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滑模施工技术规范内容摘要:
90%,木板应去除结疤,沥青浸泡,厚度( ~) cm177。 ②橡胶泡沫板实测参考值:压缩应力 ,弹性复原率 99%,弯曲荷载 27N。 2 填缝材料应具有与混凝土板壁粘结牢固,回弹性好,不溶于水、不渗水,高温时不挤出 、不流淌,抗嵌入能力强,耐老化龟裂,负温拉伸量大,低温时不脆裂,耐久性好等性能。 常用填缝材料有:常温施工式填缝料、加热施工式填缝料、预制多孔橡胶条制品等。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宜使用树脂类、橡胶类的填缝材料及其制品,二级及其以下公路可采用各种性能符合要求的填缝材料。 ( 1)常温施工式填缝料主要有聚(氨)酯、硅树脂类,氯丁橡胶、乳化沥青橡胶类等,其技术要求见表。 常温施工式填缝料技术要求 表 试验项目 一般技术要求 较高技术要求 灌入稠度( s) 20 10 失粘(固 化)时间( h) 6~24 1~3 弹性复原率(%) 75 90 流动度( mm) 0 0 ( 10℃)拉伸量( mm) 15 25 与混凝土粘结强度( MPa) — 粘结延伸率(%) — 1000 注:较高技术要求是已经在高速公路上使用的交链共混聚(氨)酯、硅树脂等填缝材料的实测数值。 ( 2)加热施工式填缝料主要有沥青玛蹄脂类、聚氯乙烯胶泥类和橡胶沥青类等,其技术要求见表。 加热施工式填缝料技术要求 表 . rbt mm. c o m 试验项目 低弹性型 高弹性型 针入 度( ) 50 90 弹性复原率(%) 30 60 流动度( mm) 5 2 ( 10℃)拉伸量( mm) 10 15 注:①按低温拉伸变形不断裂计算结果,将《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材料》( JT/T203)中低温 10℃拉伸量由 5mm 提高到 10mm。 ②低弹性型适宜在气候严寒、寒冷地区使用;高弹性型适宜在炎热、温暖地区使用。 3 使用常温和加热施工式灌注型填缝材料填缝时,宜使用背衬垫条控制填缝形状系数。 背衬垫条应具有良好的弹性、柔韧性,不吸水、耐酸碱腐蚀和在热填缝时高温不软化等性能。 背衬垫条材料有聚(氨)酯、橡胶或塑料微孔泡沫等,其形状应为圆柱形,直径应比接缝宽度大 2~3mm。 4 用于制造预制橡胶嵌缝条的胶料性能应满足表 的技术要求。 预制橡胶嵌缝条胶料技术要求 表 性能 技术要求 I 类 Ⅱ类 公称硬度( IFCD) 60 70 公称硬度公差 土 5 最小拉伸强度( MPa) 12 最小扯断伸长率(%) 250 200 ( 100℃, 22h 后)最大压缩永久变形(%) 40 ( 100℃, 72h 热老化后)耐老化性能: 硬度变化( IFCD) 最大 拉伸强度变化(%) 最大扯断伸长率变化(%) 0~+12 20 25 ( 40℃, 96h 后,伸长 20%)耐臭氧性能: 一般条件:臭氧浓度( 50ppm) 不龟裂 . rbt mm. c o m 苛刻条件:臭氧浓度( 100ppm) ( 10℃, 7h)硬度( IFCD)增加 15 10 耐水性:标准室温, 7h 后的体积变化(%) 0~15 (压缩 50%后)成品填缝件压缩最小恢复率(%): 10℃, 72h 后 25℃, 22h 后 100℃, 72h 后 88 83 85 注:预制橡胶嵌缝条胶料分类按其最小扯断伸长率、公称硬度及其负温变化值进行 分类, I 类适宜在气候严寒和寒冷地区使用; II 类适宜在气候炎热、温暖地区使用。 5 润滑粘结剂是安装预制橡胶嵌缝条专用材料,要求粘度适中,并有润滑作用,使橡胶嵌缝条和混凝土缝壁牢固粘结、不透水。 可选用的粘结剂有氯丁胶粘剂、聚(氨)酯胶粘剂、改性环氧树脂胶粘剂等。 配合比设计 基本要求 滑模摊铺水泥混凝土路面的配合比设计应当满足弯拉强度、工作性、耐久性和经济性四项基本要求。 其中,保证滑模施工的最佳工作性及其稳定性和可滑性是其独特工艺要求。 