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四:电子技术应用重点支持专业建设计划内容摘要:
力拓展课 程 德育 就业指导 养成教育 体育与与健康 语文 电工基础 模拟电路 数字电路 电子整机装配技术 彩电维修 PLC 应用技术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用户终端维修 Multisim仿真设计 顶岗实习 数学 英语 计算机应用基础 9 仿真技术,创新教学手段。 同时,找准家用电子产品维修中级工的工作过程和核心技能,加强学生的顶岗实习,将教学活动与企业的生产过程紧密结合,形成校企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局面,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 5.建立一体化教学场所 扩建家电维修一体化教学场所 1 个( 150 2m ) ,新建 PLC 自动控制一体化教学场所 1 个( 150 2m ),教 学场所按照理实一体化教学要求和学生相关职业能力要求建设,具备学生教学、实训,教师培训,企业员工培训,社会职业培训等多种功能,并形成与之配套的运行模式和管理制度。 ( 1)扩建家电维修一体化教学场所 结合家用电子产品维修工中级工考证要求及电视机维修等专业核心课程一体化实训的要求,提高学生对电路故障维修的能力,在家电维修实训室的现有基础上,进行扩建,添置一批信号发生器、通用示波器、晶体管图示仪、频率计、扫频仪等仪器。 并对电视机进行更新,新购买当前比较流行的液晶电视机,以满足课程内容的更新;同时按照一体化教学的要求 ,合理布置教室空间。 既可以为家用电子产品维修工培训及取证考试,也可以用于社会培训等。 ( 2)新建 PLC 自动控制一体化教学场所 PLC 应用技术 是该专业的一门重要核心课程,同时也 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 结合本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对实训场地的要求,及培养学生 PLC 应用能力的要求,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实践操作机会,按照企业实际 PLC 控制设备的工作环境,建设 PLC一体化教学场所,培养学生调试、编制 PLC 控制程序的能力及对 PLC 控制设备维护的能力。 两个教学一体化场所需购买主要设备清单见表 4142。 新建PLC 自动控制一体化教学场所 设备名称 台套数 单价 总价 可编程 20 变频器 20 触摸屏 20 附件 20 光机电一体化考核装置 1 单片机控制功能实训考核装置 1 2 2 投影仪 1 小计 扩建家电维修一体化教学场所 液晶电视机 28 信号发生器 25 通用示波器 25 扫频仪 2 频率计 2 晶体管图示仪 2 电子工艺实训考核装置 1 2 2 投影仪 1 小计 合计 表 4142 拟购买主要设备清单( 单位: 万元)(详细内容以正式采购文件为准) 10 6. 校外顶岗实习基地建设 在两年的建设期内,新增校外顶岗实习基地 4 个。 围绕“理实一体 +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完善与企业的合作方式,规范校外顶岗实习基地全过程的管理模式,校企共同成立校外顶岗实习基地管理常设机构,完善学生顶岗 实习实施方案,制定校外实训基地管理、学生信息追踪调查、企业岗位需求调查等制度,建立校企专人负责日常实训的管理工作的机制,促使企业积极配合学校开展实训教学,并监督实施效果。 7.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改革教学评价方法与手段,与企业合作逐步建立适应“理实一体 +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包含企业对课程教学质量的评价、学校对课程教学质量的评价和学生对课程教学质量的评价三个方面,评价指标包括:教学态度(学习态度)、教学内容、组织管理、教学效果四个部分。 根据教学组织侧重点不同,校内理实一体化教学阶段教学 组织主要由学校为主,教学质量评价也以学校评价为主;企业顶岗实习阶段,教学组织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完成,由企业和学校共同进行评定。 企业参与的教学评价,按企业生产标准制定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学生的成绩评定以实际工作完成情况、实训实习产品制作情况、相关职业资格证书获取情况、职业素质表现情况为主要考核点,切实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二)师资队伍建设 围 绕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要求,整体规划本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以“双师 ”师资培养为重点,着力提升师资队伍综合素质,在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师资结构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建设力度,明确要求、拓宽渠道、提高质量和整体水平。 