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20xx年(人教版)化学总复习必备精品--高三化学必备知识点归纳与总结(全)内容摘要:

+盐溶液、 H2SO3 及其盐溶液、氢硫酸及其盐溶液:因易被空气氧化,不宜长期放置,应现用现配。 、石灰水、银氨溶液、 Cu(OH)2 悬浊液等,都要随配随用,不能长时间放置。 12 十二、中学化学中与“ 0”有关的实验问题 4 例及小数点问题 0。 小数点为两位 最下面的刻度是 0。 小数点为一位 0。 小数点为一位 天平的标尺中央数值是 0。 小数点为一位 十三、能够做喷泉实验的气体 NH HCl、 HBr、 HI 等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均可做喷泉实验。 CO Cl SO2 与氢氧化钠溶液; C2H C2H2 与溴水反应 十四、比较金属性强弱的依据 金属性:金属气态原子失去电子能力的性质; 金属活动性:水溶液中,金属原子失去电子能力的性质。 注:金属性与金属活动性并非同一概念,两 者有时表现为不一致, 同周期中,从左向右,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金属性减弱; 同主族中,由上到下,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金属性增强; 依据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的强弱;碱性愈强,其元素的金属性也愈强; 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极少数例外); 常温下与酸反应剧烈程度; 常温下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 13 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 高温下与金属氧化物间的置换反应。 十五、比较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 同周期中,从左到右,随核电荷数的增加,非金属性 增强; 同主族中,由上到下,随核电荷数的增加,非金属性减弱; 依据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的强弱:酸性愈强,其元素的非金属性也愈强; 依据其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稳定性愈强,非金属性愈强; 与氢气化合的条件; 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 其他,例: 2Cu+ SCu2S Cu+ Cl2CuCl2 所以, Cl 的非金属性强于 S。 十六、“ 10 电子”、“ 18 电子”的微粒小结 1.“ 10 电子”的微粒: 分子 离子 一核 10 电子的 Ne N3?、 O2?、 F?、 Na+、 Mg2+、 Al3+ 二核 10 电子的 HF OH?、 三核 10 电子的 H2O NH2? 四核 10 电子的 NH3 H3O+ 五核 10 电子的 CH4 NH4+ 14 2.“ 18 电子”的微粒 分子 离子 一核 18 电子的 Ar K+、 Ca2+、 Cl ̄、 S2? 二核 18 电子的 F HCl HS? 三核 18 电子的 H2S 四核 18 电子的 PH H2O2 五核 18 电子的 SiH CH3F 六核 18 电子的 N2H CH3OH 注:其它诸如 C2H N2H5+、 N2H62+等亦为 18 电子的微粒。 十七、微粒半径的比较: 1.判断的依据 电子层数: 相同条件下,电子层越多,半径越大。 核电荷数: 相同条件下,核电荷数越多,半径越小。 最外层电子数 相同条件下,最外层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 2.具体规律: 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减小(稀有气体除外)如: NaMgAlSiPSCl. 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增大。 