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万数据库建设技术要求与实施细则内容摘要:

的基本单位,分为点、弧段、多边形三种类型。 图层 由一类图元组成的空间数据集合,以及用于描述这些图元特征的属性数据构成一个图层。 数据项 属性数据中不可再分的最小的单元。 数据类型 定义数据项所表现的数据属性,如:字符型 C、数值型 N、日期型 D。 属性表 描述图元实体基本属性的数据集合。 3 4 图元及 TIC 点编号规则 图元编号 图元编号是以图幅为单位的各图层的图元( 点、弧段、多边形 )自然顺序编号,图元编号采用5 位整型数字,并确保图幅内各图层的图元编码唯一。 TIC 点编号规则 图幅角点的 TIC点是图幅的经纬度坐标控制点,它能将不同图层的要素配准到同一个坐标系统上。 此外,在同一地区不同的专题图件,可以使用相同的 TIC点作为经纬度来建立它们之间的空间关系。 TIC点的编号采用该点坐标的 DM格式经纬度数值,用 9位数字表示,前五位为经度,后四位为纬度。 如某幅图的其中一个 TIC点的坐标为 115176。 00† 00‡、 37176。 15† 00†,则该点的 TIC点编号为 115003715。 5 图层及属性表命名规则 图层命名规则 数字化地质图以图幅为单位进行管理,划分的图层在不同图幅中都是一致的。 建立 GIS 系统以图层为单元进行管理。 为保证多幅图拼接后每个图形信息及相应属性信息的独立性,防止图层名重复出现,图层名编码结构如下: △ △△△ ┬ ┬ ─┬─ ─┬─ │ │ │ │ │ │ │ └──某一图类中划分的图层数字 编号 │ │ │ │ │ └──图名的汉语拼音首字母缩写,三位 │ │ │ └──比例尺代码 (A1:1000000, B1:500000, C1:250000, D1:100000 │ E1:50000, F1:25000, G1:10000, R1:202000) │ └──图类代码 (如 D:地质 ,L:地理 ) 其中,若图名超过 3 个汉字,则取前两个字和最后一个字的汉语拼音的首字母。 若图名出现重名时,则前两位不变,第三位改为数字顺序编号,不够三位时在第三位补 F。 图类代码为相关专业术语的汉语拼音的首字母,如首字母与已有图类代码相同,则为专业术语第二个字拼音的首字母。 每一图类还可分若干图层,由编码结构中最后两位数字顺序编码。 其中图名编码部份当有需要时 ,可直接采用国标分幅编码,并编制与上述方案中三位代码的对照表,以实现数据交换。 4 属性表命名规则 每个图层的点、弧段或多边形有不同属性表,每种属性表需确定名称。 其编码结构如下: △ △△△ △ ┬ ┬ ─ ┬─ ─┬─ ┬ │ │ │ │ └──图层属性表的识别码 │ │ │ │ │ │ │ └──图层数字编号 │ │ │ │ │ └──图名的汉语拼音首字母缩写,三位 │ │ │ └──比例尺代码 (A1:1000000, B1:500000, C1:250000, D1:100000 │ E1:50000, F1:25000, G1:10000, R1:202000) │ └──图类代码 (如 D:地质 ,L:地理 ) 识别码采用字符,取属性表主要含义的一个汉语拼音的首字母。 如 1:50000 将军庙幅地质图中地层图层有地层界线和地层单位二种属性表 ,分别取界线 (J)、地层 (D), 即用 DEJJM01J、 DEJJM01D表示。 具体属性表名见属性表格式。 数据项名及代码 数据项名及代码按照《细则》参考标准所列标准规定填写,属性内容代码及部分增加代码参照《 1:5万区域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常用代码汇编 (2020版 )》填写。 具体见各图层属性表及数据 项说明。 