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0阀体的镗孔加工工艺及其夹具设计:设计说明三维夹具装配图零件图工艺卡工序卡内容摘要:
装使用,上侧大端面处有密封槽是主要连接面。 左侧面有直孔凸台孔与外侧相连接,弯管侧面有搭子面。 主要作用是通过 端面的螺纹孔 与其他零件连接,达到控制流体开关、方向、压力及流量 的作用特点。 阀体的技术要求 加工表面 尺寸及偏差 公差及精度等 表面粗糙度 形位公差 mm 第 6 页 共 25 页 mm 级 um 阀体下端面 15 IT10 基准面 A 阀体上端面 阀体 左 端面 阀体 搭子 面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25 孔 25 IT7 对于 A 平行度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50 孔 50 IT12 18 孔 18 IT12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11 孔 11 IT12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18 孔 18 IT12 M8 螺纹孔 8 IT13 阀体的工艺分析 阀体因其零件尺寸 多形状较为复杂, 其 侧面 内孔的精度要求较高,上下 两个大 端面,孔端面需要加工, 他们是主要的定位面 对精度要去也 较 高。 侧面 内孔对底面 有垂直度要求, 以上各个零部件特征位置 尺寸精度,几何形状精度和相互位置精度以及表面质量均影响阀的密封 性以及其他 性能,因此它的加工 是 非常关键和重要的。 阀体的生产类型 根据设计题目和设计要求 基本 确定生产类型 属于 大批大量 类型 零件毛胚设计 选择毛坯种类 毛坯种类的选择主要依据的是以下几种因素: 第 7 页 共 25 页 ( 1)设计图样规定的材料及机械性能; ( 2)零件的结构形状及外形尺寸; ( 3)零件制造经济性; ( 4)生产纲领; ( 5)现有的毛坯制造水平。 零件材料为 HT250,生产批量为大 批大量,零件结构 内外结构属于一般复杂程度 , 同时由于零件的外形尺寸最大高度为 ,属于中小件零件, 所以选择金属型浇铸, 可以避免 多次造型, 综合 尺寸小,余量 少 ,结构细密, 并 能承受较大的压力 的工况要求 , 最后 选择铸件做毛坯。 确定毛坯的尺寸公差和机械加工余量 毛坯形状的确定 毛坯形状应力求接近成品形状,以减少机械加工余量。 ( 1)铸件孔的最小尺寸,根据《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表 27 可查得,铸件孔的最小尺寸为 10~20mm。 ( 2)铸件的最小壁厚。 根据《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表 查得 ,铸件的最小壁厚为 4mm。 此处文档有重要部分删减( 本文档附有 CAD图等详细附件 ) ( 5)铸件浇铸位置及分型面选择。 铸件的重要加工面或主要工作面一般应处于底面或侧面,应避免气孔、砂眼、疏松、缩孔等缺陷出现在工作面上;大平面尽可能朝下或采用倾斜浇铸,避免夹砂或夹渣缺陷;铸件的薄壁部分放在下部或侧面,以免产生浇铸不足的情况。 毛坯尺寸的确定 由于本次零件的最大外形高度为 小于 250mm,所以最后 选择的毛坯铸造方法是金属模机器造型,铸件的机械加工余量等级则为 5~7 级(查《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课程设计》表 211),选择 7 级。 从《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 此处文档有重要部分删减( 本文档附有 CAD图等详细附件 ) 第 8 页 共 25 页 第 3 章 拟定阀体工艺路线 定位基准的选择 粗基准和精基准 是加工制造过程中为了避免重复定位以及不正确的过定位设置的定位要求 , 一般情况下是 先确定精基准,然后再确定粗基准 ,粗精基准需要保证定位有尺寸联系保证,尺寸的一致性。 精基准的选择 可以 根据该阀体的技术要求,选择阀体下 底面或者右侧大斜面作为精基准, 后续加工过程中很多工序 可以采用它们作为基准进行加工, 从而保证 “基准统一 ”。 阀体的 下端面和后端面是设计基准,选用其作精基准定位加工阀体上端面和前端面以及定位孔,实现了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的重合,保证了被加工表面的垂直度要求。 粗基准的选择 需要保证 面平整, 无 飞边、毛刺 以及 其他表面缺陷。 本次的粗基准可以选择 阀体上端面和前端面。 这样的基准安排 可以为后续工序 进行精基准的加工做好准备。 表面加工方法的确定 根据 阀体 零件图上各加工表面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确定加工件各表面的加工方法如表 加工面 尺寸精度等级 表面粗糙度 加工方案 阀体下端面 IT8 粗铣 —精铣 阀体前端面 IT8 粗铣 —精铣 阀体后端面 IT10 粗铣 —精铣 阀体 搭子 端面 IT10 粗铣 —精铣 第 9 页 共 25 页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25 孔 IT8 粗镗 —精镗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10 孔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18 孔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10 孔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11 孔 IT12 钻孔 M8 螺纹孔 IT13 钻孔 —攻螺纹 加工阶段的划分 根据阀体的精度要求,前期的加工工序过程中阀体需要划分为 粗加工和精加工。 