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20xx年事故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内容摘要:

闻发布 , 接受记者采访,管理采访的中外记者; 3) 收集、跟踪舆论,及时向上 级或有关部门汇报、通报情况; 4) 通过各种方式,有针对性地解疑释惑,澄清事实,批驳谣言,引导舆论。 外部应急 /救援力量 外部应急救援力量见表 41所示。 表 41 外部应急救援力量 江西省广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第 11 页 共 62 页 循 环 创 造 价 值 序号 名称 支持方式 /能力 装备水平 到达时间 联系人 联系方式 1 广昌县 环保局 环境污染处理、 事故调查 一般 快 李江伟 3610846 2 广昌县工业园 环保 科 环境污染处理、 事故调查 一般 快 谢文波 3630007 3 广昌县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重伤和死亡事 故的调查 好 一般 巫科龙 3617813 4 广昌县 消防 中 队 火灾或爆炸事故的现场处理 好 快 119 5 广昌县工业园 派出所 现场治安、刑事 调查 一般 快 马志斌 3631186 6 抚州 市环境 监测中心 应急监测、处理 后现场监测 好 一般 8233273 7 120急救中心 伤员的救治 好 快 120 8 南昌 市固体废物管理中心 环境污染处理、 事故调查 一般 一般 079188319638 5 事故发现及报警 内部事故信息报警和通知 发现紧急状态即将发生或已经发生时,应当按照以下步骤操作: ( 1) 第一发现事故的 员工应当初步评估并确认事故发生,立即警告暴露于危险的第一人群(如操作人员),立即电话通知 现场 应急 协调人 ( 张立龙13307049333),必要时(如事故明显威胁人身安全时),立即启动撤离信号报警装置等等应急警报。 其次,如果可行,则应控制事故源以防止事故恶化。 但在储存、运输中,如操作人员通过报警装置或巡检时发现危险目标发生泄漏,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予以处理。 操作人员无法控制时,才执行以上流程。 ( 2) 现场应急协调人 接到报警后应当立即赶赴现场,做出初始评估(如事故性质,准确的事故源,数量和材料泄漏的程度,事故可能 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确定应急响应级别,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并通知单位可能受事故影响的人员以及应急人员和机构(如应急领导机构成员、应急队伍或外部应急 /救援力量);如果需要外界救援,则应当呼叫有关应急救援部门并立即通知地方政府有关主管部门。 必要时,应当向周边社区和临近工厂发出警报。 ( 3) 各有关人员接到报警后,应当按应急预案的要求启动相应的工作。 向外部应急 /救援力量报警和通知 泄漏事故为 I级的,指挥部成员应按专业对口迅速向市主管部门等上级领导 江西省广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第 12 页 共 62 页 循 环 创 造 价 值 机关(消防、公安、环保、医疗卫生、安监等政府主 管部门)报告。 报警和通讯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 ① 联系人的姓名和电话号码; ②发生事故的单位名称和地址; ③事件发生时间或预期持续时间; ④事故类型(火灾、爆炸、泄漏等); ⑤主要污染物和数量(如实际泄漏量或估算泄漏量); ⑥当前状况,如污染物的传播介质和传播方式,是否会产生单位外影响及可能的程度(可根据风向和风速等气象条件进行判断); ⑦伤亡情况; ⑧需要采取什么应急措施和预防措施; ⑨已知或预期的事故的环境风险和人体健康风险以及关于接触人员的医疗建议; ⑩其他必要信息。 向邻近单位及人员报警 和通知 在事故可能影响到厂外的情况下 ,应急指挥组 应 立即 向周边邻近单位、社区、受影响区域人群发出警报。 警报采用 紧急广播系统与警笛报警系统 相 结合 的方式。 紧急广播内容应当尽可能简明,告诉公众该如何采取行动;如果决定疏散,应当通知居民避难所位置和疏散路线。 