1 弯拉强度 ( 1)设计弯拉强度 ƒcm和弹性模量 E。 应符合《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 JTJ012)的要求,见表。 水泥混凝土面板设计弯拉强度和弹性模量 表 — 1 交通等级 特重 重 中等 轻 设计弯拉强度 ƒcm( Mpa) 弯拉弹性模量 E(179。 103MPa) 30 30 28 27 注:在特重交通的特殊路段,通过论证,可使用设计弯拉强度 ,弯拉弹性模量 33179。 103MPa。 ( 2)试配弯拉强度 ƒc可按式( )确定: ƒc=( ~) ƒcm ( ) . rbt mm. c o m 当系数取值 ,相当于保证率 85%及优秀的施工管理水平。 亦可根据概率统计原理按式( )确定试配弯拉强度 ƒc。 Vcmc tCff 1 ( ) 式中: t—— 保证率系数,见表 ; Cv—— 混凝土弯拉强度变异系数,应按施工单位统计强度偏差系数取值,无统计数据的情况下可从表 中选取。 保证率系数 t 表 保证率(%) 80 85 90 95 98 保证率系数 t 混凝土弯拉强度变异系数 Cv 表 — 3 施工管理水平 优秀 良好 一般 差 变异系数 Cv ~.15 ~ ( 1)路面混凝土应振捣密实,不应产生蜂窝、麻面、拉裂和倒边现象。 可通过限制混凝土拌和物最大振动粘度系数和最小坍落度予以保证。 ( 2)滑模摊铺后的混凝土面板边缘不应出现塌边、流角和溜肩现象,边部横向平整度和侧面垂直度保持良好。 可通过限制混凝土拌和物的最大坍落度和最小振动粘度系数予以保证。 滑模摊铺机正常摊铺时,机前混 凝土拌和物的最佳工作性及允许范围见表 ,混凝土拌和物应稳定在最佳工作性范围内,不得超出。 混凝土最佳工作性及允许范围 表 检测方法 界限 坍落度 SL( mm) 振动粘度系数 η ( N/ m2178。 s) 摊铺速度 υ t(m/min) 砾石混凝土 碎石混凝土 最佳工作性 20~40 30~60 150~500 1~2 允许范围 10~50 20~70 100~600 ~3 稳定性 30177。 20 40177。 20 300177。 200 正常 177。 注:①该表适用于设置超铺 角的滑模摊铺机。 对于不设超铺角的滑模摊铺机,适宜的振动粘度系数为300~500N/ m2178。 s,施工适宜的坍落度为 15~40mm。 . rbt mm. c o m ②新拌混凝土振动粘度系数的试验检测方法见附录 A。 3 耐久性 ( 1)各级公路滑模摊铺路面混凝土应使用引气剂,视路面使用的环境要求,即无抗冻、有抗冻、有抗盐冻要求三种环境,混凝土含气量应分别达到表 中的推荐值,并宜控制在其允许偏差范围内。 路面混凝土适宜含气量推荐值(%) 表 最大粒径( mm) 水泥混凝土路面 无抗冻要求 水泥混凝土路面 有抗冻要求 水泥 混凝土路面有抗盐冻要求 15 5177。 1 6177。 1 7177。 20 177。 1 177。 1 177。 25 4177。 1 5177。 1 6177。 30 3177。 1 土 1 5177。 ( 2)路面混凝土满足耐久性要求的最大水灰比: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不应大于 ;二、三级公路不应大于。 有抗冰冻要求时的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不宜大于 ,有抗盐冻要求时的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不宜大于 ,有抗(盐)冻要求的二、三级公路不宜大于。 ( 3)使用符合表 要求的水泥,无抗冻性要求时的最小 水泥用量不应小于300kg/m3,如掺用粉煤灰,最小水泥用量不应小于 250kg/ m3。 有抗冰冻性和抗盐冻性要求时的最小水泥用量不应小于 320kg/ m3,如掺用粉煤灰,最小水泥用量不应小于 270kg/ m3。 对有抗冰冻和抗盐冻要求的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宜进行混凝土抗冻试验,其冻融循环次数不宜小于 200 次。 