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帮扶单位脱贫攻坚工作总结内容摘要:

困户身上。 一是突出基础设施。 围绕 “坚持红色传承 ”新要求,重点关注红军长征经过地区的水、电、路、讯、房、寨等项目建设,加快改善老区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加速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多搬快搬搬好, 力争用2 年时间 (到 2017 年 )全面完成 万人搬迁任务。 二是突出绿色发展。 围绕 “推动绿色发展 ”新要求,坚持走好绿色发展路子,因地制打造特色产业带,加快农业 “接二连三 ”步伐,巩固提升中药村、茶叶、草地畜牧业等优势扶贫产业,大力发展贫困村集体经济,支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扶持贫困村走农 (林 )旅一体化路子,集中打造 100 个类似遵义县花茂村、桐梓县杉坪村的精准扶贫示范点。 三是突出开放共建。 围绕 “打造西部内陆开放新高地 ”新要求,把加强沪遵对口帮扶合作交流作为打造西部内陆开放新高地的重要载体,大力拓宽双方在文化教育 、医疗卫生、园区建设、科技创新、智力帮扶等领域深度合作,推动产业共建和转移升级,实现产业转移更加明显,园区建设成效更加显著。 (三 )精准创新改革。 我市扎实推进专项扶贫资金管理改革,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使扶贫项目资金直接惠及建档立卡扶贫对象。 今年以来,全市脱贫攻坚制度机制建设和管理走在全省前列,扶贫改革制度制定、改革措施落实、财政扶贫项目备案率、资金报账率、实施进度、 “特惠贷 ”发放等工作均排在全省第一位。 一是实行精细化管理。 实行产业发展扶持到村到户,生活条件改善到村到户,致富能力提升到村到户,确保财政专项 扶贫资金按照 “33112”比例用于产业发展、合作社建设、扶贫贴息、扶贫培训、公益设施建设。 建立分片包保制度和 200 万元以上扶贫项目重点检查机制,扎实做好扶贫项目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程监管。 二是创新联审机制。 建立国税、地税、工商等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对扶贫龙头企业 (农民专业合作社 )进行联审,定期发布失信黑名单企业,在扶贫龙头企业认定、扶贫贷款贴息、扶持项目安排等方面不予支持,同时在预防犯罪等方面进行共建共享。 三是引入第三方审计。 加强扶贫资金审计监管,实行多渠道、全方位的公示制度,引入第三方机构加强监督,增加动态 审计和随机审计,坚决杜绝扶贫资金跑冒滴漏现象,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真正看好保民生的 “钱袋子 ”。 四是支持合作社发展。 全面完成现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调查摸底工作,全市拥有合作社 4207 个,覆盖贫困村 1630 个,主要涉及中药材、茶业、蔬菜、核桃、生态畜牧业等扶贫产业。 加快专业合作社的审查评估,重点支持带动贫困群众增收的合作社壮大发展。 五是建立利益联结机制。 鼓励引导贫困户使用扶贫资金和 “特惠贷 ”资金入股农民专业合作社、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扶贫龙头企业,参与股份合作、保本分红。 积极推广 “扶贫园区 +龙头企业+合作社 +基地 +农户 ”等多种模式,不断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扶贫项目实施效益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 (四 )精准保障脱贫。 我市加快推进大扶贫战略行动,积极整合各级扶贫资源,推动形成脱贫攻坚合力,确保取得脱贫攻坚成效。 一是强化协同推进。 把精准扶贫 “六个到村到户 ”落实到千家万户,将基础设施 “六个小康建设 ”落实到乡到村,实现精准扶贫与片区扶贫有机结合、融合发展。 二是强化考核问责。 建立最严格的 “一把手 ”责任制、目标责任制、考核问责制 “三个制度 ”。 出台《贫困乡镇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办法》,推进考核向基层延伸,实行市考核贫困乡镇、县考核贫困村的分级考核和排名制度。 三是强化跟踪调度。 围绕 “五个一批 ”和 “十项行动 ”推进落实情况,对脱贫攻坚工作实行项目化、目标化、数据化管理,通过跟踪调度、督查督办,聚焦扶贫对象准不准、脱贫需求清不清、帮扶机制实不实、资金使用准不准、指标数据全不全、脱贫成效真不真等问题,先后开展了 11轮暗访督查。 四是强化构建大扶贫格局。 举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聚全市之能,扎实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就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等脱贫攻坚 “十项行动 ”,积极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 “三位一体 ”大格局,着力解决区域性贫困问题。 1 至 6 月,全市实施重大事项建设项目 2437 个,完成各类投资 亿元。 从总体来看,遵义脱贫攻坚工作主要取得了五个方面的成效。 一是脱贫攻坚加速全面小康进程。 全市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 87%,进一步增强了贫困地区发展的内生动力,提升了贫困地区全面小康创建质量。 二是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初具规模。 全市培育发展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 502 家,扶贫龙头企业 325 家,在贫困县打造形成了一批特色产业园区,培育了一批特色优势 产业。 三是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统筹推进 “四在农家 美丽乡村 ”六项行动计划,进一步破除贫困地区发展瓶颈,增强了贫困地区发展后劲,群众出行难、吃水难、用电难等问题得到明显改善。 四是贫困群众收入快速增长。 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 2020 年 5216 元提高到 2020 年 9291 元,扶贫开发重点县和贫困乡镇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到 8157 元,少数民族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到 7857 元。 五是脱贫攻坚体制机制更加完善。 制定出台了《关于坚决打好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等综合配套文件,深入实施脱贫攻坚 “三步走 ”发展战略 和 “35669”行动计划,扎实推进 “五个一批 ”和 “十项行动 ”,探索完善了一整套脱贫攻坚体制机制和规章制度。 二、下半年脱贫攻坚工作打算 从总体看,虽然遵义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但贫困面广、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的问题仍然非常突出,全市还有 5 个贫困乡镇未摘帽, 645 个贫困村未出列, 万贫困人口未脱贫。 市委、市政府提出到 2017 年消除绝对贫困,实现贫困村和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退出。 我市将坚定不移实施大扶贫战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