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20xx年专题复习基本概念和原理内容摘要:

15. 根据常见元素的化合价,下列物质的化学式(括号内)书写不正确的是( ) A. 氯化铝( AlCl3) B. 氧化镁( MgO) C. 硫酸铁( FeSO4) D. 氧化钠( Na2O) 16. 目前,世界各国正在开发安全高效的自来水消毒剂。 ClO2就是开发出的一种。 下列对 ClO2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ClO2是一种混合物 B. ClO2是一种氧化物 C. ClO2是一种含氧化合物 D. ClO2是一种化合物 17.根据下列要求,选择 H、 O、 C、 S、 Na 五种元素中的两种或多种组成的相应的物质,用化学式填空: 9 ( 1) 打开汽水瓶时,大量逸出的气体 _______________; ( 2) 一种常用的强碱 ___________________; ( 3) 一种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___________________; ( 4) 含氧 50%的氧化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我国保护臭氧层又有新举措:从 2020年 6月 1日起在全国范围 内禁止使用四氯化碳做清洗剂。 因为四氯化碳会破坏臭氧层,而大气中的臭氧层可以吸收紫外线,对地球上的生物起保护作用。 臭氧层由臭氧( O3)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臭氧是单质 B. 臭氧就是氧气 C. 臭氧是由氧原子构成的 D. 臭氧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 2价 19.据报道,科学家不久前制得一种新型的分子,下列有关 O4的说法中你认为错误的是( ) A. 它和 O O3都是氧元素组成的单质 B. 它的分子是由两个 O2分子组成的 C. 它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64 D. 一个 O4分子是由四个氧原子构成的 20.某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物质一定是( ) A. 碳单质 B. 含碳元素的化合物 C. 含碳、氧元素的化合物 D. 含碳的物质 21.某兴趣小组为验证鱼骨的成分,把鱼骨放在酒精灯上充分煅烧,得到白色固体,冷却后研成粉末,再向白色粉末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有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产生。 请回答: ( 1) 鱼骨中被烧掉的是 ______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 2) 已知动物的骨骼中含 有 Ca2+,则鱼骨中至少含有的物质是 _________(填化学式 ); ( 3)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鱼骨放入稀盐酸中浸泡会变软 B. 饮用牛奶可补充钙质 C. 骨质疏松患者不宜补钙 D. 胃酸能促进钙质的吸收 【 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 】 (一)质量守恒定律 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质量守恒的原因:化学反应是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转变成生成物的过程。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 没有改变,原子的 没有增减,原子的 没有 改变。 3.理解和运用质量守恒定律时应注意: (1)质量守恒定律是一切化学反应必然遵守的一个定律。 而 物理变化不属于此定律研究的范畴。 (2)质量守恒定律研究的内容仅是指“质量”,不能推广到其他物理量。 (3)强调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里“参加反应的”不是各物质质量的简单相加。 是指真正参与了反应的那一部分质量,反应物中可能有一部分没有参加反应 (反应剩余的 )。 4.质量守恒定律可理解为“六个不变”,“两个一定改变”,“两个可能改变”。 (二)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1. 化学方程式 : 用化学式来表示化 学反应的式子。 2.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 (1)表示某一化学反应( __ ____、 ____ _____和 _____ ____)。 (2)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各物质的 ________。 (3)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 _______或 ___________个数比。 3. 化学方程式的读法 : 10 例如 2H2 + O2 2H2O的读法: (1)氢气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水。 (2)每 份质量的氢气和 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 份质量的水。 (3)每 个氢分子和 个氧 反应生成 个。 4.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 : (1)实事求是; (2)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5.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1) 写; ( 2)配; (3) 等; (4) 注。 6.化学方程式常用的配平方法: (1)最小公倍数法: (2)奇数配偶数法: (3)观察法: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标明反应基本类型: 磷在空气中燃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铁在氧气中燃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碳还原氧化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金属置换出酸中的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铁置换出硫酸铜的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烷的燃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氧化碳的检验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反应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1.对计算步骤和方法的理解要注意以下几点: (1)计算过程必须规范,步骤可概括为“一设、二写、三列、四解、五答”。 (2)各代入量均 指纯净物的质量。 若物质不纯必须换算成纯净物的质量才能代入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3)计算中所用的质量必须是实际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 (4)计算过程中各物理量单位必须对应统一,单位要带入计算过程。 2.常见基础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类型: (1)已知反应物的质量求生成物的质量。 (2)已知生成物的质量求反应物的质量。 【合作探究】 某物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则该物质中一定含 元素,可能含 元素 某物质 克完全燃烧,生成 克二氧化碳和 克水,则该物质中含 元素。 在化学反应 A+B→ C+D中,若 A与 B反应的质量比为 6: 5,若反应生成 C和 D的质量和为 33g,则参加反应的 A为 g,B为 g。 取干燥纯净的氯酸钾 ag 和 MnO2bg,混合加热当氧气全部放出后剩余物质中氯化钾的质量为 Cg,则放出氧气的质量为 , MnO2的质量为。 100g 稀硫酸一起放入烧杯中充分反应后,烧杯内物质总质量为 ,则反应放出 11 氢气的质量为。 C4H1003+4O2=X+3H2O,则 X 的化学式为。 2CaCO3+O2+2SO2=2CaSO4+2X, 则 X 的化学式为。 某同学根据“铁生锈后质量会增加”实验来推测质量守恒定律也有例外,你认为该同学的推测正确吗。 请加以解释。 【应知应会】 一、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一) 化合反应(“多变一”) 单质 + O2 ①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的反应 ②有白烟生成的反应 ③有耀眼白光生成的反应 ④有二氧化碳生成的反应 ⑤有金属氧化物生成的反应 能生成酸的反应 能生成碱的反应 (二) 分解反应(“一变多”) 实验室制氧气的反应 、 、。 有二氧化碳生成的反应(生成物是两种氧化物的反应) 、。 水通电分解的反应。 (三)置换反应(单质 +化合物 =单质 +化合物) 可还原 CuO的反应 、 _________。 金属与酸的反应 、 ___________。 金属与盐的反应 、 ____________。 (四)复分解反应(化合物 +化合物 =化合物 +化合物) 酸与碱的反应 、。 酸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 、。 碳酸盐与酸的反 应 、。 碱与盐的反应 、。 有沉淀生成的反应 、。 (五)不属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的反应 有机物燃烧 、 用赤铁矿、磁铁矿冶炼生铁 、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久置在空气中的烧碱、熟石灰变质的原因 、。 【分层检测】 一、填空题 ,反应前后 没有改变, 没有增 减, 也没有变化,所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 必然相等。 ,生成的固体的质量 镁条的质量(填“”“” “=” ) ,这与质量守恒定律 (填矛盾或不矛盾)。 12 A+B=C+D,已知 A 为 a g, B 为 b g,完全反应后生成 D 为 d g,则生成 C 的质量为 g。 g的碳和 32 g的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44 g,若 6 g碳在 18 g氧气中燃烧,可生成二氧化碳 g,剩余 g。 、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则该可燃物中一定含有 元素,可能含有 元素。 A、 B、 C三种物质各 4 g组 成的混合物,在一定条件下,所发生的化学反应表达式为 C+B=A+D,反应后的物质中只有 5 gA、 5 gD 和若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