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49版国际贸易理论与实物每章重点知识总结内容摘要:

依据制订税则的权限,又可分为自主税则和协定税则 . 自主税则,又称国定税则,是指一国立法机构根据关税自主原则单独制定而不受对外签订的贸易条约或协定约束的一种税率 . 协定税则,是指一国与其他国家或地区通过贸易与关税谈判,以贸易条约或协定的方式确定海关关税 . (六)离岸价格( FOB,也就是说启运港交货价,其中不包括保险费和运费计算出口额)与到岸价格( CIF,也就是说成本 .保险费加运费计算进口额,因此世界出口总额总于是小于世界进口总额)的区别: (四)关税的保护程度 目前,各国一般以平均关 税水平来比较各国之间关税高低,以 名义保护率 和 有效保护率 来表示对某种或某类商品的保护程度。 关税水平是指一国的平均进口 税率 ( 1)名义关税:世界银行的定义是:“由于实行保护而引起的国内市场价格超过国际市场价格的部分与国际市场价格的百分比 .”公式表示为: 名义保护率= (国内市场价格-国际市场价格 )/国际市场价格 100% ( 2)有效保护率 .用来测定关税或其他保护措施对某类产品在其生产过程中增值的影响或保护程度,又称有效关税 . 有效保护率=进口商品名义关税 /进口商品在进口国该行业中的增值比率 (进 口成品) 或 有效关税保护率= (进口商品的名义关税-原料价格在最终成品中占有的比率进口原料名义关税 )/(1-原料价格在最终成品中占有的比率 ) (进口原材料) 名义关税与有效关税的区别与联系 . 名义保护率只考虑关税对某种成品价格的影响,没有考虑到由于对成品征收进口关税而对成品生产过程中投入所提供的保护程度。 有效保护率不但注意到征收进口关税对成品价格的影响,而且也考虑了对成品生产投入物由于征收进口关税而提供的保护和由此能增加的价格部分 . (五)关税的经济效应分析 (简答论述题 ,效应考得多一点) ( 1) 关税的价格效应 : 指征收进口税对征税国国内和国际市场价格的影响 . .征收进口关税对进口商品价格的影响有三种情况: ① 征收进口关税后, 进口商品的价格不变 . ② 征税后 进口商品价格上涨,但涨幅取决于该商品的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的共同作用。 ③ 征税后 进口商品价格上涨,且幅度等于关税税额 . ( 2) 关税的贸易条件效 应指 征收进口税对征税国贸易条件的影响。 一般来说,征收进口税在征税国为大国的条件下,可以改善征税国的贸易条件 . ( 3) 关税的税收效 应 指 征收进口税对征税国税收收入的影响。 一般而言,进口征税 对一国税 收的影响决定于征税带来的税收收入增加与由于征税而减少进口,从而减少税收的净值 . ( 4) 关税的保护效应 指 征收进口税对进口竞争品国内生产的影响。 一般地,征收进口税将使进口商品的价格提高,对进口竞争品的国内生产有保护 .促进和扩大的作用 . 此外,对进口商品征收进口税对一国价格还会产生其他的效应,如关税的国际收支效应 . (六)( 1)非关税措施的含义:指关税以外的一切限制进口的各种措施 ( 2)非关税措施的特点:非关税壁垒与关税壁垒相比,非关税壁垒有以下特点: ①非关税壁垒比关税壁垒具有更大的 灵活性 和 针对性 . ② 非关税壁垒比关税壁垒更能达到 限制进口 的目的 . ③非关税壁垒比关税壁垒更具 隐蔽性 和 歧视性 . (七)非关税措施种类 ( 1)主要非关税措施的概念和内容: .又称进口限制,是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内,对某些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加以直接的限制。 进口配额制主要有以下两种: ①绝对配额 .: 全球配额和国别配额,其中国别配额又可以分为自主配额和协议配额 . ②关税配额 .关税配额是对商品进口的绝对额不加限制,而对在一定时期内,在规定配额以内的进口商品,给予低税 .减税或免税待遇;对超过配额的进口商品则征收较高的关税,或征 收附加税或罚款 . 关税配额按商品进口的来源,可分为全球性关税配额和国别关税配额; 按征收关税的目的,可分为优惠性关税配额和非优惠性关税配额 .. ,才可进口,否则一律不准进口。 从进口许可证与进口配额的关系上看,进口许可证可以分为两种:一种为有定额的进口许可证,另一种为无定额的进口许可证,即进口许可证与进口配额相结合 . 从进口商品有无限制上看,进口许可证又可分为公开一般许可证和特种进口许可证 . 限制来平衡国际收支和维持本国货币汇价的一种制度 . .是指在对外贸易中,对某些或全部商品的进出口规定由国家机构直接经营,或者是把某些商品的进口或出口的专营权给予某些垄断组织 . 