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sde11年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内容摘要:
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员单位申报。 课题方向 4:桑树品种资源抗性鉴 定与抗青枯病桑树品种选育 主要研究开发内容 研究桑树对青枯病抗性的快速检测鉴定技术,收集抗青枯病桑树种质资源,开展抗青枯病桑品种的育种研究,检测亚热带桑树主要种质资源对青枯病的抗性,选育抗青枯病的桑品种和杂交组合。 考核指标 研究出桑品种对青枯病抗性的快速检测技术,检测鉴定 50 份桑树品 8 种资源的抗病性,收集、引进抗青枯病桑树种质资源 5 份,选育抗青枯病桑品种 1 个。 实施年限: 2020~ 2020 年。 计划资助经费 :课题经费不超过 40 万元。 申报的特殊要求:限桑蚕茧丝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员单位 申报。 课题方向 5:昆虫天敌真菌及真菌农药对家蚕的致病性研究 主要研究开发内容 研究白僵菌农药、绿僵菌农药等真菌农药对家蚕的致病性,不同环境下白僵菌孢子存活的时间,桑粉虱等害虫的天敌真菌对家蚕的致病性,桑蚕僵病流行的主要传播途径,研制蚕体蚕座消毒剂、熏烟消毒剂、僵病防治药剂,以及桑蚕僵病有效防控技术。 考核指标 查明白僵菌农药、绿僵菌农药对蚕的致病力;寄生桑粉虱的天敌真菌对家蚕的致病力;提出有效防控技术,筛选出有效蚕药 2 种,在桑蚕产业科技重点示范县示范推广 50万张蚕种,张种产茧量增产 5%。 实施 年限: 2020~ 2020 年。 计划资助经费:课题经费不超过 40 万元。 申报的特殊要求:限桑蚕茧丝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员单位申报。 课题方向 6:蚕茧高值化缫丝加工技术和设备研究与示范 主要研究开发内容 根据广西桑蚕茧特性,改进和创新蚕茧收烘及缫丝加工的工艺技术与设备,研究蚕茧优选工艺,实现优质茧批量生产 5A~ 6A级高等级生丝;改进双宫丝自动缫丝工艺,实现普通茧、次茧和双宫茧缫制优质的双宫丝,提升全部产品的价值;集成蚕茧高值化缫丝加工技术进行示范。 考核指标 集成蚕茧高值化缫丝加工工艺技术 1 套 ,在 5 个加工企业示范,改造和创新缫丝生产线 5 条, 5A以上生丝及特级双宫丝达到 60%以上。 实施年限: 2020~ 2020 年。 9 计划资助经费:课题经费不超过 200万元。 申报的特殊要求:鼓励桑蚕茧丝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员 单位产学研合作联合申报。 课题方向 7:桑蚕复合弹力丝加工技术研究 主要研究开发内容 通过对缫丝设备的研究改进,开发出既具有优良弹性又有丝的优良服用性能的新型高级复合丝原料。 考核指标 开发桑蚕复合弹力丝品种 2~ 3 个,制定技术规程 1 套,地方标准 1个。 实施年限: 2020~ 2020 年。 计划资助经费:课题经费不超过 100万元。 申报的特殊要求:鼓励桑蚕茧丝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员 单位产学研合作联合申报。 课题方向 8:高档丝绸面料产品研究与开发 主要研究开发内容 针对广西生丝的特性,研究提高广西生丝织造性能,研究开发具有广西特色的、适销对路的丝绸面料、服饰产品。 考核指标 开发丝绸面料品种 5 个,制定技术规程 1 个,地方标准 1 个,形成年产丝绸面料 200 万米的能力。 实施年限: 2020~ 2020 年。 计划资助经费:课题经费不超过 150万元。 申报的特殊要求 :鼓励桑蚕茧丝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员 单位产学研合作联合申报。 课题方向 9:缫丝副产品在新型纺纱系统的应用研究与产业化 主要研究开发内容 研究缫丝加工中产生的茧衣、蛹衬等下脚料及在绢纺生产中产生的绢丝绵等原料的技术处理措施,改善纤维表面活性,提高原料可纺性能; 10 进行纺纱工艺优选,降低断头提高纱线品质,在我区现有的转杯纺、赛络纺、花式纺纱等新型纺纱系统上纺制开发 6s32s 丝绢及丝棉、丝粘等混纺纱线;根据纱线不同性能特点进行加工性能研究及产品开发等。 考核指标 开发丝绢转杯纺、赛络纺等新型、花式纱线品种 3 个,形成年产各种丝绢新型纺纱线 100吨的生产线 1 条。 