6 图层划分 地质图内容包括地理要素、地质要素和图面整饰三部分,根据需要将三者分别划分为如下图层: 1 类别 图 层 内 容 图层名称 图层分项 名 称 图 层 含 义 图 层 类 型 备 注 地理图层 基本信息图层 LX△△△ 01 LX△△△ 01T 图幅角点 TIC LX△△△ 01J 图幅基本信息(以标准图框赋基本信息图层属性) 弧段 水系图层 LX△△△ 02 LX△△△ 02H 单线河流〔含季节性河流和 干河床 (河道干河 )、干涸湖 〕 、海岸线等 弧段 LX△△△ 02S 双线河、湖泊、水库、雪线等 多边形 参与拓扑 交通图层 LX△△△ 03 LX△△△ 03J 铁路、公路等 弧段 居民地图层 LX△△△ 04 LX△△△ 04M 居民地和各级政府驻地 多边形 境界图层 LX△△△ 05 LX△△△ 05X 行政区划 多边形 LX△△△ 05J 境界线 弧段 地形图层 LX△△△ 06 LX△△△ 06D 地形等高线 弧段 LX△△△ 06G 各级控制点、山峰高程点 点 地 质 图 层 地层图层 DX△△△ 01 DX△△△ 01J 所有地质界线 (包括地层界线、变质地层界线、火山岩性界线、非正式地层单位界线、侵入岩界线及水体界线和断层界线等 ) 弧段 DX△△△ 01D 沉积地层单位和火山沉积地层单位 多边形 参与拓扑 DX△△△ 01B 变质岩系地层单位 多边形 参与拓扑 火山岩岩性图层 DX△△△ 02 DX△△△ 02H 火山岩岩性 多边形 不参与拓扑 非正式地层单位图层 DX△△△ 03 DX△△△ 03D 非正式地层单位 多边形 参与拓扑 2 类别 图 层 内 容 图层名称 图层分项 名 称 图 层 含 义 图 层 类 型 备 注 地 质 图 层 侵入岩图层 DX△△△ 04 DX△△△ 04N 侵入岩年 代单位 多边形 参与拓扑 DX△△△ 04P 侵入岩谱系单位 多边形 参与拓扑 脉岩图层 DX△△△ 05 DX△△△ 05M 脉岩 多边形 参与拓扑 围岩蚀变图层 DX△△△ 06 DX△△△ 06S 各种围岩蚀变带 多边形 不参与拓扑 混合岩化带、变质相带图层 DX△△△ 07 DX△△△ 07H 各种混合岩化带 多边形 不参与拓扑 DX△△△ 07B 变质相带 多边形 不参与拓扑 断层图层 DX△△△ 08 DX△△△ 08D 断层 弧段 (连续 ) 构造变形带图层 DX△ △△ 09 DX△△△ 09G 构造变形带(经变形已变成新的实体,如碎裂岩、构造角砾岩等,并已圈出边界的) 多边形 参与拓扑 DX△△△ 09Z 构造变形带(经变形没有形成新的实体,且图面只是以花纹符号表示的) 多边形 不参与拓扑 矿产图层 DX△△△ 11 DX△△△ 11K 符号表示的矿产地 点 DX△△△ 11C 图面已圈出矿体范围的矿产地 多边形 参与拓扑 产状符号图层 DX△△△ 12 DX△△△ 12C 产状符号 点 其它图元图层 DX△△△ 13 DX△△△ 13H 化石采样点 点 DX△△△ 13T 同位素年龄采样点 点 DX△△△ 13K 钻孔点 点 3 类别 图 层 内 容 图层名称 图层分项 名 称 图 层 含 义 图 层 类 型 备 注 DX△△△ 13S 各类火山口 点(线) DX△△△ 13Q 泉点 点 DX△△△ 13P 剖面线 弧段 整 饰 图 层 图内整饰图层(整体整饰) ZX△△△ 01 ZX△△△ 01N 图面内容的图内整饰 图内整饰图层(分层整饰) ZX△△△ ZX△△△ 图面内容的图内整饰按分层进行整饰,其整饰图层的名称命名方法同地层图层的命名方法,只需将首字母 D 改为 Z即可。 如 DX△△△ 04N 改为 ZX△△△04N。 图外整饰图层(整体整饰) ZX△△△ 02 ZX△△△ 02W 图面内容的图外整饰 图外整饰图层(分层整饰) ZX△△△ 02 ZX△△△ 02Z 图廓外的柱状图 ZX△△△ 02 ZX△△△ 02P 图切剖面图 ZX△△△ 02 ZX△△△ 02T 图例 4 注明: 、混合岩化带、变质相带等均以多边形图层表示 (原图用点、符号表示的,以点或符号的范围构建多边形)。 