4 经济性 在满足上述三项技术要求的前提下,配合比应尽可能经济。 以单位质量水泥获得的弯拉强度最大为经济性评价标准。 外加剂的应用 1 混凝土拌和物热天施工时的初凝时间不得小于 3h,小于 3h 时应采取缓凝措 施,使用缓凝(保塑)型减水剂或适当加大其剂量;低温和负温施工时的终凝时间不得大于 l0h,可使用促凝剂、早强剂、防冻剂,大于 l0h 时,亦应采取必要的促凝、防冻措施。 2 外加剂掺量应通过适应性检验,并由混凝土试配试验确定。 引气剂的适宜掺量应通过 . rbt mm. c o m 测定搅拌机口拌和物的含气量进行控制。 外加剂掺量不得超过水泥用量的 5%。 各种外加剂应以溶液加入,其稀释用水和原液中的水量,应从拌和时的加水量中扣除。 除特殊情况外,外加剂带人混凝土的含碱量不宜大于 / cm3。 3 减水剂与引气剂或其它外加剂复合掺用或复配时,应注意它们的 可共溶性,防止外加剂溶液发生絮凝、沉淀现象。 如产生絮凝现象,应分别稀释并分别加入搅拌机。 有沉淀的液体或粉末外加剂,应每 1~3d 清除一次稀释池中的沉淀物。 确定配合比计算参数 1 水灰比CW:可依混凝土试配弯拉强度 ƒc( MPa)、水泥胶砂抗折强度 ƒc( MPa)和粗集料类型按下述统计经验公式估算: 碎石混凝土:CW=( ƒc+) ( ) 砾石混凝土:CW=( ƒc+) ( ) 按上式估算出的水灰比应计人外加剂的减水作用,同时,必须满足 条第 3款第( 2)项耐久性要求的最大水灰比的规定,两者当中取小值。 2混凝土拌和物单位体积水泥用量 C。 :采用 525号道路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宜控制在 320~70kg/ m3;采用 425号道路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宜控制在340~400kg/ m3;加入粉煤灰时,最大胶材总量(水泥加粉煤灰)不宜大于 420kg/ m3。 3 砂率 Sp:应根据砂的细度模数和粗集料的种类,查表 ,在软拉抗滑构造的条件下,砂率在表 的基础上可增大 1% ~2%。 硬刻槽时,则不必增大砂率。 砂的细度模数与最优砂率的关系 表 砂的细度模数 ~ ~ ~ ~ ~ 砂率 Sp( %) 碎石混凝土 30~34 32~36 34~38 36~40 38~42 砾石混凝土 28~32 30~34 32~36 34~38 36~40 注:该表的使用条 件: ①水灰比在 ~ 之间,使用外加剂;砾石最大粒径 20mm,碎石最大粒径 30mm,级配良好。 ②破碎砾石可在碎石和砾石混凝土之间内插取值。 4 混凝土拌和物单位体积用水量 Wo:可按下列公式估算(集料以饱和面干状态计): 碎石: . rbt mm. c o m Wo=++( C/ W) +( ) 砾石: Wo=++( C/ W) +( ) 式中: SL—— 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度( mm); Sp—— 砂率(%); C/W—— 灰水比, 其倒数为水灰比,计入外加剂的减水作用。 碎石混凝土的单位体积用水量不宜大于 160kg/ m3,砾石混凝土不宜大于 155kg/ m3。 配合比计算 配合比计算可按假定容重法或绝对体积法计算,按绝对体积法计算必须计入含气量。 经计算得到的配合比,宜验算粗集料的体积百分数并不小于 70%。 重要路面工程应采用正交试验法进行配合比优选。 混凝土拌和物掺粉煤灰时,其配合比计算按《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 GBJl46)中的超量取代法进行。 粉煤灰超量系数: I 级灰应取 ~,Ⅱ级灰应取 ~。 不取代水泥 的超掺部分粉煤灰应代替砂,并折减用砂量。 I、Ⅱ级粉煤灰的掺量应根据水泥中原有的混合材料数量和混凝土弯拉强度、耐磨性等要求由试验确定。 