如:LiNaKRbCs 15 同主族元素的离子 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增大。 如:FClBrI 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减小。 如:F Na+Mg2+Al3+ 同一元素不同价态的微粒半径,价态越高离子半径越小。 如 FeFe2+Fe3+ 十八、各种“水”汇集 1.纯净物:重水 D2O;超重水 T2O;蒸馏水 H2O;双氧水 H2O2;水银 Hg; 水晶 SiO2。 2.混合物:氨水 (分子: NH H2O、 NH3 H2O;离子: NH4+、OH ̄、 H+) 氯水 (分子: Cl H2O、 HClO;离 子: H+、 Cl ̄、 ClO ̄、OH ̄ ) 苏打水 (Na2CO3 的溶液 ) 生理盐水 (%的 NaCl溶液 ) 水玻璃 (Na2SiO3 水溶液 ) 卤水 (MgCl NaCl 及少量 MgSO4) 水泥 (2CaO SiO 3CaO SiO 3CaO Al2O3) 王水(由浓 HNO3 和浓盐酸以 1∶ 3 的体积比配制成的混合物) 十九、具有漂白作用的物质 氧化作用 化合作用 吸附作用 Cl O Na2O浓 HNO3 SO2 活性炭 16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不可逆 可逆 其中能氧化指示剂而使指示剂褪色的主要有 Cl2(HClO)和浓HNO3 及 Na2O2 二十、各种“气”汇集 1.无机的:爆鸣气 (H2 与 O2); 水煤气或煤气 (CO 与 H2);碳酸气 (CO2) 2.有机的:天然气 (又叫沼气、坑气,主要成分为 CH4) 液化石油气 (以丙烷、丁烷为主 ) 裂解气 (以 CH2=CH2 为主 ) 焦炉气 (H CH4 等 ) 电石气 (CH≡ CH,常含有 H2S、 PH3 等 ) 二十一、滴加顺序不同,现象不同 1. AgNO3 与 NH3 H2O: AgNO3 向 NH3 H2O 中滴加 —— 开始无白色沉淀,后产生白色沉淀 NH3 H2O 向 AgNO3 中滴加 —— 开始有白色沉淀,后白色沉淀消失 2. NaOH 与 AlCl3: NaOH 向 AlCl3 中滴加 —— 开始有白色沉淀,后白色沉淀消失 AlCl3 向 NaOH 中滴加 —— 开始无白色沉淀,后产生白色沉淀 3. HCl 与 NaAlO2: 17 HCl 向 NaAlO2 中滴加 —— 开始有白色沉淀,后白色沉淀消失 NaAlO2 向 HCl 中滴加 —— 开始无白色沉淀,后 产生白色沉淀 4. Na2CO3 与盐酸: Na2CO3 向盐酸中滴加 —— 开始有气泡,后不产生气泡 盐酸向 Na2CO3 中滴加 —— 开始无气泡,后产生气泡 二十二、几个很有必要熟记的相等式量 1.常用相对分子质量 Na2O2: 78 Na2CO3: 106 NaHCO3: 84 Na2SO4: 142 BaSO4: 233 Al (OH)3: 78 C6H12O6: 180 2.常用换算 —— mol —— mol —— mol —— mol —— mol 二十三、规律性的知识归纳 能发生加聚反应的物质 烯烃、二烯烃、乙炔、苯乙烯、烯烃和二烯烃的衍生物。 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 凡是分子中有醛基(- CHO)的物质均能发生银镜反应。 ( 1)所有的醛( R- CHO); 18 ( 2)甲酸、甲酸盐、甲酸某酯; 注:能和新制 Cu(OH)2 反应的 —— 除以上物质外,还有酸性较强的酸(如甲酸、乙酸、丙酸、盐酸、硫酸、氢氟酸等 ),发生中和反应。 能与溴水反应而使溴水褪色或变色的物质 (一)有机 1.不饱和烃(烯烃、炔烃、二烯烃、苯乙烯等); 2.不饱和烃的衍生物(烯醇、烯醛、油酸、油酸盐、油酸某酯、油等) 3.石油产品(裂化气、裂解气、裂化汽油等); 4.苯酚及其同系物(因为能与溴水取代而生成三溴酚类沉淀) 5.含醛基的化合物 (二)无机 1.- 2 价硫( H2S 及硫化物); 2.+ 4 价硫( SO H2SO3 及亚硫酸盐); 3.+ 2 价铁: 6FeSO4+ 3Br2= 2Fe2(SO4)3+ 2FeBr3 6FeCl2+ 3Br2= 4FeCl3+ 2FeBr3 变色 2FeI2+ 3Br2= 2FeBr3+ 2I2 4. Zn、 Mg 等单质 如 Mg+ Br2 h2o MgBr2 (此外,其中亦有 Mg 与 H+、 Mg 与 HBrO 的反应 ) 5.