粗加工阶段 初步加 工 阀体 下底 面, 为后续的一面两销定位做准备,同时也为镗内孔 等精加工过程做好基准需求。 工序的集中与分散 本次 阀体的生产类型为大批生产, 采用的是分散工序模式。 在机床的选择方面 可以采用普通型机床配以专用工、夹具, 这样的生产模式可以有效的节省成本是大批量生产常用模式。 工序顺序的安排 机加工工艺过程的安排遵循一定的原则,主要的原则如下所示: ( 1)遵循 “先基准后其他 ”原则,首先加工精基准,即阀体下 底 面和 左 端面。 ( 2)遵循 “先粗后精 ”原则,先安排粗加工工序 铣削绝大部分余量 , 而 后安排精加工工序 对主要的尺寸 以及精度进行加工制造。 第 10 页 共 25 页 ( 3)遵循 “先主后次 ”原则,先加工主要表面, 在本次的加工过程中主要是 阀体的 下底 面和 左 端面 ,这样安排的原因是可以保证首先加工出重要的尺寸特征,由于加工这样的面或者尺寸容易出错也可以及早的发现避免在其他工序完成后出错加大浪费。 ( 4)遵循 “先面后孔 ”原则,先加工阀体 螺孔分布 端面,在加工阀体的内孔以及钻孔、攻螺纹。 热处理工序 铸件 在铸造成型和粗加工过程中都会不同程度出现 残余应力, 这样的残余应力会造成工件在加工后出现变形影响整体精度。 所以 需在粗加工前、后各安排一次时效处理,在半精加工前、后 各安排一次时效处理 以消除由于铸造和粗加工引起的应力集中问题。 辅助工序 在半精加工后,安排去毛刺和中间检验工序;精加工后,安排去毛刺、终检工序。 中间检验一般是在重要的零件生产过程中出现。 由于机加工过程中刀具切削等引起的零件毛刺需要在检验入库之前去除,保证美观度防止伤害。 综上所述,该阀体工序的安排顺序为:基准加工 主要表面粗加工及一些余量大的表面粗加工 ——主要表面半精及其精加工和次要表面加工 ——热处理 ——主要表面精加工。 确定阀体工艺路线 工序 1:粗铣 下底 面 工序 2:粗铣 前端 面 工序 3: 粗 铣 搭子 面 工序 4:粗铣 后 端面 工序 5:精铣 下底 面 工序 6:精铣前端面 工序 7:精铣 R2 圆弧 面 工序 8:精铣 搭子 面 第 11 页 共 25 页 工序 9:精铣 后 端面 工序 10:钻螺纹孔 M86 、钻 刮 6 1811 钻 刮 6 1810 钻 2 10 工序 11 :攻螺纹 M86 工序 12:镗削孔 25 (注意与底面的平行度要求) 工序 13:去毛刺 工序 14:终检 阀体零件加工工艺路线如表 工序号 工序 名称 工 序 内 容 车间 工段 设备 工 艺 装 备 1 铸造 木型铸造及清理(注意工艺搭子面) 铸造车间 1 2 热处理 时效处理 热处理 1 3 铣削 此处文档有重要部分删减( 本文档附有CAD图等详细附件 ) 1. 金工车间 4 铣床 台虎钳 、 高速钢镶嵌式端面铣刀, 、立铣刀、 游标卡尺 4 热处理 时效处理 热处理 1 5 铣削 ,校正。1030阀体的镗孔加工工艺及其夹具设计:设计说明三维夹具装配图零件图工艺卡工序卡
相关推荐
主要根据生产类型和所检验的精度来选择。 在单件小批量生产中应采用通用量具,在大批量生产中则采用各种量规和一些高生产率的专用量具。 查《简明机械加工工艺设计手册》表 141表 14表 1428 得机床设备,表 121表 121表 1222 选择刀具类型。 表 129 选择测量 工具。 工序号 设备 工 艺 装 备 工序 1 铸造 铸造炉,金属型 工序 2 时效处理 人工时效炉 工序 3
,首先进行夹具元件和部件的通用化,建立类型尺寸系列或变型,以减少功能用途相近的夹具元件和部件的型式,屏除一些功能低劣的结构。 通用化方法包括夹具、部件、元件、毛坏和材料 的通用化。 第 2 章 工艺规程设计 零件的分析 零件的作用 根据任务书要求, 本次设计对象是 后体 零件。 后体零件 是 汽车 的基础零件,汽车进气总管后体是用于汽车进气排气系统 .由于零件形状复杂 ,结构工艺性不好
0 6 3 /2 0 6 0zf m m z。 4 校验机床功率。 根据表 218的计算公式,铣削时的功率为 1000Cc Fvp F F FFFx y uF p z eC F cqwC a f a zFkdn 式中, 65 0 , 0. 10 , 0. 72 , 0. 86 ,F f F fC x y u 此处文档有重要部分删减 ( 本文档附有 CAD 图等详细附件
3 出瓶处(第一、二、三批次) L1, L12, L13 L2, L22, L23 L1’ , L1’ 2, L1’ 3 L2’ , L2’ 2, L2’ 3 封口处( 万级下局部百级 ) 进瓶处(第一、二、三批次) M1, M12, M13 M2, M22, M23 M1’ , M1’ 2, M1’ 3 M2’ , M2’ 2, M2’ 3 出瓶处(第一、二、三批次) N1, N12, N13
尺寸要求 6 划线 备镗床 铣床车间 2 7 镗床 以精铣的大端面为基准,校正 通至尺寸 金工 车间 1 镗床 8 钻 专用夹具装夹,校正 钻铰孔 至尺寸要求 钳工车间 1 钻床 9 检验 检验车间 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 第 11 页 共 28 页 刚料,查得每齿进给量 zf =2 选择铣刀磨钝标准及耐用度。 根据表 5148,用高速钢盘铣刀粗加工刚料,铣刀刀齿后面最大磨损量为 ;铣刀直径
2. 委托加工时,在记录后再运输至委托加工厂进行加工。 3. 委托加工时,整理从有机原料进入到委托加工厂到有机半成品运输过程的所有记录及构成记录的原始 资料, 以及有能够保证有机加工食品有机性证明的相关记录。 4. 经委托加工厂加工的半成品进入工厂进行加工开始之前,由 内部检查 者对半成品进行记录。 5. 管理、记录书类需妥善保管至从出货之日起 3年。 五.有关 内部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