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多媒体技术与应用教程内容摘要:

4)输入手段丰富,输出种类多、质量高。 5)具有丰富的软件资源。 多媒体计算机的软件资源必须非常丰富,以满足多媒体素材的处理及其程序的编制需求。 多媒体软件 多 媒体软件基本上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由各种各样专门用于 制作素材的软件 构成,例如文字编辑软件、图像处理软件、动画制作软件、音频采集与处理软件、视频处理软件等;素材制作软件分类如下 : 另一类由完成支撑平台功能的软件构成,称为 “平台软件 ”。 平台软件通常是一些可编程的系统,它的主要作用是把各种素材有机地组合起来,并利用可编程环境,创建人机交互功能。 多媒体平台软件 : 在制作多媒体产品的过程中,通常先利用专门软件对各种媒体 进行加工和制作。 当媒体素材完成之后,再使用某种软件系统把它们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互相关联的整体。 该软件系统还提供操作界面的生成、添加交互控制、数据管理等功能。 完成上述功能的软件系统被叫做 多媒体平台软件。 软件种类有 : ( 1) Visual Basic高级程序设计语言。 ( 2) Authorware专用多素材制作软件。 该软件使用简单、交互性功能多而强。 该软件具有大量的系统函数和变量,对于实现程序跳转、重新定向游刃有余。 多媒体程序的整个开发过程在该软件的可视化平台上进行,模块结构清晰、简捷,鼠标拖拽就可以较轻松地组织和管理各模块,并对模块之间的调用关系和逻辑结构进行设计。 ( 3) Macromedia Director多媒体开发专用软件。 该软件操作简便,采用拖拽式操作就能构造媒体之间的关系、创建交互性功能。 通过适当的编程,可完成更为复杂的媒体调用关系和人机对话方式。 多媒体产品的制作过程 多 媒体产品的制作分四个阶段。 每个阶段完成一个或几个特定的任务。 各个阶段的工作如下表: 多 媒 体 产 品 的 制 作 步 骤 制 作 过 程 产品创意 l)确定产品在时间轴上的分配比例、进展速度和总长度。 2)撰写和编辑信息内容,其中包括教案、讲课内容、解说词等。 3)规划用何种媒体形式表现何种内容 3 其中包括:界面设计、色彩设计、功能设计等项内容。 4)界面功能设计。 内容包括:按钮和菜单的.设置、互锁关系的确定、视窗尺寸与相互之间的关系等。 5)统一规划并确定媒体素材的文件格式、数据类型、显示模式等。 6)确定使用何种软件制作媒体素材。 7)对确定使用何种平台软件。 如果采用计算机高级语言编程,则要考虑程序结构、数据结构、函数命名及其调用等问题。 8)确定光盘载体的目录结构、安装文件,以及必要的工具软件。 9)将全部创意、进度安排和实施方案形成文字资料,制作脚本。 素材加工 与 媒体制作 l)录入文字 ,并生成纯文本格式的文件,如 .txt格式。 , 2)扫描或绘制图片、并根据需要进行加工和修饰,然后形成脚本要求的图像文件。 3)按照脚本要求,制作规定长度约动画或视频文件。 在制作动画过程中。 要考虑声音与动画的同步、画外音区段内的动画节奏、动画衔接等问题。 4)制作解说和背景音乐。 按照脚本要求,将解说词进行录音,背景音乐可直接从光盘上经数据变换得到。 在进行解说音和背景音混频处理时,要慎重处理,保证恰当的音强比例和准确的时间长度。 5)利用工具软件,对所有素材进行检测。 对于文字内容,主要检查用词是否准确、有无组漏、概念描述是否严谨等;对于图片,则侧重于画面分辨率、显示尺寸、彩色数量、文件格式等的检查;对于动画和音乐,主要检查二者时间长度是否匹配、数字声频信号是否有爆音、动画的画面调度是否合理等项内容。 6)数据优化。 这是针对媒体素材进行的,其目的有三:其一,减少各种媒体素材的数据量;其二,提高多媒体产品的运行效率;其三,降低光盘数据存储的负荷。 