本专业每年招生 100 余人,根据电子技术应用行业发展的趋势,在学校现有专业教师的基础上,建设期内选拔培养专业带头人 2 名,选拔培养骨干教师 4 名,选拔培养“双师”素质教师 4 名,聘请和培养兼职教师 4 名。 1.专业带头人培养 培养专业带头人 2 名,制定并完善专业带头人的培养计划书及实施总结材料。 通过培养对象进修深造、企业挂职锻炼等方式,提高其职业教育水平、专业能力和实践技能,使其 成为掌握专业新技术、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人才,并具备把握专业建设和改革的方向、有效规划和管理专业教学团队、编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开发和技术服务的能力。 具体措施:委派专业带头人到职教发达国家或地区进行培训,学习职业教育先进模式、学习先进教育教学理念、学习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开发;到先进职业学校进行培训,开展职教理论学习交流;到电子类企业进行挂职顶岗锻炼与培训 1~ 2 个月学习新技术,学习企业管理,增加现场实践经验;指导骨干教师;主持本专业教学建设及研究工作,主持校本教材的编写或主持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11 2.骨干教 师培养 选拔 4 名中青年优秀教师,通过国家或省级师资培训、企业锻炼等途径,使其成为专业带头人的得力助手,并具备参与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编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开发和技术服务的能力。 具体措施:组织骨干教师到国内学校进修,参加国内同行学术活动或参加师资培训基地的进修;到企业顶岗锻炼 1 个月;参与专业教学建设及研究工作,每位骨干教师指导青年教师 1 名以上;指导学生进行实习、校内生产实训;积极参与该专业教学建设及课程建设,参与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或参与编写 1 本校本教材。 3.“双师”素质教师培养 培养“双师”素质教师 4 名,制定青年教师“双师”素质教师培养计划书及实施总结材料。 通过培养对象取得职业资格证、企业顶岗实践等途径,提高专任教师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两年内新培养 4 名“双师”素质教师,专业教师“双师”素质比例达到 90%。 具体措施:安排 4 名教师下企业顶岗锻炼或参加实训教学培训,获取相关的职业资格证,提高其实践能力;参加以老带新在岗培训,在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的指导下提高教学建设、教学能力;参与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与企业兼职教师共同指导学生项目实训或参与实训项目开发和实训指导书编写的工作。 4.兼职教师增聘 增聘 4 名兼职教师,建立以现场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为主体的 20 人左右的动态兼职教师师资库,使兼职教师稳定在 10 人左右。 具体途径为:( 1)学校与企业共同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 通过合作企业定期发布兼职教师需求信息,聘用合作企业优秀的一线专业技术人才、能工巧匠来校担任兼职教师,一方面可以使兼职教师的兼职行为得到企业的认可和支持,保证兼职教师的教学时间,另一方面可以建立稳定的兼职教师来源 ,建立 20 人规模的兼职教师库。 ( 2)提高兼职教师的职教能力。 把兼职教师的培养纳入学校教师培养规划,定期对兼职教师进行教育教学能力的培训,包含 职业教育核心理念及教育学、心理学等课程的学习,并颁发兼职教师资格证书,强化校外兼职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 3)加大兼职教师在专业课程及校内实践类课程教学的参与度,并根据他们的特长和所具备的专业前沿技术,鼓励兼职教师积极参与专业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参与教学改革及专业课程、参与指导学生进行技能训练,参与实训项目开发、实训教材建设及实训指导书的编写工作,使兼职教师承担专业课时比例逐年增加。 5.师资队伍建设教师培训进修项目和经费预算 两年建设期内,师资队伍建设中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 ”素质教师和增聘兼职教师 的培训进修项目和经费预算,具体见表 4143。 12 培养类别 项目 资金投入 (万元 ) 2020年 2020年 合计 培养专业带头人 2 人 到职教发达国家或地区进行培训,学习职业教育能力和先进职业教育理念 到国内示范校学习,开展职教理论学习交流 3 3 6 电子类企业顶岗锻炼 1 1 2 小计(万元) 4 4 8 培养骨。专业四:电子技术应用重点支持专业建设计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