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吨转炉炼钢工艺技术规程内容摘要:

SiO2 铁渣有效 R 铁渣补加石灰量(吨) = —————— (% 铁水量 ) CaO%石灰有效 ( 2)铁水 [Si]% [Si]%R 石灰加入量(吨) = —————— 铁量(吨)(含铁块) CaO 有效 ( 3)废钢中平均含 [Si]%暂定为 % % R 石灰加入量(吨) = ———————— 废钢量(吨) CaO%有效 ( 4)铸铁件含 [Si]%暂定为 % %R 石灰加入量(吨) = —————— 铸铁件量(吨) CaO%有效 (1)+(2)+(3)+(4)+(5) 石灰加入量(吨 /炉) = ——————————— 80%(含石灰粉吹走部分 ) 在开吹后 4′30″ 内加完。 ,尽量减少萤石用量,每炉萤石用量应小于 1吨。 (1) 氧枪喷头参数 孔数: 5 马赫数: 喷孔与中心夹角: 9 176。 (2) 氧流量控制,见表 10。 表 10 氧流量控制 炉龄 氧流量 Nm3/h 1— 50 43000 > 50 45000 (3) 氧枪高度:枪位控制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高-中-高-低,其中低枪枪位控制不小于 1分钟,根据化渣情况应及时调整枪位,保证全 过程化渣良好,不返干。 (4) 得到铁水成份及温度后方准开吹。 (5) 吹炼过程发现喷溅迹象,立即加少量白灰压喷,若喷溅大,得不到缓和必须及时提枪喊开周围人员,缓慢倒渣。 然后加入 ≥3 吨白灰稠渣,并先降枪后开氧。 (6) 吹炼过程发现异常情况,中止煤气回收,立即提罩、提枪。 (7) 交接班时,应检查氧枪,班中需要时也应检查氧枪。 氧枪更换标准: ① 喷孔出口变形 ≥3mm ; ② 喷头、喷枪渗水或漏水; ③ 枪身粘粗 ∮≥450mm ; ④ 枪身弯曲 40mm; ⑤ 枪身涮进 ≥4mm ; ⑥ 喷孔严重蚀损变形。 ( 8)吹炼中途,因报警或其他原因提枪,必须先降枪后开氧(刚开吹或返干期提枪可不倒渣)。 ( 9)为避免出现瞬时喷溅,一次性降枪高度不得超过 200mm,若需降枪大于 200mm时可在不同时间内多次手动降枪。 ( 10)为避免泡未渣严重摇炉困难,停吹氧时加入压渣剂 150Kg或 1吨左右白灰, 100Kg萤石。 ( 11)枪高显示数应保持准确,实行单日量枪制度。 ,在吹炼前期采用氮气作为主搅拌气源,在终点前切换为氩气搅 拌。 氮气、氩气的供气强度范围如下: 氮气:。 氩气:。 1。 ( 1)底吹供气元件型式为环缝式,数量为 4个。 ( 2)底吹供气元件布置在炉底 半径同心圆上,并与耳轴连线夹角为 30 度。 底吹供气元件维护 ( 1)空炉时间大于 60分钟,应停止底部供气,加废钢时开始恢复底部供气。 ( 2)加强底部供气元件的维护,若炉底供气元件浸 蚀深度 ≥500mm 时,应停止供气。 ( 3)吹炼过程因故障中途停吹 10分钟,切换成小流量氩气。 ( 4)在炉役前期尽快在喷嘴处形成稳定蘑菇头,在蘑菇头形状存在周期过短时,应适当增加氮气流量,增加气体冷却能力,尽快形成蘑菇头。 同时配合溅渣护炉采用渣补等保护措施,使喷嘴蘑菇头能够长期稳定存在。 ( 5)在蘑菇头生长太厚时,应采取措施将蘑菇头进行消融,防止蘑菇头堵塞。 ( 6)发现喷嘴已有堵塞趋向时 (蘑菇头过大 ),适时采用空气吹堵,以降低喷嘴的气体阻力,保证气道畅通。 图 1 底部供气模式 (略) ,见表 1表 1表 13。 表 11 终点控制简易计算参考参数 序号 参 数 单位 温度变化 ℃ 供氧变化 M3 1 铁水量 吨 48 2 铁水含碳 % 10 185 3 铁水含硅 % 125 4 铁水温度 10℃ ~ 5 废钢量 吨 4 6 铁块量 吨 45 7 石灰、萤石量 吨 40 8 补热硅铁 100Kg 50 9 焦碳量 吨 780 10 生白云石量 吨 18 25 表 12 空炉时间对终点温度的影响 (参考 ) 停炉 时间 (分 ) 终点温降 ℃ 停炉 时间 (分 ) 终点温降 ℃ 停炉 时间 (分 ) 终点温降 ℃ 后期炉 前期炉 后期炉 前期炉 后期炉 前期炉 10 0 0 75 63 48 180 111 89 15 6 5 80 67 51 190 114 91 20 12 10 85 71 54 200 116 93 25 18 14 90 74 57 210 228 95 30 23 18 95 77 60 220 120 97 35 28 22 100 80 63 230 122 98 40 33 26 110 86 66 240 124 99 45 38 30 120 91 70 250 126 100 50 43 33 130 95 74 260 128 101 55 47 36 140 99 78 270 129 102 60 51 39 150 102 82 280 130 103 65 55 42 160 105 85 290 131 104 70 59 45 170 108 87 300 132 105 注:停 炉时间为:上炉出钢毕至本炉开氧之间间隔 表 13 终点碳对终点温度和供氧量的影响 (参考 ) [%C] 升温 ℃ 供氧 M3 [%C] 升温 ℃ 供氧 M3 [%C] 升温 ℃ 供氧 M3 0 0 1450 2270 125 1500 2320 250 1550 2375 375 1600 2430 500 1650 2500 625 1710 2580 750 1770 2670 875 1830 2780 1000 1900 2899 1050 1935 3000 1100 1。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