6 事故控制 响应分级 根据事故的影响范围和可控性(所处理危险废物的类型,发生火灾、爆炸或泄漏等事故的可能性,事故对人体健康和安全的即时影响,事故对外界环境的潜在危害,以及事故单位自身应急响应的资源和能力等一系列因素),将响应级别分成如下三级: ① I级:完全紧急状态 事故范围大,难以控制,如超出了本单位的范围,使临近的单位受到影响,或者产生连锁反应,影响事故现场之外的周围地区;或危害严重,对生命和财产构成极端威胁,可能需要大范围撤离;或需要外部力量,如政府派专家、资源进行支援的事故。 例如:危险废物大量溢出并向 周边区域 快速扩散。 ② II级:有限的紧急状态 较大范围的事故,如限制在单位内的现场周边地区或只有有限的扩散范围, 江西省广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第 13 页 共 62 页 循 环 创 造 价 值 影响到相邻的生产单元;或较大威胁的事故,该事故对生命和财产构成潜在威胁,周边区域的人员需要有限撤离。 例如:液态污染 物在以面状方式扩散;储罐、管线起火,有较多的危险废物泄漏,但可以安全隔离。 ③ III级:潜在的紧急状态 某个事故或泄漏可以被第一反应人控制,一般不需要外部援助。 除所涉及的设施及其邻近设施的人员外,不需要额外撤离其他人员。 事故限制在单位内的小区域范围内,不立即对生命财产构成威胁。 例如:某一生产装置发生固态污染物泄漏;可以很快扑灭的小型火灾;可以很快隔离、控制和清理的危险废物小型泄漏。 警戒与治安 在 I级相应和需外部支援的 II级相应状态下,当外部救援的公安或武警到达应急现场前, 由警戒疏散组负责事 故现场的警戒和治安。 当 公安或武警到达应急现场后,由警戒疏散组向公安或武警汇报现场的警戒和治安情况,并将警戒、治安指挥权交由公安或武警,警戒疏散组协助公安或武警的现场警戒和治安工作。 应急监测 由 生产组负责对事故现场进行应急监测,必要时, 委托专门机构负责对事故现场进行现场应急监测,对事故性质、参数与后果进行评估,为指挥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水环境监测 监测因子为:根据事故范围选择适当的监测因子,以 pH、 Ni2+、 Cu2+、 Zn2+、Cr3+泄漏危险废物作为监测因子。 监测时间和频次:按 照事故持续时间决定监测时间,根据事故严重性决定监测频次。 一般情况下每小时取样一次。 随事故控制减弱,适当减少监测频次。 测点布设:共布设 2个断面,具体位置见表 61。 表 61 水质监测断面布设 断面编号 位 置 监测项目 W1 雨水排口 pH、 Ni2+、 Cu2+、 Zn2+、 Cr3+泄漏危险废物 及有关水文要素 大气监测 监测因子为:根据事故范围选择适当的监测因子,选择 泄漏危险废物作为监测因子。 监测时间和频次:按照事故持续时间决定监测时间,根据事故严重性决定监测频次。 一般情况下特征因子 每小时监测 1次,随事故控制减弱,适当减少监测频次。 江西省广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第 14 页 共 62 页 循 环 创 造 价 值 测点布设:按事故发生时的主导风向的下风向,考虑区域功能,设置 2个监测点,具体见表 62。 表 62 大气环境监测点位 监测点 编号 位 置 监测项目 W1 事故源下风区 100米 泄漏危险废物 、燃烧和爆炸可能产生的有毒物质 W2 事故源下风区 300米 在实际发生事故时,若已知污染物类型,则可立即实施应急预案中的应急监测方案。 若污染物类型不明,则应当根据事故污染的特征及遭受危害的人群和生物的表象等信息,判断该污染物可能的类型,确定应急监测方案。 对于情况不明的污染事故,则可临时制定应急监测技术方案,采取相应的技术手段来判明污染物的类型,进而监测其污染的程度和范围等。 监测的布点,可随着污染物扩散情况和监测结果的变化趋势适时调整布点数量和检测频次。 在进行数据汇总和信息报告时,要结合专家的咨询意见综合分析污染的变化趋势,预测污染事故的发展情况,以信息快报、通报的方式将所有信息上报给现场应急指挥部门,作为应急决策的主要参考依据。 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区域设定 ( 1)危险区的设定 1 发生Ⅰ级事故,以事故地为中心,将半径 100 米以内区域划 分为危险核心区,将距事故点中心周边 300 米以内的区域划分为危害边缘区。 1 发生 II级事故,以事故地为中心,将半径 40米以内的区域划分为为危害核区,将距事故地周边 100 米区域内划分为为危害边缘区。 