上述图层均不参与地质图层的拓扑。 2.所有的脉岩均按照原图表示的范围做多边形,当原图表示 为煤线、脉线或标志层线时,沿线范围作示意多边形,并在“备注” 字段中详细说明,参与其它地质图层的拓扑。 3.地层中若有标志层,标志层参与拓扑。 透镜体放入非正式地层单元图层中参与拓扑。 4.沼泽地、 漫流干河 作为装饰图层,不参与拓扑、不放在水系图层中。 5.侵入岩中的包体以多边形表示,岩墙放入侵入岩体图层,参加整体拓扑。 6.图廓外的柱状图、图切剖面图、图例及图面整饰分别以图内整饰图层( ZX△△△ 01)和图外整饰图层( ZX△△△ 02)处理。 图面内容的图内整饰和图外整饰可以分别按整体整饰,也可按照图层的划分分层整 饰,分层整饰的图层命名见上表。 所有整饰文件以 MAPGIS 格式存储,以供输出。 、双线河的左右岸遇地质界线时要建立结点关系,根据属性分割水体后,如:河流截为水库、河流入湖、河流入海处等,在 河流、海岸线图层 中保留两者之间的节点(有效节点 )。 水渠要在水系图层中的“备注”里说明,自然水系与地面水渠、 干沟 要建结点,但渡槽等空中人造水利设施与地面自然河流和水渠、 干沟 不必建立结点。 8.断层图层为连续弧段。 9.属性表中必填项为属性库中相对重要的属性信息,部分补充信息可在备注栏中说明。 10.第四纪下伏 地层或岩体的接触关系建议使用非整合关系。 11. 境界属性表中图元类型按 GB/T 139232020规定填写代码。 与线状地物重叠的境界线,如是跳绘时,沿该线状地物中心线绘制,如是其他情况,参考该地区同比例尺或更大比例尺的地理图或测绘图绘制方式。 12. 公路、铁路穿过居民区时,空间数据应保持连续,数字化弧段取中线。 公路在穿过居民区时,进出口建立结点,穿过居民区的部分,其类别属性应填代码“ 42102” -城市主干道(主要街道中心线);铁路在穿过居民区时,如遇火车站则建立结点。 铁路遇公路交叉时不必建立结点。 但 出图时按原图处理。 高 速公路出口处与国道或其他道路连接处要建立结点,高速公路交叉点处不必建立结点。 、砖窑、涵洞等放入装饰图层不参与拓扑。 14.中深部构造变形特征放入构造变形带图层, DX△△△ 09Z(经变形没有形成新的实体,且图面只是以花纹符号表示的 ),多边形表示,不参与拓扑。 (潜)火山岩放入沉积地层单位和火山沉积地层单位图层, 参加拓扑。 5 ,同一字段项中汉字之间的连接符用全角符号“-”,如“全新统冲积-洪积层”、“三堤-吕家集断裂”;英文与数字之间的连接符用半角符号“ ” ,如“ J↓ 23”、“ CPY”。 ,若在侵入岩中就放在侵入岩中,但在采录属性时要在“备注”中说明。 18.“经纬度投影”时“椭球参数”选择 对应与原图 投影方式的椭球参数。 19. 若 为水平产状,备注说明。 图幅基本信息图层 (LX△△△ 01) 数字化地质图的总体描述,内容包括角点坐标、图幅号、比例尺、调查单位、完成时间及出版年代等。 水系图层 (LX△△△ 02) 包括河流、湖泊、水库、海岸线、雪线、干出滩等及其类别和名称。 交通图层 (LX△△△ 03) 包括铁路、公路及其类别和名称。 居民地图层 (LX△△△ 04) 包括乡镇及以上各级政府驻地和居民地名称。 境界图层 (LX△△△ 05) 包括县以上(含县)各级行政区划界线和其它特殊地区、自然保护区界线。 地形等高线图层 (LX△△△ 06) 包括地形等高线及高程、各类测量控制点、山峰高程点。 (DX△△△ 01) 包括所有的地质界线及地层的主要特征。 (DX△△△ 02) 包括各种火山岩岩性特征。 (DX△△△ 03) 非正式岩石地层单位是为某些特殊需要而提出的一个无需命名,也不符合命名为正式岩石地层单位的岩石体。 包括各种特殊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