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五”普法总结暨“七五”普法启动大会上的讲话内容摘要:

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我县 “ 七五 ” 普法规划中明确了全县“ 七五 ” 普法重点工作内容,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要结合自身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好 “ 七五 ” 普法各项任务。 重点做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 )明确普法重点任务,着力 推进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 要深入学习宣传《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依法治国重要论述,深刻领会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使法治宣传教育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要突出学习宣传宪法,认真组织 “124”国家宪法日暨全国法治宣传日集中宣传活动,贯彻宪法宣誓制度,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树立宪法权威,增强宪法观念,坚决维护宪法尊严。 要深入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在传播法律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培育法治理念、树立法治意识,引导全民自觉守法、遇事 找法、解决问题靠法。 要深入学习宣传党内法规,结合 “ 两学一做 ” 学习教育,深入学习宣传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内法规,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做党规党纪和国家法律的自觉尊崇者、模范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二 )突出普法重点对象,着力带动全民法治宣传深入开精品文档 2020 全新精品资料 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1 / 24 展。 要紧紧抓住领导干部这一 “ 关键少数 ” ,坚持把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模范守法作为推动全县树立法治意识的关键,切实抓好党委 (党组 )中心组学法、日常学法、法治培训、任职法律考试等制度贯彻落实,把学法用法情况列入国家工作人员年度考核重 要内容。 要抓住青少年学生成长的 “ 关键时期 ” ,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实施全国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在全县中小学开齐开足国家法治教育课程,并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法治主题教育活动,形成课堂教育与社会实践良性互动、校园家庭和社会教育相互促进的工作格局。 要继续加大并促进宗教教职人员及信教群众树立公民意识、国家意识和法律意识,依法规范管理宗教事务活动,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睦。 (三 )推进法治文化建设,着力发挥法治文化引领熏陶作用。 要把法治文化建设纳入法治循化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体系,推动法治文化与行业文化、企 业文化、机关文化、民族文化、民俗文化融合发展,繁荣法治文化作品创作,培育法治文化精品。 要广泛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形式推进普法,打造具有循化特色的法治文化品牌。 要大力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有重点、分层次建设一批具有本土特色、适合城乡居民需要的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重点加强法治广场、法治长廊等普法园地建设,构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法治文化阵地。 精品文档 2020 全新精品资料 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2 / 24 (四 )推进普法依法治理,着力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依法治理和法治创建活动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生动实践,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 化的有效载体。 要坚持法治宣传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把法律条文变成引导、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则,深化基层组织和部门、行业依法治理,深化法治乡 (镇 )、法治示范单位、法治校园等法治创建活动,将法治创建纳入创建文明县城、卫生城镇内容共同推进。 要深入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 (社区 )建设,进一步探索建立乡村 (社区 )法律顾问制度,教育引导基层群众自我约束、自我管理。 要发挥村民公约、乡规民约、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社会规范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支持行业协会商会类社会组织发挥行业自律和专业服务功能,发挥社会组织对其成员的行为引 导、规则约束、权益维护作用。 (五 )推进普法改革创新,着力增强法治宣传教育实效性。 要坚持把创新贯穿于法治宣传教育全过程,努力提高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工作理念上,更加注重培育公民的法治理念和法治信仰,树立注重宣传实效的理念,以需求为导向组织策划法治主题活动,分类指导、分类施教。 在载体阵地上,要充分利用广场等公共场所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充分利用政府机关、社会服务机构的服务大厅和窗口发挥法治宣传教育作用。 积极推进 “ 互联网 +法治宣传 ” ,加强新媒体技术的运用,建设法治宣传教育云平台,精品文档 2020 全新精品资料 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3 / 24 实现法治宣传教育公共数据资源开放和共享。 在方式方法上,要坚持集中法治宣传教育与经常性法治宣传教育相结合,进一步创新推进 “ 法律八进 ” 向面上拓展、向基层延伸,健全完善工作标准,建立长效机制,培育扩大示范点。 要多用群众身边的人和事以案释法,把刚性的法律条文形象化、具体化、生动化。 (六 )建立健全普法工作机制,着力促进法治宣传规范化。 构建重大工作机制。 一是组织领导工作机制,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要成立普法领导小组,对普法工作全面进行组织领导、协调、指导、检查 、考评、考核。 确保普法治理工作落实到位。 二是普法责任机制,坚持依法普法,强化并落实普法工作责任制,制定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治度、以案释法制度、媒体公益普法制度、法治宣传教育纳入精神文明创建、国家机关 “ 谁执法谁普法谁评查 ” 和相关单位部门 “ 谁主管谁普法谁负责 ” 双普法责任制等普法工作五项制度,切实把责任压实,落实到位。 三是完善运用普法宣传评估机制,根据实际将普法宣传考评结果作为单位效能考核、精神文明创建和评选创优的重要依据,增强普法依法治理的针对性、操作性、实效性,推进普法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四是法治 文化传播新机制,建立以宪法为核心,覆盖广泛的法律知识普及,建立以法治文化为核心的法治文艺创作传播激励机制,建立以网络为核心的新媒体普法精品文档 2020 全新精品资料 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4 / 24 应用机制,积极推进法治文化基地建设,针对群众易聚场所,倾向性法律需求等实际,充分利用广场、文化娱乐场所等区域,打造一批法治文化基地精品工程。 五是机构、队伍及经费保障机制,法治宣传教育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健全完善普法组织机构,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各成员单位职能,全力推进 “ 七五 ” 普法各项任务圆满完成。 要严格落实《青海省法治宣传 教育条例》,把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党政综合目标、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精神文明建设等考核内容。 要加强协调配合,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开展法治宣传教育,进一步形成社会大普法格局, “ 法律八进 ” 牵头部门和责任单位要切实落实法定职责,加强沟通协调,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工作合力。 要强化工作保障,推动将法治宣传教育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确保经费能满足工作需要。 要突出抓好专职法治宣传教育队伍建设,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提高普法队伍的政治业务素质和能力,为法治宣传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同志们,做好新形势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