一般情况下,水泥中已有的和混凝土中外加的混合材料总量不宜大于 30%, I型硅酸盐(纯熟料)水泥,可加入最大掺量为水泥用量 30%的粉煤灰;Ⅱ型硅酸盐水泥最大掺量可为 25%;道路水泥最大掺量可为20% ~30%;普通水泥最大掺量可为 15% ~25%;矿渣水泥不得掺粉煤灰。 配合比调整 1 试验室试拌配合比 由上述各经验公式估算得出的配合比,必须在试验室内按《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 JTJ053)规定的方法进行如下各项试配检验和调整: ( 1)按水泥适应性要求优选外加剂品种和掺量。 由拌和物工作性试验得出其饱和减水率时的最佳掺量,并按最佳掺量使用。 当所使用的水泥品种或生产厂改变时,应重新优选外加剂品种和最佳掺量。 ( 2)在有减水剂和引气剂的条件下,检验拌和物的最佳工作性和含气量,坍落度或振动粘度系数应满足表 ,含气量及其偏差值应满足表。 优选外加剂品种和掺量。 ( 3)采用假定容重法计算的配合比,应实。004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滑模施工技术规范
相关推荐
感谢应聘者接受此次电话面试 , 并说明结果。 内容: 1. 核实在初筛简历时发现的遗漏与不清晰的信息 . 学历 , 院校 , 与专业 . 任何时间上的空白与重叠 . 工作内容的相关性 . 期望的薪酬是否与该职位相符 . 是否仍然服务于现任公司 . 离职原因 . 工作动力是否与招聘职位匹配 2. 在询问时 , 应注意应聘者的回答是否有与简历相冲突的地方 3. 处理不同的结果 . 确认合格的应聘者
成品 性状:本品为黑褐色的小蜜丸;味甜而酸。 外观:圆整均匀,色泽一致,细腻,滋润,软硬适中。 水分: %。 溶散时限:不得过 45 分钟。 重量差异:应符合中国药典 2020 年版一部(附录 IA)。 装量差异: 平均装量不少于 90g,每袋装量不少于标示量的 97%。 鉴别: ①显微鉴别应符合规定;②应检出丹皮酚。 ..8 含量测定: (1)含牡丹 皮以丹皮酚( C9H10O3)计
建筑面积 32 万平方米。 地下室施工共分成 I、 II、 III 三个大施工区域,其中 I 区分成 17 个小流水施工段, 为了更好的配合施工,决定在外墙外侧搭设双排钢管脚手架。 二、 脚手架 搭设方法 为了施工方便及 现场实际情况,搭设 双排 钢管脚手 架 , 架体 排距为670mm,立杆间距为 1500mm,横杆步距为 1700m
对设计形状复杂零件,须质检部与设计部 同时检查合格后,方可批生产。 检验员 设计员 29 加 工 产 品 最 终 检 验 按图纸和技术标准对产品作最终检验,合格品贴上产品标签; 检验员 随生产加工计 划 发现产品首批有质量问题时,立即停止验收,查明原因,及时解决问题; 检验员 对产品外观进行检验; 检验员 对有保质期的产品,检查是否超期使用; 检验员 对具有方向性的产品,检查其相对位置关
准确地提供会计信息 提供登记账簿的合法依据 加强岗位责任制和内部控制的有力保证 开展会计检查和审计工作的重要证据 原始凭证的会计检查和审计 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合法性和合规性审核 完整性和技术性审核 (三 )会计凭证内部控制要点的设计 任何一笔经济业务,都必须填制或取得合法的、真实的、正确的原始凭证,作为各项经济业务的书面证明和控制依据。 根据需要采用套写方式填制凭证,即一式几联。
依据制订税则的权限,又可分为自主税则和协定税则 . 自主税则,又称国定税则,是指一国立法机构根据关税自主原则单独制定而不受对外签订的贸易条约或协定约束的一种税率 . 协定税则,是指一国与其他国家或地区通过贸易与关税谈判,以贸易条约或协定的方式确定海关关税 . (六)离岸价格( FOB,也就是说启运港交货价,其中不包括保险费和运费计算出口额)与到岸价格( CIF,也就是说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