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吨年硫磺制酸焚硫炉废热锅炉烘炉方案内容摘要:

的 5%10%下煮炉(中、低压炉升压到工作压力的 75%100%) 8 12 8 保持 换水,直到运行标准碱度,同时投入连续排污 16 16 9 共计 53 61 11 第七步: 煮炉三期完成后,即开始断续多次排污、补水、降低碱度工作,操作运行到标准(碱度 ,磷酸根515mg/L),注意,升降压速度严格控制到每小时 ,煮炉结束后即可打开放空阀降低压力和清洗锅炉。 ( 1)整个烘炉过程要兼顾焚硫炉与废热锅炉,除可调节燃烧温度外,废热锅炉的排污速度和补水速度均有影响,因此须精心操作。 ( 2)焚硫炉及废热锅炉 的初始烘炉过程,也是废热锅炉的初煮炉过程,根据排污情况每班可加少量药液,每小时排污有一次,每次排污全开时间不得超过 4 分钟 ,并测定磷酸根的浓度值。 ( 3)点火烘炉 9 天左右,可向锅炉汽包内加药,将预先配制好的药液用加药泵一次加入。 ( 4)加药完成后,需将汽包液位控制维持在高水位运行。 12 ( 5)加药工作完成后,按前述要求进行升压煮炉操作,锅炉排污根据煮炉曲线进行,每次排污不得超过半分钟。 ( 6)煮炉期间 锅炉炉水碱度低于 及时补充加药。 ( 7)进行最后一次排污前,煮炉应在约 1/4( ) 的操作压力下进行,但水位不应低于低水位标识 (100mm)。 ( 8)为确保煮炉效果,应每小时对炉水取样分析,经检查磷酸根含量是否降低或保持稳定,只有当磷酸根含量保持稳定 (515mg/L)达 6小时后煮炉才可结束。 ( 9) 煮炉结束后,锅炉应用脱 盐 水 进行清洗,通过对连续进水与放水进行调整,使炉水进行替换,并应在直接可以看见的较低的指示液位下 (100mm)进行。 注意排污及水位计的冲洗,防止管道堵塞。 ( 10)烘炉继续进行,锅炉转入大量产汽运行阶段,应控制好汽包液位,条件具备时可投 DCS,化验应每 二小时进行炉水分析。 ( 11)当烘炉结束降至常温,应打开汽包入孔门,检查煮炉效果,并认真检查排污阀后,水位表、调节阀,防止煮炉产生的污垢、沉淀物堵塞管道。 ( 1)整个烘炉和煮炉过程要兼顾焚硫炉和废锅,燃烧温度、废锅的排污速度和补水速度,均对煮炉曲线有影响,因此应精心协调操作。 ( 2)焚硫炉及废锅的初始烘炉过程,也是废锅的初煮炉过程。 13 根据排污情况每班可加少量药液,每小时排污一次,每次排污时间不得超过 4 分钟,并测量磷酸根含量。 ( 3)加药完成后,需汽包液位控制在高限水位运行。 ( 4)加药完 成后,按上述要求进行升压煮炉操作,锅炉排污应根据煮炉曲线进行,每次排污不得超过半分钟。 ( 5)当锅炉炉碱度低于 ,应及时补充加药。 ( 6)进行最后一次排污前,煮炉应在约 1/4 的操作压力下进行,应及时补充加药。 ( 7)为确保煮炉效果,应每小时对炉水取样分析,以检查磷酸根含量是否降低或保持稳定,只有当磷酸根含量保持稳定达 6 小时,煮炉方可结束。 ( 8)煮炉结束后,锅炉应用除氧水进行置换,并应在可见的较低的水位下运行。 ( 9)煮炉结束。 炉水置换后,将炉水水质控制到正常指标,烘炉继续进行,锅炉转入大量产汽运行阶段。 应控制好汽包液位和压力,每 2 小时进行一次炉水分析。 条件具备时,可投用 DCS。 ( 10)当烘炉结束降至常温时,就放尽炉水、打开汽包和锅炉人孔、检查孔、检查煮炉效果,并认真检查排污阀,调节阀、水位计等,防止锅炉煮炉产生的污垢、沉淀物堵塞管道。 ( 11)煮炉时,加药后分析炉水,要求:升压时,每小时分析一次。 14 五 .烘炉与煮炉的注意事项 ( 1)整个系统在负压条件下作业 ( 2)任何时候点火,必须先开风机,后点火;任何时候停火,必须先停火,后停风, ( 3)烘炉操作要特别注意升温和降温必须缓慢进行,严格按照升温曲线进行操作,温度波动177。 10℃。 ( 4)控温宜缓不宜快,当温度失控,未达到升温要求,切 忌强化燃烧能力来补充温度,应时间须延,当无法控制时,可临时关闭喷 嘴。 ( 5)经常检查炉壁温度,注意排水情况,炉壁温度较高时,说明炉壁开始一个蓄水排 放 过程。 ( 6)当炉体热胀高峰时,会发生声音,这时要特别注意升温的速率,原则上这时需保温,不宜升温。 要做好原始记录,引起各班注意。 ( 7)注意风机排烟前温度,控制在 160℃以内,注意风机运转及润油情 况,确保风机正常运转。 ( 8)当突然停电或设备故障时,必须做好保温工作,做好密闭等工作 (人口,油枪口 2 个)。 ( 9)烘炉过程中必须注意安全,点火时必须站在安全的位置。 ( 10)整个烘炉过程中脱盐水供应必须正常,保证汽包水位维持在要求范围内 (0177。 100mm)。 ( 11)煮炉期间锅筒水位应维持在最高运行水位 (0+100mm)。 15 ( 12)压力调节用汽包放空阀。 ( 13)烘炉煮炉过程除按本方案规定外,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中有关规定,特别要注意做好现场的巡回检查,经常检查炉内情况,废锅水位、压力,放空阀开度等,以防发生 意外情况,若发生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及时处理。 ( 14)烘炉过程中操作工必须做好记录,要求每小时记录各点温度,压力;仪表工应紧密配合,保证仪表准确,灵敏;分析人员应服从现场需要,及时测出烘、煮炉的各项指标。 ( 15)烘炉完毕进入炉内检查必须在设备温度低于 40℃以下,并有人在外监护。 ( 16)除烘炉期间做好记录外,须认真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