实施年限: 2020~ 2020 年。 计划资助经费: 课题经费不超过 120万元。 申报的特殊要求:鼓励桑蚕茧丝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员 单位产学研合作联合申报。 课题方向 10:系列丝绢针织新产品开发研究与示范 主要研究开发内容 开展丝绢及其混纺针织物的设计和加工技术研究。 对弹性针织物织造生产技术进行重点探讨,提出针对广西生丝、绢丝干法编织的柔软处理技术措施,改善丝原料的柔软度、抱合力、弹性伸长率和抗弯刚度等指标,并合理平衡各项指标的关系,确保优 良的织造性能;研究绢丝弹性织物染整工艺路线及工艺技术措施,提高产品尺寸稳定性,为广西桑蚕丝针织品的开发及产业化提供技术依据。 考核指标:研究开发绢丝及其混纺弹性针织品品种 2 个,弹性品种的弹性延伸率达到 20%。 实施年限: 2020~ 2020 年。 计划资助经费 :课题经费不超过 100万元。 申报的特殊要求:鼓励桑蚕茧丝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员 单位产学研合作联合申报。 课题方向 11:系列高档功能性蚕丝家纺产品的开发 主要研究开发内容 研究解决蚕丝绵原料加工及配套工艺的设计和蚕丝绵功能性整理等方面 的关键技术问题,形成复合功能蚕丝绵完善配套的加工生产技术,开发出具有复合功能的蚕丝绵深加工制品,提高我区桑蚕丝家纺产品的整体水平。 11 考核指标:研究开发桑蚕丝功能型整理技术 2 套,功能型桑蚕丝棉被新品种 3 个。 实施年限: 2020~ 2020 年。 计划资助经费 :课题经费不超过 100 万元,每个产品研发申报经费不超过 30万元。 申报的特殊要求:鼓励桑蚕茧丝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员 单位产学研合作申报。 课题方向 12:缫丝煮茧工艺专家系统及新型生丝抱合检验自动测试机的研究与开发 主要研究开发内容 针对广 西蚕茧茧层薄、茧质差异大的问题,开展温度梯度在线实时检测专用传感器设计研发;各段温度的自动调节和温度梯度在线实时连续记录及煮茧工艺试煮效果记录追忆及统计分析。 研制开发生丝抱合检验自动测试机,进行生丝抱合实时检测,并运用计算机进行分析判断生丝质量,直接输出检验报告。 考核指标 研发专用传感器 1 套;各段温度梯度在线实时测量记录精度优于177。 1%;主要控制点温度自动调节精度优于177。 2%;开发煮茧工艺专家系统1 套。 研发出专用生丝抱合电子传感器 1 种;研发计算机智能统计评分软件 1 套,提高检测工效 1 倍;提供新型生丝抱合检验 自动测试机 1 套。 实施年限: 2020~ 2020 年。 计划资助经费 :课题经费不超过 90 万元。 申报的特殊要求:鼓励桑蚕茧丝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员 单位产学研合作申报。 课题方向 13:高效节能烘茧机的研发 主要研究开发内容 通过研究选用高效节能环保热源、烘茧机整机结构研发设计优化、研究开发专用智能化电控系统,研制开发高效节能烘茧机,取代目前效率低、能耗高、蚕茧适干程度不均匀、每炉批次差别大的传统烘炉土灶。 实现节能降耗,提高解舒率,提高净度、抱合、强伸和茧丝质量。 12 考核指标:热效率提高 20%以 上;工作效率提高 3 倍以上;提供样机 1 台;提供专用智能化电控系统 1 套。 实施年限: 2020~ 2020 年。 计划资助经费 :课题经费不超过 50 万元。 申报的特殊要求:鼓励桑蚕茧丝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员 单位产学研合作申报。 第三、热带亚热带特色林果高效 技术 研究与开发 项目 3:特色水果新品种选育及高效栽培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 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的要求, 重点围绕柑橘、香蕉、葡萄等特色水果,开展优质高效生产技术集成应用示范,优良新品种选育与繁育技术、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采后商品化处理及保鲜储藏技术研究,加快推进广西亚热带特色现代农业发展。 课题方向 1:柑橘安全优质高效生产技术集成应用示范 主要研究开发内容 开展柑橘营养诊断与施肥、水肥一体化、果园间套种、主要病害综合防治防控、轻简栽培、抗旱抗寒、留树保鲜、采后商品化处理、果品质量监测等综合技术集成应用与示范,提高柑橘果品商品化率和市场竞争力。 