- 1 价的碘(氢碘酸及碘化物) 变色 19 6. NaOH 等强碱: Br2+ 2OH ̄ ==Br ̄+ BrO ̄+ H2O 7. AgNO3 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物质 (一)有机 不饱和烃(烯烃、炔 烃、二烯烃、苯乙烯等); 苯的同系物; 不饱和烃的衍生物(烯醇、烯醛、烯酸、卤代烃、油酸、油酸盐、油酸酯等); 含醛基的有机物(醛、甲酸、甲酸盐、甲酸某酯等); 石油产品(裂解气、裂化气、裂化汽油等); 煤产品(煤焦油); 天然橡胶(聚异戊二烯)。 (二)无机 - 2 价硫的化合物( H2S、氢硫酸、硫化物); + 4 价硫的化合物( SO H2SO3 及亚硫酸盐); 双氧水( H2O2,其中氧为- 1 价) 最简式相同的有机物 1. CH: C2H2 和 C6H6 2. CH2:烯烃和 环烷烃 3. CH2O:甲醛、乙酸、甲酸甲酯、葡萄糖 4. CnH2nO:饱和一元醛(或饱和一元酮)与二倍于其碳原子数和饱和一元羧酸或酯;举一例:乙醛( C2H4O)与丁酸及其异构体( C4H8O2) 20 同分异构体(几种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的结构式) 醇 — 醚 CnH2n+2Ox 醛 — 酮 — 环氧烷(环醚) CnH2nO 羧酸 — 酯 — 羟基醛 CnH2nO2 氨基酸 — 硝基烷 单烯烃 — 环烷烃 CnH2n 二烯烃 — 炔烃 CnH2n2 1能发生取代反应的物质及反应条件 1.烷烃与卤素单质:卤素蒸汽、光照; 2.苯及苯的同系物与①卤素单质: Fe 作催化剂; ②浓硝酸: 50~ 60℃水浴;浓硫酸作催化剂 ③浓硫酸: 70~ 80℃水浴; 3.卤代烃水解: NaOH 的水溶液; 4.醇与氢卤酸的反应:新制的氢卤酸 (酸性条件 ); 5.酯类的水解:无机酸或碱催化; 6.酚与浓溴水 (乙醇与浓硫酸在 140℃时的脱水反应,事实上也是取代 反应。 ) 二十四、实验中水的妙用 21 1.水封:在中学化学实验中,液溴需要水封,少量白磷放入盛有冷水的广口瓶中保存,通过水的覆盖,既可隔绝空气防止白磷蒸气逸出,又可使其保持在燃点之下;液溴极易 挥发有剧毒,它在水中溶解度较小,比水重,所以亦可进行水封减少其挥发。 2.水浴:酚醛树脂的制备 (沸水浴 );硝基苯的制备 (50— 60℃ )、乙酸乙酯的水解 (70~ 80℃ )、蔗糖的水解 (70~ 80℃ )、硝酸钾溶解度的测定 (室温~ 100℃ )需用温度计来控制温度;银镜反应需用温水浴加热即可。 3.水集:排水集气法可以收集难 溶或不溶于水的气体,中学阶段有 02, H2, C2H4, C2H2, CH4, NO。 有些气体在水中有一定溶解度,但可以在水中加入某物质降低其溶解度,如:可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氯气。 4.水洗:用水洗的方法可除去某些难溶气体中的易溶杂质,如除去 NO 气体中的 N02 杂质。 5.鉴别:可利用一些物质在水中溶解度或密度的不同进行物质鉴别,如:苯、乙醇 溴乙烷三瓶未有标签的无色液体,用水鉴别时浮在水上的是苯,溶在水中的是乙醇,沉于水下的是溴乙烷。 利用溶解性溶解热鉴别,如:氢氧化钠、硝酸铵、氯化钠、碳酸钙,仅用水可资鉴别。 6.检漏:气体发生装置连好后,应用热胀冷缩原理,可用水检查其是否漏气。 二十六、各类有机物的通式、及主要化学性质 22 烷烃 CnH2n+2 仅含 C— C 键 与卤素等发生取代反应、热分解 、不与高锰酸钾、溴水、强酸强碱反应 烯烃 CnH2n 含 C==C 键 与卤素等发生加成反应、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反应、聚合反应、加聚反应 炔烃 CnH2n2 含 C≡ C 键 与卤素等发生加成反应、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反应、聚合反应 苯(芳香烃) CnH2n6 与卤素等发生取代反应、与氢气等发生加成反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