7)对制作素材备份。 编制程序 l)设置菜单结构。 主要确定菜单功能分类、鼠标点击菜单模式等。 2)对确定按钮操作方式。 3)建立数据库。 4)界面制作。 其中包括 :窗体尺寸设置、按钮设置与互锁、媒体显示位置、状态提示等。 5)添加附加功能。 例如。 趣味习题。 课间音乐欣赏、一简单小工具、文件操作功能等。 6)打印输出重要信息。 7)帮助信息的显示与联机打印。 成品制作 及 包装 l)确认各种媒体文件的格式、名字及其属性。 2)进行程序标准化工作。 其中包括;确认程序运行的可靠性、系统安装路径自动识别、运行环境自动识别、打印接口识别等。 3)系统打包。 所谓 打包 ,是指把全部系统文件进行捆绑,形成若干个集成文件,并生成系统安装文件和卸载文件。 4)设计光盘目录的结构、 规划光盘的存储空间分配比例。 如果采用文件压缩工具压缩系统数据,还要规划释放的路径和考虑密码的设置问题。 5)制作光盘。 需要低成本制作时,可采用 5 英寸的 CD- R 激光盘片; CD- RW 可读写激光盘片的成品略高于 CD- R 盘片,但由于 CD- RW 盘片可重新写入数据,因此对于经常修改程序或数据提供了方便。 6)设计包装。 任何产品都需要包装,它是所谓 眼球效应 的产物。 现今社会越来越重视包装的作用,包装对产品的形象有直接影响,甚至对产品的使用价值也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设计优秀的包装并非易事,需要专业知识和技巧。 7)对编写 技术说明书和使用说明书。 技术说明书主要说明软件系统的各种技术参数,其中包括:媒体文件的格式与属性、系统对软件环境的要求、对计算机硬件配置的要求、系统的显示模式等;使用说明书主要介绍系统的安装方法、寻求帮助的方法、操作步骤、疑难解答、作者信息。 以及联系方法等。 第 2 章 MPC 基本设备及扩展设备 MPC 的硬件标准 MPC 联盟规定多媒体计算机包括 5 个基本的部件:个人计算机、只读光盘驱动器( CDROM)、声卡、 Windows 操作系统和一组音箱或耳机,其结构如下图所示: 在多媒体技术发展的早期和中期,多媒体计算机的硬件性能和参数有严格的工业标准,以使多媒体计算机保持良好的兼容性和一致性,这就是 MPC 标准。 该标准分为三级,分别是: MPC1多媒体个人计算机 1 级标准 MPC2多媒体个人计算机 2 级标准 MPC3多媒体个人计算机 3 级标准 MPC1 标准 MPC1 标准公布于1991年,由 “多媒体个人计算机市场协会 ”提出。 内容大概如下: 设备与软件 配置标准 推荐配置 中央处理器 CPU386 SX 386DX 或 486SX 系统时钟 16MHz 内存储器 2MB 4MB 硬盘 30MB 80MB 鼠标 2 键 键盘 101 键 接口总类 串行接口、并行接口、游戏棒接口 MIDI 接口 具备 MIDI 合成与混音功能的 MIDI 输入输出接口 显示模式 VGA 或或更高等级显示模式,分辨率为 640*480,16 色 256 色 激光驱动器 单速 CDROM,数据传输速率 150kb/s,平均访问时间 1s 声音输入 麦克风 mv 级灵敏度 声音重放 耳机、扬声器 声卡模式 8bit/ 采样, 和 输出 操作系统 版本以上, 带多媒体扩展模快 MPC2 标准 1993 年 5 月, MPC2 标准由 “多媒体个人计算机市场协会 ”公布。 内容大致如下: 设备与软件 配置标准 推荐配置 中央处理器 CPU486 SX 或兼容 CPU 486DX 或 DX2 系统时钟 25MHz 内存储器 4MB 3MB 硬盘 160MB 400MB 鼠标 2 键 键盘 101 键 接口总类 串行接口、并行接口、游戏杆接口 MIDI 接口 具备 MIDI 合成与混音功能的 MI。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