发达国家的进出口垄断主要集中在三类商品上:烟酒 、 农产品 、 武器 . .它是指国家制定法令,规定政府机构在采购时要优先购买本国产品的做法。 ,对生产 、 销售 、 使用或消费的商品所应支付的捐税,一些国家往往采取国 内税制度直接或间接地限制某些商品进口 . 进口最低限价 制 指规定某种进口商品的最低价格,凡进口价低于最低价则征收进口附加税 . .在这种制度下,进口商在进口商品时,必须预先按进口金额的一定比率和规定的时间,在指定的银行无息存入一笔现金,才能进口 . .海关为了征收关税,确定进口商品价格的制度为海关估价制 . ( 3)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海关估价协议》的主要内容 关税最基本的种类是从价税或从量税。 对于某些商品,还征收复合或混合税,既按从价税又按从量税征收 除了少数 例外情况,大多数国家按照从价税的方式课征关税 .各国政府更倾向于征收从价税。 第一,由于从价税是按照货物的价值计算的,而从量税是按照货物的体积或重量计算的,使用从价税可以较容易地估算出应得多少财政收人 第二,由于从价税对低价产品所课征的关税额,低于对高价产品的关税额,从价税比从量税更公平一些 ..第三,在国际关税减让谈判当中,以从价税为基础容易比较各国的关税水平及谈判关税减让 .但是,按从价税征收的关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使用何种方法确定应税的完税价格 在国际贸易中,有些国家为了限制进口,对进口货物采取任意武断的估价 ,成为非关税壁垒的重要形式,为了便于贸易,乌拉圭回合达成了海关估价协议 . (八)绝对进口配额与“自动”进口配额的区别; ( 1)绝对进口配额 .它是在一定时期内,对某些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规定一个最高额数,达到金额数便不准进口 .绝对配额又有两种:全球配额和国别配额,其中国别配额又可以分为自主配额和协议配额 . “自动”出口配额制又称“自动”限制出口,也是一种限制进口的手段 .所谓“自动”出口配额是出口国家或地区在进口国的要求或压力下,“自动”规定某一时期内某些商品对该国的出口限制,在限定的配额内自行控制出口,超过配 额即禁止出口 .“自动”出口配额制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非协定的“自动”出口配额和协定的“自动”出口配额 . ( 2)最低限价达到限制进口的方式; 有些国家采用所谓最低限价的方法来限制进口 .最低限价就是一国政府规定某种进口商品的最低价格,凡进口货价低于规定的最低价格则片收进口附加税或禁止进口以达到限制低价商品进口的作用 . ( 3)进口押金制对进口限制的作用 . 进口押金制又称进口存款制 .在这种制度下,进口商在进口商品时,必须预先按进口金额的一定比率和规定的时间,在指定的银行无息存入一笔现金,才能进口 .这样就增加了进口商 的资金负担,影响了资金的流转,从而起到了限制进口的作用 . (九)各种鼓励出口措施的内容: 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方面论述鼓励出口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 ,增强商品的竞争能力,通过银行对本国出口厂商或国外进口厂商提供的贷款 . 3出口补贴的方式有两种:直接补贴和间接补贴 . 直接补贴是指:出口某种商品时,直接付给出口厂商的现金补贴 . 间接补贴是指:政府对某些出口商品给予财政上的优惠 . ,以低于国内市场的价格,甚至低于商品生产成本的价格,在国外市场抛售商品,打击竞争者以占领市场 . 按照倾销的具体目的和时间的不同,商品倾销可分为以下几种: 偶然性倾销 、 间歇性或掠夺性倾销和长期性倾销 . 5.(1)外汇倾销的含义是出口企业利用本国货币对外贬值的机会,争夺国外市场的特殊手段 . (2)外汇倾销的条件 .外汇倾销只有具备以下两个条件才能起到扩大出口的作用 . ①货币贬值的程度大于国内物价上涨的程度 .②其他国家不同时实行同等程度的货币贬值和采取其他报复性措施 . .①外汇分红;②出口奖励证制;③复汇率制 ;④进出口连锁制 . (十)各国或地区设置的经济特区名目繁多,规模不一,主要有以下几种: . ( 又称保税仓库区 , 它是海关所设置的或经海关批准注册的,受海关监督的特定地区和仓库,外国商品存入保税区,可以暂时不缴纳进口税;如再出口,不缴纳出口税;如要运往所在国的国内市场,则需办理报关手续,缴纳进口税 ) ( 出口加工区的类型有综合性出口加工区和专业性出口加工区 ) . 第六章:贸易条约与协定 ( 1)贸易条约与协定的 概念:是两个或两上以上的主权国家为确定彼此的经济关系,特别是贸易关系方面的权利和义务而缔结的书面协议。 