考核指标 建立优质高效生产技术集成应用示范基地,核心区连片面积 1000 亩以上,延长柑橘鲜果供应期,早熟柑提早 710 天采收,沙糖桔、金橘、脐橙、南丰蜜桔延后 1530 天采收;示范区商品果率达 90%以上,糖度提高 12 Brix,效益提高 10%,果品达到无公害产品质量标准。 实施年限: 2020~ 2020 年。 计划资助经费:每个课题经费不超过 80万元。 申报的特殊要求:以柑桔产业科技重点示范县为主体,联合技术依托单位申报。 课题方向 2:柑橘黄龙病综合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 13 主要研究开发内容 开展柑橘木虱田间种群调查方法研究和柑橘木虱预测预报技术研究,探讨简单、快速、准确、灵敏的黄龙病检测方法。 筛选出 12 个对黄龙病抗性较强的柑橘品种,应用脱毒健康苗木, 开展综合防控技术示范。 考核指标 确定广西柑橘黄龙病的病原种类,明确柑橘黄龙病病原种群特点;研究出简单、快速、准确的黄龙病检测方法,建立无病示范区 500 亩,无病株达 100%,产量比非示范区增产 10%以上。 实施年限: 2020~ 2020 年。 计划资助经费:课题 经费 不超过 50 万元。 申报的特殊要求:以柑桔产业重点科技示范县为主体,联合技术依托单位申报。 课题方向 3:优质柑橙、金橘、柚子新品种的选育与示范 主要研究开发内容 通过引进或优良单株筛选等方法,进行高位嫁接试验研究,观察其成熟期、适应 性、丰产性、抗性、果实品质等生物学特性,选育优质柑橙、金橘、柚子优良新品种。 总结一套成熟的配套栽培和病虫害防治技术。 考核指标 选育出高产稳产、优质柑橙新品种 23 个,金橘新品种 1 个,柚子新品种 12 个,开展新品种示范各 50 亩,总结形成一套与新品种配套的栽培技术。 实施年限: 2020~ 2020 年。 计划资助经费:每个课题经费不超过 30万元。 申报的特殊要求:新品种示范要选择在柑桔产业科技重点示范县实施。 课题方向 4:葡萄优质高效安全生产技术集成应用示范 主要研究开发内容 开展优良品种高产 优质种植模式示范,示范推广良种无病毒苗木, 14 病虫害综合防治、安全用药、设施栽培、果园间作、水肥综合管理等综合集成技术应用示范,提高葡萄优质果率。 考核指标 建立优质高效生产技术集成应用示范基地 35 个,每个示范点连片面积 1000 亩以上,示范区优质果率达 90%以上,效益提高 10%,果品达到无公害产品质量标准。 实施年限: 2020~ 2020 年。 计划资助经费 :每个课题经费不超过 60万元。 申报的特殊要求:以葡萄产业科技重点示范县为主体,联合技术依托单位申报。 课题方向 5:葡萄新品种选育与栽培示范 主要研究开发内容 通过广泛引进、收集葡萄种质资源,进行种质鉴定与筛选,选育出适应我区栽培葡萄优良新品种,研究高产栽培技术,开展新品种 栽培 示范。 考核指标 选育出适宜我区种植的抗病、优质鲜食葡萄新品种 2 个,品质比巨峰葡萄提高一个档次,抗一种以上主要病害;选育适宜石漠化山地栽培的耐旱、优质鲜食酿酒兼用葡萄新品种 1 个;建立新品种示范点 3 个,每个品种示范面积 100 亩以上,果品达到无公害产品质量标准;总结形成一套与新品种配套的栽培技术。 实施年限: 2020~ 2020 年。 计划资助经费 :每个新品种的课题 经费不超 过 30万元。 申报的特殊要求:新品种示范要选择在葡萄产业科技重点示范县实施。 课题方向 6:广西冬葡萄贮藏保鲜技术研究与示范 主要研究开发内容 开展葡萄贮藏期微生物及品质劣变研究、葡萄干枝、皱皮、裂果、掉粒和软化控制技术;生物保鲜剂的开发及其作用效果研究;开发预冷、精准贮藏与货架寿命评价体系等葡萄贮藏保鲜关键技术,建立高效安全 15 的保鲜集成技术体系。 考核指标 开发出适合广西地区葡萄使用的生物保鲜剂和保鲜贮藏技术,经应用贮藏 120天,好果率达 95%以上,果柄绿色,并基本保持果实采收时的色、香、 味。 试验示范 2020公斤以上。 实施年限: 2020~ 2020 年。 计划资助经费 :课题经费不超过 50 万元。 申报的特殊要求:无 课题方向 7:香蕉高效安全商品化生产技术集成示范 主要研究开发内容 集成推广高品质香蕉(粉蕉)品种苗木组培快繁培育、双膜覆盖小苗越冬、水肥一体化栽培、断蕾抹花、果实套袋、病虫害综合防治、防寒防旱、蕉园轮作、间套种、产期调节、无伤采收、商品化处理、果品质量监测等技术,提高香蕉生产组。20sde11年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