1 事故危险、危害核心区初步划定后,应根据现场火势、环境监测和当时气象资料,由指挥部确定扩大或缩小划定危险、危害核心区和危险、危害边缘区。 1 ( 2)隔离区的划定 1 对Ⅰ级危险、危害核心区按划定的危险区边缘以黄黑带设置警戒隔离区域,并设警戒哨,限制人员、车辆进入。 对 II级危险、危害核心区的隔离、警戒由 保卫 组组织实 施。 一旦发生Ⅰ级事故,对事故现场周边区域的道路实施交通管制,除救护车、消防车、抢险物资运输车、指挥车辆可进入事故隔离区内,其它车辆均不得进入事故隔离区内;对原停留在隔离区内的车辆实施疏导。 1 1 ( 3)安全区的划定 危险区和 隔离区外的区域都可以设为安全区,但一般应设在上风区。 江西省广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第 15 页 共 62 页 循 环 创 造 价 值 事故发生后采取的处理措施 ( 1)危险废物泄漏 A.少量泄漏 1)确定泄漏物名称,性质和泄漏量。 2)现场警戒,在彻底收集处理前严禁他人接近。 3)应急人员必须熟悉此泄漏物质的 MSDS 后处理。 4)应急人员必须正确佩戴 相应的应急使用的防护用品。 5)收集方法: a .气体泄漏,应急人员首先止住泄漏,如可能合理通风和喷雾状水。 b .液体泄漏,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切断泄漏源,使用相应的吸收棉或砂土,锯末等吸收后妥善处理。 c .固体泄漏,使用适当的工具和容器收集泄漏物。 B.大量泄漏 —— 撤离到安全地带,并佩带好应急防护 江西省广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第 16 页 共 62 页 循 环 创 造 价 值 用品 ; —— 通报周围工作人员,并报告应急小组; —— 回忆泄漏物特征(容器标签,物理状态, 气味等)确定泄漏物 ; —— 保卫 组封 闭现场进出口及可能扩散的 地带,防止闲人出入 ; —— 生产组参考泄漏物 MSDS,确定是否会 有火灾或爆炸危险,是否有中毒危险 ; —— 应急指挥组决定现场处理的方法(如关 闭泄漏的阀门,封闭泄漏点,准备吸收 物,中 和泄漏物,准备收集容器,用水 冲洗地面等); —— 根据物质 MSDS 要求,穿戴相应的防护 用品,如不确定泄漏物应穿全套防护用 品(含自给式呼吸器) ; —— 封堵泄漏源 ; —— 收集扩散的泄漏物 ; —— 防止泄漏物进入排水系统 ; —— 两人一组工作,把收集的泄漏物(包括 收集材料)收集到专用容器中,标记清 楚后同废 物一同送危险废物处理场 ; —— 根据 MSDS 的要求进行急救 ; —— 将重伤人员送往医院 ; —— 在形势失控的情况下,交与外部救援组 织(消防队: ,)处理 ; —— 会同救援组织,不断更新情况,随时准 备为他们提供帮助 ; —— 用清水冲洗被污染的衣物 ; —— 按照顺序摘掉防护用品,并清洁保养 ; —— 人员沐浴,换洁净的衣服。 C. 发生危险废物泄漏后的具体预防及应急措施 针对物料泄漏、废弃物排放失控的部位和原因,用提前准备好的 沙袋、消防等设施,进行覆盖、拦截、引流等措施,启动相应的水泵,并对雨水沟和污水沟进行 相应的切换,以防止污染范围进一步扩大;同时采取相应的回收、吸附等措施清除污染物,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在事故处理过程中,要重点保护污水处理装置正常运行,一旦泄漏物料进入污水系统,将事故废水切入事故蓄水池,以防穿戴防护用品 收集 /清理泄漏物 受伤者急救 召入外部救援组织 恢复和清污工作 迅速撤离泄漏现场 发出泄露警报 分析泄漏情况 封锁现场 准备行动方案 分析危 害性 江西省广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第 17 页 共 62 页 循 环 创 造 价 值 污水排入附近水环境,造成超标排放。 ( 2)危险废物发生火灾 危险废物容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但不同的危险废物以及在不同情况下发生火灾时,其扑救方法差异很大,若处置不当,不仅不能有效扑灭火灾,反而会使灾情进一步扩大。 此外,由于危险废物本身及其燃烧产物大多具有较强的毒害性和腐蚀性,极易造成人员中毒、灼伤。 因此 ,扑救化学危险品火灾是一项极其重要又非常危险的工作。 、小型 火灾 1)确定泄漏物名称,性质和可燃危险废物量。 2)现场警戒,在彻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