贸易条约和协定按照缔约国的多少,可分为双边贸易条约和协定与多边贸易条约 和 协定 . ( 2)最惠国待遇是缔约国一方现在和将来给予任何第三国的一切特权 、 优惠及豁免,也同样给予缔约对方。 ( 最惠国待遇包括无条件的最惠国待遇 .有条件的最惠国待遇两种 .) ( 3)国民待遇;是指缔约国一方保证缔约国另一方的公民 .企业和船舶在本国境内享受与本国公民 .企业和船舶同等的待遇。 ( 国民待遇条款一般适用于外国公民或企业经济权利 .但是,国 民待遇条款的适用是有一定的范围的,并不是将本国公民或企业所享有的一切权利都包括在内 ) 各种贸易条约与协定的内容构成; (一 )通商航海条约 通商航海条约一般由国家首脑或其特派的全权代表来签订,并经双方的立法机构审议通过,最高权力机关批准才可生效,并且条约的有效期限一般都较长 . (二 )贸易协定和贸易议定书 (三 )支付协定是两国间关于贸易和其他方面债权 .债务结算办法的书面协议,是外汇管制的产物 . ( 1)国际商品协定的概念和主要内容 国际商品协定是指某项商品的主要出口国和进口国为了稳定该项商品价格和保证供销等目的 所缔结的政府间多边贸易协定。 国际商品协定其中经济条款和行政条款是国际商品协定两项主要的条款 . .( 1)缓冲存货的规定 ( 2)出口限额的规定 ( 3)多边合同规定 ( 4)出口限额与缓冲存货相结合的规定 . 商品综合方案是发展中国家为了打破旧的国际经济贸易秩序建立新的国际经济贸易秩序所采取的一个重要步骤。 但由于触动了发达国家在世界市场的垄断地位和利益,因此,要将方案的内容全部变成现实,还须经过长期艰苦的斗争 . 第七章:地区经济一体化 经济一体 化一般是指国家间通过签署条约或协定,采取具体的措施协调彼此之间的经济贸易政策,以促进经济的共同发展 . (一)地区经济一体化概述 ,经济一体化可分以下几种形式: ( 1) 优惠贸易安排 ;这是一体化程度最低级 .组织最松散的一种形式 .在优惠贸易安排的成员国间,通过协定或其他形式,对全部商品或一部分商品实行关税优惠 . ( 2) 自由贸易区 指由签订有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组成的贸易区。 在 成员国间废除关税与数量限制,区域内成员国的商品自由流动,但每个成员国仍保持对非成员国独立的贸易壁垒 . ( 3) 关税同盟 指两 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完全取消关税或其他壁垒,并对非成员国实行统一的关税壁垒而缔结的同盟 ( 4) 共同市场 指成员国间完全废除关税与数量限制,建立对非成员国的共同关税外,成员国间的生产要素也实现自由移动 . ( 5) 经济同盟; 经济同盟指除上述特征外,成员国还制订和执行某些共同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逐步废 除政策方面的差异,使一体化的范围从商品交换扩展到生产 .分配乃至整个资源配置 . ( 6) 完全经济一体化 ;这是经济一体化的最后阶段 .各成员国间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在经济 .财政 .金融等政策方面差异完全消除,实现统一化 . 体化的范围,经济一体化可分为 部门一体化 和 全盘一体化 . ,经济一体化可以分为 水平一体化 和 垂直一体化 .. 市场型经济一体化 和 计划型经济一体化 . : 简答: 地区经济一体化产生与发展的主要原因 ?。 二战结束后,联合国及世界多数国家积极倡导自由贸易与多边支付,实行国际经济合作,致使一系列的国际性经济合作组织的诞生 .另外,各种各样地区性经济合作组织出现 .。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出现,大力促进了生产力发展,进一步促进了世界范围 的生产社会化,各国间的依赖性增强 .经济生活的国际化就成为发达国家趋向联合,走向经济一体化的基础 .。 殖民地附属国的独立,使其开始致力于民族经济的发展 .历史的原因使其不得不加强同发达国家的联系与合作,走经济一体化之路 .。 通过关税同盟,以共同关税把强大的竞争压力排斥在外 . . (二)地区经济一体化理论 : ( 1)关税同盟的静态效应 .动态效应; 效应(简答) . (1)贸易创造 效应( 它由生产利得和消费利得构成 ) (2)贸易转移 效应 (3)贸易扩大 效应 ( 是从需求方面形成的概念,而 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 则是从生产方面形成的概念 .关税同盟无论是在贸易创造,还是在贸易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