满。 污水检查井深度如大于 3m,井径应不小于 ;深度大于 ,井径不少于。 沉降缝、伸缩缝的施工 ( 1)沉降缝其两端面应竖直平整,宽度无要求时即按 2∼3cm 设置。 沉降缝在沉砂井上下游 3m 处各设一道。 20 ( 2)伸缩缝原则上每 30m 设一道。 沉降缝、伸缩缝应贯穿整个管渠和基础。 缝内用沥青蔴絮、油毛毡或其他弹性不透水材料填塞密实。 回填 管沟两侧回填石屑至管顶 10cm 并用水冲实,上部回填土,分层夯实,回填至路基标高,密 实度满足设计要求。 沿途原有旧排水管必须接通。 原排洪系统如被道路阻截,应妥善处理。 道路排水与新体育馆排水接出处配合施工,使整个排水系统顺畅、有效。 质量检查 ( 1)闭水试验:全线检验分段进行,经三级验收及监理工程师从批准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 ( 2)外观质量:实测实量及工程资料三方法进行检测验收。 六 、人行道铺装施工 在选材上,一定要选择质量优良的人行道砖,以确保在以后的使用过程中能够不易损坏,组织专门人员对所采购的人行道砖进行质检,确保其质良能够满足工程的需要时,才批准使用。 在拆除原有人行道砖,清 理基层后,铺设前放出施工线,来保证铺设的人行道砖有参考的依据,使其铺设平整、顺贴、美观。 施工步骤: 测量放线:人行道块料铺设施工前,根据设计的平面及高程,沿人行道中线(或边线)进行测量放线,每 ~ 5m 安侧一块块料或道板作为控制点,并建立方格网,以控制高程及方向。 基底找平:根据测量测设的位置及高程,进行基底找平和冲筋,如基底有缺陷,采用与基底同材料找平处理。 铺设:采用的砂浆强度及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砂浆摊铺宽度应大于块料宽度 50~100 ㎜。 铺设时应轻拿平放,用橡胶炊敲打稳定,但不得损伤砖的边角。 砂浆层不平时,应拿起块料重新用砂浆找平,严禁向块料底填塞砂浆或支垫碎砖块。 21 平面、高程检测:铺设后,应对块料进行平面及高程检测,当平面及高程超过规定后时,应返工处理。 并检查块料是否稳固及表面平整度,发现有活动现象时,应立即修整。 灌缝及养生:铺筑后,经检查合格后进行灌缝。 用过筛干砂掺水泥拌和均匀将缝灌满,并在砖面洒水使砂灰下沉,再灌砂灰补足;养生 3d后方可通行。 ( 1) 彩色人行道板 (砖 )的铺砌方法和要求 (1)彩色人行道板 (砖 )下层宜用刚性或半刚性基层及水泥砂浆粘结层,其厚度、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2)按放线定位,板底贴结,相邻板块紧贴,表面平整,线条直顺,注意拼花彩板的整体图紧拼接美观。 (3)由于彩色道板花纹多样,色彩不同,可组成各种不同图案,作为艺术铺砌,为此可先进行设计绘制图样。 常用的人行道砖详后附表《主要工程数量表》 预制人行道板砖质量标准 预制人行道砖由预制厂加工制造,出厂前及现场施工时应检查验收,出厂质量要求表面平整、线路清晰、棱角整齐,不得有蜂窝、露石、脱皮、裂缝等现象;彩色道砖应色彩均匀;预制道 砖质量或允许偏差应符合要求。 ( 2) 人行道板铺砌质量要求 (1)铺砌平整,排列整齐稳定,接缝均匀,灌缝饱满,无松动、积水现象;彩板色泽匀称,图案清晰。 (2)与各类盖框拼接平整,落水管处设有明 (暗 )沟泄水,有行道树处应留有树穴。 与其他构筑物应接顺,不得反坡。 (3)裂角和断块 (不得断成两块以上 )道板数量不得超过全部用量的 6%,且不应集中于一处,也不得连续超过两块。 补缺现浇部分应分格规则,滚花清晰,表面平整。 (4)预制人行道砖安装允许偏差见表 1。 预制块人行道砖安装质量或允许偏差表 表 1 序 号 项 目 质量或允许 偏差 (mm) 检验频率 检 验 方 法 范 围 点 数 22 1 压实度 路 床 ≥ 90% lOOm 2 用环刀法或灌砂法检验 基 层 ≥ 95% 2 平 整 度 ≤ 5 20m 1 用 3m直尺和塞尺量取较大值 3 相邻块高差 ≤ 2 20m 1 用尺量取较大值 4 横 坡 设计坡度 177。 % 20m 1 用水准仪具量测 5 纵缝直顺 ≤ 10 40m 1 拉 20m 小线量取较大值 6 横缝直顺 ≤ 10 20m 1 沿路宽 拉小线量取较大值 7 缝宽 大方砖 ≤ 3 20m l 用尺量较大值 小方砖 ≤ 2 20m l 用尺量较大值 8 井框与面层高差 ≤ 5 每 座 1 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